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红毛藻为研究材料,对红毛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实验分别考察红毛藻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红毛藻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结合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同时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以料液比1∶40(m/v)、在90℃下提取2...  相似文献   

2.
琼胶寡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同条件下对琼胶进行酸水解,得琼胶寡糖A1(以二、四糖为主)和A2(以己糖、辛糖为主)采用化学发光法和DPPH体系分别研究A1、A2对O2·-、·OH和DPPH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A1、A2对3种自由基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而且清除活性随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在O2·-体系中,A2的IC50为0.54mg/mL,效果要好于A1(IC50为0.8mg/mL)。在·OH体系中,A2对·OH的清除作用比A1效果好,IC50分别为1.2和2.3mg/mL。2个体系比较发现A1、A2对O2·-的清除作用高于对·OH的清除作用。在DPPH体系中,A1、A2对DPPH有一定的清除,但A1较A2效果好,IC50分别为4和6 4mg/mL。由此可见,琼胶寡糖在不同体系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不同。琼胶寡糖在抗氧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金枪鱼鱼骨胶原肽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制备金枪鱼鱼骨胶原肽,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利用酶解、超滤、凝胶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抗氧化胶原肽,采用氨基酸序列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序列,利用质谱(ESIMS)确定其分子量,采用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实验对胶原肽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金枪鱼鱼骨胶原蛋白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2步酶解和分离纯化得到1个十肽(TFCH-P2),经氨基酸序列分析和质谱(ESIMS)确定其氨基酸序列为Gly-Pro-Ala-Gly-Pro-Ala-Gly-Glu-Gln-Gly(GPAGPAGQEG),分子量为839.87 u([M+H]+840.68 u)。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GPAGPAGQEG对羟自由基(EC500.18 mg/mL)、DPPH自由基(EC500.97 mg/mL)、ABTS自由基(EC500.52 mg/mL)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EC500.38 mg/mL)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GPAGPAGQEG亦显示出良好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胶原肽GPAGPAGQEG抗氧化活性良好,可以用于抗氧化相关的功能食品、药物或者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鳕鱼(Gadus morhua)鱼鳔为原料,选用6种不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通过比较酶解液的水解度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筛选出最佳蛋白酶为复合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酶解时间为6 h、pH为7.21、温度为58.56℃、酶添加量为200 U/ml。研究结果显示,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1.1%,与理论值62.0%接近。鳕鱼鱼鳔肽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发现,酶解产物对羟基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亚铁离子螯合能力。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体外模拟消化产物水解度有增加,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有一定的下降,其可能原因为,经模拟胃肠消化后多肽的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导致了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龙须菜多糖的降解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体系诱导产生的自由基降解龙须菜多糖,并对龙须菜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反应体系中,龙须菜多糖的降解反应在2h内基本完成,降解后得到的4种产物分子量分别为21492,12864,5417和3043U,降解反应未导致龙须菜多糖去硫酸化,但3,6-内醚-半乳糖含量略有降低;在清除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和还原Fe3+方面,龙须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随分子量的降低而增强,而在清除羟基自由基方面,抗氧化活性却随多糖分子量的降低而减弱。  相似文献   

