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分析了长白×撒坝、长白×大约克、长白×汉普夏、皮特兰×杜洛克4个二元杂交287头经产母猪共604胎的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断奶窝重、断奶头重及断奶时仔猪成活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长撒杂交组合较长大、长汉、皮杜杂交组合在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抗病性能上有较大的优势,仔猪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而洋洋组合较洋本组合有较大的初生窝重及断奶窝重经济效益则以长撒杂交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2.
长白、大白母猪胎盘效率与产仔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论文测定了长白、大白和长大二元杂母猪共 2 5 3胎次的胎盘效率与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长白、大白和二元母猪之间胎盘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长白和所有试验母猪的胎盘效率高的 2 / 3的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高于胎盘效率低的 1 / 3的母猪 ;大白和长大二元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胎盘效率高的组与胎盘效率低的组的差异不显著 ;各类母猪中 ,胎盘效率高的 2 / 3母猪的窝均活仔数显著高于胎盘效率低的 1 / 3的母猪。说明母猪胎盘效率与窝均产活仔数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母猪品种和体况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对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和长大、大长母猪的繁殖期体况变化和窝产仔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母猪体况和繁殖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母猪品种显著影响其繁殖性能,长白和大约克母猪的总产仔数、21日龄仔猪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均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其中总产仔数、21日龄仔猪数分别多0.96头和1.98头(P0.05),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增加7.19%和25.37%(P0.05),而与长大和大长二元母猪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繁殖期背膘厚均显著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长白和大约克母猪配种、孕30d、分娩和21日龄仔猪断奶背膘厚均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提高6.63%~12.31%(P0.05),但与长大和大长二元母猪4个节点背膘厚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背膘厚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由此可见,母猪品种与其繁殖期体况变化显著影响繁殖性能,提示在种猪繁殖性能方面应对这些因素加以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规模猪场不同胎次母猪繁殖力的高低,本研究采集了106家不同规模猪场母猪的详细生产数据。按母猪实际存栏头数将猪场划分为1 000、1 000~5 000、5 000~10 000和≥10 000头4个规模,分析不同规模猪场母猪1~9胎次活仔率、健仔率、畸形仔率、死胎率、木乃伊率、断奶活仔率及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产健仔数、窝均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个体重、窝均出生窝重等相关繁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胎次相同的情况下,猪场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畸形仔率、死胎率和木乃伊率则呈相反趋势。母猪实际存栏头数≥10 000头的猪场1~7胎次(第4胎除外)的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均显著高于1 000头猪场(P0.05),而与其他两个规模猪场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存栏数1 000头的猪场1、2、3、5、7胎次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各个胎次的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畸形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出生窝重都随着猪场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 000头的猪场第2、3胎的母猪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综上,养殖规模对不同胎次母猪生产力均产生较大影响,中大规模猪场(≥1 000头)的母猪繁殖力整体上低于小规模猪场(1 000头),但仔猪的体况和成活率要优于小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加系长大、大长二元后备母猪配种日龄、体重和P2背膘厚对初产母猪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的影响,用佳木斯天成养猪繁育基地2009—2010年引入的200头加系长大、大长二元初产母猪生产水平记录,按照配种日龄和P2背膘厚分成不同的组别,统计母猪分娩后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等指标,用SA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再综合考虑不同配种日龄的生产成本,确定加系长大、大长二元母猪最佳初配日龄。结果表明,在一定阈值内,随着初次成功配种日龄和P2背膘厚的增加,窝均产仔数和窝均产活仔数呈线性增加。考虑综合成本,建议长大、大长二元初产母猪的最佳配种日龄为220~275日龄、体重130~145 kg、P2背膘厚为18~23 mm。  相似文献   

6.
