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贺州烟区及类似地区优质特色烟叶生产提供参考,选择贺州市富川县和钟山县的85个植烟土壤和255个烟叶样品,研究土壤理化性状与烟叶成分及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垄高与中部单叶重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容重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孔隙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H与上部和下部单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铵态氮与下部单叶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效磷与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上部单叶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效钙与上部和下部单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效镁与上部单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Ca/Mg与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且与上部和下部单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K+Ca)/Mg与叶片数极显著负相关,有效硫与叶片数呈显著负相关且与产量和上部单叶重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K/Mg与中部叶和下部叶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Mg与上部叶和中部叶的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且与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Ca+K)/Mg与上部叶的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养分比例失调,70%左右烟株较难吸收镁,80%左右的烟叶为镁缺乏。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烟草野火病对烟叶单叶质量、产值以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对下、中、上3个部位不同等级野火病烟叶的单叶质量、产值及化学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火病轻微发生时,烟叶产量和产值就会出现损失。各部位野火病烟叶的单叶质量、产值与野火病等级呈极显著负相关;下部叶的总植物碱含量与野火病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氮含量、钾含量与野火病等级呈显著正相关,而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与野火病等级呈极显著负相关;中、上部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与野火病等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与野火病等级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各部位野火病烟叶相比于0级对照,单叶质量、产值降低,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增加,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3云南大理州烟草公司,云南大理671000)摘要:在烤烟调制期分下二棚叶、腰叶、上二棚叶及顶叶四个部位,进行赤星病不同危害程度对烟叶产值量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受赤星病的危害后,腰叶、顶叶各危害级别间产量损失差异不显著;下二棚叶、上二棚叶当危害达3~4级时烟叶产量出现损失;下二棚叶病害级别与产量损失呈显著负相关;上二棚叶、顶叶病害级别与产量损失呈极显著强负相关。当危害程度达0.5级时,各部位烟叶值量开始下降,并随危害加重,值量损失逐渐增大;顶叶病害级别与值量损失呈显著负相关,下二棚叶、腰叶、上二棚叶病害级别与值量损失呈极显著强负相关。各部位烟叶病害级别与中等烟比例呈极显著强负相关,病害级别与下等烟比例呈极显著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凉山烤烟氯含量状况及其与烟叶质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四川凉山州8个主要植烟县(市)408份烟叶样品的测试数据,运用多重比较、线性回归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凉山烤烟氯含量状况及其与烟叶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凉山烟叶氯含量平均值为0.32%,变幅为0.01%~0.82%,烟叶氯含量整体表现为偏低;不同部位间,氯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相邻部位间差异不显著;红花大金元烟叶氯含量与云烟87差异不显著,与云烟85的差异达显著水平;黄壤土烟叶氯含量与火石土烟叶氯含量差异不显著,与水稻土烟叶氯含量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西昌和普格烟叶氯含量较高,越西最低;烟叶氯含量与外观质量中的叶片结构、颜色、身份、油分和色度相关性显著,与成熟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烟叶氯含量与烟叶物理特性中的叶长、单叶重、填充力等指标相关性显著,与厚度、含梗率相关性不显著;烟叶氯含量与还原糖、总糖呈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烟叶氯含量与烟气各指标的关系相关性不显著,且关联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打顶期和采收期对烤烟叶片烟碱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期的推迟,烤烟株高及节距有提高的趋势,上部倒数13叶位的叶长及叶宽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烤后上部叶单叶重呈下降趋势,气候斑点病发生有减少的趋势,赤星病发生有增加的趋势;打顶期与采收期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打顶期比采收期的影响更大;推迟打顶期可以明显提高下部叶的烟碱含量,极显著提高下部叶的总氮含量,显著降