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痹症是指畜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致使经络闭塞,气血凝滞,运行不畅,引起畜体肌肉、关节疼痛,屈伸不灵、麻木,关节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痹症的发生多因畜体阳虚,卫气不固,气候突变,夜漏风霜,阴雨苦淋,久卧湿地,重役出汗,乘热下河,带汗卸鞍,风、寒、湿邪乘虚侵入。  相似文献   

2.
猪风湿热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风湿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本病属于祖国兽医学中“痹症”的一种证型。痹证是指风寒湿邪侵袭畜体,引起患畜生理机能紊乱,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致使患部肌肉疼痛、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甚至出现卧地不起、食欲减退或废绝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给养殖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1病因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邪的侵袭和畜体自身正气的虚弱有关:1.1外邪入侵引起风湿热的外邪主要为风寒湿热诸邪侵入肌肤、经络,流注关节,致使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因而产生肌肉关节红肿疼痛发热…  相似文献   

3.
<正>猪喘气病又称猪喘气病、猪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本病发病率高,流行快,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剖解后肺呈"肉样"或"虾样"实质。该病死亡率不高,但会引起患畜发育不良、育肥周期变长、饲料报酬率降低,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1流行病学猪气喘病不分猪的品种、年龄、性别均能感染,以哺乳猪和幼猪最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其次是妊娠后期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该病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寒冷季节多  相似文献   

4.
论风湿症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症是兽医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它不但侵害病畜肌肉、关节和蹄部组织,同时也能侵害其它的组织器官,所以把风湿症称为痹症,在兽医临床上多发生于马、骡及猪。  相似文献   

5.
痹症是家畜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失常而引起肢体、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等的一种疾患,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我们通过对几例痹症患畜的诊治,得到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弓形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原虫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有时感染率很高。猪弓形虫病最早的报道是在美国俄亥俄州(1952年),继之在日本以及其他许多国见也相继有发生本病的报道。猪爆发弓形虫病时,常可引起整个猪场发病,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因此,目前猪弓形虫病在世界各地以成为重要的猪病之一而受到重视。我国于1977年在上海发生的"猪无名高热",最后确诊为猪弓形虫病。  相似文献   

7.
<正>马属动物的痹症是秋、冬季节最易发生的疾病,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更高。痹是阻闭不通的意思。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畜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皆可以发病。古文献与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马属动物痹症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以及体质的盛衰、厩舍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马属动物的痹症是秋、冬季节最易发生的疾病,特别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更高。痹是阻闭不通的意思。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畜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皆可以发病。古文献与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马属动物痹症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以及体质的盛衰、厩舍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猪疥螨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疥螨又叫疥癣,俗称癞病。是由疥螨虫寄生在猪皮肤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皮肤病,以皮肤发痒、发炎为特征。主要发生于冬季和春初,特别是在圈舍潮湿、畜体卫生状况不佳和管理不良时为甚,各品种和不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0.
痹症是指畜体外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致使经络闭塞 ,气血凝滞 ,运行不畅而引起畜体肌肉、关节疼痛、屈伸不灵 ,甚至麻木等一种常见病。笔者在近几年门诊治疗中 ,将我站老中兽医逯和祥先生传授的气针疗法移植到宠物痹症治疗上 ,收到很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 :2 0 0 1年 5月尧都区乡贤街办事处杨某饲养的一只京巴犬 ,主人外出 ,把狗关在一房屋内 ,狗把水龙头弄开了 ,狗被水浸泡了 10多个小时 ,第二天狗卧地不起 ,强迫站立有痛苦感 ,很快又卧下 ,经诊断为痹症。治疗 :取穴 :膊尖、膊栏、抢风、大胯、小胯、巴山六穴一次三穴 ,隔天扎…  相似文献   

11.
<正>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的血液原虫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有时感染率很高。猪弓形虫病最早的报道是在美国俄亥俄州(1952年),继之在日本以及其他许多国家也相继有发生本病的报道。猪爆发弓形虫病时,常可引起整个猪场发病,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我国于1977年在上海发生的"猪无名高热",最后确诊为猪弓形虫病。2013年6月我乡新明养殖场发生弓形体病疫情,共感染发病1 27  相似文献   