深部输精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以78头经产大白母猪为试验材料,采用深部输精技术,以探明深部输精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三个处理组:第Ⅰ组采用常规输精方法,输精次数3次;第Ⅱ组采用深部输精方法,输精次数3次;第Ⅲ组采用深部输精方法,输精次数为2次。试验结果:常规输精组(第Ⅰ组)和深部输精组(第Ⅱ组)比较,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和窝平均产健仔数分别为11.39头、11.84头、10.52头,和12.40头、11.07头、10.43头,窝均产仔数深度输精高于常规输精,经分析二者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窝均产活仔数和窝均产健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健仔率比较,常规输精组为91.54%,深部输精组为84.84%,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深度输精三次(第Ⅱ组)和深度输精两次(第Ⅲ组)相比母猪繁殖性状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深部输精可以提高母猪的窝均产仔数,但不能提高窝均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同时深部输精降低健仔率。  相似文献   

7.
《养猪》2021,(4)
非洲猪瘟导致能繁母猪严重不足,现存能繁母猪中三元母猪占了相当比例。文章以广西某公司下属猪场2020年共计35 925窝分娩数据为材料,统计9种杂交组合仔猪初生窝重、窝均总仔数、窝均活仔数、窝均健仔数、窝均死胎及木乃伊数,分析各组合母猪繁殖性能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YX106(扬翔Ⅰ号猪配套系终端父本)公猪配YX233(扬翔Ⅰ号猪配套系父母代)母猪繁殖性能最佳,初生窝重为20.86 kg,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窝均总产仔数达16.53头,显著高于除了YX116(扬翔Ⅰ号猪配套系第一父本)公猪配YX126(扬翔Ⅰ号猪配套系第一母本)母猪组合之外的其他组合,窝均活仔数达15.81头,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商品肉猪母猪各方面指标均显著低于别的组合,但窝均活仔数也在11头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配种方式对二元母猪产仔数的影响,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四个品种公猪精液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对11654头长大二元母猪配种,对所产11654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损失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不同配种模式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种次数、不同品种公猪组合配种对二元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窝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杜洛克公猪所配二元母猪的总产仔数和窝产仔数均高于大白和长白猪(P〈0.05);采用长×杜×大组合配种的二元母猪总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均高于其它三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中,可在长白、大白、杜洛克猪中任选两个品种,通过二次配种的方式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9.
测定杜长大三元杂交体系和斯格配套系各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计算出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选用5个与繁殖性状紧密连锁的微卫星标记对测定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利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计算出繁殖性状各位点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斯格祖代猪与父母代猪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数、断奶窝重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父母代猪与祖代猪的初生窝重差异显著(P<0.05),斯格父母代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数和断奶窝重与长大母猪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斯格父母代猪与长大母猪的初生窝重差异显著(P<0.05),初生重、断奶重杂优率低,其余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处于较高水平。显性效应在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的杂种优势中起着很重要作用,加性效应是初生重和断奶重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学基础,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数的杂种优势的产生存在上位效应。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19,(2)
为探讨青刈发酵墨西哥玉米粉对母猪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胎次为(4.12±1.00)、体重为(246.45±6.58)kg的健康长大二元杂种能繁母猪5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按常规饲喂妊娠期和哺乳期基础饲粮,试验组妊娠期母猪和哺乳期母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和10%发酵墨西哥玉米粉的饲粮。