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水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在养殖水体中加入特定的芽孢杆菌及酵母菌 ,能使其定殖于养殖水体 ,生长繁殖后测定各项水质指标 ,证明其能迅速而有效的降低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并对水中溶氧的影响较小 ,能够有效地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2.
徐彬 《齐鲁渔业》2007,24(8):32-34
研究了麦饭石和过氧化氢作为水质净化剂对水体中水化因子的调控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双氧水能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且基本无残留;麦饭石对养殖水体具有双向调节酸碱度的作用,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麦饭石的一次使用量为50 mg/L,一次效应为8天左右。随着使用量的提高,水体中的NH_4~ -N和NO_2~--N的浓度降低的效果更为明显,且效用时间更长,尤其是在水质恶化时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王宜 《河北渔业》2009,(9):64-64
耕水机是一种能改善水体生态环境、能耗小、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的新型水产养殖机械。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机器浆轮翼的旋转,生成扩展到水面的水流,在机器中心形成一种上升的循环水流,将水体底部的水引导提升到水面。通过水体循环。在提高水体溶氧量的同时.有效改善水质。降低有害物质含量.提高浮游生物总量和饵料的利用率。其特点是抗腐蚀性强,运转成本低,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正本试验以黄河鲤鱼苗为研究对象,考察了EM菌对黄河鲤鱼苗生长的影响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EM菌最佳添加量为6m L/m3~8m L/m3。在此范围内能够提高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性能,并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含量,稳定水体的p H值,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衣芽孢杆菌De在优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综合对比分析法探讨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De在优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其评价指标分别为成活率、水体pH、透明度、溶解氧及水中氨氮、硝酸盐浓度等。结果表明,施用地衣芽孢杆菌De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水体环境和养殖生产性能得到优化,提高养殖草鱼的成活率,显著降低水体透明度及水中氨氮、硝酸盐含量(P〈0.05),使水体pH、溶解氧有利于草鱼的生长。其中施菌组较对照组的成活率、水体pH、溶解氧分别提高了3.2%、3.9%、25.5%,而水体透明度、氨氮及亚硝氮浓度则分别降低了38.5%、74.6%、69.3%。  相似文献   

6.
从入海排污口污泥中筛选到一株有较强净化养殖水质能力的光合细菌,初步鉴定其为红螺菌,命名为FP04.实验室试验表明,FP04能有效降低养殖污水的CODcr含量.在中华鳖的养殖水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P0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P04可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并可减少甲鱼病害发生,提高甲鱼养殖成活率和增重率,其中以养殖水体中FP04浓度为9×104 CFU/mL的效果最好,成活率和增重率分别提高14%和31%.  相似文献   

7.
从入海排污口污泥中筛选到一株有较强净化养殖水质能力的光合细菌,初步鉴定其为红螺菌,命名为FP04。实验室试验表明,FP04能有效降低养殖污水的CODcr含量。在中华鳖的养殖水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P0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P04可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并可减少甲鱼病害发生,提高甲鱼养殖成活率和增重率,其中以养殖水体中FP04浓度为9×104CFU/mL的效果最好,成活率和增重率分别提高14%和31%。  相似文献   

8.
采用循环水工艺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7--10月在福建省惠安县开展了采用循环水工艺实施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实验,经约90d养殖实验,获得平均产量1.62kg/m^2的收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循环水道具有实施养殖水沉淀、水质强化处理、隔离进水源病害传染等功能。养殖水体用活菌生物净水剂处理.清除对虾高密度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污物,保持水体生态平衡。养殖池水环境有效抑制水中的氮氮含量和异养细菌数。  相似文献   

9.
正养殖水体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直接影响水体中的生物化学过程,进而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存活~([1])。水生植物对养殖水环境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净化是水体中氮磷的主要去除途径。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能够有效去除凡纳滨对虾池塘亚硝酸盐氮的含量~([2]),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总氮、总磷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芽孢杆菌对草鱼养殖水质的影响,选取体重约45g的草鱼21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平行重复.对照组在水中不添加任何菌,处理组每隔7d分别向水中按照1×108 cfu/m3添加芽孢杆菌菌粉,二组均饲喂基础日粮.草鱼养殖水体水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28天处理组氨氮含量比对照组下降29.17%(P<0.05).亚硝酸盐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在0.39 mg/L以下.第14天时,处理组硝酸盐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60.26%( P<0.01),在第21天和第28天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6.98%(P<0.05)和67.85%(P<0.01).处理组的总无机氮含量在21d内无显著差异,第28天时下降了15.39%(P>0.05).养殖水体pH值维持在6.8~7.6,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养殖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可降低氨氮含量,改善养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11.
高温季节渔业生产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高水位,增加水体,保证水中溶解氧。由于连续高温,水体表面蒸发量加大,再加上部分塘埂的渗漏,水位下降,水体减少,而养殖品种进入旺食旺长期,单位水体的载鱼量迅速增长。为此,请各单位及渔农民利用上午时间加注新水,提高水位,增加水体,甚至达到满塘水。日后,随时检查水体,以防水位下降,影响生产。二、加强水质管理,确保水中溶解氧。由于温度高、肥度大,水中溶解氧随之下降,这样给水产生产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养殖青虾、罗氏沼虾、河蟹、南美白对虾的水体,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其它养殖品种水体的透明度可略…  相似文献   

