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苗种供应一直是黄鳝规模化养殖的制约因素,为提高黄鳝苗种培育成活率,本试验对黄鳝卵孵化过程中出现死卵和健康黄鳝卵及池水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死亡的黄鳝卵与健康黄鳝卵及池水所含细菌为研究对象,对疑似病原菌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溶血和攻毒试验,然后进行生化鉴定,采用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病原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的5株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血平板上均有明显β溶血环,其中有2株菌溶血环特别明显;通过腹腔注射小白鼠和浸泡黄鳝的动物实验发现致病能力非常强,经生化鉴定表明5株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5株菌均对庆大霉素表现高度敏感,对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等敏感,对阿莫西林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从患病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DB01,对该菌株进行人工感染、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表明菌株DB01为发病黄鳝的病原菌。菌株DB0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和荚膜,在兔血平板上能形成明显的β-溶血。序列分析显示,菌株DB01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B01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氟苯尼考等抗生素高度敏感,五倍子、黄柏、地榆及乌梅等中草药对菌株DB01抑菌作用强。  相似文献   

3.
锦鲤摩氏摩根氏菌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病的锦鲤分离出菌株MMGN02 -J2, 经人工感染均可使健康锦鲤发病, 并从濒死的试验鱼中再次分离出相同的细菌。经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系统及常规细菌学鉴定为摩氏摩根氏菌 (Morganellamorgani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壮观霉素、诺氟沙星和链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4.
从患出血病的天峡红蛔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得出 2株细菌 ,经过人工感染实验确立H -I菌株为致病菌株 ,并对该菌形态培养特性 ,生理生化鉴定 ,确定该菌为豚鼠产气单胞菌。药敏  试验该菌对呋喃妥因 ,氯霉素、丁胺卡那最为敏感 ,经过生产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感染发病的美洲鲥肝脏、肾脏和肠道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革兰染色镜检及PCR鉴定,确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用该菌株接种健康美洲鲥,鉴定其致病力,从人工感染50 g左右的健康美洲鲥发现,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力,试验鱼在感染后72 h内全部死亡,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的鱼症状一致。进一步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发现:维氏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吩三种药物极为敏感,对红霉素、头孢唑啉中度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四环素、链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从患出血病的天峡红蛔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得出2株细菌,经过人工感染实验确立H-I菌株为致病菌株,并对该菌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鉴定,确定该菌为豚鼠产气单胞菌.药敏试验该菌对呋哺妥因,氯霉素、丁胺卡那最为敏感,经过生产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杨 《河北渔业》2020,(7):22-23,27
2020年丹东东港市某养殖厂养殖1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突发病害,表现为腹水病症状。取患病的5尾养殖牙鲆的鳃、肝、脾、肠道、腹水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及纯培养,选择优势菌株通过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培养的14株菌(DS200401-DS200414)共鉴定出2种,其中1种为该病的致病菌:弧菌属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随后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用12种抗菌药物对3种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菌株间无明显的敏感与耐药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黄鱼溃烂症的一种致病菌--奇异变形杆菌ZXS02菌株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庆华 《水产学报》2005,29(6):824-830
从浙江象山网箱养殖的患体表溃烂症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身上分离到7株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分离菌株ZXS01、ZXS02、ZXS07为致病菌。常规生理生化测试表明,ZXS02菌株具有变形杆菌属(Proteus)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明确菌株ZXS02的分类学地位,测定其16S rRNA基因序列的1495个碱基,分析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菌株ZXS02与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的同源性可达99.0%。用Sensitire细菌鉴定系统对其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与奇异变形杆菌的相似性达99.96%。综合上述结果,可鉴定菌株ZXS02为奇异变形杆菌。同时该菌株的药敏试验、对盐度、温度的耐受性试验表明其对氯霉素等4种药物敏感,37℃、盐度20生长最适。  相似文献   

9.
黄鳝产碱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我们在黄鳝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过程中 ,出现黄鳝苗种大批发病死亡 ,主要表现为口腔充血 ,腹部肿胀 ,鳝苗在水中侧身作间隙窜游 ,最后无力游动而下沉死亡。为了给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我们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生理生化反应测定、人工感染试验及药敏试验 ,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发病黄鳝苗种来源于杭州某黄鳝养殖场 ,体长 4~ 7cm。昆明种小白鼠购自浙江中医学院动物中心 ,体重 2 0g左右。细菌生化反应微量鉴定管、成套药物敏感试纸等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1 2 …  相似文献   