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总产仔数提高了7.72%(P0.05);产活仔数提高了10.04%(P0.05);死胎数降低了26.67%(P0.05);初生仔猪窝重提高了8.65%(P0.05);断奶仔猪成活数提高了15.19%(P0.05);断奶仔猪窝重提高了29.24%,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断奶后7 d发情头数提高了9.09%,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母猪均没有发生孕期哺乳期便秘,也没有泪斑发生,而对照组平均有(0.76±0.44)头孕期哺乳期母猪发生了便秘,平均有(0.60±0.50)头母猪发生了泪斑,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通过在母猪饲粮中添加发酵的墨西哥玉米粉饲喂母猪,可提高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仔猪窝重、断奶仔猪成活数、断奶仔猪窝重,降低仔猪7日龄内腹泻率、死胎率和母猪便秘、泪斑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背膘厚度对约克夏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妊娠母猪不同背膘厚度对其窝产仔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的影响,对120头3胎次的约克夏母猪在分娩前进行背膘测定,根据背膘厚度分为薄组(16mm)、适中组(16~22mm)和厚组(22mm)3组,同时记录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死胎率和初生窝重。结果表明,背膘厚度适中组的产仔数11.62头,显著高于背膘厚度薄组产仔数9.83头和厚组9.61头(P0.05);背膘厚度适中组的窝产活仔数为11.62头,显著高于背膘厚度薄组窝产活仔数8.82头和厚组8.00头(P0.05);背膘厚度适中组初生窝重为17.71kg,极显著高于背膘厚度薄组初生窝重14.36kg和厚组12.54kg(P0.01);背膘厚度适中组的死胎数和死胎率分别为0.10头和0.01%均极显著低于背膘厚度薄组和厚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母猪膘情适中对于提高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以及降低死胎数和死胎率有积极作用,在生产中应积极加强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妊娠母猪膘情使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白母猪在不同妊娠阶段的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在妊娠前期、中期、后期对怀孕母猪进行背膘测定,根据测定的背膘厚将每个阶段的母猪分为3组,同时记录母猪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产死胎数、初生窝重和仔猪平均初生重。结果表明,在妊娠前期,1组(背膘厚<14mm)、2组(背膘厚介于14~19mm)的窝总产仔数分别为13.54头、13.35头,显著高于3组(背膘厚> 19mm)的12头(P <0.05);1组、2组的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2.95头、12.86头,显著高于3组的11.35头(P <0.05);1组的初生窝重为20.31kg,极显著高于3组的17.18kg(P <0.01),显著高于2组的19.46kg(P <0.05);1组的平均初生重为1.58kg,显著高于2组的1.53kg(P <0.05)。在妊娠中期,在母猪的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死胎数和平均初生重上3个组均无显著差异;1组的初生窝重为19.71kg,显著高于3组的18.20kg(P <0.05)。妊娠后期母猪在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死胎数上3个组均无显著差异;1组的初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猪瘟疫苗对杜洛克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五水平设计,按批次选择44头杜洛克母猪注射猪瘟疫苗作为试验组,选择44头杜洛克母猪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每组分为5个胎次(1~5胎),分析不同胎次间杜洛克母猪总产仔数、总活仔数、总健仔数和窝均体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注射猪瘟疫苗对1胎和4胎仔猪窝均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余胎次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各胎次间窝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各胎次间窝均体重差异显著或不显著(P0.05或P0.05);胎次和猪瘟疫苗对窝均产仔数、窝均健仔数和窝均活仔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注射猪瘟疫苗对杜洛克仔猪窝均体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焦平林  耿学新 《养猪》1994,(2):19-20
对9211头皖北母猪和2854头杂种母猪窝均产仔,胎次,60日龄断奶窝重、年均产仔窝数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分析,皖北母猪窝均产活仔8.96头,与杂种母猪窝均产活仔9.21头差异不显著(P>0.05);一,三级皖北母猪60日龄断奶窝重与杂种母猪差异极显著(P<0.01),二级之间差异显著(P>0.05)。皖北母猪保留了原阜阳猪优秀的种质特性,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稳定,杂种优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体长系和快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不同规模猪场不同胎次母猪繁殖力的高低,本研究采集了106家不同规模猪场母猪的详细生产数据。按母猪实际存栏头数将猪场划分为<1 000、1 000~5 000、5 000~10 000和≥10 000头4个规模,分析不同规模猪场母猪1~9胎次活仔率、健仔率、畸形仔率、死胎率、木乃伊率、断奶活仔率及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产健仔数、窝均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个体重、窝均出生窝重等相关繁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胎次相同的情况下,猪场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畸形仔率、死胎率和木乃伊率则呈相反趋势。