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基因芯片技术在口蹄疫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包括7个主要的血清型,由4种结构蛋白和7种非结构蛋白等构成基因组。检测口蹄疫的方法很多,其中基因芯片技术相对与其它传统检测技术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将会成为后基因时代最重要的基因功能分析技术。基因芯片原理是利用核苷酸序列杂交和信号检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基因芯片技术在口蹄疫诊断上的应用主要是cDNA芯片技术,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和多种病毒、多种基因的共分析,是一种快速、高效、高通量和自动化的核酸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
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快速、平行核酸序列测定及定量分析技术,它是将大量特定序列的核酸片段有序地固定在载体上作为探针与标记核酸分子进行杂交,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组成及数量.主要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文龙  康占海  陶晡  赵春辉  霍建飞  耿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79-14280,14297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通量、快速、高准确度的新技术,该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特异相关基因分离、基因突变性检测、植物杂种优势预测、种子纯度检测、转基因植物检测及植物检疫等多种研究领域。该研究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念、分类、制作原理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于婷婷  韩飞  周孟良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18-319,321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大信息量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其在食品研究及检测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对基因芯片的概念原理及其主要内容作了介绍,并详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出一套针对港口航道致病性细菌检测的基因芯片,为港口航道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提取目标菌株基因组DNA,以16S rDNA通用引物和gyrB基因保守区引物进行PCR扩增,使用AlleleID 6.0和Array Designer 4.25对扩增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寡核苷酸探针设计,经PCR筛选验证,目标探针以氨基化修饰后通过芯片点样仪点制在醛基玻片上;优化芯片杂交固定条件,并用于港口航道的水样检测,以验证微阵列基因芯片的检测效果.[结果]优化后的芯片杂交固定条件为探针点样浓度10μmol/L、紫外交联时间2.0 h、杂交温度65℃,有效提高了基因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可实现快速、高通量、准确的目标.研制的微阵列基因芯片可特异性检测出港口航道中含有的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阴沟肠杆菌(Emterobacter cloacae)、溶藻弧菌(V.alginolytivus)、哈氏弧菌(V.harveyi)、副溶血弧菌(V.parahemolytic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创伤弧菌(V.vulnificus)等7株致病性细菌,且均未出现非特异性杂交.[结论]针对港口航道致病性细菌建立的微阵列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便捷的特点,可用于港口航道及周边地区的海洋环境监测和海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实施,分子生物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基因芯片技术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大量的遗传信息进行高效、快速的检测,从而解决了传统的遗传信息检测中遇到的诸多技术难题,使样品检测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已在基因表达谱测定、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构建以及杂交测序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快速、平行核酸序列测定及定量分析技术。它是将大量特定序列的核酸片段有序地固定在载体上作为探针与标记核酸分子进行杂交,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组成及数量。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序列测定、基因表达研究、动植物疾病诊断及生物药物筛选等领域,是一种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检测手段。文章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种类和制备过程,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基因测序,基因表达水平检测,基因多态性检测,药物筛选,以及在预防兽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功能的新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灵敏的特点。在对动物传染病病原体的研究中,基因芯片技术已应用于病原体检测、基因分型、表达谱的分析等。本文就其在动物传染病方面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实用的高新生物技术,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谱研究,核酸突变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作图和杂交测序等。其中表达谱基因芯片是应用最广泛的,目前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医药方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其是未来食品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本研究从DNA探针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3个方面介绍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以期对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烟草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DNA芯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介绍了基因芯片的主要类型。探讨了基因芯片技术在转基因烟草检测、烟草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烟草种子检测和烟草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因芯片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功能的新技术,目前此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植物基因组研究中。本文对基因芯片技术在水稻的基因表达检测、特异性相关基因分离、生长发育研究、杂种优势预测、种子纯度检测以及转基因植株检测与鉴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徐振彪  宋林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67-4868
基因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尖端技术,具有检测效果灵敏、快速、高效的特点,已经在生命科学的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基因芯片技术在检测基因表达情况,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高产、优质、高抗性、早熟等新基因筛选,杂交机理研究,优良杂种后代选育以及基因突变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基因芯片在农业研究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植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快速、平行核酸序列测定及定量分析技术,它是将大量特定序列的核酸片段有序地固定在载体上作为探针与标记核酸分子进行杂交,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组成及数量。在植物应用方面,目前广泛应用于基因序列测定、基因表达研究、动植物疾病诊断及生物药物筛选等领域,是一种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检测手段,必将对生命科学诸领域的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讨论了基因芯片技术及在植物基因表达检测和疾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包括芯片的制备、待检样品的标记、杂交以及杂交结果的检测和分析;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细菌检测、基因组分析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检测要求及时、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近年来,随着各种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出现和发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和灵敏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主要介绍了PCR技术、基因探针检测方法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因芯片技术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的诞生是基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新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突变检测、核酸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药物筛选等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研究领域.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历史、原理、检测细菌的程序、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或生物芯片,是以预先设计好的方式将大量的生物信息密码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组成的密集分子阵列,基因芯片的原型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技术之一.简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定义、原理、分类、基因芯片的制作流程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在植物研究中各个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大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转基因产品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转基因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常规转基因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快速、灵敏、高通量及准确定量的要求,进而对转基因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转基因作物蛋白质和核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ELISA、PCR和基因芯片技术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生物分子互作及近红外光谱分析等新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逐渐兴起应用,其中质谱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是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由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可在单一反应管内同时检测多种转基因成分,实现了高通量转基因检测的目的,提高了转基因检测效率,今后需加强其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转基因产品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转基因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常规转基因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快速、灵敏、高通量及准确定量的要求,进而对转基因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转基因作物蛋白质和核酸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ELISA、PCR和基因芯片技术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生物分子互作及近红外光谱分析等新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逐渐兴起应用,其中质谱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是今后转基因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由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可在单一反应管内同时检测多种转基因成分,实现了高通量转基因检测的目的,提高了转基因检测效率,今后需加强其在转基因大豆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