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华宫廷黄鸡张国增,郝桂静北京宫廷黄鸡育种中心(102206)中华宫廷黄鸡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品种,由明朝至清朝都是帝王的御膳贡品。该品种形成年代已无法考证。解放后北京的近郊仍有少量饲养,由于宫廷黄鸡的外貌和九斤黄、北京油鸡有很多地方近似,所以不好识辨。...  相似文献   

2.
市场纵横     
北京宫廷黄鸡深受青睐北京宫廷黄鸡是由北京宫廷黄鸡中心畜牧中心畜牧师张国增通过八年对明清御膳品,中华宫廷黄鸡进行了保种选育,纯天然无公害饮料以及饲养工艺的研究,培育出这一外貌独特,即“三黄”“三毛”“六翅”。既具有独特鲜味和富含营养的品种,给人一种返朴...  相似文献   

3.
锦州市北宁市农业部今日发布,辽宁省锦州市北宁市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1月6日.辽宁省锦州市北宁市养殖户饲养的鸡出现死亡,即报告给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11月8日,辽宁省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并立即采集病料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事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4.
宫廷黄鸡来由 中华宫廷黄鸡,隶属北京油鸡长期选育后形成的新的种群,但这小小的物种竟与起伏的历史相系,此鸡原属于清廷御膳所专用,民间又称它为“皇帝鸡”、“凤凰鸡”。相传清末战乱,此鸡失落民间。1977年北京畜牧局张国增畜牧师开始调查这一地方性珍禽,1983年在圆明园北墙外肖家河一带发现曾为皇室奉养过的宫廷黄鸡,由于当时该鸡一直属为皇室饲养,民间很难见到,中国农科院家禽畜牧研究所也无该鸡的图谱和文字记载,无人识得该鸡为何类家禽品系。  相似文献   

5.
中华宫廷黄鸡是含有北京油鸡血缘的优质黄羽肉鸡,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应用品系培育和品系杂交配套技术,通过杂交组合试验筛选,成功选育出的高档优质黄羽肉鸡。   中华宫廷黄鸡体形外貌独特,大多具有凤头、毛腿等特征。全身羽毛黄色,以肉质细嫩鲜滑、肉味鲜美而著称,因其祖先曾作为清朝宫廷的御膳用鸡而得名。近年来中华宫廷黄鸡进入国内、外市场,被生产和消费者接受,出口日本引起轰动效应,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一、营养水平与饲料   中华宫廷黄鸡商品代90日龄公母鸡平均体重1.5kg以上,料肉比3∶1。与快大型白羽肉鸡相比,宫廷黄鸡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宫廷黄鸡的营养水平也可相对较低,但育雏期和肥育期都应使用全价配合日粮,应根据中华宫廷黄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配给各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雏鸡饲料要求新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日粮中还应保证钙、磷、锌、铁、铜、碘、硒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的平衡供应。其营养水平标准参见表1。   二、饲养管理技术   1.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功的首要条件。育雏的第1周要求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第5周达到20~23℃。育雏鸡舍至少需要提前24h预温(炎热季节除外),以使鸡舍提前达到所需的温度,保证雏鸡到达时有一个温暖的环境。在炎热季节,育雏温度不能超过37℃,温度过高时对雏鸡不利;防止阳光曝晒雏鸡,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饮水和饲喂 雏鸡要求先饮水后开食。经长途运输的雏鸡可先饮用5%的葡萄糖水,但亦需防止暴饮。在育雏前1~2周的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如恩诺沙星、氟哌酸、红霉素等)和维生素电解质,连饮5天,可预防雏鸡白痢,提高育雏成活率。   通常要求出雏后24~36h进行开食,最迟不超过48h。可把开食料撒在纸上或浅盘上,雏鸡自由采食,3~4天以后再改成喂料器。全期自由饮水、自由采食。   3.饲养密度、通风 饲养雏鸡的数量,取决于饲养设备情况,比如喂料设备、饮水设备、通风设备等。一般0~30日龄饲养25~30只/m2,30~60日龄饲养15只/m2,60~90日龄8~10只/m2。在冬天,密闭鸡舍要注意处理好保温和通风换气的关系。通风换气以人走进鸡舍,眼睛、鼻子不会受到刺激为度。  相似文献   

6.
对肉用种鸡在常规饲养密度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改变舍内设备和饲养工艺后,将饲养密度提高20%,结果表明:(1)两组青年鸡育成率均达到良好水平,但试验组育成成本比对照组低4.29%;(2)试验组产蛋期单产虽比对照组下降2.47%,总产量则提高了16.73%;(3)试验组每套青年母鸡育成成本下降2.06元,每枚可孵种蛋生产成本下降0.028元,每套种鸡利润提高4.25元,每平方米多生产雏鸡111.27羽,  相似文献   