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在20%3叶位的叶长及叶宽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烤后上部叶单叶重呈下降趋势,气候斑点病发生有减少的趋势,赤星病发生有增加的趋势;打顶期与采收期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打顶期比采收期的影响更大;推迟打顶期可以明显提高下部叶的烟碱含量,极显著提高下部叶的总氮含量,显著降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在20%3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并在打顶当天采收下部13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并在打顶当天采收下部13叶位叶片有利于提高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打顶和采收期对烟叶烟碱含量等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打顶期和采收期对烤烟叶片烟碱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期的推迟,烤烟株高及节距有提高的趋势,上部倒数1~3叶位的叶长及叶宽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烤后上部叶单叶重呈下降趋势,气候斑点病发生有减少的趋势,赤星病发生有增加的趋势;打顶期与采收期对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打顶期比采收期的影响更大;推迟打顶期可以明显提高下部叶的烟碱含量,极显著提高下部叶的总氮含量,显著降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在20%~30%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并在打顶当天采收下部1~3叶位叶片有利于提高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区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6个烤烟产区烟叶样品中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并对石油醚与烟叶外观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各产区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集中在5.00%~10.00%范围内;②不同产区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差异极显著,含量由高到低的依次顺序是云南、贵州、四川、河南、福建、山东;③不同部位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差异极显著,中部叶含量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④不同身份、不同颜色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差异极显著,中等身份烟叶的含量最高,橘黄色烟叶大于柠檬黄色;⑤不同油分、色度的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油分越多,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越高,色度越强,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8.
成熟度和定色期湿度与烟叶烘烤物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和定色期不同湿度对烟叶烘烤时的变黄速度、干物质损失率、鲜烟含水率、定色期失水率、干鲜比、单叶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的变黄时间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而缩短,且中部>下部>上部;中、上部叶干物质损失率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下、中部叶的干物质损失率随着定色期湿度的增高而减少,鲜烟的含水率整体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烟叶的干鲜比随着部位的升高呈增加的趋势,下部叶和中部叶的单叶重随着定色期湿度的升高呈增大的趋势;下部欠熟、成熟、过熟烟叶的最佳定色湿度分别是:39℃、38℃、37℃;中部欠熟、成熟、过熟烟叶的最佳定色湿度分别是:38℃、38℃、37℃;上部欠熟、成熟、过熟烟叶的最佳定色湿度分别是:38℃、37℃、37℃。  相似文献   

9.
实验对烟草蚀纹病、气候斑点病不同病级与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蚀纹病和气候斑病级的加重,烟叶产量和产值逐渐降低,烟叶产量损失率和产值损失率逐渐加重。蚀纹病从1-3级,产量损失率分别为6.6%、19.9%、29.4%;产值损失率分别为23.2%、50.8%、81.2%;气候斑点病从1-3级产量损失率分别为8.6%、22.3%、38.8%;产值损失率分别为26.3%、61.8%、83.2%。两种病害的产量、产值损失率与病级呈直线回归关系,饰纹病病级与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率回归方程分别为,Y=11.4X-4.1667(R2=0.9908)、Y=29X-6.2667(R2=0.9992);气候斑病级与烟叶产量、产值损失率回归方程分别为,Y=15.1X-6.9667(R2=0.9971)、Y=28.45X+0.2(R2=0.9799)。  相似文献   

10.
昭通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烟叶糖含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昭通烟区不同海拔高度的96个烟叶样品糖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且上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幅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8.36%和17.34%,变幅分别为15.82%~35.87%和14.02%~27.76%。海拔高度与烟叶总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海拔高度与上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中部叶还原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  相似文献   

11.