12.
1 发病概况 2007年12月上旬,本县米桥乡养殖户从江苏省徐州市购回211头、80日龄、体重约30 kg的保育猪.到达后,放入各自的猪舍与原存栏猪混养.第2天补栏猪均不采食,大量饮水,畜主认为是长途运输引起的应激反应,未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正>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危害人、畜,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为了掌握民和县满坪地区猪囊虫感染情况及防治效果,为今后的防  相似文献   

14.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波浪热"、"马耳他热"和"懒汉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1易感动物及传染源该病主要是由羊、牛、猪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的疾病。病原菌存在于病畜的粪便、胎盘、乳、产道分泌物和羊水中,可在动物间或者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但是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家畜及带菌者,怀孕母畜流产时的羊水、胎衣和分  相似文献   

15.
<正>猪气喘病又被称之为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这些年,随养猪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此病发病率有上涨趋势。猪气喘病是猪冬春季节常见多发病,致死率相当高,危害相当严重。急性感染病例诊治不及时可转变为慢性病例。即使患猪康复仍然可成为带菌猪,长期感染猪群,短时间内难以根除,为困扰生猪养殖户的重大病害之一。1病因及临床症状本病发生与引种不严、检疫不到位,病患畜直接混入大群,  相似文献   

16.
<正>猪旋毛虫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由毛行科旋毛虫的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寄生在横纹肌所引起。旋毛虫可以感染猪、犬、猫、鼠类等多种哺乳动物,为宿主寄生虫。含有肌肉旋毛虫的肉屑或者鼠类被猪吞食可引起感染。人使用了未煮熟的含有旋毛虫包囊的猪肉而引起感染发病。笔者在诊疗过程中收治一例猪旋毛虫,报告如下:1发病基本情况和感染特点我区乐甲乡乐甲村李某饲养散养猪2头,发现初期病猪体温升高,畜主给以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1头,来  相似文献   

17.
猪的风湿热证是一种全身性胶原组织疾病 ,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痹证”的一种症型。主要引起患畜生理机能紊乱 ,脏腑、经络、功能失调 ,气血运行不畅 ,肌肉关节疼痛 ,致使肢体麻木 ,关节肿胀变形 ,甚至卧地不起 ,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痹证多因畜体卫气不固 ,风寒湿邪入侵 ,诸如气温的突变或冷水、阴雨的酷淋 ;久卧湿地寒风侵袭等。正如《内经·痹论》所述“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盛者为行痹 ;寒气盛者为痛痹 ,湿气盛者为着痹也 ,……病久日深 ,营卫之行涩…… ,阳气…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猪的生理特点,对猪病的诊断一向比较困难,临床上多依赖于感观上的认识和畜主的主诉,做出初步诊断。在畜主主诉中,特别是观察仔猪症状,约有60%~70%提及四肢不随意运动。认真分析不四肢运动变化,结合其他症状,对正确诊断猪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家畜“痹症”是指畜体外受风寒、湿邪的侵袭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常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沉重、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依其病邪不同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等4种。笔者用中草药治疗马、牛、猪“痹症”100余例,效果较好,现介绍于后。1痛痹病例1987年11月21日赵某的黄色母马1匹因被阴雨所淋,而致反应迟钝,行走困难。体瘦、精神沉郁、耳鼻发凉、四肢腿部、颈、腰、背等部肌肉僵冷板硬,四肢关节不能弯曲,行走艰难,牵行不动。经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30g、桑寄生30g、杜仲20g、牛膝25g、细辛10g、秦艽30g、茯苓20g、肉桂心30g、防风30g、…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肌肉风湿症是奶牛常发的全身性疾病,特别是怀孕期的奶牛或产后奶牛更易发病。1辨证施治1.1风寒湿热辨证临床可分为风痹症、寒痹症、湿痹症、热痹症等。风痹症患牛四肢疼痛,跛行,痛无定处;寒痹症患牛关节无热、疼痛,天冷疼痛加剧;湿痹症患牛关节疼痛,能站不能走;热痹症患牛突发关节疼痛、热肿,其行走困难。对风寒湿热引起的发病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为治则。1.1.1风痹症宜服防风汤加减,即:防风45 g,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