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水粉 《福建水产》2013,35(1):40-46
在水产品中八种磺胺类药物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方法标准的基础上,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和改进,实现了水产品中八种磺胺类(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噁唑、磺胺多辛、磺胺异噁唑、磺胺喹噁啉)药物残留的高灵敏检测.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线性范围:0.025 ~0.5 μg/mL;磺胺甲噁唑、磺胺多辛、磺胺异噁唑线性范围:0.05 ~ 1.0 μg/mL;磺胺喹噁啉线性范围:0.1~ 2.0 μg/m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对鲈鱼空白样品进行八种磺胺类药物的加标实验,加标量为5 μg/kg ~ 100 μg/kg时,回收率在84.2% ~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64%~10.6%.  相似文献   

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同步测定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含量的方法,并比较和优化样品提取、净化及色谱分析条件。试验使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中的6种磺胺,用PEP-2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2%乙酸溶液和甲醇、乙腈混合液,梯度洗脱;色谱柱为C18反相柱(5μm,4.6mm×250mm);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70nm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对6种磺胺的检出限为50μg/kg,平均回收率为86.8%~9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7%,可用于渔用中草药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定性、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用紫外和荧光检测器同时分析水产品中有色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有色孔雀石绿检测采用紫外检测器,波长588 nm;无色孔雀石绿采用荧光检测器,其激发波长265 nm,发射波长360 nm,流动相0.1 mol/L(pH4.5)的乙酸铵溶液∶乙腈(20∶80),流速1.5 ml/min。采用ZOBAX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加标量为10μg/kg和250μg/kg(有色孔雀石绿),回收率分别为60.2%和56.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1%和5.6%;加标量为2μg/kg和50μg/kg(无色孔雀石绿)时,回收率分别为95.2%和92.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8%和11.3%。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1.1μg/kg(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总量),可满足欧盟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检测要求。检测方法稳定,简便,灵敏度高,无需柱后氧化柱,适合同时进行水产品中有色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王静  沈吴琪  张美琴  孟勇  吴光红 《水产学报》2013,37(8):1244-1249
为了开发一种以加速溶剂萃取、全自动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联用(ASE-GPC-HPLC)来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3种磺胺类和甲氧苄啶残留的方法,实验采用凡纳滨对虾等水产品通过加速溶剂萃取仪提取,经全自动凝胶渗透色谱仪净化,收集液经氮吹浓缩后用1 mL流动相定容,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3种磺胺类在0.01~1.00 mg/L范围内、甲氧苄啶在0.02~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 9;添加100、200、400μg/kg 3个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7.9%~98.6%,RSD为0.4%~13.4%。研究表明,运用ASE的提取优势和GPC的净化效果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回收率和精密度,降低基质干扰,并且开发出一种新的可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3种磺胺类和甲氧苄啶的方法,方法简便准确,14种药物完全分离,重现性高。  相似文献   

5.
牛曰华 《福建水产》2012,34(5):375-381
针对鳗鲡基质油脂较多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鳗鲡体中1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后用盐酸溶解,正己烷除脂,经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DAD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13种磺胺类药物在0.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7%~89.8%,相对标准偏差为0.80%~7.82%。方法检出限为3.05~5.24μg/kg,定量限为10.1~17.5μg/kg。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的多残留问题,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 - MS/MS)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19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匀浆后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提取液经正己烷脱脂,净化、浓缩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氘代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可通过梯发洗脱,将具有相同定性离子的磺胺良好分离,方便快速,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检出限为1.0~10 μg/kg,回收率为80% ~105%,相对标准偏差(RSD)≤10%(n=5).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水产品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和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样品经QuEChERS方法提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和氟甲砜霉素(florfenicol,FF)在0.5~5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4)。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TAP)在2.0~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6)。MG、LMG、CAP和FF的检出限为0.1μg/kg,定量限为0.5μg/kg;TAP的检出限为0.4μg/kg,定量限为2.0μg/kg。MG、LMG、CAP和FF在0.5、2.0和10.0μg/kg加标水平时,加标回收率为72.0%~102.6%,精密度小于6.4%;TAP在2.0、10.0和50.0μg/kg加标水平时,其加标回收率为76.5%~95.4%,精密度小于5.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类和酰胺醇类抗生素的残留,可为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持。[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1):60-67]  相似文献   

8.
在120 mg/kg单次药饵投喂和首剂量投喂复方磺胺嘧啶(磺胺嘧啶∶甲氧苄啶=5∶1)120 mg/kg后,再按60 mg/kg的剂量连续5 d投喂条件下,采用HPLC法研究了复方磺胺嘧啶在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结果显示,单次给药下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在罗非鱼血浆、肌肉、肾脏和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16.82和5.99,23.40和13.49,13.43和6.53,15.9和11.02 h,甲氧苄啶在各组织中的消除均快于磺胺嘧啶。给药24 h内,药物在各组织中的比值(SD∶TMP)均在1~40∶1(除了肾脏4 h采样点为0.71)的理想抑菌浓度范围内,提示5∶1给药比例在罗非鱼上使用能够达到理想的体内抑菌效果。血浆较组织中具有更高的比值,这与甲氧苄啶在体内的快速分布特性一致。连续给药情况下,磺胺嘧啶的浓度较单次给药情况下显著提高,甲氧苄啶的浓度较单次给药并未显著提高,这可能与甲氧苄啶较快的代谢速率及体内快速分布有关。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5070—2002号公告中对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总量最大残留限量(MRL)为0.1 mg/kg,甲氧苄啶MRL为0.05 mg/kg的规定,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情况下,计算的休药期结果一致,建议本实验条件下的休药期不低于12 d。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经净化、浓缩和定容后,以水、乙腈为流动相,用Kinetex-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6μm)分离,采用ESI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方法的定量限为0.728~2.140μg/kg。在10~100μg/kg加标水平范围内,回收率为75%~115%,相对标准偏差为1.49%~9.92%。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水产品中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残留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分离分析渔业水域中磺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实验以改良后的磁性碳纳米管(MCNTs)为吸附剂,优化了MCNTs添加量、萃取时间及洗脱剂等前处理条件。水样加入MCNTs,调节pH,经振荡萃取永磁体分离后,甲醇洗脱待测物,磁性分离洗脱液,氮吹至近干。以色谱初始流动相定容,过有机相滤膜,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分析采集数据,用Masslynx工作站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1)每100 mL水样中添加30 mg MCNTs吸附效果最佳;萃取时间20 min后萃取效果最佳;以甲醇为洗脱剂,每次1 mL,洗脱3次效果最好。2)12种磺胺类抗生素在20.00~1 000.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10.00 ng/L,加标回收率为78.06%~97.86%,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5%~9.59%。3)选取6个实际样品进行检测,1个样品中检出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研究认为,磁性固相萃取具有方法简单、用时短、样品可批量处理、重现性好且有机试剂消耗少等优点,能够应用于实际渔业水域样品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1):36-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