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倪超  魏澍  冯寿华 《养猪》2023,(1):110-11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以家猪和野猪多组织器官产生出血性病变的一种高死亡率的烈性传染病。不同日龄的猪均易感,急性型临床表现为高热、皮肤发绀和各脏器出血,病死率高达100%。目前,该病已迅速传播至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无有效的疫苗及治疗药物,因此,非洲猪瘟的暴发,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养猪业带来巨大影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非洲猪瘟的病原学、病毒蛋白及其新型诊断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全面了解非洲猪瘟的致病性及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非洲猪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的形态病理学李凯年摘译姜荃校非洲猪瘟是由二十面体胞质型DNA病毒引起的一种猪出血性疾病。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最常见的剖检表现为胃肝和肾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肿大并有坏死区,肾被膜下有瘀点,心壁和浆膜有瘀斑,以及伴有胸腔积液的肺泡出血和水肿。引起出血热...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以发热和全身各脏器出血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生猪一旦发生该病,对养猪业和肉食品供应将产生严重危害和影响。本文分析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结构、在介质中的活性、消毒剂的杀灭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做好消毒是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和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HogCholera.HC)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根据临床过程分为急性、慢性、迟发型三种。急性猪瘟是由强毒力猪瘟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猪瘟和亚临床型猪瘟是低毒力猪瘟病毒株感染引起,统称为非典型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急性猪瘟相比,表现为多样性,而且特征很不明显,病程一般较长,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感染猪以发热和全身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病程短、病死率高。非洲猪瘟主要流行于非洲国家,随后相继传入西欧、南美洲、东欧,以及亚洲国家,对全球养猪业、食品安全和猪及其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严重危害和深远影响。现结合参考文献和我国非洲猪瘟发生、控制情况,分析了非洲猪瘟病毒传播动力学、传播方式,提出防控非洲猪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出血性疾病,有着病程较短、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特点,非洲猪瘟病毒:一种双链DNA病毒,是非洲猪瘟arviridae科非洲猪瘟ivirus属的唯一成员,该病毒主要在巨噬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非洲猪瘟病毒在其储存宿主中通常无症状,并发生持续性感染,然而,感染家猪会引起严重的充血出血、呼吸...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猪病毒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高温,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和出血等。非洲猪瘟病程短,死亡率可高达100%,给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猪群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总结了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加强猪群管理、增强防控意识、饲料控制、定期消毒和驱虫等防控措施,以期为养猪户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敖清莹 《中国猪业》2022,17(4):82-86
非洲猪瘟(Afri 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 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以高热、病程短、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烈性传染病,病死率接近100%。从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病原学、感染机制、临床症状、疫苗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高接触性传染病,患病生猪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该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非常高,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威胁.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嘉盛 《猪业科学》2014,(9):134-134
<正>1概念猪瘟病毒是猪瘟的病原,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体温高、微血管变性而引起全身出血、坏死、梗塞。猪瘟与非洲猪瘟具有相同的症状,易于混淆,但两者的病原体完全不同。非洲猪瘟是DNA病毒,尚未分科定属,而古典猪瘟病毒则是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目前我们的邻国俄罗斯局部地区已经有了非洲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该病全身出血、呼吸障得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致死率高到100%。一旦发生疫情,尽早扑灭疫情。本文综述了非洲猪瘟的有关特点,希望能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猪瘟病毒有强弱之分。强毒株引起死亡率高的急性猪瘟。中毒力株一般引起亚急性和慢性猪瘟。低毒力株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尤其是在寒冷、潮湿、冷热交替、天气剧变、拥挤、通风不良等不良条件下,使猪体抵抗力降低,可引起巴氏杆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治病率高,致死率100%,没有特效药物,没有疫苗。1传播途径及病毒特点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野猪)或被非洲猪瘟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1)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过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尤其是在寒冷、潮湿.冷热交替,天气剧变.拥挤、通风不良等不良条件下.使猪体抵抗力降低.可引起巴氏杆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6.
宋志霞 《中国猪业》2022,17(3):81-83
自2019年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出现以来,该疫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造成国内生猪存栏急剧减少,猪肉产量降低,国内猪肉价格升高,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和猪肉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非洲猪瘟疫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猪只大量死亡的一类烈性传染病,因此了解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方面十分重要。本文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病毒学特点和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等进行综述,为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相关抗非洲猪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非洲猪瘟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凯忠  袁爽  冯佩平 《猪业科学》2018,(11):125-125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高热、皮肤发绀、全身脏器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度接触性、高发病率等特点,目前无疫苗可预防。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中国首次出现并有扩大的趋势,我国养猪业面临极大挑战,为打赢非洲猪瘟保卫战,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健全疫情响应机制、监控疫情发展、保持市场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经典猪瘟和非洲猪瘟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猪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经典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也有许多不同点。在临床上对经典猪瘟和非洲猪瘟进行鉴别诊断,应多注意其不同点,以便早期确诊疫病和采取合理的防控和扑灭措施,减少猪场损失。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传染性、出血性疾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其发病率、致死率达100%。自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沈阳发生后,据官方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先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81起,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疫苗研发进展、预防ASF传入和蔓延的措施、生物安全防范等进行分析,为养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病毒的侵害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性疾病,在家猪和欧亚野猪中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在过去的十年里,非洲猪瘟在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国家中相继出现,目前已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在此背景下,本文综述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