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肉猪养殖过程中,做好其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出栏量、产肉量、肉质有积极意义。肉猪出栏量、肉质高低直接决定了猪场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养殖中,可以选用优质瘦肉性种猪,以提高瘦肉率,还要重视肉猪的营养水平,其中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对瘦肉生产有很大关系。肉猪的日常饲养管理要根据猪的生长规律制定饲养管理措施,以便确保肉猪的肉质和猪肉的产量。1肉猪原窝饲养的原则肉猪来源不同,合群时经常出现剧烈的咬架、相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含瘦肉率高的种猪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与猪种来源,杂交方式,饲料品质,饲养方法,屠宰月龄等都有很大关系。关于饲养什么猪种,采用什么杂交方式,对提高胴体瘦肉率最有利?许多养猪工作者很难回答,因为同一个品种内好猪和差猪的生产性能相差很大,所以必须比较各个品种平均生产能力,才能说明各自的特点。按我区引入的五个瘦肉型猪种,生产性能都是可以的。如中约克产仔多,较易饲养,肉质也好,一般饲养水平较低,农村比较欢迎;长白、大约克产仔多,增重快,饲料利用率好,与本  相似文献   

3.
日粮营养水平对猪胴体品质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绍红 《饲料工业》2005,26(13):21-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养猪生产者而言就需要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但如何在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肉质是养猪生产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猪胴体品质的因素除遗传和环境因素外,主要受营养因素影响。日粮能量浓度、蛋白质水平是调控  相似文献   

4.
中外品种猪的肉质性状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品质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良的猪肉品质越来越重视,优良肉质性状形成与营养调控已成为畜牧学研究的热点。影响肉质性状的因素较多,且中外品种猪之间的肉质性状差异很大,这为研究肉质性状差异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比较了中外品种猪的肉质性状差异,并对其形成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生产更多满足人们需要的优质肉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营养调控对猪肉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营养观念的转变 ,对瘦肉的需求量增加了。养猪业应消费者的需求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推广应用良种猪和提高饲养水平 ,使商品猪的生长周期越来越短 ,瘦肉产量也不断增加。但是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肉质变劣 ,消费者普遍抱怨肉变得粗糙 ,且缺乏滋味和香味。这一方面是由于忽视了猪的体质、外形与内在机能的协调 ,片面追求生长速度快和瘦肉率高所至 ,另一方面也与猪饲养过程中普遍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有关。因此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各方面着手。在目前的情况下 ,从饲料和营养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切实可行。肉质肉质的定义猪肉品质是鲜肉物…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禽肉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关注。影响肉质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遗传因素,而饲料营养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本文将集中讨论饲料营养对猪、禽肉品质的影响,在日粮和饲养范围内提出改善猪、禽肉品质的营养调控措施。1饲料营养对猪禽...  相似文献   

7.
改善鸡肉品质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鸡肉是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鸡肉的肉质风味与品种关系密切,并且家禽机体的组成成分取决于基础代谢中营养物质的分配,营养调控是改善家禽肉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另外饲养环境及饲养方式对肉品质也有显著的影响.本文探讨了遗传改良、营养调控、饲养环境及饲养方式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中白猪是汉中市畜禽良种繁育中心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猪种,该猪种具有耐粗饲、繁殖性能高、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等优良特性,但其腿臀不够丰满,瘦肉率不够高是该猪种的明显缺陷。目前有关影响汉中白猪瘦肉率主要因素的研究仍然比较少,而瘦肉率是一个重要育种指标和经济指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瘦肉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满足这一需求,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汉白猪的瘦肉率。本文从分子育种、饲粮营养水平、饲养方式、饲喂环境、出栏时间、杂种利用及新型添加剂研发使用等方面对影响汉中白猪瘦肉率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以期为生产优质猪肉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肉猪养殖过程中,做好其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出栏量、产肉量、肉质有积极意义。肉猪出栏量、肉质高低直接决定了猪场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养殖中,可以选用优质瘦肉性种猪,以提高瘦肉率,还要重视肉猪的营养水平,其中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对瘦肉生产有很大关系。肉猪的日常饲养管理要根据猪的生长规律制定饲养管理措施,以便确保肉猪的肉质和猪肉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罗嘉  蒲强  余霞  朱砺 《猪业科学》2014,(10):114-116
脂肪不仅是动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并且与肉产品的品质、风味以及食用价值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要求猪胴体不仅有高的瘦肉率,对肉品的风味以及感观满意程度也提出了要求。而肌内脂肪含量是决定肉质的一个主要因素,尤其对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肌内脂肪的生成受到遗传和营养的调控,各国学者就肌内脂肪的形成从细胞学,组织化学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文章就猪的肌内脂肪的沉积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饲料是饲养中一个极为重要因素,随着近年瘦肉型猪的发展,蛋白质营养就更有其特殊意义。猪在生长、繁殖、肥育等各种不同生理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营养来建造与更新体组织,饲料中蛋白质营养不足,其生长发育就要受到影响。解决了蛋白质饲料的不足,也就解决了猪营养中一个较大的限制因素。为提高养猪生产的效益,改进肉的品质,不断提高瘦肉率,合理利用蛋白质饲料,已是养猪生产中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如何利用蛋白质饲料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2.
猪的胴体瘦肉率是肉猪生产的关键技术指标,其高低受着品种、杂交、营养、育肥、环境、出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采用合理的育种选择、营养调控、饲养方式和环境控制等措施来提高其胴体瘦肉率,在推动优质猪肉生产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影响肉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营养、屠宰前的饲养管理、屠宰的技术以及在出售前的冷冻等。由于很多营养物质都参与肉质变化的代谢和生化过程,因此,营养在肉质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在猪饲粮中添加有机铬可提高猪的瘦肉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胴体脂肪含量,改善猪肉品质。为此,现着重论述日粮中铬对猪胴体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1有机铬对猪胴体品质的影响有机铬能显著改善猪的胴体品质。陈代文等[1]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有机铬对猪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但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提高6.73%和1.60%,皮脂率下降1.60%…  相似文献   

