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池塘水体内循环利用与虾-鱼套养模式,在杭州市萧山围垦南美白对虾主养区开展了池塘内循环水虾-鱼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中,设置循环流水式水槽,槽内高密度流水养鱼。依据不同养殖品种间的生物学习性不同、小水体与大水体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等,达到水体生态平衡、降低养殖风险和增产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循环微流水池塘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多、效益佳、商品率高等优点。循环微流水养鱼一般比常规养鱼增产50%左右,高的可达1倍以上,且流水养鱼池塘流出的水,仍可用于灌溉农田,做到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一、微流水池塘的建造1.基本条件:进行循环微流水养鱼的池塘,池底面高程应该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以免影响水的有效循环。池塘水的深度不低于1.8米,  相似文献   

3.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碳养殖模式,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以一新建成并运行1年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基地为研究对象,对其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变化及水质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该模式的完善、推广提供参考。调查结果表明,从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内共采集到水生维管束植物32种,主要以挺水及湿生植物为主。与运行初始相比,水生植物种类增加显著,共增加2.6倍。得益于更加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类型以及更高的水生植被面积占比,尾水处理池的水质总体优于循环水净化处理区。而若要充分发挥净化处理区功能,应增加主池塘的水生植物的配置种类及面积,从而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从实际生产角度考虑,除配置水生态工程一些常用水生植物种类外,可加大水生蔬菜的配置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新型养鱼技术,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鱼系统通过增氧、加速水流,使鱼儿好似在"跑步机"上跑步,进行有氧运动,实现了传统养鱼向现代养鱼模式的转变。这种养殖方式比传统养殖方式更高效。跑道养鱼生产的水产品,品质好、安全可控,符合现代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养鱼跑道还具有养殖污染处理功能,符合绿色生态的要求;跑道养鱼产量高,能几倍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蛙类养殖的发展,池塘鱼蛙立体养殖也成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实行石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鱼蛙共生,优势互补,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池塘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池塘以养鱼为主,塘内设置网箱养蛙,不占用耕地,技术方便;从饲料利用角度看,池塘设置网箱养蛙,建立了池塘鱼蛙共生系统,池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最主要的生产方式。针对传统散养池塘养殖废弃物过度积累、养殖水环境劣化等关键瓶颈问题,提出了能时时清除养殖固形废弃物、实现清洁养殖的圈养模式。该模式自成体系,包含圈养桶、圈养平台和尾水分离与处理等养殖装备,以及圈养池塘水体净化能力提升措施等,是一种养殖尾水零排放、节水、节地、节约饲料和人力成本、高产、高效的绿色健康养殖方式。圈养平台集成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装备后,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厂化池塘绿色高效养殖模式。本文系统介绍了圈养模式提出的缘由、设施结构组成、实际圈养效果及养殖废弃物收集与处理效率、圈养综合效益等,展望了圈养模式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圈养模式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低碳·高效的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模块建设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建设一套满足我国当前水产养殖业工业化、节约化需求的养殖系统。[方法]对现有养殖池塘进行改造,结合工程化施工,建造3条流水槽;利用气提式推水装置营造流水养鱼的效果;通过沉淀池及微滤器作用将养殖鱼类代谢废物收集、压缩、重新利用;在套养鱼区利用滤食性鱼类进行水质净化。[结果]每条流水槽均可单独饲养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鱼类;养殖池塘水循环利用,整个养殖周期内达到污水零排放;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水源水标准。[结论]该养殖系统具有养殖水体循环利用、可进行高密度精养、降低生态环境压力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养鱼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开展池塘循环流水养鱼与传统池塘养鱼对比试验,对试验塘与对照塘的水温、pH值、溶氧(DO)、氨氮(NH4+-N)、亚硝态氮(NO2--N)、总氮(TN)、总磷(TP)和浮游植物进行了定点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养鱼可以使整个水体处于循环流水状态,促进养殖槽内外的水体交换和上、下层水体交换,增加了池塘水体中、下层的溶氧,尤其养殖水槽内上、中、下水层的溶氧趋于均匀,保持了养殖水体pH值的稳定性,降低了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了总氮、总磷等富营养化指标的浓度,改善了养殖水环境。同时,对浮游植物绝对生物总量有抑制作用,可提高水体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增加水体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改变过去池塘单一养鱼成本高、效益低的局面,开发池塘水域、杂草资源,示范推广池塘养鱼、水面养鸭、池边搭舍养猪的鱼鸭猪立体养殖技术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池塘水域、空间、土地利用率,同时将猪鸭粪便排入池塘肥育水质,促进水生浮游生物生长,为池塘养鱼提供优质丰富饵料,降低饲养成  相似文献   

