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溴海因是一种高效杀菌剂,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应用.介绍了二溴海因的理化性质和杀菌机理,讨论了二溴海因市场现状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了其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二溴海因在水产养殖中的优点及缺点,并对二溴海因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种消毒剂对养殖海水中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福尔马林、富氯、漂粉精和次氯酸钠等6种消毒剂对养殖海水进行处理,测定不同时间段细菌的杀灭率。[结果]0.50~1.00 mg/L的二溴海因对细菌无明显的杀灭效果;0.50~1.00 mg/L的聚维酮碘对细菌在3和6 h的杀灭率为24.50%~44.30%,其他浓度的聚维酮碘对细菌的杀灭药效较二溴海因持久,说明聚维酮碘的杀菌效果强于二溴海因;仅5.00 mg/L的福尔马林在12 h的杀灭率略高于二溴海因,相同浓度的二溴海因对细菌的药效要强于福尔马林;漂粉精在12 h对细菌无杀灭效果;2.50 mg/L富氯在1 h对细菌的杀灭率为99.90%,说明富氯对细菌的药效强于漂粉精;各浓度的次氯酸钠对细菌的药效都强于富氯。仅5.00和10.00 mg/L聚维酮碘对细菌的杀灭效果低于相同浓度的二溴海因和福尔马林。[结论]6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依次为福尔马林二溴海因聚维酮碘漂粉精富氯次氯酸钠,而其杀灭弧菌的效果依次为聚维酮碘福尔马林二溴海因漂粉精富氯次氯酸钠,含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强于非含氯消毒剂。  相似文献   

3.
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复方溴氯海因消毒剂的稳定性、刺激性、毒性及其对细菌、病毒、细菌芽胞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室温下本品有效期至少为1a,对皮肤无刺激性,半数致死量(LD50)为2787mg·kg-1.18-22℃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杀灭率达99.9%,分别需7.5、5.0、7.5mg·L-1有效溴氯海因作用1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达99.9%,需200mg·L-1有效溴氯海因作用60min;对猪水泡病强毒、猪瘟病毒和猪细小病毒灭活率达100%,分别需1500、150和1500mg·L-1有效溴氯海因作用30min.  相似文献   

4.
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探讨了在水温(20.1±1.5)℃、pH(8.01±0.12)、溶氧(5.1±0.9)mg/L条件下,敌百虫、车轮特宁、二溴海因、甲醛等4种鱼药对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鱼苗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4种药物中敌百虫的96h半致死浓度最低,为0.473mg/L;甲醛的96h半致死浓度最高,为37.565mg/L。4种药物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敌百虫二溴海因车轮特宁甲醛。4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敌百虫0.128mg/L,车轮特宁0.886mg/L,二溴海因1.011mg/L,甲醛7.531mg/L。该结果表明:4种药物中,敌百虫和甲醛安全浓度低于常规用量,在生产中慎用;二溴海因与车轮特宁安全浓度高于常规用量,可在生产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绿萝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二溴海因和活性炭对水培绿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二溴海因50mg/L+活性炭2 g/L除藻效果最好,且不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对营养液电导率的影响也较小;适宜浓度的活性炭和二溴海因除藻效果优良,浓度过低除藻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影响植物正常生长,所以在除藻过程中掌握合适的浓度范围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溴氯海因粉在淡水青虾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用8%溴氯海因粉全池泼洒(水体中含O.04mg/L溴氯海因)给药,每天1次,连续2d,采用有机萃取及固相萃取等方法提纯净化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溴氯海因粉在淡水青虾体内和养殖水体中的代谢和残留。[结果]该方法所得的溴氯海因在0.10~20.00μg/ml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使用溴氯海因粉后4h淡水青虾的肌肉和血液中均未检出溴氯海因;8-48h内肌肉和血液中检出微量的溴氯海因,其中血液48h溴氯海因浓度为0.014μg/ml,肌肉为0.002μg/ml,72h后血液和肌肉中未检出溴氯海因。养殖水体中,溴氯海因降解符合一级反应,降解方程:C=0.396eμm,降解半衰期为35.76h。【结论】建议在25℃左右水温条件下,溴氯海因的休药期为3d。  相似文献   

