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为猪亲子鉴定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先用非变性聚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猪的55个微卫星位点进行筛选,再以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对筛选出的微卫星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再对其中一微卫星位点进行克隆测序验证,处理得到的数据,进行猪亲子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非变性聚酰胺凝胶电泳实验筛选出12个适于HRM检测的微卫星位点,HRM技术对12个微卫星多态性进行检测,共检测出50个等位基因,平均值为4.16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值为2.675 0,群体遗传杂合度平均值为0.595 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40 0;对SW72位点克隆测序的结果与HRM技术检测结果一致;12个微卫星组合在双亲未知、只知单亲和双亲已知的情况下计算的累积排除率各为0.940 1、0.991 5和0.999 9;利用建立的亲子鉴定体系对样本中8个家系进行检测,结果累积排父率均大于0.999 9。HRM技术对12个微卫星位点组合进行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猪进行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   

2.
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动物进行亲子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亲子鉴定的传统方法主要有四种:标准抗血清法、多价抗血清法、电泳区分蛋白型法、DNA指纹法。以微卫星为基础的多态性记是近来发展最快的一类新型DNA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其杂合度高,多态性好等优点,在物种多样性研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以及育种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来特别是在法医学领域中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被认为是准确性最好的一种检测技术。主要介绍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动物进行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研究进展,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利用STR分型技术进行牛亲子鉴定,运用PCR技术用TGLA227、BM2113、TGLA53、ETH10、SPS115、TGLA126、TGLA122、INRA23、ETH3、ETH225、BM1824共11个STR(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对争议小牛、1号嫌疑母牛、2号嫌疑母牛的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遗传分析仪检测,检测结果用GeneMapper片段分析软件分析。鉴定结果可以排除1号母牛与争议小牛间具有亲子关系,不排除争议小牛与2号母牛间具有亲子关系。结果表明:STR基因分型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牛亲子鉴定,该研究所用的STR位点具有较高的鉴别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牛的育种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正确的系谱记录是准确估计育种值、提高遗传进展的基础,是研究各性状分子机理的重要保证。而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系谱错误在所难免,因此亲子鉴定作为纠正系谱错误的重要方法是育种实践和科研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目前用于牛亲子鉴定的标记主要是微卫星标记(SS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SNP标记具有数量丰富、遗传稳定、判型错误率低、操作方便、检测自动化的优点,非常适合用于大规模群体的亲子鉴定。随着SNP检测成本的降低,在牛亲子鉴定中有取代微卫星标记之势。  相似文献   

5.
在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众多成员中,仅有马甲型鼻炎病毒和马乙型鼻炎病毒可以感染马。马群中马鼻炎病毒血清阳性率很高,但对其致病机制知之甚少。本文对目前马鼻炎病毒生物学特性、流行特点、致病机制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这对于进一步开展该病毒致病机制、检测技术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亲子鉴定是指运用生物学、遗传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根据遗传性状在子代和亲代之间的遗传规律,判断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否为亲生关系的鉴定。在龙江和牛产业化建设工作中,如何辨别真假改良和牛、防范道德风险是企业发展和获得利润的关键。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扫描分析技术,通过STR位点的基因扫描技术将人的亲子鉴定手段应用到改良和牛收购环节中,成功解决了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鉴别难题。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6):1-5
为建立一种检测马疱疹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采用纯化后的马疱疹病毒1型和马疱疹病毒4型g D蛋白作为抗原,经方阵滴定法优化ELISA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此方法检测其他马常见病毒病阳性血清均为阴性;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采用建立的方法与国外商品化的马疱疹病毒诊断试剂盒对送检的300份马血清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符合率为95%。结果表明,本次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用来检测马疱疹病毒抗体,为马鼻肺炎的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亲子鉴定的种类与标记方法,以及对于不同物种之间亲子鉴定常用标记方法,比较传统标记和分子标记的利弊,并对亲子鉴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微卫星DNA标记与亲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几种家畜亲子鉴定中使用的微卫星座位及其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并对微卫星DNA标记与亲子鉴定研究急待解决的问题与发展方向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疆马疱疹病毒1型(EHV-1)的流行情况,需要建立一种检测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采用纯化后EHV-1 XJ2015株的gG蛋白作为检测抗原,优化反应条件后建立检测EHV-1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及商品化试剂盒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仅与EHV-1阳性血清发生反应,不与马疱疹病毒4型、马流感病毒和马动脉炎病毒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血清稀释1∶1 600后,仍可以检测到阳性,组内及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与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比较,符合率为93.35%。建立了EHV-1 gG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为EHV-1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选取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代表株进行序列比对分析,选择高度保守的区域,设计合成引物和Taq Man探针。对引物、探针浓度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实现了对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的快速检测和鉴别。