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户饲养90日龄青年鸡1500只,该鸡群按常规饲养管理并进行接种免疫。平时鸡群仅有个别鸡只咳嗽,小部分鸡粪便稍稀,大群无明显异常。2009年5月11日下午,业主发现有3只鸡伏卧、发呆,经药物治疗后很快死亡。后经剖检后诊断为法氏囊病,于是紧急注射普莱柯生产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精制高免蛋黄抗体。  相似文献   

2.
新泰市某户饲养草鸡600只,鸡新城疫病、法氏囊病均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鸡群健康。110日龄时,正值冬初,在放鸡途中鸡群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年鸡。以鸡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高温、阴雨潮湿的天气易导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发,故引起养鸡场的高度重视。现将笔者2014年5月中旬遇到的1起病例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会对中枢免疫器官造成破坏。对于易感鸡群而言,此病具有发病突然、病程长短不一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为了避免对鸡群造成不良影响,饲养人员必须加强疾病诊断工作,具体结合鸡群典型症状、流行病学特点和病理解剖情况,确保诊断的综合性和准确性,进而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降低此疾病发病率,确保鸡群健康生长,为养殖户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类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的流行非常广泛。本病主要侵害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因法氏囊被破坏,使鸡降低其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并造成鸡对免疫接种的应答反应低下或造成免疫失败,患病鸡群常继发感染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白痢病等。2006年1月宣化区某鸡场发生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及白痢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春光乡大北街村某户饲养肉仔鸡1500只,从2006年1月份起,鸡群开始发病,发病率85%,死亡率40%。以后经法氏囊苗免疫的鸡群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发病,发病率3…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肉仔鸡和蛋鸡中常发生,本地鸡的发病率低,最近门诊治疗了3例本地鸡法氏囊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这3例法氏囊病的本地鸡,为3户饲养,3群鸡共有910只,分布在尚志镇内散养,鸡群于2003年6月25日开始发病,至7月17日共有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病毒感染所致,对养殖户鸡群检查,确诊为传染式法氏囊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要控制该病,需要选用敏感药物、加强消毒与饲养管理、及时隔离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宁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4种鸡病流行情况,采集全区15个规模养鸡场450份血清,采用ELISA方法对这4种鸡病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和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总体抗体阳性率较高(81.1%~91.3%),可有效保护鸡群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抗体阳性率0~5.3%,说明宁夏部分养鸡场存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感染。本次调查,证实宁夏地区大部分鸡场重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产蛋下降综合征3种疫病疫苗免疫工作,且使用的疫苗有效,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建议中小规模养殖猪场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阳性场户要制定合理的净化方案,建立健康稳定的免疫鸡群。此次调查,为宁夏地区鸡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在养鸡生产中,很多养鸡户只注重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病的防控,忽视了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控,由于没有采用有效的疫苗预防,加上基础设施差,控制养殖环境意识不强,鸡大肠杆菌病时有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因及流行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如鸡群饲养密度大、鸡舍换气不良、潮湿、温度过高过低等都是发病的重要诱因。由于养殖密度大,粪便污染和空气污浊,致病性  相似文献   

10.
“清解汤”试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中药“清解汤”(暂定名),在5个鸡群治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1241只,治愈1205只,治愈率达97.1%。(一)材料和方法1.受试鸡群:发病鸡均为伊莎褐商品蛋鸡,地面半开放式饲养,喂自配饲料。10日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目前鸡群中较常见的一种病。从经济上看造成养鸡损失最严重。我场及饲养三黄鸡的专业户从1990年11月开始使用华南农业大学兽医系兽医院、广东省农科院兽医所生化厂生产的双价高免蛋黄液对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进行紧急注射。到1991年元月底,共用双价蛋黄液100多瓶、注射鸡上约27000只,注射后2—3天病情基本平息,保护率95%以上。对刚发病鸡群,或发病前1—3天的鸡群注射,两天后病情基本平息,仅在注后1—2天出现极小量鸡为死亡,保护98%以上。对发病鸡群(已出现鸡只死亡的鸡群)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腔上囊病(IBD)即鸡法氏囊病,是幼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侵害鸡腔上囊,致使腔上囊明显肿胀、坏死和萎缩。IBD目前在世界各国养鸡地区均有发生,我国也不例外,北京、华南、华东、内蒙古等地早有报道,并分离出病毒。有的鸡群死亡较多,有的鸡群使用疫苗进行预防,但却无效,也有疫苗使个别鸡群病情加重,经采用鸡法氏囊制剂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地区的肉鸡鸡群中首次发生,因此又称甘博罗病。该病病毒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导致鸡体免疫机能障碍,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  相似文献   

14.
1998年8月,我省海安地区某鸡场饲养的7000只12日龄蛋鸡,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达67%,死亡率达30%,经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1临床症状鸡群突然发病,并迅速波及整个鸡群。病初体温高,精神萎顿,羽毛蓬乱无光泽,食欲减退,饮水增加,排出...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情况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1年3月,武威市凉州区某鸡场饲养的8 000只21日龄鸡群突然大批发病,6 d内死亡260只。发病后3~4 d死亡达到高峰,平均每天死亡60多只。发病1周后,病死鸡数明显减少,迅速康复。根据临床经验和症状,怀疑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6.
1998年3月阿克苏市某个体鸡场饲养的4000只肉杂鸡19日龄时发生了鸡新城疫病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混合感染,继发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疫苗紧急接种和药物防治等措施,控制了疫情,共死亡鸡1900余只;死亡率达48.5%,损失严重。1发病情况 该鸡1998年2月26日由阿克苏某鸡场引入,于12日龄进行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和点眼免疫。每只1头剂,15日龄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每只1.5头剂。至发病前鸡群生长良好,成活率98.7%,19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当日死亡24只,经诊断为鸡新城疫与法氏囊混合感染,次日鸡群…  相似文献   

17.
正蛋用雏鸡是指0~6周龄的幼鸡,饲养好坏不仅影响雏鸡成活率,还影响鸡群以后的整齐度、开产时间、高峰产蛋率等,搞好雏鸡常见病防治是养好雏鸡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尤以雏鸡发病快、死亡快、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尤以20~60日龄鸡易感。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邹平县某养鸡场饲养有海兰白蛋鸡3000只,平均在两个饲养场独立饲养。2009年底时,其中一场饲养至35日龄时,鸡群发生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确诊后,购买了国内某公司生产的法氏囊精致抗体,紧急注射后,疫情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5d后该场病情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28日,河北省任县旧州乡董某饲养的1000只肉鸡,鸡群只接种过一次新城疫疫苗,两次法氏囊疫苗。在简陋鸡棚内地面散养。34日龄,鸡群突然发病,及时投服青霉素、链霉素、蒽诺沙星等药物,不见好转,反而病鸡增多,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20.
正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眼型和混合型,偶有败血型.鸡痘分布广泛,对养鸡业危害普遍,鸡痘病分布地区较广泛,几乎所有养鸡的地方都有鸡痘发生,并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以春秋两季和蚊蝇活跃的季节最易流行,在鸡群高密度饲养条件下,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体表寄生虫、维生素缺乏和饲养管理粗放,可使鸡群病情加重,如伴随有葡萄球菌,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可造成大批鸡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