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预防和消灭猪的疫病,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特制定兽医卫生防疫规程。1.猪场场址的选择及场内布局1.1.新建猪场必须经兽医部门业务论证,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1.2.猪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离空气环境污染并距公路、河道、村镇、工厂、学校500米以外,场周围筑围墙与外界隔离。1.3.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猪舍处于下风方向。1.4.猪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处必须建宽于门口、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水泥结构消毒池。1.5.场、舍进出口应设有便于车辆和人员消毒的消毒池、消毒室、更衣室。猪舍入口消毒池应宽于门,长1.5米以上。1.6.饲料贮存库和母猪舍、产房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头,兽医室、病猪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处理场都应建在猪场的下风头。粪便须送到围墙外,在指定地点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2.
规模养猪场必须重视疫病的综合防治,认真并持之以恒地执行严格的防疫制度,才能控制和扑灭疫病,确保猪场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1猪场要科学规划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要严格分开。同时,要有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等,而且应设在下风处50m以外。场内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进料车严禁出入生产区。活猪出场经过用围栏组成的通道,赶进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的围墙外面。猪场大门、生产区门口应设有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最好每幢猪舍门口亦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更衣、换鞋消毒室,…  相似文献   

3.
<正>1场址选择(1)猪场要建筑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高居民点,距公路、河道、城镇、工厂、学校500m以外,场周围应筑以土沟或围墙。场址最好应设置于种植区内,有利于种、养结合,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2)为便于隔离、检疫、卫生防疫消毒及污物净化,病猪隔离舍应建在场外,地势应低于健康猪舍和人住房屋并处于下风方向。(3)猪场大门入口要建宽于门,长于汽车轮一周半。水泥结构的消毒池。猪舍入口处建一宽  相似文献   

4.
1奶牛场的卫生防疫 1.1疫病控制措施 牛场应建围墙或防疫沟;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生产区门口设消毒室和消毒池。消毒室内应装紫外线灯、洗手用消毒池(或消毒器),消毒池内放置2.0%~3.0%氢氧化钠或0.2%~0.5%过氧乙酸等溶液,药液定期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应设醒目的防疫须知标志。  相似文献   

5.
1兽医卫生防疫措施猪场生产区及猪舍门口均设消毒池(生产区的池宽应在3米以上),池内加2%氢氧化钠或其他消毒液,每星期更换1次。冬季可加入适量食盐,以防消毒液结冰。猪舍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猪舍内外每天必须清扫1次。每天必须用消毒液将所有饲养用具消毒1次,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后使用。饲槽  相似文献   

6.
(一)选址与建场1.选址。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且在公共场所的下风向,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养殖场、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等有一定距离。一般情况下距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和其他养殖场500米,距屠宰场、污水处理厂、水源地、风景区3000米以上。2.建场。三区分开即管理区、生产区、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以围墙或篱笆分开,污物无害化处理区与生产区距离50米以上。场内净道污道分开,雨水污水分开,粪便干湿分开。具有必要的设施设备。包括养殖场门口、生产区门口要设消毒池、消毒间并配备消毒设施。  相似文献   

7.
1猪场的选址及布局 猪场选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应建立在交通便利、水质良好、地势较高、干燥、排水良好,无有害气体及其他污染源。距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1 00米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 000米以上,周围必须有围墙等有效屏障。猪场建筑布局应该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污物粪便处理区,各区间设有隔离墙和消毒设施,生产区依照生产工艺流程分阶段顺向排序,  相似文献   

8.
1严把环境控制关 1.1猪场建设猪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平坦、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应建在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场所500米以外,离其他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风景旅游区2000米以外。养殖场周围应筑围墙,墙外有防疫沟,沟外种植防疫林带。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加工区、行政管理区和隔离区必须严格分开。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猪场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为防止重大传染病在猪场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须作好如下的防疫工作: 1 猪舍的卫生管理措施 (1)猪场生产区只能有一个出入口,禁止非生产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猪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更衣室。 (2)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都要更换已消毒的工作衣裤和胶靴,工作服在场内清洗并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10.
1严把环境控制关 1.1猪场建设猪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平坦、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应建在离铁路、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场所500米以外,离其他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风景旅游区2000米以外.养殖场周围应筑围墙.墙外有防疫沟,沟外种植防疫林带.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加工区、行政管理区和隔离区必须严格分开.  相似文献   

