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豫中地区烟叶生长期对上部烟叶质体色素的影响.【方法】以中烟100为材料,于2012年采用烟株移栽期和叶片成熟度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结果和结论】移栽期和成熟度对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显著,随着烟株移栽期的推迟,相同成熟度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大,但类胡萝卜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递减.不同移栽期新植二烯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表现为5月6日5月5日4月27日,含量随成熟度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部叶品质以5月15日移栽的推迟5 d采收最好.  相似文献   
2.
刘勇  曹晓涛 《吉林农业》2010,(10):139-139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林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道路,从过度采伐森林资源到森林来采伐限倾的调整,以及加大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开发新的非林替代产业,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格局,将成为林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豫中浓香型烟区烤烟替代品种豫烟5号、豫烟7号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到最具浓香型特色的烤烟替代品种,2008年在河南省襄城县种植了豫烟5号、豫烟7号。以常规品种中烟100作为对照,调查各品种长势长相、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豫烟5号、豫烟7号与对照相比,具有长势强,上部叶叶质重低,氯含量低,总糖含量高,钾氯比值大,产量高,外观质量好,评吸结果总分高等优势,但也有下部叶叶质重低,含梗率高,上部叶钾含量较低等缺点。综合比较,豫烟5号与豫烟7号烟叶品质优于对照中烟100,但豫烟7号不易烘烤,需要进一步研究配套烘烤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豫中地区烤烟品种NC297与豫烟5号在物理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上对施氮量的响应,为豫中地区浓香型烤烟品种施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NC297、豫烟5号2个烤烟品种为材料,设置施氮量梯度(0,22.5,45,67.5和90kg/hm2)试验,分析2个品种在物理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上对施氮量的响应趋势,提出2个品种的最优施氮水平。【结果】在施氮量0~90kg/hm2时,叶长、叶宽、叶面积、单叶质量、叶质重与施氮量呈线性相关;叶片厚度、含梗率与施氮量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厚度先升高后降低,含梗率先降低后升高。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与施氮量的关系均为二次曲线相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逐渐上升,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NC297、豫烟5号获得最大产值时的施氮量分别为42.92和44.34kg/hm2;均价最高时的施氮量分别为27.81和29.43kg/hm2;上等烟比例达到最大值时的施氮量分别为40.62和37.91kg/hm2。NC297、豫烟5号均以施氮量22.5和45kg/hm2处理化学成分最为协调,致香物质含量以施氮量45kg/hm2处理最高。【结论】NC297、豫烟5号的最适宜施氮量分别为27.81~42.92,29.43~44.34kg/hm2。2个品种均属于低氮高效品种,可在豫中地区推广种植,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采收成熟度对浓香型烤烟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成熟采收标准,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下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上部烟叶的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下部烟叶提前5d采收,能提高橘色烟比例,经评吸,香气量足,杂气、刺激性稍小,余味好;常规采收的烤后烟叶糖类物质含量高,含氮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化学成分趋于协调。中部烟叶常规采收,烟叶油分好,色度强,糖类物质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提前7d采收降低10.8%,糖碱比(9.95)、氮碱比(1.02)比较适宜,化学成分协调,经评吸,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减轻、余味较适。上部烟叶推迟9d成熟采收,烟叶油分足,色度浓,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较高,总氮、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最低(5.46%),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分别降低22.00%、21.33%,糖碱比适宜,还原糖/总糖分别较提前9d采收和常规采收提高11.69%和14.67%,经评吸,香气量较足,劲头较大。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的采收时间应掌握在提前5d到常规采收之间为宜,即适当早收;中部烟叶的采收时间掌握在常规采收到推迟7d采收为宜;上部烟叶应较常规采收推迟9d充分成熟后采收。  相似文献   
6.
以浓香型烤烟品种中烟100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豫中烟区高中肥力不同施氮量对中烟100的产量、质量风格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力区产量大于中肥力区,且相同肥力区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随施氮量增加先升后降;施氮量对烟叶糖分和烟碱含量影响较大,高肥力区烟叶糖分降低与烟碱增加趋势大于中肥力区;评吸质量均以中等氮用量为佳;中肥力区烟叶的浓香型特征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高肥力区则先升后降。可见,要充分提高中烟100品种的烟叶产质量,应针对不同肥力烟区控制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7.
烤烟品种豫烟10号种植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烤烟新品种豫烟10号的优化栽培技术,并提供可量化的具体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施氮量和单株留叶数对烤烟产值的影响。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产值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单株留叶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双因素交互效应表明,施氮量和单株留叶数之间的互作效应对产值影响最大,产值最高可达50 217.51元/hm~2。对产值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显示,豫烟10号产值达到48 500元/hm~2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组合指标为:种植密度18 718~19 495株/hm~2、施氮量47.34~74.75kg/hm~2、留叶数19~23片/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热泵密集烤房在河南烟区的烘烤效益优势。[方法]进行密集烘烤试验,对热泵烤房与燃煤烤房在减工降本、节能环保、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热泵烤房较燃煤烤房具有较大优势,每座热泵烤房每年可节约用工成本2 756.00元,节约能耗324.80元,减少碳排放节约395.60元,烟叶等级提升增收2 800.00元。[结论]热泵密集烤房烘烤效益显著,对于烟农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烤烟上部叶一次采收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烤烟上部烟叶的可用性,研究了上部6片叶成熟一次采收技术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尽管使上部6片烟叶产量降低29.70kg/hm2,单叶质量平均降低0.73g,但提高了上部烟叶等级,其中B2F等级的烟叶增加8.41个百分点;提高了烟叶的外观质量,主要表现在改善叶片结构疏松程度和烟叶颜色、色度和身份方面;使烤后烟叶的淀粉含量降低了1.08百分点。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一次采收技术可改善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在香气质、香气量、浓度、余味等指标上都有明显提高,杂气减轻。  相似文献   
10.
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优化烟叶密集烘烤工艺技术,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定色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9℃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40℃)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每千克烤后烟叶均价提高0.18~0.42元,耗煤量减少0.01~0.07kg;油分、身份、结构、色度等外观质量改善,嗅香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表现为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分别平均增加14.79%和11.99%,总氮、蛋白质、烟碱、淀粉含量减少,糖碱比(多在7.00~10.44)、氮碱比(多在0.60~0.98)更趋于协调;单料烟评吸质量高半个到一个档次,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指标较优。较高定色湿球温度处理提高了中、上部烟叶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含量,以及中部烟叶的棕色化产物含量;下部烟叶以较低定色湿球温度(干球温度升至48℃前将湿球温度升高到38℃并保持稳定;超过48℃,湿球温度稳定在39℃)烤后两糖含量相对较低,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含量得到提高。综合分析认为,下部烟叶采用较低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香气物质含量高;中上部烟叶采用较高定色湿球温度烤后烟叶经济效益较好,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评吸档次高,香气物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