10.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碳养殖模式,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以一新建成并运行一年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基地为研究对象,对其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变化及水质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该模式的完善、推广提供参考资料。共采集到水生维管束植物32种,主要以挺水及湿生植物为主。与运行初始相比,水生植物种类增加显著,共增加2.6倍。得益于更加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类型以及更高的水生植被面积占比,尾水处理池的水质总体优于循环水净化处理区。而若要充分发挥净化处理区功能,应增加主池塘的水生植物的配置种类及面积,从而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从实际生产角度考虑,除配置水生态工程一些常用水生植物种类外,可加大水生蔬菜的配置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1.
<正>针对池塘养鱼水质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养鱼尾水排放造成二次污染,鱼泥腥味重、品质低劣等现象,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鱼技术应势而生。从2018年开始,曲靖市水产站围绕水产“五大行动”,推广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通过多年试验示范和经验总结,形成《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鱼技术》,为改善池塘水质,提高水产品质量,助推渔业绿色健康发展,实现渔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 ,是四川省杨长荣等同志于1985年率先在四川郓县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987年 ,该县花园镇渔场一口面积为3.84亩的参试塘 ,获得了平均亩产1078.4公斤的高产量 ,比原来静水式养鱼产量提高了1.5倍。近10年来的大面积实践证明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 ,十分有利于精养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1~10亩、水深1.5~2.5米为宜 ,同时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保证(最好是自然水源)。…  相似文献   

13.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杨长荣等人于1985年率先在四川郓县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987年,该县花园镇渔场一口面积为3.84亩的参试塘,获得了平均亩产1078.4公斤的高产量,比原来静水式养鱼产量提高了1.5倍。近10几年来的大面积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1~10亩、水深1.5~2.5米为宜,同时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保证(最好是自然水源)。若计划亩产成鱼1000~1500公斤,…  相似文献   

14.
80:20池塘养殖是指在高产鱼塘中经济价值高的主养鱼放养量占80%,20%为配养鱼.饲养管理好主养鱼,配养鱼的养殖主要是改善水质条件,充分利用池塘饵料生物.该养殖模式较传统混养模式具有效益高、水质污染少、病害少、饵料利用率高、管理方便等特点.1997年笔者在市高产养鱼基地城南养殖场进行了试养,1998、1999年在该场全面展开,取得了平均单产600千克、亩利润2800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不同养殖水体的施药方法,包括池塘养殖、中小型水库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鱼、船体网箱养鱼以及特殊情况用药等方面内容,以为鱼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郭正富 《现代农业科学》2009,(8):104-104,115
池塘养鱼是中国淡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方式,2005年淡水鱼养殖产量高达1826.35万t,其中池塘养殖产量占66.6%,迭1216万t,随着淡水资源的日趋匮乏,良好的渔业水域环境是水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渔业发展的命脉。如何进行池塘养鱼用水的循环利用,越来越成为广大水产工作者关注的课题。笔者于2005年承担了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的科研课题《池塘养鱼用水的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实施了该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池塘网箱清洁养殖淡水鱼的水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了流水网箱养殖模式对水质、藻类和粪便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流水浮式网箱养殖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淡水鱼养殖水环境中氮、磷以及固形物的含量,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粪便的残积速度,进而加速了水环境的净化.说明流水浮式网箱养殖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淡水鱼类养殖模式,并为流水网箱养殖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365"养殖模式通过科学合理放养主养鱼、调水鱼、调底鱼,应用6大关键技术,最大限度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使池塘养殖产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对促进渔业增产、渔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水产专家杨长荣同志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0年多的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667平方米~6670平方米、水深15米~25米为宜,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最好是自然水源。若计划667平方米产成鱼1000千克~1500千克,进水口断面的自然流量至少要确保每667平方米面积在1小时内能获得30立方米的水量。为此,进水口的数量要多,宽度要大。排水系统是在池底最低处的排水管…  相似文献   

20.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亟须将可持续性的高质量水产养殖与水生环境保护相适应。池塘养殖作为世界水产养殖中最主要的形式,必须朝着环境友好型的复合—生态—水产养殖模式发展。本文总结了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表明该模式可有效实现工业化管理、集约化生产,并通过养殖水体循环利用达到养殖污水“零排放”,是一种高效节能、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的可持续性渔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