黄富  成志军  张胜  杨会丽  荆永锋  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65-22266,22288
[目的]研究烤烟烟叶烟碱与烟气烟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同一地区生产的11个品种不同等级烤烟烟叶的烟碱含量和烟气烟碱含量进行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烤烟烟叶的烟碱含量和烟气烟碱含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烟叶烟碱进入烟气中的比例为4.06%~8.64%,呈现出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的规律;南江3号的烟叶烟碱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但烟叶烟碱进入烟气烟碱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品种;K326品种各部位之间烟碱的转化率较为稳定。[结论]烤烟烟叶烟碱含量与烟气烟碱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烟叶烟碱进入烟气烟碱的比例受品种和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浓香型烤烟叶片性状与生物碱含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豫中浓香型产区主栽品种中烟100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中部叶不同叶长、叶宽、单叶重与烤烟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以阐明浓香型风格烟叶化学成分分布特点,为在生产上采取有效措施调控叶片生长、促进优质浓香型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生物碱含量与中部叶叶长、叶宽和单叶重均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高低依次为生物碱与叶长、生物碱与叶宽、生物碱与单叶重,通过控制叶长调控烟叶生物碱含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田间摘除脚叶和顶叶对烤烟不同叶位单叶重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制订田间鲜烟叶处理措施、优化烟叶结构及提升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97为参试品种,设3种打叶模式处理,处理1(T1,CK):团棵期(移栽后约40 d)打掉底部奶脚叶,现蕾期烟株第一朵中心花开时(移栽后约60 d)打顶,将花枝连同其上多余叶片一同打去,留叶数18片;处理2(T2):在T1基础上,打顶时多打掉最下面的2片叶,留叶数16片;处理3(T3):在T2基础上,打顶后20 d再打掉最上部的2片叶,留叶数14片.对各处理不同叶位叶片挂牌标记,按生产标准采收烘烤,逐片分级、称重,计算单叶重、产量、产值、均价及等级结构等指标.[结果]随着烟株留叶数的减少,平均单叶鲜、干重均逐渐增加,表现为T1T2(2734.5 kg/ha)>T3(2583.0 kg/ha);T2的上中等烟比例和产值最高,分别为90.18%和61493.1元/ha,与T1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T3.[结论]打顶时多摘除2片脚叶可适度增加单叶重,提高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量损失较轻,产值较高;但打顶后20 d再多摘除2片顶叶会导致中、上部叶位单叶重偏重,质量等级下降,对产量、产值造成较大损失.田间进行打叶操作时,建议采用打顶时多打掉2片脚叶的方法,根据烟株长势和营养状况谨慎选择是否在后期再打除2片顶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点小区试验,研究了5个烤烟品种调制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南江三号中部叶、下部叶的单叶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上部叶的叶质重又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他品种间各部位叶片的单叶重和叶质重均无显著性差异;K326各部位叶片的含梗率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其叶片宽度明显窄于其他品种;在各品种间,除中部叶的长度无显著性差异外,各部位叶长、叶宽和长宽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舒小兵  李佛琳  杨虹琦  张映  杨兴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31-15632,15668
[目的]为寻找丽江金沙江河谷地区烟田适宜施氯量。[方法]试验设置6个施氯量处理(KCl 0、30、45、90、135、180 kg/hm2),比较各处理的烤烟生长、产质量表现。[结果]随施氯量增加,烟株的团棵期、现蕾期分别提前了2~3、3~5 d,终采期及大田期均延长了1~7d,烟株株高增加3.55~7.78 cm。增施氯使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0.59%~10.70%、3.75%~10.92%、4.05%~8.56%、6.25%~28.13%、2.35%~5.88%。当施氯量为KCl 180 kg/hm2时虽产量最大,但较对照均价已下降0.82元/kg。施氯较为一致地提高了各部位烟叶的含氮量、含氯量,均降低了烟叶烟碱含量。施氯量效应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施氯提高了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而降低了中部、下部烟叶的总糖含量。[结论]从烟叶的可用性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以KCl 135 kg/hm2为丽江砂质冲积型水稻土最佳施氯量。  相似文献   

16.
