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四倍体桑为亲本选育高产杂交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创造的四倍体桑为亲本,以2n×4n、4n×2n、4n×4n形式配成三倍体杂交组合和四倍体杂交组合共219个,以沙2×伦109为对照建立试验圃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有37个三倍体杂交组合和26个四倍体杂交组合产叶量比对照增产10%以上,其中增产20%以上的组合有32个。初步育成“特优1号”、“特优2号”、“特优3号”等优良三倍体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
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四倍体、三倍体及二倍体桑杂交结实性及种子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9份人工四倍体桑,38份二倍体桑及某三倍体桑人工授粉杂交,研究三倍体杂交组合、四倍体杂交组合及三倍体桑与二倍体、四倍体桑杂交的结实性和种子的粒重、发芽率。结果表明:三倍体组合中。2n×4n有77%的组合、4n×2n有60%的组合,其每椹种子达15粒以上,极大部分(90%)的三倍体组合的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四倍体杂交组合(4n×4n)中,有71.9%的组合每椹种子15粒以上,有69.6%的组合其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每棋种子15粒以上,且种子发芽率85%以上的组合占56.1%。证明选配到繁殖系数达到二倍体杂交组合水平的四倍体杂交组合是可能的。多数4n×4n的种子较大、较重;同一母本,与四倍体父本杂交的种子稍重,大部分三倍体桑有一定的可孕性,但结实粒数很少;三倍体桑“9446-7”与四倍体、二倍体父本杂交共6个组合,平均每椹种子为2.7-8.6粒,种子成苗率最高达59.8%。  相似文献   

4.
桑树优良杂交组合选育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比对照“沙2×伦109”产叶量增产5%以上:叶质达到或优于对照;抗花叶病能力较强;适应性广等作为桑树优良杂交组合的选育目标。用广西地方品种、鲁桑品种与广东桑品种杂交选出的品种和品系、外省引进的品种和人工四倍体桑共106份材料作亲本,配成135个杂交组合进行桑叶产量、叶质、花叶病抗性等的比较鉴定,从中选出一批优良组合,其中桂杂优62、桂杂优12、桂杂优114等优良组合已在全区进行区试.并建立了制种桑园繁殖优良杂交桑种籽,供生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桑树品种及杂交组合的耐旱性,利用现有旱地桑品种试验圃,在干旱季节调查桑树新梢生长状况,评价129份桑品种(杂交组合)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对比3个试验圃117个杂交组合,评出耐旱性强的组合1个,耐旱性较强的组合22个;评价现行桑树良种的耐旱性,筛选出耐旱性较强的品种(杂交组合)6个,其中桑特优1号、桂桑优62、桑特优2号、桂桑优12为广西育成,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多年,在石山坡旱地、丘陵山坡地、台坡旱地种植均适宜种植,为耐旱、耐贫瘠桑品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6个杂交桑品种采叶养蚕比较试验,探明了不同桑品种的养蚕效果.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的蚕期经过、蚕体质、茧质、丝质等综合成绩好于桂桑6号、桑特优2号、粤桑11和粤桑51,而蚕茧产量、茧质二项成绩以桂桑6号、桑特优2号较具优势.在桑园建设中桑树品种应与养蚕布局科学搭配栽植,充分发挥桂桑优12、桂桑优62与桂桑6号、桑特优2号养蚕的增产增效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102个三倍体桑交组合中,经三年小区调查选出比对照(塘10×伦109)桑叶增产10%以上,万头蚕产茧层量,万头蚕收茧量,五龄担桑产茧量均增产6%以上的优良组合七个。自从1986年诱导广东桑获得四倍体植株成功后,随之开展了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选育的研究,曾先后选取了102个组合参加选择试验,初步选出优良的三倍体杂交组合一批,现将试验结果整理报导。  相似文献   