6.
以苹果醋为主要原料,添加牡蛎多糖采用正交实验研制牡蛎多糖苹果果醋,并测定了牡蛎多糖苹果果醋、牡蛎多糖及苹果醋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结果表明,牡蛎多糖苹果果醋的最佳配方为:牡蛎多糖添加量0.3%,酵母添加量0.1%,柠檬酸添加量0.1%,蜂蜜添加量10%,其感官评定得分为86.6。抗氧化测定结果表明,牡蛎多糖苹果果醋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5.8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5.11%,还原力为0.66,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刺参蛋白胰蛋白酶解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胰蛋白酶对刺参蛋白进行水解,研究其酶解液所具有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肠道菌群的作用。通过测定刺参蛋白酶解液清除DPPH(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Feton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同时,研究了刺参蛋白酶解液体外对肠道菌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参蛋白胰蛋白酶解液具有抗氧化活性和促进乳酸杆菌生长、抑制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超高压提取条件对沙蚕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的影响,采用超高压提取技术对双齿围沙蚕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比较不同提取条件(料液比、提取压力、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对沙蚕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2次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沙蚕总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m/v,g/m L),提取压力378.72 MPa,提取时间28 min,提取温度20℃,在此提取条件下沙蚕提取物的总酚含量为8.39μg/mg干基,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0.13、212.41及2.00 mg/mL。沙蚕超高压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皱纹盘鲍性腺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酶法结合醇提法从皱纹盘鲍性腺中提取鲍性腺多糖PAG,测定其组成为:糖31.77%,蛋白质6.1%,脂肪6.79%,硫酸根25.78%,氨基己糖6.42%,氨基半乳糖1.25%.以·OH清除活性、DPPH·清除活性、还原性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等为指标,测定PAG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PAG不仅具有较强的·OH、DPPH·清除作用和还原能力,还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酶法制备鲢鱼蛋白抗氧化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制备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鲢鱼蛋白肽段,选择了5种蛋白酶在相同酶活力下水解鲢鱼鱼肉蛋白,通过三硝基苯磺酸法(TNBS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鲢鱼鱼肉蛋白的水解度及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水解度与抗氧化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鲢鱼鱼肉蛋白的5种酶解产物中,碱性蛋白酶酶解鲢鱼鱼肉蛋白5 h后的水解度最高;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较强的是胃蛋白酶酶解产物,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高达到了61%,还原力最高达到了1.6;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还原力分别与亚铁离子螯合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酶的种类对鲢鱼蛋白的水解度和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岩 《水产学报》2000,24(6):549-553
在中国对虾的血清、肌肉和肝胰提取液中有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其中,ACP和ALP在肝脏中的活性最高。采用1.0%的聚甘露糖醛多糖作为免疫药物,对中国对虾进行注射刺激后,发现血清中的溶菌和溶血活性有显著提高;肝胰腺中的ACP和ALP活性也有明显增加,在72h,ACP活性由对照组的3.21U.100mL^-1提高到9.69U.100ml^-1,ALP活性由4  相似文献   

12.
黄芩苷增强中国对虾组织免疫和解毒代谢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含不同浓度梯度(0、50、100、150 mg/kg)黄芩苷的饲料连续投喂健康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于给药第1、3、5、7、9、11天采集实验对虾的血淋巴、肝胰腺、肌肉组织,测定不同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INOS)、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研究黄芩苷对中国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指标和解毒代谢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高浓度处理组血淋巴、肝胰腺、肌肉组织的ACP、INOS、SOD在第3天后呈上升趋势,分别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状态,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低浓度黄芩苷处理组各种酶活性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低、中、高浓度处理组血淋巴LSZ酶活性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种酶活亦存在组织差异性,其中ACP、CAT在肝胰腺中活性最高,肌肉和血淋巴次之;而INOS、LSZ、SOD活性,血淋巴中最高,肌肉和肝胰腺次之。同时攻毒试验表明,黄芩苷能有效地降低试验组中国对虾的死亡率,提高免疫保护率。其中,中浓度处理组的保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对象,探讨不同浓度的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对其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影响.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对健康的中国明对虾投喂添加不同浓度PHB(0、0.5%、1.0%、2.5%、5.0%、10.0%)的饲料,分别对应对照组C和实验组E0.5、E1.0、E2.5、E5.0、E10.0组,饲喂6周,统计每组中国明对虾的死亡率和相对免疫保护率,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5种酶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与时间、PHB浓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随PHB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E1.0组为最高值,并且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PHB浓度的增加,免疫酶活力整体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在时间分布上,饲喂2-3周时,酶活力呈现高水平表达,其中,T-AOC在血清(E1.0、E2.5组)、肝胰腺(E1.0组);ACP在血清(E1.0、E2.5组)、肝胰腺(E1.0组);CAT在血清(E0.5、E1.0、E2.5组)、肝胰腺(E0.5、E1.0、E10.0组);POD在血清和肝胰腺(E0.5、E1.0、E2.5组);SOD在血清和肝胰腺(E1.0组)以及MDA在血清(E1.0组)、肝胰腺(E0.5,E1.0组)较其他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PHB添加剂对中国明对虾免疫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综合各组和各时间段免疫酶的变化,E1.0为最适浓度组,投喂2-3周时其免疫酶总体具有高水平活力值.  相似文献   