王娟  周丽娟  李文娟  朱聿振  梁晓琴  邓国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70-16572,16631
[目的]全面掌握云南烟区烟叶物理特性差异。[方法]选取云南2010、2011年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上、中部1 058个烟叶样品进行物理特性指标系统分析评价,并探讨不同品种、不同产区烟叶样品物理特性质量的主要差异。[结果]云南地区烤烟上部烟叶各物理特性值的一般范围是:厚度0.109~0.229 mm,平衡含水率12.35%~16.22%,含梗率21.44%~35.31%,填充值2.43~4.37 cm3/g,叶面密度71.370~125.518 g/m2,抗张强度0.109~0.224 kN/m;中部烟叶一般范围是:厚度0.087~0.197 mm,平衡含水率12.47%~16.46%,含梗率24.93%~36.95%,填充值2.35~4.37 cm3/g,叶面密度52.995~107.127 g/m2,抗张强度0.099~0.205 kN/m。多数物理特性指标在测定的2年间相对稳定。品种差异比较方面,红大、K326、云85都表现出较显著的物理特性差异。不同产区间各物理特性值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正确定位生态区域种植规划下各个烟区烟叶质量特色以及中式卷烟差异化之烟叶原料差异化的特色定位特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有效提高云南德宏烤烟KRK26品种的冬春季生产技术水平和烟叶质量。[方法]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鲜干比和叶梗比、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烤烟产质量、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下部烟叶的合适成熟度标准为主脉全部变白,支脉1/2变白,茸毛部分脱落,勾尖,叶面黄色明显;中部烟叶成熟度标准为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变白,叶面黄色均匀,茎叶角度增大,枯尖、卷边,叶耳绿黄;上部烟叶成熟度标准为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变白,叶面有部分成熟斑(黄泡黄中透白),茎叶角度明显增大,枯尖、卷边,叶耳淡黄。[结论]各部位烟叶达到以上成熟度标准时采烤,将有利于KRK26品种烤后烟叶产质量提高,产量可达到2 256.0 kg/hm2,产值可达到62 700.0元/hm2,均价为27.80元/kg。  相似文献   

18.
张喜峰  王玮  樊万福  王静  刘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4987-4988,5030
[目的]引进一种植物调节剂(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 mg/L.[结果]不同处理间烤烟田间长势、开片落黄差异显著,其中浓度150 mg/L 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最好,浓度200 mg/L 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次之.随着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增大,烤烟株高、上部和中部叶面积及产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下部叶面积和产值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烤烟产量增加是导致产值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结论]综合分析,浓度150 mg/L GGR10号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最好,烤烟生长发育良好,烟叶产量和产值显著提高.该研究可为宝鸡地区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工辅助光照对白肋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白肋烟品种9803为试材,在苗期设置3个水平的夜间人工光照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白肋烟生长发育、烟叶化学成分及烟叶等级的影响。[结果]苗期夜间人工光照处理后,成苗叶片叶绿素a/b值由0.45上升到0.91~2.10;干物质积累增加,茎、根、叶干重分别增加了97%~106%,26%~102%和60%~77%。茎高增加了3.5~3.9 cm,茎直径增加了1.0~1.3 mm。不同时期的叶长、叶宽均大于对照,斩株时叶长增加2.6~3.7 cm,叶宽增加1.2~1.7 cm。生育期提前。上部烟叶烟碱含量降低0.48%,中部烟叶降低0.79%。烟叶产值增加了1095.0~2 388.0元/hm2,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0~11个百分点。[结论]白肋烟苗期夜间人工光照处理可促进烟苗生长发育,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采收成熟度对清香型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探索清香型烤烟采收质量标准。[方法]以云烟85为材料,进行了烟叶的不同采收成熟度的烘烤试验。[结果]烟叶产量随着采收成熟度的增加而呈显著的直线下降趋势,但产值、均价以及中上等烟比例则是成熟采收最高。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上部烟叶的还原糖、总糖和总氮逐渐增加,烟碱先下降后略微增加;中部烟叶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总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下部烟叶烟碱、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总氮先增加后下降。[结论]建议云烟85采收标准为:下部叶提早采收,外观特征以叶色开始褪绿,初显黄色,叶形呈现弯曲;中上部叶成熟采收,外观特征为叶片呈现明显黄色,主脉变白1/2以上,茎叶角度接近直角,叶片弯曲呈弓型。研究可为贵州清香型烟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