11.
1场址的选择与布局要利于防疫 牛场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宽阔之处,位置要远离交通要道、医院、工厂、居民区1000米之外.牛场应有围墙,生产区、办公室、生活区要分开,各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贮粪场、病牛舍、兽医室要设在牛舍200米以外下风向偏僻处,以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12.
为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实现疫病防治规范议保持猎田健康正常生产不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结合本市养猪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程序.V”1:g医卫生管理程库1.19:lft传征途径:猪场选择地势高操、排水方便、水源充足~远庆村庄、学校、工厂。垃圾堆放场。交通要道)\场周围应建围馆、墙外种树绿化。1.’1.’IP格分开生产区、生活区和辅助设施区;严格h贝/车辆进入场区,特别是生产区的消毒制度。猪场在门、生产区人口处要建宽于门口、长于汽车轮一周半水泥结构的消毒地,猪舍人口处党于门口、长1.5米的消毒地.、。;:1.1.:z…  相似文献   

13.
1严把环境控制关(1)养殖场应建在距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m以外、地势比较高且干燥的上风向处,尤其应远离其他养殖场、屠宰加工厂等。(2)养殖场四周筑围墙,墙外设防疫沟(宽6m、深1.5m),在沟外种植防疫林带(宽8m)。(3)生产区、饲料加工区、行政管理区必须严格分开。(4)母猪、仔猪、商品猪应分别饲养,猪舍栋间距离  相似文献   

14.
(一)场址的选择与布局要利于防疫 牛场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宽阔之处,位置要远离交通要道、医院、工厂、居民区1 000米之外。牛场应有围墙,生产区、办公室、生活区要分开,各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贮粪场、病牛舍、兽医室要设在牛舍200米以外下风向偏僻处,以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 (二)建立消毒制度 谢绝外来人员参观入场。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场工作。场内所有工作人员及车辆必须从消毒池地经过。牛舍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无异…  相似文献   

15.
1场址的选择与布局要利于防疫牛场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宽阔之处,位置要远离交通要道、医院、工厂、居民区1000米之外。牛场应有围墙,生产区、办公室、生活区要分开,各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贮粪场、病牛舍、兽医室要设在牛舍200米以外下风向偏僻处,以利于防疫和环境卫生。2建立消毒制度谢绝外来人员入场参观。场门、各区入口处消毒池内要保持有高浓度消毒液,并要时常更换。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衣、帽、鞋,经紫外线消毒15分钟后才能入场工作。场内所有工作人员及车辆必须经消毒池地经过。牛舍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氨气、…  相似文献   

16.
1 猪场的选址及防疫设施 规模猪场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背风向阳,供水供电方便,有充分自然隔离条件的地段。全场严格划分行政管理区和饲养生产区,2区之间设隔离屏障。场内设消毒室、更衣室,大门人口、饲养区人口及猪舍人口分别设立消毒池。设立兽医室、病猪隔离场所,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等。  相似文献   

17.
正1无区改有区猪场设立四个区域,即办公生活区、生产区、隔离观察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用围墙将猪舍和办公生活区分开,条件许可的力争使生活区与生产区保持15~20 m以上的距离。围墙采用12墙,高度1.8~2.2 m,双面抹灰,墙体应坚固,不易倒塌。猪场后方设立无害化处理区、粪便堆放区,并建专用通道与二者相连,场内净道污道分开。2建消毒通道进出生产区处建一个车辆消毒通道,邻近消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生猪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渐显露出来,如:经营者防疫意识淡薄,滥用疫苗,忽略场内消毒工作等。笔者现将多年来所采取的消毒、驱虫、免疫以及无害化处理的相关技术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消毒1.1猪场设场门、生产区门、猪舍门三道消毒防线。生产区设消毒室,装置外消毒灯。场门、生产区门设消毒池,内置2%~3%的苛性钠溶液或其他消毒液,水深10~20cm;猪舍门消毒池用浸泡过消  相似文献   

19.
1选好场地,合理布局 在选择猪场场址时,应首先考虑该地段是否有利于进行卫生防疫。猪场要建筑在地势高、干燥,排水便利,水源充足,离公路、河道、村镇、工厂、学校等500米以外处,猪场四周应筑围墙。粪便发酵池最好设在围墙外。  相似文献   

20.
1 鸡场场区的防疫消毒鸡场场区和生产区四周应设有围墙或挖防疫沟 ,场区、生产区、鸡舍门口设置脚踏消毒池和紫外线灯 ,生产区设更衣室。一切车辆出入须经消毒池 ,通过喷雾消毒后才能通行。出入口设专人看守 ,非本场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入内。环境消毒 :整个鸡场的环境、道路、鸡舍周围定期用火碱(1% )喷雾消毒 ,每周 1~ 2次。疫情时 ,应加强对场区环境的消毒。禽舍消毒 :消毒工作程序是 :一冲 ,二烧 ,三喷 ,四熏蒸。孵化厅消毒 :孵化前熏蒸 ,孵化期间要做好室内消毒工作。消毒效果的测定 :监测方法是 ,消毒前后同一物体 ;同一环境 ;同一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