14.
将噬菌蛭弧菌(Bd)、粘红酵母(Rh)及二者混合物分别以1%的比例添加到中国对虾基础饲料里,同时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采用连续投喂的方法,饲喂1.5cm左右的稚虾25d,分别测定第5、10、15、20和25天的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活力等免疫因子活性。试验结束后,试验组中Rh组存活率达到63%,Bd组和Bd Rh组分别为45%和40%,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Rh组的增长率、增重率至少高于其他组10.72%和105.05%,比对照组高出36.37%和320.22%。试验组酚氧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从第10天起均高于对照组两倍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饲养实验结束7d后,用鳗弧菌攻毒,在8d内,对照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免疫保护率为50%~65%,以Rh组最为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有效促进对虾的生长及提高免疫因子的活性;从免疫水平和生长水平综合考虑,建议单独使用粘红酵母,添加量为1%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虾血细胞吞噬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中国对虾血细胞吞噬功能的橙检测法。该检测法可同时直观地观察中国对虾血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和杀伤情况:一项试验可同时获得吞噬和杀伤百分率,吞噬和杀伤指数四个指标。用本法研究四种免疫增强剂对时虾血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他们均可提高血细胞对金葡菌的吞噬活力以及血淋巴中的溶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力,但经统计学分析,结合攻毒试验的结果,浙农Ⅰ号和湖州Ⅰ号的免疫效果优于湖州Ⅱ号和湖州Ⅲ号。  相似文献   

16.
向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投喂中国对虾7d,分析不同时间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及鳃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诺氟沙星可以显著抑制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P<0.05),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该浓度组肌肉和鳃CAT及LSZ活力整体高于对照组,而AKP和ACP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 mg/kg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抑制作用,该组肌肉和鳃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LSZ活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鳃LSZ活力则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向饲料中添加60 mg/kg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鳃SOD、CAT、LSZ活力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而对AKP和ACP活性则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虾中抗菌短肽的分离纯化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产病害的病原菌为目标菌,从中国对虾(Penaeuschinesis)体液中分离筛选抗菌肽,通过Sephadex G-50、RP-HPLC等分离纯化技术,得到一种抑制水产病原菌的抗菌肽PC-V-2。经初步鉴定,该抗菌肽具有广谱抗性,不仅抗鲁克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而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le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tilis)等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革兰氏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等真菌也有较强的抗性。另外,该抗菌肽还有一定的抑制凝血的活性,但没有检测到溶血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经MALDI-TOF质谱分析,其分子量为1848D,但其序列及其他生物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 RACE 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谷氨酸脱氢酶 GDH 基因(FcGDH)。FcGDH 基因全长1779 bp,包括1个1659 bp 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5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为61.3 kDa,理论等电点为6.54。同源性分析显示,FcGDH 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动物高度保守,其中,与凡纳滨对虾最为相似,高达98%,其次为中华绒螯蟹,为8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FcGDH 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 GDH 聚为一支,之后依次为:中华绒螯蟹、黑腹果蝇、埃及按蚊。组织表达分析发现,FcGDH 基因在肌肉、鳃、肝胰腺、胃、肠、淋巴和血淋巴中均有表达,其中,肌肉中表达量最高。氨氮胁迫后,FcGDH 基因在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变化显著,在胁迫后期,FcGDH 基因表达量均上调,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 FcGDH 基因在氨氮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虾血淋巴凝集素的血凝活性与促噬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其胜 《水产学报》2001,25(3):197-202
1999年8月,运用血凝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中国对虾血淋巴弹簧集素,血淋巴液、血细胞、肌肉、肠、肝胰腺和甲壳的血凝活力,并运用吖啶橙血细胞吞噬测定法检测血细胞的吞噬活力,同时测定了经注射中国对虾副粘病毒提纯液后血淋巴凝集素血凝活力及血淋巴液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结果表明,血淋巴凝集素主要分布在血淋巴液和血细胞中;该凝集素对人(A、B、O型),鸡和兔红细胞及其醛化红细胞的凝集具有一定专一性;对血细胞吞噬异物具有促进功能;注射副粘病毒提纯液后,血淋巴凝集素凝集活力变化和血淋巴液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网箱养殖的方法,通过室内28 d的养殖实验,在4个养殖密度G1(100尾/ m3)、G2(200尾/m3)、G3(300尾/m3)、G4(400尾/m3)组中,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能量代谢和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G2组的增重率(WGR)、相对增长率(A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最高,与G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G3和G4组的体重差异系数(CVW)显著升高(P<0.05),其他生长指标和成活率(SR)均显著低于G1组(P<0.05);G4与G1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G3和G4组显著提高了血淋巴葡萄糖(Glc)、乳酸(LA)、丙酮酸(PA)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5);G2组4种指标含量与G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氨基酸含量在不同养殖密度之间变化不显著(P>0.05),表明在密度胁迫下,高密度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中国明对虾倾向性利用糖类脂类作为能源。另外,G3和G4组的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6-磷酸果糖激酶(6-PE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机体氧化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分解代谢增强。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表明三羧酸循环活性的降低,进一步表明密度胁迫抑制了组织的有氧代谢。研究表明,G3和G4组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了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增加了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利用,抑制了组织的有氧代谢。当中国明对虾为4.5 g时,其养殖密度100~200尾/m3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