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生天麻原生态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玉勇  田战强 《食用菌》2009,31(6):55-56
野生天麻以其独特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但野生天麻繁殖速度慢,加上过量采挖现已濒临灭绝,亟待将野生天麻通过原生态有性制种提高繁殖系数,并在野生天麻资源保护区进行原生态栽培以保障野生天麻独特疗效,以满足国内外对野生天麻的需求。为了真正实现野生天麻的原生态栽培,笔者在印江县实施天麻有性繁殖新技术课题中,从2005年开始进行野生天麻的仿野生栽培研究。经三年探索,  相似文献   

2.
天麻生产的夏秋管理陈正中(四川省青川县天麻研究所628100)夏秋季节,天麻生长进入关键时期,适时进行科学管理,能保证天麻稳产高产。温度管理。适宜天麻生长的温度是10cm土层下13~25℃越高越好。控温是天麻生产管理的重要工作。除种植天麻选择林间、葡...  相似文献   

3.
张宗舟  陈志梅 《食用菌》2006,28(3):29-30
试验证明不同的代料栽培天麻。天麻产量不同,天麻的商品率不同;同种栽培料。不同结构,不同大小,产量不同,天麻块茎大小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天麻与蜜环菌随着天麻食、药用价值的开发,国际、国内行情看好,不少单位和个人把种植天麻列为创收项目实为明智选择。然而,天麻科学知识的未能普及,导制诸多热心者事与愿违,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挫伤了种植积极性。有志天麻种植者,探索天麻种植的科学规律,寻...  相似文献   

5.
刘炳仁 《食用菌》2004,26(1):20-20
天麻有性繁殖就是用种籽繁殖。采用天麻种籽培养的优质天麻麻种,是防止天麻品种退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天麻有性繁殖的重要技术问题,是怎样提高天麻种籽的发芽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郭渊 《中国食用菌》1996,15(2):19-21
为提高天麻栽培产量,扩大天麻栽培地域,提高山区有限土地利用率,笔者将影响天麻田间高产栽培的几个关键因子进行比较试验,总结出天麻田间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为大力发展天麻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天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宁  卢学琴 《食用菌》2006,28(5):28-29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天麻产量的影响,为其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天麻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测定天麻总产量、箭麻、白麻和米麻产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干旱胁迫降低天麻茎的水势和天麻产量。杂种天麻能显著减轻水分胁迫的负影响和提高天麻产量。  相似文献   

8.
概述天麻的分类学地位和主要品种,栽培技术演进趋势,栽培技术专利情况,栽培条件与天麻品质的关系。总结天麻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并对发展天麻产业及其开发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略论影响天麻产量形成的内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影响天麻产量形成的一些内部因素,分析了蜜环菌生长、天麻球茎形成、天麻品种特性及天麻第二营养等与天麻产量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调控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天麻栽培的准备工作陈正中(四川省青川县天麻研究所628100)栽培天麻之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掌握其要领可事半功倍。1培菌天麻是一种特殊的寄生植物,它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只能寄生在蜜环菌上,所以,适时培育出优质的蜜环菌菌材,是栽培天麻的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11.
蜜环菌与天麻分别为菌物和兰科植物,中医药学认为蜜环菌可作为天麻的代用品用于临床治疗。从代用历史、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方面详细梳理蜜环菌与天麻的关联性。现代研究表明,蜜环菌与天麻的化学成分略有差异,药理作用也并不完全相同,虽然两者为共生关系,但是蜜环菌与天麻的异源同效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2.
“鄂天麻一号”品种是湖北三峡科技学校用云南乌天麻为母本,宜昌红天麻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也称乌红杂交天麻。该品种于2002年被湖北省品种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3.
王绍柏 《食用菌》2005,27(3):36-38
《本草纲目》记载,“天麻取生者蜜煎作果食,甚珍之”。我们以此为依据,试制出一种天麻新产品——甜脆玉片,使天麻呈白色,汤汁呈蜂蜜本色,既具有天麻味,又具有蜂蜜味,脆性,无异味。口感佳,风味浓,制作和食用方便,现将制作方法简介如下:挖取新鲜天麻,洗净,切片(片厚2~3mm)。  相似文献   

14.
张世林 《食用菌》2004,26(4):34-35
天麻栽培若反复多年进行无性繁殖,则会引起品种退化,生长缓慢,块茎瘦细,分生能力差,产量明显下降或容易腐烂。因此,应及时更换种子繁殖的天麻作种栽培。如何研究天麻无性栽培高产、稳产、优质,减少天麻种性退化,笔者结合生产进行探索,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陕蜜2009”是通过对在秦巴山区收集的18个蜜环菌菌株特征特性进行鉴定评价,并对其在天麻有性繁殖及商品麻栽培中对天麻产量影响进行比较研究,选育出的蜜环菌新品种。其菌丝体生长旺盛,生活力强,伴生栽培天麻产量高。2年6点次区域比较试验,伴栽天麻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35.24%,生产试验中伴栽天麻产量较对照蜜环菌品种增产28.39%,有性繁殖天麻增产29.18%。“陕蜜2009”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可在秦巴山区天麻栽培中作为伴生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炳仁 《食用菌》2005,27(4):50-50
山东省烟台市天麻栽培工作者,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反复研究天麻在温热带地区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于1998年成功的进行了天麻有性、无性繁殖地沟种植法,从而解决了在温热带地区有性、无性繁殖天麻,夏季高温难防烂麻而失败的难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天麻的塑料袋栽培技术王光明,刘传伦,袁金荣,黄爱玲(山东省淄博市农科所淄博255011)天麻(GastodiaelataBl.)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是一种珍贵中药材。传统的天麻栽培多采用沟栽、床栽或箱栽。这些方法的共同缺点,一是病害较重...  相似文献   

18.
周海丰 《食用菌》2004,26(1):39-39
近年来,随着天麻药用量和食用量俱增,价格上涨,许多北方农民开始引种天麻。然而,成功者有之,失败者则更多。原因有二:一是缺乏真正的技术与经验;二是上了假广告、假种子的当。笔者于1985年开始从河南引种天麻,期间多次到湖北谷城县、陕西汉中等天麻产区实地考察和学习,虽经历过失败,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原与天麻种植者、特别是初试者交流、以期初种者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9.
六颗天麻种引出个天麻村据光明日报报道:湖南省绥宁县金屋塘乡小坪溪村党员吴良运,靠6个天麻种,走上了富裕路,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小坪溪村地处雪峰山麓,平均海拔600米以上。1985年10月,吴良运从《农民日报》、《湖南日报》、《湖南科技报》上看到了天麻致...  相似文献   

20.
天麻野外栽培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产量低、风险高,经济效益低。探讨天麻大棚、室内规模化栽培新技术,严格把关天麻场地选择、菌材准备、麻种准备、蜜环菌菌棒准备、大棚建设、播种季节、播种方法和后期管理等关键环节,人为创造天麻最适生长环境,有效保证其产量与品质,提高栽培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