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含量与分布有壳大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动于8~13%,它深受氮肥水平的影响,据Kirkman等(1982)对两个栽培品种的研究,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从7.87%提高至12.94%。早期的研究中,划分大麦胚乳蛋白质以可溶性作为基础,分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胚乳中清蛋白数量一般相对较少,约占总量的3~5%,球蛋白相对较多,占10~12%。蛋白质的主要组分是  相似文献   

2.
辣椒种子贮藏蛋白的含量测定和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辉  陈禅友  雷刚 《种子》2007,26(1):18-21
对12个辣椒品种种子内4种贮藏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进行了含量测定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种子贮藏蛋白含量以清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球蛋白,醇溶蛋白的含量最低。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明显。各品种都能通过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的蛋白质亚基组成信息区别出其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种子》2018,(11)
以4种芸豆为试验材料,对其吸水萌发情况进行研究,测定22℃时萌发的芸豆种子中水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05-04、92-94、187-88、191-92等4种芸豆种子在22℃浸种时的吸水速率呈现快—慢—快的基本趋势;2)温度对4种芸豆种子的萌发影响显著,4种芸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7℃时其发芽率分别为100%、60%、95%、80%;3)4种芸豆在22℃萌发时的水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萌发的第5天水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0.18,0.13,0.15,0.15g/g。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5种玉米胚乳突变基因(o_2,su_1,sh_2,bt_2,wx)及其互作对籽粒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影响,并观察了蛋白质组分在突变体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型相比,o_2,su_1,sh_2,bt_2单突变体和各种双突变体均不同程度降低百粒重和增加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分中,醇溶蛋白含量严重降低,其它组分含量相应增加。籽粒发育过程中突变体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是:盐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早期含量较高,后期持续下降;醇溶蛋白早期含量较低,后期上升缓慢;谷蛋白后期增加量较多。研究分析了各成份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磷肥对芸豆几个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孟宪欣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183-187
本研究以‘NR’、‘品芸1号’、‘品芸2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磷肥施用量处理下,通过对三个品种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测定、分析,探索磷肥对芸豆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芸豆总淀粉含量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纯磷75 kg/hm2的对提高芸豆脂肪含量最有效;芸豆蛋白质含量在磷肥处理期间达到了显著差异,施用纯磷50 kg/hm2是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6.
芸豆种子蛋白组分及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具有明显差异的芸豆品种为材料,采用SDS-PAGE方法研究芸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水溶、盐溶和总蛋白组分变化及种子胚和子叶变化过程中蛋白组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芸豆种子的子叶、胚含有丰富的蛋白亚基,其中,同一品种子叶和胚贮藏蛋白亚基差异明显,子叶、胚的水溶蛋白、盐溶蛋白和总蛋白相差不大、条带丰富;不同品种之间条带存在差异;在发芽过程中,高分子量蛋白亚基的降解速度快于低分子量蛋白亚基,子叶亚基的降解速度明显慢于胚的亚基降解速度;不同品种间子叶、胚条带差异明显,种子活力高的品种(Y05,Y06)降解速度快于种子活力低的品种(Y09,Y1 1),而蛋白含量高的品种(Y1 1,Y05)与蛋白含量低的品种(Y06,Y09)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芸豆品种鉴定、品种改良、优质栽培及发芽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中,蛋白质组分在小麦品质优劣中占重要作用。但是从分子水平研究小麦面粉蛋白质组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较少,其中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标记更少。因此,本研究以糯麦1号(母本)和藁城8901(父本)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在两年两点环境下进行了面粉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QTL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1个QTL加性效应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率的4.23%~26.34%;共定位到上位性基因位点有22对,最大可解释表型变异的28.79%。其中,定位到影响醇溶蛋白含量的加性QTL位点1个,贡献率为25.6%。检测出3个控制谷蛋白含量的QTL加性效应位点,可解释谷蛋白变异的4.75%~26.34%。2对控制球蛋白含量的上位性QTL被检测到,分别可解释球蛋白变异的12.19%和14.63%。共7对影响醇溶蛋白含量的上位性QTL被检测到,可解释醇溶蛋白含量变异最大达25.64%。检测到影响谷蛋白含量的上位性QTL 8对,可解释谷蛋白含量变异最大达28.79%。检测到的主效QTL位点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为小麦品质性状方面的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荞麦种子蛋白质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拥海  俞乐  肖迪 《种子》2006,25(12):31-33
