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拓宽其在功能性产品上的应用,以阿拉伯胶和乳清蛋白为壁材,杜鹃花色苷为芯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锦绣杜鹃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同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和热重(TG)分析仪等对花色苷微胶囊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锦绣杜鹃花色苷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比4∶1(g/g),进风口温度165℃,进料流量500 mL/h,此条件下,花色苷微胶囊包埋率为(89.28±1.05)%。SEM显示花色苷微胶囊呈较均匀的球状颗粒,粒径为4.0μm,结构紧密,无裂痕,不易黏连。FT-IR分析表明杜鹃花色苷包埋在阿拉伯胶和乳清蛋白形成的薄膜中。TG分析表明花色苷在197.7℃,质量明显下降,而花色苷微胶囊在237.5℃才有明显质量损失。储存稳定性分析表明受光照、温度的影响,杜鹃花色苷微胶囊保留率明显比未包埋的花色苷高。  相似文献   

2.
王妍 《防护林科技》2013,(2):23-26,29
花色苷(Anthocyanin)是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以笃斯越橘、黑加仑、树莓3种浆果为原料进行了花色苷抗氧化活性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花色苷都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都具有还原能力,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质过氧化。3种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和其浓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且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相同浓度下的不同花色苷则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3种方法相互之间对于测定花色苷抗氧化能力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蓝莓品种果实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种栽培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5个蓝莓品种‘灿烂’、"蓝月"、‘库帕’、‘伯克利’、‘布里吉塔’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采收后的果实中可溶性多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肽、总花色苷4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并测定其果实中代表抗氧化活性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SOD的活性,同时分析比较4种抗氧化物质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总花色苷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总花色苷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可溶性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较弱。说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紫甘薯花色苷的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紫甘薯花色苷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大孔树脂AB-8纯化紫甘薯花色苷,高效液相色谱-2极管阵列法(HPLC-DAD)分析表明,纯化后的提取物中共含有11种花色苷,其中主要成分为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并测定了紫甘薯总花色苷在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超氧阴离子体系、还原力和亚油酸体系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均为0.5g/L时,花色苷、L-AA和 BHT的还原力分别为0.572、0.460 和0.121,花色苷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清除超氧阴离子IC50分别为6.94和3.68mg/L,表明花色苷还原能力强,并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此外,紫甘薯花色苷能较好地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山桃稠李果实花色苷的提取及抗氧化,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牡丹江产山桃稠李果实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花色苷得率为指标,探讨乙醇浓度、时间、固液比等因素对得率的影响;体外抗氧化模型研究其抗氧化能力。结果:乙醇浓度60%~75%,固液比1∶15~1∶20,超声波时间35~40 min,超声功率在400 W左右,提取温度在30~40℃左右时,可以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参数条件,其浓度在1 mg/mL时,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在27%左右,其花色苷平均得率为:0.8 mg/g以上。结论:超声波法能快速提取山桃稠李果实中的花色苷,其花色显示一定抗超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蓝靛果是具有丰富的花色苷的一种浆果,经常温用60%乙醇提取蓝靛果粉末后,用pH示差法对其干物质中的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得蓝靛果干物质中的花色苷含量为12.232mg/g。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性,分别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进行测定,用VC作为阳性对照,可得蓝靛果花色苷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可用于保健食品药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纳米铜基导电涂料刷涂木材表面可用于电磁屏蔽,但纳米铜颗粒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导致电磁屏蔽性能减弱甚至失效,因此,研究开发柠檬酸-壳聚糖还原体系,以制备尺寸均一、性能稳定的纳米铜。在柠檬酸-壳聚糖体系中,通过液相还原法,用次亚磷酸钠一步还原Cu2+制备抗氧化纳米铜颗粒。探究次亚磷酸钠用量以及柠檬酸浓度对纳米铜粒径、分散性及耐热性的影响,并验证其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次亚磷酸钠浓度为1.2 wt%、柠檬酸浓度为20 wt%条件下合成的纳米铜的粒径最小,尺寸为160 nm左右,抗氧化性也较好;纳米铜在空气中放置30 d或在160℃下处理2 h,同时多次水洗干燥后再热处理,均未出现氧化现象;在柠檬酸-壳聚糖还原体系下,能够制备出稳定、粒径均一、耐水性良好的纳米铜颗粒,且其具备较强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孙晶 《经济林研究》2019,37(3):95-100
为给蓝靛果种质资源收集、优良品种的选育、综合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以蓝靛果栽培品种‘蓝鸟’‘蓓蕾’及野生蓝靛果为材料,比较3个蓝靛果品种果实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利用生理生化实验方法,测定各品种成熟果实提取液中可滴定酸、类黄酮、总酚、花色苷含量,分析DPPH、FRAP、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蓝鸟’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多,其体积分数为2.49%;按照类黄酮、总酚及花色苷的含量由高到低排序,3个品种依次为‘蓓蕾’、野生、‘蓝鸟’。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3个蓝靛果品种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蓓蕾’果实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是野生蓝靛果,‘蓝鸟’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蓝靛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与类黄酮、总酚、花色苷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类黄酮含量与·OH清除能力相关系数最大,即蓝靛果果实类黄酮清除·OH的能力最强。综上可知,‘蓓蕾’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比其他2个蓝靛果品种强,适宜进行加工及内含物提取利用,是制备抗氧化剂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9.
北方主要越橘栽培品种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主要越橘栽培品种为材料,进行了果实品质、抗氧化物质及其能力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北蓝(Northblue)果形最大,蓝丰(Bluecrop)果实总糖含量最高,美登(Blomidon)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最高。越橘果实的主要抗氧化物质为花色苷、酚类和类黄酮化合物,其中,北蓝果实的花色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北陆(Northland)的多酚含量最高,伯克利(Berkeley)的花色苷、总黄酮和多酚含量均最低。通过总还原力、DPPH和清除超氧自由基的检测,蓝丰、北蓝、北陆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伯克利的抗氧化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0.
采用.OH、DPPH.、ABTS+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四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在模拟胃、小肠、血液三种不同的体内环境后,对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粗提物和精制物)的抗氧化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笃斯越橘花色苷精制物对.OH、DPPH.、ABTS+的清除及铁还原能力均高于粗提物。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在模拟不同pH胃环境下对.OH、DPPH.、ABTS+的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pH1.5、pH2.5、pH3.5、pH4.5;在模拟胃、小肠并血液环境下对.OH、DPPH.、ABTS+的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为:花色苷提取物在模拟胃环境下>模拟胃并小肠环境下>模拟胃、小肠并血液环境下。  相似文献   