7.
宫廷黄鸡     
当您亲口吃到只用盐当佐料炖的鸡那么香,且没有其它异味,您自然想问,这是什么鸡?它叫中华宫廷黄鸡。中华宫廷黄鸡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品种,明清两代曾是御膳佳品,当今也上了国宴。它的名称是我国末代皇帝之胞弟爱新觉罗·傅杰先生亲自命名和题辞的。说起黄鸡,还有一段曲折故事。清末战乱,此鸡失落民间。解放以后,中央警卫团曾从民间收集20多只饲养在巨山农场,该农场为专向中央首长特供蔬菜、肉禽蛋等的副食品基地。文革中,此鸡再次失落民间,直到1987年,农业部、北京农委为了保种,组建专业公司。1991年,北京市畜牧局畜牧师张国增…  相似文献   

8.
北京油鸡又名“中华宫廷黄鸡”,是一个原产于北京、非常珍贵的优良地方鸡种资源,2001年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重点保护品种,2004年被北京市政府认定为北京市优质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北京油鸡在北京市及全国各地推广后,以独特的外貌特征、优异的肉蛋品质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受到市场欢迎,逐步形成了北京油鸡特色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9.
日粮中添加沸石对黄羽肉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40只28日龄黄羽肉鸡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4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分别饲喂沸石含量为0,2%,4%和6%的日粮,56日龄时结束饲养试验。在55日龄时,各组随机抽取健康的鸡24只(每个重复取6只,公母各半),空腹翅 静脉采血,测定血液激素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4%和6%沸石的鸡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鸡提高5.17%,11.07%和8.12%;添加不同量的沸石均能显著提高血液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相似文献   

10.
中华宫廷黄鸡日粮中半胱胺添加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建设  李军 《饲料工业》1999,20(11):17-18
1 日龄健康中华宫廷黄鸡雏鸡300 只,随机分为3 组,分别为试验组、国标组和对照组,每组10 个重复,每个重复10 只。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每隔5d 添加半胱胺1 次,剂量为100mg/ kg 体重。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在1 日龄~30 日龄, 其生长性能明显优于其它两组。其中, 1 日龄~15 日龄总增重, 试验组、国标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0 .75g 、112.03g 、和111 .55g , 试验组较之分别提高7.78 % (P< 0 .01) 和8 .25 % (P< 0 .01) ; 料增重比3 组分别为1 .935、1 .974 和2.03 , 试验组较之分别减少1 .98 % 和4.68 % 。16 日龄~30 日龄总增重相应为222 .25g 、212 .57g 、和202 .75g ,试验组较之分别提高4 .55% (P< 0.05) 和9 .62% (P< 0.01) ;料增重比相应为2 .19 、2 .245 和2 .254 ,试验组较之分别减少2 .45 % 和2 .84% 。  相似文献   

