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季节性旅游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百里杜鹃季节性旅游带来的各种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景区季节性旅游对景区生态环境、当地经济和社会文化都会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季节性旅游地的保护性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近年来备受游客热捧,且景区开放期间游客长期处于饱和状态的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为例,在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李克特量表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旅游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感知。运用SPSS17.0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得出结果。针对调查结果,对百里杜鹃景区未来旅游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百里杜鹃景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方法]选取矿区附近的土壤测定其重金属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环境指数法对其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和环境容量分析。[结果]重金属对矿区附近的土壤已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危害,尤其是Hg和Cd,其中离矿区较近的位置达到了高生态危害水平,土壤环境对重金属的承载力很低,处于警戒水平或无容量状态。[结论]在开采百里杜鹃矿产资源的同时,应尽快着手治理景区内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自然保护地生态要素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以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2000、2010及2020年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运用景观格局面积动态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30年来百里杜鹃景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30年来,有9.3km2土地发生转移,其中耕地净减少4.23km2,林地净增加4.2km2。景观水平上,研究区景观总体上破碎度减小,景观异质性减弱,景观结构趋向简单,景观团聚程度增加。在类型景观格局水平上,研究区以林地为优势景观,林地、耕地及草地斑块破碎程度降低,水域及建设用地变化不明显。总的来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景观格局趋向单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采煤塌陷对贵州百里杜鹃林区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在选取典型对比样地的基础上,对百里杜鹃林区不同层次土壤进行了分层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后,百里杜鹃林区土壤酸性减弱,向中性趋近;土壤有机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土壤全量养分(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有所提高;有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总体提高,但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采煤塌陷打破了百里杜鹃林区土壤养分的平衡,尤其是减少了有效磷、有效钾的供应。  相似文献   

6.
僮祥英  吉玉碧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4):114-116,120
为百里杜鹃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选取矿区附近的土壤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与分析,并对其污染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附近土壤已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综合污染(主要为Cd,Hg,As),距矿区较近位置达到了重污染水平;各种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Hg>As>Pb>Cr.根据土壤污染源和受污染程度,提出在景区内建...  相似文献   

7.
在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林下蕨类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有16科48属120种。金星蕨科、鳞毛蕨科、蹄盖蕨科和水龙骨科为优势科,优势属有鳞毛蕨属、双盖蕨属、铁角蕨属和凤尾蕨属。地理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东亚分布种占主要部分,共有65种,占总种数的54.17%,属东亚植物区系;(2)热带成分种26种,该地区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3)中国特有种27种,该地区具有地域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西部山区的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大方、黔西县交界处,文章主要介绍了贵州省杜鹃花资源情况以及杜鹃花的保护措施、培育新品种、科学研究等内容,通过文章介绍的内容协调好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采集的8种杜鹃(Rhododendron L.)种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分别对杜鹃种子的主要形态指标(形状、大小、翅和肋)进行了比较与描述,为杜鹃花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和种子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贵州百里杜鹃大草原景区迷人杜鹃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贵州百里杜鹃大草原景区迷人杜鹃群落特征,采用设置样地的方法,对迷人杜鹃物种组成、生活型、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等群落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由7科10属12种植物组成,寡属种的数量较多,并且除了杜鹃花科在属种数上略显优势外,其他科的组成都比较分散;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迷人杜鹃在群落中起显著作用,控制整个群落的结构、组成和生境状况;整个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偏低,是一个简单、不稳定、抗干扰能力弱的群落。  相似文献   

11.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盛花期游览路线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盛花期游客游览路线选择及森林公园管理建设改善方案,选择杜鹃盛花期晴朗天,以普底景区8个游憩地为监测点,通过研究不同监测点大气颗粒物浓度、人体舒适度指标及美景度值等因子的变化,为游客、管理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8个监测点大气颗粒物日均浓度皆低于Ⅰ级标准,日变化规律均为上午高、中午低、傍晚略有回升;园内人体舒适指标总体较高,仅在7:00时,监测点S2、 S3和S8感觉不舒适,其余时段各监测点皆处于舒适或很舒适状态;美景度平均值从高到低的区域依次为杜鹃林林缘、空旷地、杜鹃林林内和无花针阔叶混交林,且因太阳高度角及光线强度变化,各监测点在不同时间段美景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景观风貌是城市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现代风情、精神文化及经济发展等的综合表现。阐述了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价值,总结了其特点,分析了我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规划要点,以期促进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璐艳  肖莉  刘克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74-12175
陈炉镇地形阶梯错落,民宅、窑洞、树木、农田迭层分布在山体上。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了解陈炉镇乡土树种、果木与经济类树木、园林绿化树种、野生地被植物的情况,将陈炉镇按植被类型及土地使用现状划分为梯田风貌区域、山林风貌区域、住区绿化区域、单位厂区绿化区域4个区域,然后根据陈炉镇绿化规划原则将陈炉镇规划为防护林和经济林带、水土保持林带、刺槐混交景观林带、居民宅旁绿化带4个区域,最后提出了绿化景观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要求,阐明了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一些障碍和隐患,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从4个方面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五缘”是闽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础,“五缘”优势是海西建设的重要推力。本文分析了两岸关系新变化和海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认为新形势下福建的对台优势局部范围有所弱化,但总体上将进一步增强和显现,要重新审视“五缘”优势,把握海峡两岸和平与发展新契机,发现、创新并发挥“五缘”优势,为推进海峡经济区建设和两岸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白梨”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cv.Baili)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及透析法提取PPO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对PPO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值变化。结果表明:PPO的最适温度为30—40℃,在30℃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最适pH值为5.0和7.0,pH值为6.0和9.0时酶的稳定性较好;维生素C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PPO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维生素C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7.
翟付顺  陈翠俊  郭美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11-5412,5419
农业景观作为一种风景资源,在乡村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农业景观纳入风景名胜区发展体系中,使二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是一种新的尝试。笔者以摘星山风景名胜区的雁门山景区详细规划为例,对将农业景观纳入风景名胜区发展体系中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休闭经济是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现实,发展独具特色的休闲经济,对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对休闲经济在世界经济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加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休闭经济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文末提出了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休闲经济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