母猪实际存栏头数≥10 000头的猪场1~7胎次(第4胎除外)的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均显著高于<1 000头猪场(P<0.05),而与其他两个规模猪场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存栏数<1 000头的猪场1、2、3、5、7胎次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各个胎次的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畸形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出生窝重都随着猪场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 000头的猪场第2、3胎的母猪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综上,养殖规模对不同胎次母猪生产力均产生较大影响,中大规模猪场(≥1 000头)的母猪繁殖力整体上低于小规模猪场(<1 000头),但仔猪的体况和成活率要优于小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大淮母猪18头和杜淮母猪37头为试验群体,测定的指标有初生重、左右侧乳头数、初情期、头胎母猪的妊娠期和产仔性能,分析比较大淮和杜淮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大淮母猪的初生重显著大于杜淮母猪(P0.05),杜淮母猪的左右侧乳头数多于大淮母猪,尤其是右侧乳头数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P0.05)。不同杂交组合的初情期、头胎母猪的妊娠期和产仔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大淮母猪左右侧乳头数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呈正相关,而杜淮母猪左右侧乳头数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呈负相关,但相关显著性测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杂交组合母猪左右乳头数与死胎数均呈负相关,但差异均不显著(尸0.05)。大淮母猪的产仔性能与杜淮母猪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输精方式和有效精子数及输精剂量、输精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每周断奶母猪约60多头随机分成2组,即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进行了不同输精方式和有效精子数及输精剂量、输精次数的试验,每个试验2个重复(连续2周),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深部输精与常规输精方式的受孕率、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初生窝重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深部输精窝均产活仔数14.43头,高于常规输精0.61头,但差异不显著(P>0.05);深部输精15亿/60mL组、10亿/40mL组与常规输精22亿/80 mL组受孕率、窝均总产仔数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次深部输精组和3次深部输精组的受孕率和配种分娩率基本持平,差异不显著(P>0.05);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等指标2次深部输精组略高于3次深部输精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深部输精可以有效保证母猪的繁殖成绩,并且可以降低输精剂量(15亿/60mL)和输精次数(2次)。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猪深部输精技术与常规输精技术对经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将56只大约克经产母猪平均分为2组,第Ⅰ组的经产母猪采用深部输精技术输精,第Ⅱ组的母猪采用常规输精技术输精。结果表明:第Ⅰ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1.56头,窝平均产活仔数10.16头,窝平均产健仔数8.84头;第Ⅱ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0.20头,窝平均产活仔数9.32头,窝平均产健仔数9.04头。深部输精比常规输精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多1.36头(P0.05),窝平均产活仔数多0.84头(P0.05),但窝平均产健仔数少0.20头(P0.05)。说明深部输精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的窝平均总产仔数和窝平均产活仔数,对母猪的窝平均产健仔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笔者对江西省赣州市某猪场2015年长白母猪、大白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并按胎次及配种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其在不同胎次、配种季节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长白母猪和大白母猪3~5胎繁殖性能较好,第1胎的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最低;长白母猪第3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1,2,6,7,8胎(P0.05);大白母猪第4胎窝产活仔数最高,显著高于第1,2胎(P0.05);长白母猪夏季配种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初生均重、断奶均重春季配种最高;大白母猪不同季节配种窝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秋季配种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冬季(P0.05)。说明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长白、大白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靖远某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力是影响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文章对靖远某猪场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的1 200窝产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共3个繁殖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胎次和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且3个品种的母猪均表现出第一胎产仔数低,2~6胎产仔数最高,7胎以后产仔数开始下降,11胎以上产仔数最低;品种对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总产仔数影响极显著,其中大白母猪显著高于长白和杜洛克,杜洛克和长白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降低非传染性因素造成的种母猪产仔数低的问题以及种猪场对母猪繁殖力的选育提高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