11.
紫叶稠李叶片花色苷及其合成相关酶动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紫叶稠李为试材,以叶片为绿色的稠李为对照,测定叶片转色期2树种不同部位叶片中花色苷含量,以及花色苷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5月到7月,紫叶稠李基部、中部、梢部叶片中花色苷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19.40%、666.63%、76.81%.PAL活性与花色苷的含量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当PAL活性大于60 U·g-1 FW 时,花色苷的含量随着PAL活性的增加而增加;CHI活性与花色苷的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花色苷的含量随着 CHI活性的升高而增加;当DFR活性为50~150 U·g-1FW,随着酶活性的升高花色苷的含量增加;UFGT活性与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其活性的提高能显著增加叶片中花色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以3年生紫叶桃为试材,研究分别喷施微量元素Fe,Mn,Zn,B对其叶片花色苷含量及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量元素初期,各个处理之间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20天后,喷施Mn,Zn的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其他处理,此结果证明Mn与花色苷含量的正相关关系.喷施Fe处理对紫叶桃叶片中花色苷合成有抑制作用;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处理对花色苷合成过程中几个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苯丙氨酸解氨酶、查耳酮异构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类黄酮糖基转移酶4个酶中,DFR酶活性变化最为显著,Mn,Zn处理后DFR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且DFR酶活性的差异出现在花色苷含量的差异之前,证明DFR对花色苷合成有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大白鼠建立高脂模型,喂食不同剂量的大花葵花色苷(0.03 g-d-1, 0.04 g-d-1, 0.05 g-d-1)。结果表明:0.04 g-d-1 花色苷剂量可以使大白鼠总胆固醇下降19.7%,0.05 g-d-1的花色苷剂量可以使甘油三酯下降34.4%。通过体外试验,用邻二氮菲Fe2+氧化还原法进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抗脂质过氧化的测定。发现当大花葵花色苷浓度为0.2 mg-mL-1时,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43.46%;当浓度为0.5 mg-mL-1时,对脂质氧化的抑制率达18.82%。由此看出,花色苷是一种天然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可预防血栓的形成,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表3 图5 参16。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北美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叶色变化机理,以3个品种为试材,在叶色变化期测定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叶片变色期,花色苷含量随叶片着色呈上升趋势;在花色苷大量合成期,PAL活性呈下降趋势,说明PAL不是限制花色苷合成的关键酶;CHI酶活性在品种‘贵族’中与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复合曲线关系,其他2个品种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不密切;UFGT酶活性一直保持较高,与花色苷稳定有关,是花色苷合成的重要酶。  相似文献   