7.
对倒剌鱼巴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常温(24~29℃)、静水条件下,倒刺鱼巴对5种药物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孔雀石绿>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溴海因>敌百虫,安全浓度分别为0.05、0.41、0.43、3.76、5.00m g/L。孔雀石绿对倒刺鱼巴的毒性最大且安全浓度较低;敌百虫和二溴海因毒性最弱,可以考虑作为倒刺鱼巴疾病防治的适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戊二醛、二溴海因、蛋氨酸碘和次氯酸钙等4种消毒剂对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幼贝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毒性大小依次为次氯酸钙二溴海因蛋氨酸碘戊二醛,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3.05、27.49、53.20、67.36 mg/L,48 h LC50分别为10.15、9.35、29.27、35.58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1.86、0.32、2.66、7.52 mg/L。分析认为,由于戊二醛毒性相对较小,且在其安全浓度以下可获得较好的消毒效果,因此在大珠母贝幼贝的养殖过程中,推荐使用戊二醛作为常用消毒剂,二溴海因和蛋氨酸碘应谨慎使用,次氯酸钙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万全  张家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27-18228,18232
[目的]研究常用水产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在室温条件下,进行KMnO4、二溴海因和阿维菌素共3种渔药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KMnO4、二溴海因和阿维菌素对胭脂鱼24 h的LC50值分别为3.05、3.14和0.031 82 mg/L;48 h的LC50值分别为2.86、3.10和0.028 23 mg/L;96 h的LC50值分别为2.46、2.93和0.021 80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75、0.91和0.006 67 mg/L;3种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毒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阿维菌素〉KMnO4〉二溴海因。[结论]该研究为胭脂鱼人工苗种繁育过程中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戊二醛尧苯扎溴铵尧蛋氨酸碘及二溴海因等4 种消毒剂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稚螺的 急性毒性遥结果表明、毒性大小依次为苯扎溴铵>二溴海因>蛋氨酸碘>戊二醛、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 15.00尧39.95尧60.13尧91.88 mg/L;48 h LC50分别为7.59尧14.73尧32.02尧48.55 mg/L;安全浓度SC 分别为0.58尧0.60尧2.73尧 4.07 mg/L遥分析认为、在方斑东风螺的养殖过程中、推荐使用蛋氨酸碘、其在安全浓度以下可获得较好的消毒效果、 戊二醛和二溴海因不推荐使用、苯扎溴铵应谨慎使用遥  相似文献   

11.
<正>坚持“以防为主、科学管理”原则。苗种放养和每次分箱时用食盐1%- 2%或二溴海因0.4克/立方米水体进行药浴后进池,并且每隔20天左右用生石灰15克和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水体泼洒消毒。 (一)水霉病 1、症状病鱼肉眼观察可见鱼体  相似文献   