14.
过去几十年里,猪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性能,但是在瘦肉率提高的同时肉质变劣;此外,在猪肉的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脂质的氧化也是导致肉品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影响猪肉品质变劣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宰前处理和宰后处理等。解决在生产、贮存和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猪肉品  相似文献   

15.
<正>猪的肉质优劣,对食用的口感和风味影响很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提高猪的产肉性能,加之高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导致在提高瘦肉率的同时,伴随着肉质变劣的发生。目前对此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评判肉质的优劣主要依赖于肉质指标。常用的肉质指标PH值、色值、系水力、肌肉脂肪、大理石纹、  相似文献   

16.
王梅 《中国猪业》2022,17(6):117-119
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蛋白质食材之一,我国的养猪业遍布全国各地,但我国地方猪因瘦肉率偏低而影响到肉的品质,不符合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措施。以期能够使用合理的手段提高猪的瘦肉率,提升猪肉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猪肉肉质特性生物化学研究进展刘振华(中国农业科学院自然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近几十年来,通过遗传育种的选择、营养水平的改进、环境条件的控制,使猪的产肉性能有了改善,特别是大副度提高了猪的瘦肉率和生长速度。但也同时降低了猪的肌肉品质,尤...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肉质普遍下降和人们不断要求提高动物产品质量的情况 ,浙江大学将纳米技术与动物营养有机结合 ,经过多年攻关 ,研制开发了安全型猪用肉质改良预混合饲料“饲壮灵”。“饲壮灵”由多种畜禽必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动物代谢中间体等营养性物质组成 ,可显著提高胴体瘦肉率 ,降低脂肪和改善鲜肉的食用品质 ,确保鲜肉的食用安全性。本研究以“杜大长”生长肥育猪为对象进行了饲养试验 ,并进行屠宰测定 ,以验证“饲壮灵”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为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饲壮灵”由浙江…  相似文献   

19.
猪肌肉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肉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包括养猪科学、肉类科学、动物遗传、育种、饲料、解剖、组织、生理、生化等领域内的科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肉的品质这一重大课题。影响猪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饲料、营养、饲养方式、屠宰前运输和处理等。本文仅就猪的品种、基因、饲料和营养对肉质的影响及改善肉质的方法作一介绍。1品种、品系及其杂种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改善肉质的方法不同的猪品种、品系及其杂种,在肉品质方面是有差别的。1.1国外品种之间比较杜洛克猪在众多的引入猪种中,氟烷基因频率低,约2%,具有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为4.29%,因肌内脂肪与口感…  相似文献   

20.
猪肌肉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肉质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包括养猪科学、肉类科学、动物遗传、育种、饲料、解剖、组织、生理、生化等领域内的科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肉的品质这一重大课题。影响猪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饲料、营养、饲养方式、屠宰前运输和处理等。本文仅就猪的品种、基因、饲料和营养对肉质的影响及改善肉质的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