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PK不同施肥方式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油夏大豆鲁豆9号为试验材料,以N,P,K三要素不同配比和不同施肥期为处理,探讨N,P,K不同施肥方式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研究出有利于夏大豆高产、高油的施肥措施。结果表明,N,P,K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改N肥底施为花荚期追施,适当控制N肥用量,增加P,K肥用量,可使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通化市农科院选育的5个高蛋白大豆品种(系)为试材,连续同一地点多年种植,分析了高蛋白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积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对高蛋白大豆蛋白质的影响小于对脂肪含量的影响,而蛋白质加脂肪含量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最小;同时得出有利蛋白质形成积累的气象条件则基本上不利脂肪的形成积累,反之则有利脂肪的形成积累即形成蛋白质和脂肪所要求的气象条件是相异的。气象因子在高蛋白质大豆蛋白质,脂肪形成积累的不同生育时段所起的正负作用不同,但主要生育时段的效应表现与全生育期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对不同的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的形成积累需要适合自己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3.
连日来,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农业科技部门全力以赴抓好大豆科研实验工作。龙亢农场今年承担的大豆实验100亩,包括:黄淮海夏大豆区域试验2组20个品种、黄淮海夏大豆生产试验1组3个品种、安徽省夏大豆区域生产试验3组12个品种、安徽省夏大豆区域试验2组19个  相似文献   

4.
石豆4号为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0.02%,脂肪含量22.11%。2007~2008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82.8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63.3kg/hm^2。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大豆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2010年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试南B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11个较为重要的性状指标,对16个参试品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为夏大豆新品种选育与合理利用提供一种新的较为全面的量化分析方法,弥补了经典鉴定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正> 河南省是黄淮平原夏大豆主要产区之一,大豆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建国三十余年来,大豆种植面积波动较大,产量受气象因素影响的变幅也极大。为了找出本区气象生态条件中影响夏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及其在大豆各生育阶段的作用,我们对夏大豆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趋利避害发展本区夏大豆生产,制订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北省862份大豆品种资源分析,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96%,脂肪平均含量为17.51%,夏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于春大豆,脂肪含量低于春大豆。籽粒以黄种皮,褐脐,椭圆形,中小粒种为主。黄种皮,褐脐,椭圆粒,大粒品种蛋白质含量高;青豆,浅脐,圆粒,极大和特大粒品种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5个生态区主栽的黑农号、绥农号、合丰号、黑河号、嫩丰号、丰收号、北丰号及省有代表性推广的大豆品种(品系)为材料,探讨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生态区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的含量以东部低湿区(八五三农场、佳木斯)最高41.66%,脂肪含量以中南部黑土区(哈尔滨、绥化)最高21.25%,蛋白质含量与气象关系不明显,脂肪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早中晚熟三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烯效唑干拌种对夏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拌种能够提高大豆的产量,其增产效应是:中熟品种>晚熟品种>早熟品种;也可改善大豆的品质,随着烯效唑拌种浓度的增高,蛋白质含量提升,而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播期、氮磷钾用量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一般6月上旬为适宜播种期,可兼顾大豆产量和品质;氮磷钾配施肥可提高大豆产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适量少施氮可增产大豆126.5kg/hm^2.增加脂肪含量0.82个百分点,增施磷钾肥,大豆产量增加154.5~273.8kg/hm^2,蛋白质含量增加0.10-1.17个百分点,脂肪含量增加0.74~1.10个百分点.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大豆产量增产312.7kg/hm^2,品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是黄淮海区域夏大豆生产主产区,年种植面积在900万亩左右.推进夏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生产效益,是提升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大豆产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当前河南产区与夏大豆生产相配套的农机装备还较少,农户多采用传统的大豆播种与...  相似文献   