8.
桑树四倍体的诱导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杨今后 《蚕业科学》2004,30(1):6-10
采用物理的辐射处理 ,化学的秋水仙碱处理和生物的杂交等技术方法 ,培育出桑四倍体材料 98份。其中用杂种实生幼苗秋水仙碱诱导的四倍体中 ,有些有较高的产叶量 ,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而大多数人工诱导的桑四倍体 ,则用作培育三倍体的亲本。诱导和利用人工四倍体资源 ,与二倍体桑杂交 ,以及无性固定三倍体或配制三倍体杂优组合 ,仍是桑树多倍体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选育优良的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加速良种的推广是我们的目的。为了掌握四倍体桑品种的种子结实性能,以便提高制种质量,也是亲本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广东桑和印度桑获得四倍体品种104个,属广东桑102个,属印度桑2个,现调查部份雌性品种的种子结实性和质量,以供亲本选择的参考。一、材料和方法以十四个广东桑和一个印度桑品种,诱导获得的四倍体桑品种52个,第三年树龄自  相似文献   

10.
宜宾地区饲料桑品种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饲料桑品种在四川省宜宾市丘陵山区推广种植的可行性,于2015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引进饲料桑品种桂桑优62、桂桑优12和桑特优2号,于2016年进行生物学性状调查、1年刈割4茬小区测定产量和检测春季枝叶的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引进栽植的3个饲料桑品种在宜宾地区的生长期基本相同,1年刈割4茬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饲料桑的桑树叶片氨基酸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桑优62桂桑优12桑特优2号,饲料桑的桑树枝条氨基酸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桑优62桑特优2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可作为川南地区家畜优质饲料的来源,适宜在宜宾市丘陵山区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其次为桂桑优12和桑特优2号。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人工四倍体桑与二倍体桑杂交F,代10个组合共100株雌性植株的结实性和细胞染色体倍数。结果表明:10个三倍体组合中,诱桑11号桑椹无种子,细胞染色体检查为100%的三倍体(3X)植株,另外9个组合每椹下沉种子数为O~22粒,三倍体植株占检查株数的40%~80%,说明人工四倍体与二倍体桑杂交后代并非全部是三倍体植株。认为要提高三倍体组合后代中三倍体桑的纯度,关键在于四倍体亲本的诱变、选择和防止制种过程中外来花粉的混杂。  相似文献   

12.
调查4个杂交桑品种在云南省海拔550m、1200m和1850m三个区域的生长情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杂交桑适应性较强,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当年种桑当年可投产养蚕,次年进入丰产期;随着海拔升高,产量下降;桑特优2号表现最好,桂桑优12号、桂桑优62号显著优于沙2×伦109.建议在云南省大力推广种植优良杂交桑,降低种桑建园投入...  相似文献   

13.
引进由二倍体品种国桑21号(2n=2x=28)嫁接苗诱导的四倍体植株若干枝段,经单芽嫁接进行株系比较,其中看到编号为国桑21号4x-1的株系枝长叶大,再经系统选择育成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圃桑11号(2n=4x=56)。经品试园多年栽培和养蚕鉴定表明,该品种发芽率高,生长旺盛,与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产26.7%,桑叶养蚕的万蚕产茧量提高3.8%,万蚕茧层量提高4.5%,100kg桑产茧量提高5.5%;抗逆性强,叶片肥大,采叶省工,实属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能稳定的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  相似文献   