12.
以鲫鱼苗为研究对象,考察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鲫鱼苗生长的影响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不同添加量加入各实验水箱中,测定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并计算最终的存活率和平均增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最佳添加量为5~10mg/L,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说明本复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鲫鱼苗的生长性能,同时可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净水剂ABC对养殖水体水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净水剂ABC对养殖水体水质的效应。结果表明:50—100mg/L净水剂ABC对偏酸性养殖水体有一定调节作用;能明显的提高水体透明度;能显著降低化学耗氧量。50mg/L净水剂ABC对铵盐高的水体(9mg/L)以及硝酸盐含量高的水体(2.4-4.8mg/L)作用明显。建议养殖水体净水剂ABC投放量为50mg/L。  相似文献   

14.
以红糖、糖蜜、豆粕作为碳源研究三种碳源培养的生物絮团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絮团含量:红糖组>糖蜜组>豆粕组,三种碳源培养的生物絮团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对pH值影响不大,三个试验组的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红糖组>糖蜜组>豆粕组。综上所述:红糖、糖蜜和豆粕作为碳源的生物絮团养殖均能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同时生物絮团养殖可以降低换水量,减少养殖废水排放,生物需团技术在今后的南美白对虾及其他经济鱼类养殖过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鲫鱼苗为研究对象,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不同添加量加入各实验水箱中,测定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并计算最终的存活率和平均增重。结果显示,复合微生态制剂最佳添加量为5~10mg/L,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结论为本复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鲫鱼苗的生长性能,同时可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置虾鹅轮养与罗氏沼虾单养对比试验,研究分析虾池种草养鹅对罗氏沼虾池塘水质、底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虾鹅轮养模武在罗氏沼虾养殖初期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的化学耗氧量、氨氦、总磷等富营养因子的水平,但随着养殖的深入,水中营养因子来源转为罗氏沼虾代谢废物和剩余残饵,对水质的改善作用就不再明显.而且,虾鹅轮养模式不影响虾塘养殖水体藻类组成,可以有效降低虾池底泥中有机质与全氮的含量,改善罗氏沼虾的养殖的池塘底质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添加剂是一种活菌添加剂,已在河北、山东等地大规模推广使用,给渔业生产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池塘对虾养殖生产上效益更为显著。光合细菌属厌气性光能自养型细菌,它能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光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质,迅速繁殖起来,从而强化水中和池底有机物质的循环,消除水中有害物质,提高水体代谢机能,增加水中营养,使水体保持良性生态平衡。因此,在养殖水域中使用光合细菌添加剂,既能净化水质,增加水中溶氧,有效地控制泛塘,又能增加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量,  相似文献   

18.
论水域的渔业污染与自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渔业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人工投饵。增殖和不投饵养鱼则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用人工配合饲料每生产1kg鱼,有约800g有机物、70g氮和14g磷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水体,导致水域富营养化。磷含量是水域污染的敏感性指标。渔业污染的强度和养殖容量成正相关,与水域的容积成负相关。在流动的水体中,则和流量成负相关。当三峡重庆库区网箱养殖规模按渔业水面1‰设定,网箱面积为40hm^2,单产90t,总产5.4万t鱼时,磷污染强度为0.00176mg/L,相当于湖库Ⅱ类水质磷含量指标0.025mg/L的1/15。污染强度为0.1008mg/L。有机物污染将造成三峡水库水域溶解氧量下降0.35~0.5mg/L,相当于三峡水库溶解氧含量指标7.0~10.5mg/L的1/20。当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磷污染控制增量确定为0.0025mg/L时,养殖容量为7.7万t鱼。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能有效降低生化需氧量,但不能降低水域的磷、氮浓度。大量放流以白鲢、草鱼、鲤鱼为主的各种鱼类和适量发展不投饵网箱养殖白鲢,是去除水中氮、磷最好的方法。在三峡水库中捕捞和通过不投饵方式养殖5万t鱼类,可消除1500t氮和300t磷,从而降低三峡水库磷含量0.0007mg/L。相当于投饵养殖5.4万t鱼造成磷污染量的40%。  相似文献   

19.
《水产科技》2008,35(4)
水中亚硝酸含量过高,黄叶病的蔓延得不到控制,是珠海水产养殖业和香蕉种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了解,针对珠海水产养殖和香蕉种植面临的困境,农科中心正试验用细菌改善水塘水质和控制香蕉黄叶病的蔓延。农科中心科研人员介绍说,水产养殖普遍存在水中亚硝酸含量过高,以致影响养殖业产量的状况。用细菌降低亚硝酸的含量,能提高产量,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20.
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依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在同一池塘中进行多品种、立体化养殖的一种先进养殖模式。海蜇和鱼、虾、贝立体生态养殖的优点:一是充分利用了池塘的上、中、下层水体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单位水体生产能力和池塘使用效率,避免单一品种养殖减产和绝产所带来的风险;二是海蜇和贝类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饵料,使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三是鱼、虾的残饵、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可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反过来又为海蜇和缢蛏提供了饵料;四是贝类在滤食浮游植物的同时,也滤食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碎屑,有效净化了水质。因此立体生态养殖具有成本低、病害少、风险小、效益高的特点,是一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循环利用的新型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