15.
为测定栽培蓝莓-园蓝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总花色苷含量,以贵州产园蓝鲜果为原料,经甲醇处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出抗氧化活性最好的部位。然后对其进行了制备分离得到一单体化合物,经1H-NMR、13C-NMR、ESI-MS进行了结构鉴定,利用Rp-HPLC进行了该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以该化合物为对照品,对园蓝果实中总花色苷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贵州产园蓝提取物富含花青素部分1mg/mL浓度的抗氧化活性与等浓度的维生素C的活性相当,鉴定的单体化合物为锦葵色素-3-O -葡萄糖,其纯度达96%,园蓝鲜果中总花青素平均含量为627.7mg/100g。指出了园蓝鲜果花色苷含量高,主成分为锦葵色素-3-O -葡萄糖,花青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建议每人每天食用2g园蓝鲜果作为人体补充抗氧化剂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清除OH.能力、清除O2-.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对笃斯越橘花色苷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橘花色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剂潜在来源。笃斯越橘花色苷含量与OH.清除率、O2-.清除率、抗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和还原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29、0.9700、0.9530、0.9807),呈明显的量效关系。OH.清除能力、O2-.清除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28.53、123.32、55.64μg/mL。  相似文献   

17.
"紫水晶"蓝莓果实的百粒重、总糖、可溶性蛋白、多酚指标均高于天然笃斯越橘,低于美登;黄酮和花色苷均与天然笃斯越橘差异不显著,并且高于国外引进品种美登。"紫水晶"蓝莓果实近球形,蓝皮蓝肉,黄酮、花色苷含量较高,抗氧化功效显著优于美登,更有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山茶‘赤丹’及其芽变品种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含量,结合花色表型分析,明确其花色形成的物质基础,揭示其花青苷成分与花色关系,为山茶花色芽变育种提供依据。【方法】按照CIE L~*a~*b~*表色系法测量山茶‘赤丹’及其芽变品种花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含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花青苷成分与花色之间的关系。【结果】山茶‘赤丹’及其芽变品种花瓣中共检测到7种花青苷,分别是矢车菊素-3-O-β-半乳糖苷(Cy3Ga)、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Cy3G)、矢车菊素-3-O-[6-O-(E)-咖啡酰]-β-半乳糖苷(Cy3Ga ECaf)、矢车菊素-3-O-[6-O-(E)-咖啡酰]-β-葡萄糖苷(Cy3GECaf)、矢车菊素-3-O-[6-O-(Z)-p-香豆酰]-β-葡萄糖苷(Cy3GZp C)、矢车菊素-3-O-[6-O-(E)-p-香豆酰]-β-半乳糖苷(Cy3Ga Ep C)和矢车菊素-3-O-[6-O-(E)-p-香豆酰]-β-葡萄糖苷(Cy3GEp C)。山茶‘玉丹’花瓣中未检测到花青苷,山茶‘金碧辉煌’中未检测到Cy3GECaf。【结论】山茶‘赤丹’及其芽变品种花瓣的花色随其总花青苷及主要花青苷成分含量增大而加深;粉红色和红色花瓣中主要花青苷成分为Cy3G和Cy3GEpC,黑红色花瓣中主要花青苷成分为Cy3G和Cy3Ga;随着花瓣中Cy3Ga和Cy3G比例的增大花色加深。Cy3G和Cy3GEp C是决定山茶‘赤丹’及其芽变品种花色的主要花青苷,其含量的增大显著增加花瓣的红色程度。  相似文献   

19.
以总抗氧化活力单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单位、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活力单位及黄酮和多酚含量为指标,比较研究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20个玫瑰栽培品种的抗氧化性,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玫瑰品种,其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赛西子’、‘暖红’、‘香水二号’、‘暖红’和‘妙峰山玫瑰’分别在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以及黄酮和多酚含量方面具有各自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澳洲坚果花的功能性食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类群的澳洲坚果品种‘NY2’和‘HAES 695’为试材,对花发育过程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花的发育过程中,‘NY2’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HAES695’。其中,‘NY2’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均表现为“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且在花蕾伸长期表现出最高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其次则是花开放盛期;除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外,‘HAES695’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均呈现出“降—升—降”的动态变化,且在花开放盛期表现出最低的总酚和总黄酮水平以及抗氧化活性,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花蕾初始期与花开放初期较高,抗氧化活性则以花开放初期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澳洲坚果花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总黄酮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NY2’花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