11.
选用健康正常的1日龄宫廷黄鸡、快大黄鸡、广西黄鸡、罗曼蛋鸡和白羽肉鸡各120只,在相同营养条件下饲养至98日龄时屠宰,测定并比较各品种鸡的肌肉肌苷酸及其相关代谢物含量。试验结果如下,对于HYP的含量,罗曼蛋鸡极显著高于宫廷黄鸡和快大黄鸡(P<0.01),显著高于广西黄鸡(P<0.05),其它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IMP含量,宫廷黄鸡和快大黄鸡极显著高于白羽肉鸡(P<0.01)并显著高于罗曼蛋鸡(P<0.05),白羽肉鸡显著低于广西黄鸡(P<0.05),其它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INO含量,宫廷黄鸡和广西黄鸡极显著低于白羽肉鸡(P<0.01)。对于AMP含量,白羽肉鸡极显著高于广西黄鸡、宫廷黄鸡和快大黄鸡(P<0.01),罗曼蛋鸡显著高于广西黄鸡和快大黄鸡(P<0.05),宫廷黄鸡极显著低于罗曼蛋鸡(P<0.01)。对于ADP含量,宫廷黄鸡、广西黄鸡和快大黄鸡显著高于罗曼蛋鸡和白羽肉鸡(P<0.05)。校正IMP含量在各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农业新技术》2001,19(2):43
中华宫廷黄鸡系采用具有300年历史的珍稀鸡种——北京油鸡配套繁育而成,以外观奇特、肉质优异、鸡味浓郁而著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从1972年以来,对该鸡种进行系统的保种和选育研究,曾被列为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并多次获奖。 中华宫廷黄鸡外貌奇特,具有“头顶凤冠、颌生胡须、脚生羽翼”的别致外貌(俗称“三毛”),颇具观赏价值。该鸡生长周期较长,90~100天上市,体重1.4~1.5kg,肌纤维细腻,肉质滑嫩,机体沉积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鸡味浓郁,口味鲜美,有特殊的芳香味,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补价值,在三黄鸡中属于高档特优质型黄羽肉鸡。 1998年,中华宫廷黄鸡列入北京市重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并在各郊区县进行了示范与推广,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了对我国这一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大兴县长子营镇牛坊村经济合作社在1999年院乡合作的基础上,采用股份合作制形式建立了现代高效农业企业——北京德盛园珍禽养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华宫廷黄鸡的研究、养殖、加工和销售。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畜牧所投资30万元,牛坊村投资20万元。由于项目本身前景非常好,牛坊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户还集资210万元兴建了中华宫廷黄鸡的专门养殖小区,年可饲养宫廷黄鸡30万只。企业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运转,以带动农民致富。公司兴建了饲料加工车间、屠宰车间、冷库,还配备了冷藏车专门负责送货。公司负责提供雏鸡、饲料、疫苗和技术服务,农户负责养殖,公司回收后负责屠宰加工,以“德盛园”品牌进行销售。 公司成立以来,在大兴县乃至北京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目前,第一批5万只宫廷黄鸡已陆续上市,产品主要销往北京的大型超市、饭店和酒楼等中高档消费市场,受到普遍欢迎,产品已被人民大会堂、贵宾楼饭店、中国大饭店等多家单位采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2年的农村试养表明:多丝量蚕品种华东×春晨,食桑旺、产量高、茧型大、茧层厚、丝质优;与对照种秋丰×白玉相比,公斤茧颗数少8.12%,盒种增产5.99%,茧层率提高8.12%;茧丝长为1129m,比对照长100m,提高了9.75%;出丝率提高2.87%,光折减少了2.86%;通过贯彻良种良法饲养技术措施,能够体现优质高产的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选用同日出壳公母健雏各222只,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海波罗肉鸡早期生长发育等有关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公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母鸡快,平均日增重比母鸡高4.53g,公母鸡7周龄体重分别为2197.06g和1976.47g;累计耗料量公鸡比母鸡多16.33g;公母鸡料肉比分别为2.10和2.33;经7周龄饲养公母鸡成活率均达92%,抗逆性强,是值得推广的优质鸡种。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优质黄羽鸡在自然放养条件下的屠宰性能和鸡肉品质,选择较受市场欢迎的宁海土鸡Ⅰ号、广西三黄鸡和苏北草鸡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三种优质黄鸡的屠宰率和半净膛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腿肌率和胸肌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宁海土鸡Ⅰ号的腿肌率最高为23.84%,广西三黄鸡的胸肌率最高为16.07%,腹脂率以宁海土鸡Ⅰ号最低,仅为2.63%;胸肌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宁海土鸡Ⅰ号最高,分别为25.15%和7.21%;剪切力比较,以广西三黄鸡最高,为2.38%。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京星黄羽肉鸡和哈巴德白羽肉鸡的对比饲养试验,发现京星黄羽肉鸡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肉质好的特点,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增重差异不显著,但成活率却高于对照组7个百分点,而且京星黄羽肉鸡鸡肉口感特别好,肉质细嫩,鲜香可口,无油腻感,保持了中华宫廷黄鸡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17.
鸡精原细胞分离纯化与体外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组合酶分步消化法并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贴壁纯化的方法,从不同时期的鸡睾丸组织中分离精原细胞。结果发现:①Percoll分离后,出壳6d雏鸡获得的细胞总数、精原细胞总数、精原细胞纯度分别为282.1、174.6、61.9%,其中精原细胞纯度比孵化15d、19d鸡胚和出壳后13d雏鸡分别高10.2%、5.7%和2.5%;②贴壁纯化后精原细胞纯度达到82%,比未经贴壁纯化的精原细胞纯度高出15.6%;③在无饲养层培养条件下,比较Percoll梯度分离前、后鸡精原细胞体外培养的情况,Percoll梯度分离前精原细胞贴壁在时间上比分离后较快,且分离前精原细胞体外存活时间亦比分离后长。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广东地区矮脚黄鸡、新兴黄鸡、广西三黄鸡等品种种鸡产蛋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脚黄鸡的适应性、抗病性较强,死淘率低(6.31%),料蛋比低(5.05),产蛋整齐性好,从开产到产蛋率达80%的天数短(25天);新兴黄鸡产蛋期产蛋教高达182.44枚,破蛋率低,为1.55%;广西三黄土鸡开产日龄早(148日龄),日采食量低(164.83g),产蛋期只总耗料量为41.37kg。矮脚黄鸡对广东地区高温、多湿的环境适应性较强,适合在广东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19.
在海拔1650~2400m的青海民和地区,饲养罗曼父母代种鸡的68周龄产蛋量为218个;种蛋合格率为90%;受精蛋孵化率为80%左右;平均育雏率为95.3%;育成率96.7%;入舍母鸡成活率94.5%;均接近于西安饲养的情况,表明该品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能适应青海农区的生态环境,可以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20.
在同一批25周龄海塞克斯父母代种鸡中,随机选择5760只,分为大群笼养组(对照组)和小群笼养组(试验组)进行对比试验。对照组共有8个大笼,每笼饲养种鸡360只;试验组共有64个小笼,每笼饲养45只;公母均按1:8搭配。在饲料营养和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26周饲养,得出以下结果:(1)试验组全期平均产蛋率达88.02±2.29%,对照组为79.63±6.87%,两组间差异十分显著;(2)试验组全期平均死淘率为1.18±0.18%。对照组死淘率达到7.25±5.43%;(3)试验组总产值为254192元,比对照组增值37.9%;;(4)蛋均耗料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