12.
菌毒120     
《农家致富》2006,(9):45-45
本品是一种消毒剂类畜禽类药物,为淡黄色液体。  相似文献   

13.
对倒刺鲃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常温(24~29℃)、静水条件下,倒刺鲃对5种药物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孔雀石绿〉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溴海因〉敌百虫,安全浓度分别为0.05、0.41、0.43、3.76、5.00mg/L。孔雀石绿对倒刺鲃的毒性最大且安全浓度较低;敌百虫和二溴海因毒性最弱,可以考虑作为倒刺鲃疾病防治的适用药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浓度(0、0.06、0.3、1.5 mg·L-1)、不同时间(1、2、4、8、16、26 d)下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血浆总还原性谷胱甘肽(T-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血浆SOD、GR先降低后趋于稳定,T-GSH、GSH/GSSG、CAT、GST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16 d出现显著性升高,GPx在1 d和16 d时被诱导,T-AOC仅在16 d时被诱导。CAT、GPx、T-GSH、GSH/GSSG、T-AOC等指标表现出浓度依赖现象,T-AOC与二溴海因呈剂量效应关系。除CAT、GR外,解除胁迫10 d后各抗氧化指标均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上述结果显示,二溴海因对吉富罗非鱼血浆的抗氧化系统有显著的影响, T-AOC宜作为生物标志物,高浓度的二溴海因暴露能造成血液中抗氧化系统的不可逆损伤。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2004,(6):11
1、目前对虾主要的病毒性疾病有几种?如何进行防治? 当前对虾的主要病毒性疾病有"白斑病"及"桃拉症".防治的方法为:①种苗须经过病毒检测确定无毒后,才能进入养殖环境;②投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并在饲料内添加0.2%"多糖"、0.1%"人参皂甙"及稳定型0.2%VE;③每5~7天向养殖流水作业全池泼洒"溴氯海因"0.5~0.6毫克/公斤或"二溴海因"0.3毫克/公斤1次;④养殖季节内,每15天全池泼洒"季胺盐络合碘"1.5毫克/公斤;⑤经常在养殖水体内使用生物制剂,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克氏原螯虾虾苗对不同生存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克氏原螯虾在3类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即消毒药物环境、防治药物环境和水草环境。结果表明:漂白粉、生石灰和二溴海因3种消毒药物中,选择漂白粉较为适宜;恩诺沙星、土霉素、硫酸铜3种防治药物对不同规格的虾苗均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趋利避害效果明显;水花生、水花生+水芹菜、水芹菜+伊乐藻等水草配置均有利于虾苗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溴氯海因在植物病害防治上应用的可能性,对辣椒疫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对水稻和辣椒进行了田间药害测定.结果表明,16%溴氯海因对4种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稀释到2 500倍时,对稻瘟病菌、稻纹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8%、100%、93%、78%,其EC50值对稻纹枯病菌为60,抑制效果最佳;16%溴氯海因稀释至250倍时,在水稻叶片上产生明显的褐色斑点,药害现象较为明显,至1 000倍时,没有药害症状,辣椒对溴氯海因水溶液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在室温静水条件下,测定了聚维酮碘、高锰酸钾、溴氯海因和硫酸铜等4种常用药物对平均体重为(1.61±0.57)g的云斑尖塘鳢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高锰酸钾、溴氯海因和硫酸铜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9.44mg/L、1.28mg/L、12.55mg/L和1.03mg/L;4种药物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硫酸铜>高锰酸钾>聚维酮碘>溴氯海因;4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均高于生产使用的常用剂量,在云斑尖塘鳢苗种培育过程中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由苦参、土茯苓和白鲜皮组成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及主要成分。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复方中药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并采用化学方法对中药复方提取液进行成分预试。结果显示,提取物具明显的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活性;经理化鉴别试验显示,该复方提取物主要含有多糖、黄酮、生物碱三大类成分。表明多糖、黄酮和生物碱这三大类成分可能是复方提取物发挥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重要成分,但确定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成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浓度的3种消毒剂再处理经过暗沉淀、过滤初级处理的罗氏沼虾育苗废水24 h后,开展小球藻、蒙古裸腹溞培养与罗氏沼虾育苗的小型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依据培育效果探讨再处理废水的消毒剂适宜浓度.结果表明:培养小球藻的百杀迪、溴氯海因、臭氧再处理废水24 h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0.0 mg/L、0.35 mg/L和28 mg/L,培养蒙古裸腹溞的百杀迪、溴氯海因、臭氧再处理废水24 h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5 mg/L、3.0 mg和28 mg/L,培育罗氏沼虾幼体的百杀迪、溴氯海因、臭氧再处理废水24 h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0.0 mg/L、10.0 mg/L和28 mg/L;并成功取得10 mg/L溴氯海因、28 mg/L臭氧再处理的废水培育罗氏沼虾幼体出苗率分别为30%、37%的生产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