10.
从患病甲鱼、河蟹、牛蛙、鲫体内共分离到14株气单胞菌属细菌,对它们进行了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1株嗜水气单胞菌(J50503-1)和1株温和气单胞菌(NT712-10)作了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和人工感染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上述细菌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6,(1)
从采集的45份疑似链球菌病病死猪中分离出4株细菌,根据培养特性、染色特点、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PCR鉴定为链球菌。对鉴定出的4个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菌株对头孢菌素、青霉素、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耐药。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鸡场疑似沙门氏菌感染发病鸡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染色镜检、生化实验、血清学鉴定、DNA测序、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6株沙门氏菌,生化特征和血清学特征符合肠炎沙门氏菌特性;DNA测序结果与肠炎沙门氏菌同源性为100%;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菌株能致死SPF鸡,并复制出与临床表现一致的病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为广西地区鸡源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地胡子鲶头甲溃烂症病原菌的分离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头甲溃烂症的本地胡子鲶(Clarias fuscus)病灶处分离出1株细菌Hu02,用该菌株回归感染健康的本地胡子鲶,死亡率为100%,证明其是该病的致病菌。经细菌形态学观察,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测定,菌株Hu02被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经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氟哌酸、红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等敏感。培养温度试验还表明,该菌株在4℃不生长,在17℃、28℃、37℃和42℃中均可生长,其中28℃是其最适生长温度。  相似文献   

14.
银鲫不动杆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病的异育银鲫体内分离到5株可疑菌株,经API 20NE细菌生化鉴定,YCS07-04株鉴定率为99.5%,T值符合率0.9,菌株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采用3种不同浓度进行感染试验,5.0×106cfu/ml浓度组注射感染14 d死亡率达100%,浸泡感染14 d死亡3尾;对照组未出现病症和死亡。菌株在营养琼脂菌落生长良好,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混浊,有菌膜及沉淀生长;血琼脂平皿菌落呈灰白色,直径2~3 mm,不溶血;麦康凯琼脂菌落半透明圆形;在SS琼脂培养基中不生长。经负染电镜观察,菌株末端圆形短杆状,偶尔可见不规则丝状体,大小为(1.0~1.5)μm×(1.5~2.5)μm,无芽孢、荚膜和鞭毛,表面凹凸不平,静止期呈球形。药敏试验表明,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左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洛美沙星高度敏感;对四环素中度敏感;对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和氨曲南等耐药。  相似文献   

15.
台湾泥鳅幼鱼红点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台湾泥鳅红点病病原,采用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以及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方法确定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自体长约3cm的台湾泥鳅幼鱼体内分离到致病菌株FZ2N。该菌株对泥鳅的半致死剂量为1.1×10~3 cfu/g,为强致病菌;经生理生化、16S rDNA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选取18种抗生素进行药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喹诺酮类、硝基呋喃类、氨基糖苷类、大环类脂类药物、青霉素类派拉西林敏感或中介敏感;对第一、第二、第三代头孢类,四环素类,多肽类,林可酰胺类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6.
对湖北仙桃某养殖场温室黄鳝(Monopterus albus)炼苗不同时间段的患病黄鳝进行病原分离,从7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苗中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B-1,对分离菌株B-1进行药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同时对养殖池塘的水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患病黄鳝肝、脾组织进行了病理学研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B-1对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对恩诺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经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生化检测及动物回归试验,确定B-1菌株为病原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水质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水体环境有一定的恶化。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不同时期黄鳝苗的肝、脾组织都发生了较明显的病变。  相似文献   

17.
雏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对荣昌县某养鹅专业户发病种雏鹅分离的细菌经培养特性及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经动物试验表明该菌株有较强的致病性。用临床上常用的22种抗菌素纸片对分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对菌必治、先锋噻肟、氨曲南、丁胺卡那霉素和复达欣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呋喃妥因和庆大霉素中度敏感,而对头孢呋新、左氟沙星、克拉霉素等药物表现为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异育银鲫气单胞菌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患病的异育银鲫中分离到2株致病菌,经人工回归感染,证实这2株细菌对异育银鲫均具有致病性。API系统(细菌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表明,这2菌株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W1-L)和温和气单胞菌(S2-S)。药敏实验表明,菌株W1-L对新霉素、头孢拉啶高度敏感,菌株S2-S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肟、先锋必等高度敏感。新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对菌株W1-L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256,32,32μg/mL,对菌株S2-S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16,32,32μg/mL。  相似文献   

19.
张振仓 《畜禽业》2012,(9):34-36
对人工授精所用输精管进行细菌检测,通过无菌操作分离出革兰阴性的球杆状杆菌,经生物学特性试验和生理生化试验鉴定,该分离到的细菌为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氯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肟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诺佛沙星、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氨曲南、呱拉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等抗生素有耐药性。化学消毒剂试验表明,2%的氢氧化钠,0.1‰的苯扎溴铵10min便可杀死该菌株。动物致病性实验导致小白鼠死亡表明,本菌株对小白鼠有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从海南工厂化养殖的患病方斑东风螺体内分离得到3株优势菌,经感染实验确定菌株DFL11-01为该暴发性疾病的致病菌,其对方斑东风螺注射感染的LD50为2.6×106CFU/g。采用常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菌株DFL11-01进行鉴定,并以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法对所有3株分离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3株细菌均为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FL11-01对阿洛西林、利福平等15种药物耐药;对头孢他啶、四环素等3种药物中介敏感;对氨苄西林、恩诺沙星、头孢三嗪、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等5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