研究了不同品种荞麦种子中蛋白质组分情况,结果表明:养麦种子蛋白质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构成。而不同类型蛋白质在总蛋白质中所占比例有明显差异,清蛋白是荞麦种子中的主要蛋白质,占总蛋白质含量的71.4%左右,其中以平荞最高。醇溶蛋白在荞麦种子总蛋白中所占比例较小,平均约为7.4%,榆养2号最高。球蛋白和谷蛋白所占比例非常接近,其中球蛋白平均约占9.1%,最高为日本大粒养。谷蛋白大约占总蛋白的12.1%,以京养1号最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兴山县核桃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评价其果实品质与遗传关系,筛选出优株。试验结果表明,XS05 (兴山5号)单果重高达15.75 g;XS56 (兴山56号)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到88.19 mg/g;XS31 (兴山31号)粗脂肪含量最高,达到86.17%。3个优株(XS05, XS56, XS31)果实在单果重、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比核桃果实品质的国家标准(GB/T 20398-2006),这3个优株的各项指标均达到特级标准。从遗传关系来看,XS05与XS31具有亲密的遗传关系,它们之间的杂交有可能培育出单果大而脂肪含量高的品种;XS56与引进品种XSN7和XSN11具有亲密的遗传关系,XS56与之杂交有可能培育单果大而可溶性蛋白高的品种。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得出结论:XS05、XS56、XS313个单株可以进一步进行杂交育种并可以在湖北省兴山县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盆栽试验,在棕壤土上施N 0.28 g/kg条件下,于2005年5月在沈阳农业大学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站研究等量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春小麦产量和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前提下,一次性底施氮肥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随着施氮时间的后延,产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26.44%。氮素在对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上表现为:随着春小麦施氮时期的后延,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呈增长的趋势,平均增加6.86%,其中定西29号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48.78%;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以底施 分蘖期 拔节期 抽穗期施氮最高,其分别为4.09%,0.36%;而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的含量在分蘖期施氮达到最高为5.36%,4.16%。各蛋白组分在蛋白质中的分配表现为:清蛋白和麦谷蛋白相对含量在底施 分蘖期施氮下都达到最大,分别占18.90%,20.10%;而对于球蛋白和醇蛋白相对含量在4种施氮方式下,随着施氮时间的后延呈降低趋势,分别降低了53.37%,28.84%。  相似文献   

11.
芸豆蛋白添加到肉制品中,可保持肉汁,促进脂肪、水的吸收,在香肠加工中还起着定形和增加香肠肉质感的作用。通过在香肠中加入不同比例的芸豆蛋白,探究芸豆蛋白添加量对香肠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芸豆蛋白添加量为2%~3%时,香肠切面坚实、口感鲜嫩、香而不腻、富有色泽,同时香肠的得率也十分可观,香肠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山西省静乐县种植和用于功能食品开发的藜麦资源,以8个不同藜麦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农艺性状、千粒重、产量和籽粒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品系)藜麦的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各不相同,差异明显,‘青白藜1号’花期叶片宽(7.56 cm)和茎粗(1.20 cm)值最大,‘黑16-1’蛋白质(16.10%)、膳食纤维(14.60%)含量最高,脂肪(2.70%)和淀粉(54.10%)含量最低,矿物质(8种)和氨基酸(16种)种类最全;‘青白藜1号’和‘陇藜4号’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940.25 kg/hm2和2805.48 kg/hm2。综上所述,‘黑16-1’适合用作开发功能食品的原材料,‘青白藜1号’和‘陇藜4号’适合在山西省静乐县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反义trxs基因特异引物,对扬麦5号转反义trxs基因株系00TY5的T4和T5代进行了PCR分子鉴定,并对其纯合株系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巯基含量、α-淀粉酶活性及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00TY5的T4和T5代PCR分子检测均呈阳性。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在籽粒成熟和后熟过程中,籽粒清蛋白巯基含量在开花后30 d至成熟后5 d平均降低33.2%,球蛋白巯基含量在开花后20 d至成熟后5 d平均降低42.5%,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巯基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降低幅度较小;α-淀粉酶活性低,变异小,尤其在开花后35 d至成熟后10 d,平均比非转基因植株下降36.5%。各种蛋白质组分的巯基含量与α-淀粉酶的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清蛋白巯基含量在成熟前与α-淀粉酶活性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球蛋白巯基含量在成熟前10 d至成熟后10 d达显著水平(P<0.05);贮藏蛋白巯基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的相关性在各时段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杨静  邢国杰  牛陆  贺红利  杜茜  郭东全  袁英  杨向东 《作物学报》2017,43(11):1588-1595