14.
我省七十年代曾推广天然形成的三倍体桑“伦教40号”,栽植面积达全省桑地的23%左右,一般增产20%以上,对提高蚕桑生产有显著成效。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成活不稳定,速度慢,成本高,与我省密植栽培,用苗数量不大相适应,因此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简称三倍体杂交桑),用种子繁殖,以适应生产需要,是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自1986—1987年人工育成广东桑四倍体材料后,为开展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选育粗蛋白质含量高、产叶量高的畜牧饲料专用桑树品种,对桂桑6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2号、桂桑5号、伦教40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桂7625、粤桑11号、粤桑51号、农桑14号、强桑1号、强桑2号、沙2×伦109等14个桑树品种的产叶量、干物率及粗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4个桑树品种每667 m~2桑园全年产叶量最高的品种是桂桑6号,产量达4 030.34 kg,比对照桑树品种沙2×伦109高43.47%;枝条的干物率最高的品种是伦教40号,为29.21%,枝条上所有叶位的叶片混合干物率最高的品种是粤桑51号,为29.25%;成熟叶片(10~12叶位)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桂桑5号,为12.62%,5个月龄的桑枝中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农桑14号,为5.30%,所有叶位混合桑叶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桂桑6号,为14.43%,整条枝条上枝叶混合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农桑14号,为9.48%。因此,桂桑6号可以作为叶用桑园及畜牧饲料用桑园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鲁桑系二倍体桑品种桐乡青用秋水仙碱诱导成四倍体,以此为母本与广东桑二倍体伦教10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二倍体桑品种荷叶白相比,其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36.9%;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10.8%,种茧育单蛾良卵数提高18.3%;中抗桑疫病,农艺性状好,表现出优良三倍体优质高产的典型特性。  相似文献   

17.
新疆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9204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倍体有性杂交(2X×4X),单株系统选育,定向选择和定向培育,区试鉴定,育成适宜干旱蚕区栽培的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经多年实验室鉴定和多点区试结果:(1)9204桑树品种每公顷产叶量比新桑1号增产45.61%,公顷产茧量增加38.26%;比湖桑32号产叶量增产70.78%,产茧量增产151.81%。(2)9204桑品种万蚕茧层量比新桑1号高3.97%,比湖桑32号高31.72%;9204桑品种种茧育成绩产卵数高于湖桑32号、与新桑1号相仿;良卵率均高于湖桑32号和新桑1号。(3)9201桑品种秋叶硬化期为9月下旬,比湖桑32号晚20天、比新桑1号晚30天;枝条枯梢率比新桑1号高3.94%,比湖桑32低11.12%。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在多年不同区域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优、抗性强,增产幅度大,遗传性能稳定,可在新疆干旱蚕区栽植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 两个新的三倍体桑品种新剑持和绿叶鼠返在日本福岛的蚕丝试验场东北分场育成。三倍体新品种新剑持在1962午从四倍体种(系统71号,2n=56,母本)和国桑第21号杂交的F_1代中选育而成的,并于1981年通过国家鉴定,用桑农林5号的名字发表。另一个三倍体新品种是绿叶鼠返,于1966年  相似文献   

19.
6个饲料桑树品种在广西地区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主要研究桑特优2号作为对照组,桂桑优62号、桂桑6号、粤桑11号、桂桑优12号和粤桑51号共6个桑树品种进行品种种植遴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鲜枝叶产量最高者为粤桑51号[(6.52±0.42)t/667 m^2],最低者为桑特优2号[(3.89±0.28)t/667 m^2];生长性能方面较优质品种为粤桑51号、桂桑优12号和桂桑优62号;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桂桑优62号(18.46%),其次是桂桑6号(17.56%);品质较优的品种有桂桑优12号、桂桑优62号和桂桑6号。综合鲜枝叶产量、生长性能和营养与品质评价指标,较优良品种为桂桑优62号和桂桑优12号,其次是粤桑51号和粤桑11号,这些品种可作为饲料桑树品种大面积种植推广,有利于开发成为新的高蛋白饲料资源,助力广西草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桑树四倍体杂交一代选育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桑树多倍体大多是具有优质、高产优良性状的天然形成和人工选育的三倍体品种以及三倍体杂交一代(又称三倍体杂交组合或杂交桑),三倍体杂交一代能用种子繁殖,更适蚕桑发展的所需。桑树以二倍体为主,间有少数天然形成的三倍体,除野生桑中如华桑发现有四倍体之外,桑的栽培品种中尚未发现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