12.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河北山区夏播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其与平原不同的大豆栽培技术。在河北省山区不同种植区内进行施肥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其对夏大豆产量及构成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区内,不同试验地点间的产量及构成成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中北部夏大豆种植区的环境与肥力间互作对植株高度、主茎节数和单株有效荚数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然而南部不同的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及构成成分影响极显著(磁县、内丘、武安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25 000株/hm~2、225 000株/hm~2和285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夏播大豆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均有较大影响,种植密度与大豆蛋白质含量可能存在正相关。不同种植区配套栽培技术将对河北山区夏播大豆的产量提高和品质优化提供关键指导。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农作区玉米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鉴于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对制定灌溉策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依据黄淮海农作区50个标准气象站点50年逐日气象数据资料,基于SIMETAW模型,分析了黄淮海各农作亚区夏玉米、春玉米生育期需水量、灌溉需要量的时空变化趋势,主要气象因予时间变化趋势以及需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该地区夏玉米、春玉米生育期需水量平均值分别为321.70和456.70mm且近50年均呈下降趋势,两者降水耦合度分别为0.78、0.72;2)与夏玉米生育期灌溉需要量相比,春玉米生育期灌溉需要量地区差异大且下降更显著,但两者在豫西丘陵山地旱坡地一熟水浇地二熟区均呈上升趋势;3)夏玉米,春玉米需水量下降受太阳辐射、温度、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降水的综合影响,其中最主要气候原因为太阳辐射、温度;平均风速、降水量与之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各因素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皖豆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方法]皖豆28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6年以濮90-1为母本,宝92-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和试验示范情况。[结果]皖豆28参加2005~2006年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455.6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42%,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107 d,单株有效荚数35.2个,百粒重22.1 g,籽粒蛋白质含量45.83%,脂肪含量19.94%,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27.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结论]皖豆28是高产、大粒、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保持黄淮海地区大豆高蛋白特色,对黄淮海区域选育的78份大豆品种进行蛋白质、油脂含量和百粒质量的表型分析,利用高蛋白大豆品系与黄淮海育成品种配置杂交组合,研究后代蛋白质含量表型变异.研究结果表明: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蛋白质、油脂含量、百粒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2.3%、20.8%、21.8 g,表型变异分别为37.5%~46.7%、17.8%~23.5%、14.7~28.1 g,江苏省和山东省的大豆育成品种蛋白质含量和百粒质量较高,河南省的大豆育成品种油脂含量较高;在黄淮海育成品种中蛋白质含量与油脂含量和百粒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66,百粒质量和油脂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39;利用高蛋白大豆种质与育成品种配置的4个杂交组合后代中筛选出253个高蛋白家系,高蛋白家系在F2:3和F3:4代间的相关系数为0.64.研究表明,黄淮海高蛋白大豆品种缺乏,利用高蛋白种质能选育出高蛋白家系,大豆籽粒蛋白质性状在早代选择有效.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地神22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新品种地神 2 2在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属中熟偏早品种 ,抗旱性强 ,抗倒伏 ,抗病毒病、炭疽病、紫斑病和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其蛋白含量达 48.16% ,脂肪含量为 16.2 5 %。该品种安徽省 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 3 5 11.65kg/hm2 ,比对照增产 12 .75 %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3 2 74.2kg/hm2 ,比对照增产 14 .8%。地神 2 2需抢时早播 ,要求行距 40~ 5 0cm ,密度以 18.75万~ 2 2 .5万株 /hm2为宜。施有机肥 3 0~ 45t/hm2 ,配合施磷酸二铵 2 2 5~ 3 0 0kg/hm2 、硫酸钾 15 0kg/hm2 ;初花期追施尿素 75~ 15 0kg/hm2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河北省夏大豆育成品种的农艺与品质性状。[方法]对河北省自1975年以来审定的40个夏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河北省夏大豆产量从1975年的2250 kg/hm2上升至2007年的2940 kg/hm2,增产幅度为30.7%。品种的农艺性状为:株高70~100 cm,生育期90~105 d,分枝数1个以上,紫花、圆叶,亚有限或有限型结荚习性;圆粒、黄或褐脐、百粒重高于18 g的品种占总数的72.5%。蛋白质含量≥44%的品种有4个,占总数的10.0%;蛋白质含量在41%~44%的品种有22个,占总数的55.0%。脂肪含量≥21%的品种为9个,占总数的22.5%;脂肪含量在18%~20%的品种为25个,占总数的62.5%。蛋白质+脂肪含量≥63%及脂肪含量≥20%的品种有6个,占总数的15.0%。[结论]该研究为夏大豆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新品种品豆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573-1576
品豆16系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旱大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山西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313.0 kg/hm2,比对照晋豆19增产13.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418.5 kg/hm2,比对照晋豆19增产12.5%。蛋白质含量41.1%,脂肪含量19.82%。主要优点是产量高,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综合抗性好。适合山西省北部春大豆中晚熟区春播和南部夏大豆区夏播。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产高油夏大豆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组合。[方法]在田间试验中,以高油夏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高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夏大豆产量呈递减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夏大豆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播期为6月5日、密度27.0万株/hm2时,鲁豆9号产量最高(3 565.5 kg/hm2)。随播期的推迟或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每荚粒数均呈减少的趋势。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主茎节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而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明显减少。夏大豆6月25日后播种或密度大于27.0万株/hm2时,籽粒脂肪含量降低。[结论]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有利于夏大豆的高产、高油。  相似文献   

20.
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3年黄淮海夏大豆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因子顺序是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有效荚百粒重株高底荚高有效分枝数。因此多地参加区试时,应主要考虑单株粒数、主茎节、有效荚、百粒重等性状较稳定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