通过体外转录,制备了含有扩增区域核酸片段的东部马脑脊髓炎病毒核酸标准质控品cRNA,经稀释、分装定量、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后,作为方法的质控品对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应用建立的方法对阳性标准品的检测其灵敏度可达10eopies,对197份临床样品检测,表明建立的东部马脑脊髓炎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快速、敏感、特异。该方法的建立对该病的快速检测,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减少疫情散播有重要意义,也为动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检疫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检测东方马脑脊髓炎病毒(EEEV)的方法,本研究利用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针对EEEV NS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对核酸扩增产物采用DHPLC进行检测分析,核酸扩增产物形成DHPLC特征峰图,建立了EEEV的PCR-DHPLC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他6种常见马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未检测到其他马病病毒的阳性吸收峰,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对梯度稀释的标准阳性模板的检测限可达到10拷贝/μL;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荧光定量RT-PCR对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两者符合率达100%。本研究建立的PCR-DHPLC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用于EEE的病原学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微卫星DNA进行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将其用于亲子鉴定的优点以及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动物的亲子鉴定工作。在公安、军队等专业部门(如保证工作犬血统纯正,建立警、军犬数据库等)和动物检疫检测(如检测动物疾病、鉴定性别等)等部门都开始得以应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有条件的百姓家中也养起了价格昂贵的犬种,为了确保犬的血统纯正,也寻求做亲子鉴定工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项高科技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建立马病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方法,采用人工拼接的方式拼接了非洲马瘟病毒(ASHV)核酸序列,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西尼罗病毒(WNV)和马冠状病毒(ECV)的特异基因片段。用芯片点样仪逐点分配到处理过的玻片上,制备成检测芯片。以拼接、克隆的核酸序列为模板通过多重不对称RT-PCR进行特异性扩增和荧光标记后滴加到芯片上进行杂交,对杂交结果进行扫描检测和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制备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和鉴别上述3种病毒,ECV质粒样品、WNV质粒样品检测灵敏度为102拷贝;AHSV质粒样品检测灵敏度为104拷贝。其他病毒材料未出现荧光信号,验证了本方法的特异性。证明基因芯片技术可快速、准确和灵敏地同时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马梨形虫病是由马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尤其在新疆发病率更高,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对区域性马产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为了解2018年新疆昭苏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昭苏县18个乡镇的马全血及血清各858份,采用PCR和间接ELISA分别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的18个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CR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2.12%、13.87%和2.80%;间接ELISA检测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50%、10.14%和2.56%;不同年龄阶段筛查结果显示,在6岁以下的马匹感染马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及混合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并且不同地区的不同年龄阶段马匹的马梨形虫感染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此次获得的昭苏县马梨形虫感染情况的一线数据,可为当地养马区域马梨形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马传贫血清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耐热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2匹弱毒疫苗免疫马跟踪检测17个月,在接种3周后ELISA检测均呈阳性,其中一匹马ELISA抗体阳性持续到接种后10个月,另一匹马ELISA抗体阳性可持续到接种后一年.对两匹马的所有不同时期采集的血清样品经75℃加热5 min处理后,用ELISA检测均为阴性.另选6匹马传贫弱毒疫苗免疫马血清且ELISA检测抗体呈阳性的30个样品,经75℃加热5min处理后,均由阳性转变成阴性.4匹经马传贫病毒辽毒株(LN-EIAV)实验感染马且ELISA检测抗体呈阳性的血清样品,经75℃加热5 min处理后,结果仍为阳性.23匹ELISA检测抗体呈阳性的自然感染马血清样品,经加热处理后,19匹马血清样品仍为阳性,4匹马血清样品由阳性转变成阴性.结果表明弱毒疫苗免疫马较自然感染马血清抗体耐热性稍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微卫星DNA进行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方法,将其用于亲子鉴定的优点以及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构建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国荷斯坦种公牛亲子鉴定及个体识别技术平台,本研究选取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2个微卫星标记(BM1824,BM2113,SPS115,ETH10,TGLA122,ETH225,INRA023,TGLA126,TGLA227,BM1818,ETH003和TGLA53),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方法,对571头荷斯坦种公牛进行基因型检测。统计结果显示,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00,平均杂合度为0.735,属于高多态性标记;12个标记的累积排除概率大于0.996,累积一致性概率为4.9×10^-13,将其运用于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具有很强的检测效率。此外.通过分析每个标记的检测信号峰图特征,将检测结果与商业化试剂盒进行比较以及利用ISAG参考DNA样品进行等位基因统一命名等手段,建立了标准化的微卫星等位基因分型方法,并初步建立起中国荷斯坦种公牛遗传检测信息库。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地区西门塔尔牛亲子鉴定微卫星标记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筛选适合于我国肉牛亲子鉴定的微卫星标记,以内蒙古乌拉盖地区368头西门塔尔牛为实验材料,利用荧光引物PCR和ABI3730测序仪对12个微卫星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应用Cervus3.0软件统计12个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其中4个微卫星标记扩增效率较低,被剔除;其他8个微卫星的多态性丰富,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1.3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68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354,适合于我国肉牛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