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浙江省内大型商品代鸡场和专业户鸡场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病鸡中分离到六株病毒,易感雏鸡.接种3d后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感染鸡死亡集中在感染后14~18d,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感染后出现死亡和产生侏儒胚,鸡胚尿囊液不凝集红细胞,电镜观察可见约120nm的病毒粒子.分离病原在鸡胚中可干扰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繁殖.上述试验证实分离毒株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2.
通过鸡胚和鸡胚细胞分离得到Q株,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株。Q株可在鸡胚上增殖,并能适应鸡胚细胞培养。Q株在鸡胚细胞增殖后,病毒可释放于培养液中,TCID50达10^15/0.1ml。  相似文献   

3.
山东某鸡场送检的40日龄发病鸡法氏囊经处理,离心取上清液,以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10日龄SPF鸡胚,分离到一株病毒株.该毒株能使鸡胚于接种后72~84h内死亡,经琼脂扩散、血凝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排除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的可能,鉴定该分离毒株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相似文献   

4.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发病鸡群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处理的病料组织在SPF鸡胚上盲传至第3~4代后,鸡胚出现尿囊绒毛膜增厚,鸡胚卷缩变小、侏儒胚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性病变.将收获的病毒液进行电镜观察、病毒中和试验、病毒干扰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证实,分离的3株病毒均属于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结论]电解多维+肾肿散(中药)+阿莫西林组合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到80;~90;.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从河南省某疑似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场中分离到1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通过鸡胚矮小化试验、鸡红细胞凝集试验、干扰新城疫病毒增殖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RT-PCR试验对该毒株进行了鉴定,并对分离株的S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能使鸡胚形成典型的“侏儒胚”;病毒尿囊液经胰酶处理后可凝集鸡红细胞,效价达28;病毒能够显著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在鸡胚中的增殖;病毒可致使15日龄SPF雏鸡出现典型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变.其S1基因全长为1 620 bp,与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部分国内外毒株S1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5.6% ~ 99.1%之间;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属于QX-like基因型,与疫苗株H120、W93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78.5%和78.3%,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湖北省某种鸡场40周龄产蛋鸡开始时出现呼吸道症状,3~5 d后产蛋下降10%,解剖发现肠道出血,疑似新城疫感染,用5倍量N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2周后鸡群出现死亡,部分鸡出现神经症状,取病鸡脑组织做病原分离,接种10龄鸡胚,72~96 h后收获鸡胚尿囊液,测定血凝效价(HA)达1∶256以上,经对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等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鸡脑组织分离的病毒为一株新城疫弱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受体胚龄对鸡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移植后归巢的影响,确定最佳回注时间窗口,为提高转基因鸡的生产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黄羽鸡胚分离获得PGC,体外培养并进行转基因操作后,移植回注到不同胚龄的受体鸡胚中,移植5 d后分离性腺拍照观察,对比受体鸡胚孵育至14HH~17HH时对PGC迁移归巢到性腺的影响。【结果】分别在14HH~17HH胚龄时移植回注PGC,移植5 d后的鸡胚死亡率为30.0%~60.9%,但不同移植胚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鸡胚性腺中的GFP阳性细胞数可划分为6个等级(I~VI),且随着移植胚龄的增加,PGC迁移效率呈下降趋势。14HH胚龄移植的鸡胚性腺GFP阳性细胞集中在V级(40.0%),15HH胚龄移植的集中在III级(42.1%),16HH和17HH胚龄移植的则集中在II级(45.4%和54.5%),GFP阳性细胞含量最高等级(VI级)仅出现在14HH胚龄移植的鸡胚性腺中。【结论】随着受体胚龄的增加,PGC迁移效率呈下降趋势,但鉴于实际操作的难易程度,确定PGC移植回注的最佳时间窗口为14HH鸡胚(孵育50 h)。  相似文献   

8.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变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太平  荣俊  彭本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07-6208
从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死鸡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代,到第3代,出现卷缩胚,第8代,卷缩胚达到50%。第3~8代的尿囊液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对鸡红细胞可引发凝集。以琼脂凝胶沉淀试验检测,病料处理后的收获液、第3~8代鸡胚尿囊液与肾型IBV抗血清均可形成沉淀线,其沉淀线与肾型IBV阳性抗原和肾型IBV抗血清之间形成的沉淀线发生完全融合。该分离株在鸡胚病毒干扰试验中对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增殖有显著干扰作用。动物回归试验,试验鸡感染分离毒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40%,死鸡的病理变化明显而典型。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是鸡肾型IBV。  相似文献   

9.
从重庆市发病地区分离到一株鸡新城疫病毒,经流行病学调查、鸡胚接种、细胞培养、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及动物实验鉴定,证明为一株超强新城疫病毒.病料接种鸡胚2~3天死亡,接种的鸡胚成纤维细胞,48~72h出现细胞病变,分离的病毒能凝集鸡红细胞,HA效价6~7log2,该凝集特性被标准新城疫血清所抑制,动物实验接种的小鸡2~6天死亡.流行地区鸡注射由分离病毒制备的油乳剂疫苗,不再表现临床症状,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抽蛋清、延长空气与胚胎接触时间的方法,就空气对X期鸡胚原壳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种蛋开孔0.5 cm,用蛋壳皿立即封口后进行孵化,X期鸡胚和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呈现出极显著的差异(P<0.01),X期鸡胚的孵化率为0,而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高达80.0%.种蛋抽取1.0 mL蛋清后,X期鸡胚和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也呈现出极显著的差异(P<0.01),X期鸡胚的孵化率为31.3%,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为81.3%.开孔后在空气中暴露2 h,然后封口孵化,结果孵化鸡胚的死亡明显加快(P<0.01),7日龄鸡胚的存活率立即封口组为51.6%,2 h后封口组为25%.上述实验表明,开孔与空气接触、抽蛋清使蛋内进入空气或延长空气与X期鸡胚接触的时间都可使鸡胚在孵化过程中的死亡加快,从鸡胚死亡的幅度来看,空气可能是影响鸡胚体外培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