油酸含量是评价大豆油食用品质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反义GmFAD2-1B基因导入栽培大豆品种,获得油酸含量显著提高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系。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外源GmFAD2-1B基因片段已导入大豆基因组,其插入拷贝数为1~5个。q RT-PCR检测表明,外源GmFAD2-1B主要在大豆种子中表达,并导致种子中内源GmFAD2-1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根、茎、叶、花组织中内源GmFAD2-1 m 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脂肪酸组分分析表明,12份转基因大豆种子油酸含量为27.38%~80.42%,其中,L40和L72油酸含量分别为68.91%~80.42%和65.98%~80.22%,较对照品种Williams 82(17.8%~22.0%)提高2.65倍以上,亚油酸降低至4.84%~14.55%,饱和脂肪酸降低至10.34%~11.16%,但总脂肪和总蛋白含量与对照品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农艺性状分析表明,转基因大豆在熟期、株高、叶形、花色、结荚高度、百粒重等方面与对照品种也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鸡冠花不但具有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且还是一种优质饲料。据报道,每百克鲜鸡冠花花序中,含蛋白质2.7克、脂肪0.4克、糖类3.2克,同时含丰富的钾、钠、钙、镁、铁、磷、锌、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鸡冠花的嫩茎、叶中蛋白质的含量亦很高,占鲜重的2.29%~5.14%。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了解白乌鱼肉的营养价值,比较了白乌鱼与罗非鱼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氨基酸价(AAS)、氨基酸指数(EAAI)和蛋白质效价(PER)。结果表明,白乌鱼肉与罗非鱼肉相比,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白乌鱼肉的蛋白含量较高(p<0.05)、脂肪含量较低(p<0.05)、灰分含量较高(p<0.05)。白乌鱼肉中2种风味氨基酸(甘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较罗非鱼肉高。与罗非鱼肉相比,白乌鱼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氨基酸价较低、氨基酸指数和蛋白质效价较高。总之,白乌鱼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罗非鱼。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反义trxs基因特异引物,对扬麦5号转反义trxs基因株系00TY5的T4和T5代进行了PCR分子鉴定,并对其纯合株系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巯基含量、α-淀粉酶活性及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00TY5的T4和T5代PCR分子检测均呈阳性.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在籽粒成熟和后熟过程中,籽粒清蛋白巯基含量在开花后30 d至成熟后5 d平均降低33.2%,球蛋白巯基含量在开花后20d至成熟后5 d平均降低42.5%,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巯基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降低幅度较小;α-淀粉酶活性低,变异小,尤其在开花后35 d至成熟后10 d,平均比非转基因植株下降36.5%.各种蛋白质组分的巯基含量与α-淀粉酶的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清蛋白巯基含量在成熟前与α-淀粉酶活性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球蛋白巯基含量在成熟前10 d至成熟后10 d达显著水平(P<0.05);贮藏蛋白巯基含量与α-淀粉酶活性的相关性在各时段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谷物中,例如小麦的面筋原则上是一种贮存蛋白质。从生物学角度看来,它们都用于籽苗最初阶段的生长。贮存蛋白质包括醇溶性麦醇蛋白,碱溶性的麦谷蛋白(两者占胚乳蛋白质总量的80~85%),与水溶性的清蛋白和盐溶性的球蛋白共  相似文献   

19.
荞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研究了荞麦的2个栽培种苦荞与甜荞的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甜荞籽粒总蛋白及蛋白质各组分的谱带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而苦荞籽粒总蛋白及蛋白质各组分谱带的多态性有限;荞麦清蛋白主要由低分子量的亚基构成;甜荞球蛋白组分包含由中等到低分子量范围的5~12种亚基,苦荞球蛋白主要由8种亚基组成;甜荞谷蛋白主要由分子量在43~66.2 kDa之间的3~5种亚基组成,苦荞谷蛋白主要由分子量在31~43 kDa间的2种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20.
二倍体和四倍体苦荞种子蛋白质含量和黄酮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立坤  陈庆富 《种子》2013,32(2):1-5
用凯氏定氮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9个四倍体及其对应的二倍体苦荞品系种子蛋白质含量和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苦荞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7.21%(变化范围为15.1%~19.4%),极显著高于二倍体种子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3.97%,变化范围为12.9%~15.9%);四倍体苦荞种子黄酮含量平均为3.64%(变化范围为3.12%~4.57%),极显著高于二倍体种子黄酮含量(平均为2.77%,变化范围为2.42%~2.98%)。相关分析显示,二倍体与四倍体苦荞之间黄酮含量和蛋白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