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门源县是青海省主要藏区青稞基地和北方小油菜基地,气候冷凉,海拔平均2750m,以草地畜牧业和舍饲畜牧业相结合典型地区,由于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和饲料资源,这对牛羊育肥为主的舍饲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便利条件,因而近年来门源地区的舍饲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1门源县畜牧业现状及畜种区域分布门源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份。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全县畜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畜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38.87万hm2,占草地面积的84.95%,从事畜牧业人口1.68万人,草场围栏14.67hm2,人工种草1万hm2。门源县畜种分布发展受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畜种分  相似文献   

3.
龙江县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个以发展肉羊、肉牛产业为主的畜牧业强县,同时也是生猪、奶牛、禽类生产全面发展的畜牧大县.20世纪80年代,龙江县就成为国家东北优质细毛羊生产基地县,养羊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首位,素有"全省养羊第一县"的美誉.近年来,龙江县畜牧业发展迅速,肉牛产业异军突起,年出栏肉牛突破10万头,仅龙江县景星镇肉牛存栏量就达6万头,号称"全省肉牛生产第一镇";生猪、禽类产业发达,产值逐年增长;2007年奶牛业也得到了恢复性的发展,存栏量达到2.5万头.  相似文献   

4.
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MAAI)对四川省主要畜产品的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分析四川省畜产品结构对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从产业结构角度提出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研究表明:四川猪肉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牛肉、羊肉、禽肉和牛奶生产具有综合比较劣势;猪饲养、家禽饲养两项子产业分项产值与畜牧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较高,贡献较大,牛饲养、羊饲养、奶产品三项子产业分项产值同畜牧业产值的灰色关联度较低。四川省畜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方向是:加快转变生猪发展方式,稳步提高非猪畜禽产业比重,提升养殖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基层动物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扶贫投资力度逐年加大,门源县牲畜交易调运频繁,而基层检疫受诸多因素影响,普遍存在检疫难度大、检疫率低、检疫不规范、检疫费收缴难等问题。这将势必影响防疫大局,不利于门源县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并且严重危害公共食品安全。现结合门源县实际,将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奶牛养殖业对于门源县来说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产业。一方面随着门源县农业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使得门源县奶牛养殖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奶牛养殖在门源县也有便利条件,如:门源县是青海省的粮油生产基地,青稞、菜籽饼产量丰富;门源县城人口相对集中,而且乳制品加工厂的成立使牛奶销量大增。因此,奶牛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门源县的奶牛养殖业还面临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发挥地方优势,帮助这项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此笔者就门源县养殖业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思路作如下简介。  相似文献   

7.
门源县畜牧业连续10年丰收经验浅谈冯生青(门源县畜牧局810300)自农村牧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门源县各级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地对旧的畜牧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向前发展。1993年,门源县...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门源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份。畜牧业是门源县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农牧区广大群众片面追求牲畜数量,草场超载,畜草矛盾突出;畜种退化,品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畜牧业成本投入高,科技含量偏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时,由于农牧民商品观念不强,  相似文献   

9.
根据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多因素和模糊性等特点,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了门源县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性。结果表明:门源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度为弱可持续性。并提出了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羊流产病是羊的高发病之一,对养羊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尤其在自然放牧为主的牧区,羊流产情况更为严重。引起羊流产的病因较多,如在一般年份,各种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天气的突变等情况均可造成群发性流产。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业县,目前绒山羊饲养量为11.65万只,  相似文献   

11.
无角道赛特羊与青海细毛羊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开辟青海羊肉生产新途径,尽快改变青海养羊业生产现状,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结合国家“引进高产绵羊品种,促进肉用羊产业化发展”项目,青海省引入无角道赛特羊与青海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进而培育肉质好,产肉多,出栏快的优质肉用羊品种。于2003年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进行无角道赛特羊与青海细毛羊杂交试验,并在放牧条件下进行生产发育测定。  相似文献   

12.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法对来自青海省门源县北山乡5个行政村的规模养羊场的400份血清进行了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未检出阳性血清,血清阳性率为0%,这说明在北山乡规模养羊场的羊群中不存在衣原体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河南畜牧经济发展态势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促进农民收入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但畜牧业又是一个复杂的产业系统,分析了解该系统发展中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及近期发展态势,无疑对了解畜牧生产现状,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畜牧业经济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以供有关部门参考。1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与步骤1.1原理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分析灰色系统中系统主行为因子与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密切程度,从而判断引起该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其…  相似文献   

14.
围场是国家商品牛出口基地县.也是河北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以养牛业为主的畜牧业是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畜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5%以上,养牛业成了对全县国民经济举足轻重,与全县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下面就如何加快围场牛产业发展速度谈一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门源县是青海省主要的牧业生产大县,其牧业生产总值占整个农业生产总值的60%以上。自2011年以来,门源县以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和资金投入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强力推进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为此,门源县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要求,现就生态畜牧业的具体要求,结合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门源县把羔羊产业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牧业经济效益的突破口,积极引导群众把握市场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暖棚设施,加大羔羊育肥出栏力度,形成了规模销售的优势,使羔羊产业成为一条促进农牧民增收、带动整个结构调整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之路,成为门源县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养羊业是内黄县的一项传统产业,养羊业的发展对内黄县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内黄县畜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大力增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内黄县养羊产业得到稳定持续发展.但在养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不协调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羊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陕北丘陵沟壑区是陕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也是国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区域。由于生态建设的需要,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面临挑战。本文在对陕北丘陵沟壑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粮食生产对畜牧业的影响,提出了陕北丘陵沟壑区不同种类家畜发展的方向及畜牧业发展总体思路:陕北丘陵沟壑区应以舍饲养羊为主,全面发展各种适宜舍饲的畜禽品种;以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为目标,促进陕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龙江县是国家细毛羊生产基地县,也是黑龙江省畜牧业生产大县,养羊数量和质量居于全省首位。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龙江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农村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发展畜牧业上来,摆在了突出位置。实施全面发展、产业推进,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肉羊产业化已初具雏型.种羊生产、基地发展、龙头企业建设、舍饲养羊、羔羊育肥等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据2002年末统计,全县山绵羊饲养量67.7万只,其中存栏50.4万只,出栏17.3万只。与2000年比,平均每年纯增肉羊9.6万只,肉羊平均年递增率为18.2%,畜牧业产值实现了5.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8%,人均牧业收入1100元,占农村人均总收入的48%。其中养羊人均收入450元,占牧业收入的40.9%。全县农村人均养羊达到1.4只,养羊业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形势,门源县随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新农村牧区经营机制,突出产业组织建设,较好地解决农牧民生产经营中的服务问题,承担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门源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始以专业协会形式出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是农牧民与企业和市场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据调查统计,目前门源县各类专业协会有7个,会员人数达1308名,入社企业2家。其中契约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占29%,出资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