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明确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为指导生产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和2,4-滴丁酯对玉米的药害症状以及株高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莠去津在推荐剂量0.5~5.0倍用量下对玉米的安全性较高;硝磺草酮在推荐剂量3.0~5.0倍用量下,叶片产生药害症状,但药后30 d药害症状能够自行缓解,对玉米株高和鲜重无显著影响;烟嘧磺隆在推荐剂量3.0~5.0倍用量下对玉米株高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鲜重无显著影响;2,4-滴丁酯对玉米株高或鲜重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4种供试茎叶处理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莠去津、硝磺草酮、烟嘧磺隆、2,4-滴丁酯。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小麦甲基二磺隆安全剂,为甲基二磺隆在小麦上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吡唑解草酯、双苯恶唑酸、环丙磺酰胺3种安全剂对甲基二磺隆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小麦对甲基二磺隆比较敏感,株高和鲜质量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0.20和0.86 mg/L。双苯恶唑酸及环丙环酰胺无法有效降低甲基二磺隆对小麦的药害,吡唑解草酯对小麦的保护效果较好,不同剂量甲基二磺隆与吡唑解草酯0.250、0.50、1.00 mg/L混用时,对小麦株高的EC50值分别为0.70、0.59、0.89 mg/L,分别较甲基二磺隆单独使用提高了3.50、2.95、4.45倍,显著提高了小麦对甲基二磺隆的耐药性。但通过盆栽法测定表明,甲基二磺隆与吡唑解草酯1∶2混用对节节麦的防效较甲基二磺隆单独使用下降均在10%以上。[结论]吡唑解草酯对小麦甲基二磺隆药害的缓解效果较好,但同时增加了节节麦对甲基二磺隆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合水稻田的高效除草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50%二氯喹啉酸WP、38%苄·二氯WP和25 g/L五氟磺草胺OF 3种水稻田常用除草剂对水稻产量、杂草防除,以及后茬作物烟草、花生株高及鲜重的影响。[结果]药后15、45 d株防效及鲜重防效表现为38%苄·二氯WP25 g/L五氟磺草胺OF50%二氯喹啉酸WP;与对照相比,3种除草剂对水稻产量均有增产作用,增产效果为38%苄·二氯WP25 g/L五氟磺草胺OF50%二氯喹啉酸WP;3种除草剂处理过的土壤对后茬作物烟草、花生株高、鲜重的影响有差异,其中50%二氯喹啉酸WP和38%苄·二氯WP对后茬烟草、花生株高、鲜重有抑制作用,而25 g/L五氟磺草胺OF安全性好。[结论]考虑到二氯喹啉酸田间杂草抗药性以及土壤残留药害等因素,建议在水稻-烟草、水稻-花生等轮作区推广应用25 g/L五氟磺草胺OF防治稻田杂草。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乳剂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乳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为7.2~18.0 g a.i./hm2时对小麦田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40 d总体株防效为79.66%~93.26%,鲜重防效为82.19%~94.53%,且对小麦安全性较好。[结论]试验结果为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乳剂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性粒剂(豆杰)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指导该药科学使用,2012年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性粒剂对玉米、向日葵、南瓜、西瓜、烟草等大豆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出苗率、株高和鲜重作为指标对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性粒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性粒剂对5种后茬作物均存在药害,西瓜和烟草受害最为明显,施用氯酯磺草胺的土地翌年不宜种植西瓜和烟草。氯酯磺草胺对玉米、向日葵和南瓜在早期也有明显药害,但3种作物耐药性较好,在上年用药量低于63 g/hm2的地块种植3种后茬作物时,作物初期受害后期可完全恢复,但前提是降雨量必须充沛。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31.5%异噁唑草酮·噻酮磺隆35 mL·667 m-2可有效防除当地夏玉米田常见杂草,对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达90.7%,阔叶杂草的鲜重防效为100%;防除效果高于常用的55%硝磺草酮·莠去津SC120 mL·667 m-2;玉米3~5叶期全田喷雾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对移栽水稻田后茬作物的影响,在水稻移栽后施用不同用量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收割后播种不同作物(菠菜、白菜、大蒜、甘蓝和菜心),调查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对后茬作物出苗率、株高、鲜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移栽水稻田连茬使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540 mL/hm2后,后茬作物菠菜、白菜、大蒜、甘蓝和菜心的出苗率、株高、鲜重、产量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在移栽水稻田连茬使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对后茬作物安全,生产上可以使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防除水稻田杂草。  相似文献   

8.
<正>1硝基磺草酮药害原因分析1.1硝基磺草酮药害发生的条件1.1.1过量使用造成药害玉米苗后使用硝基磺草酮过量,可使玉米受药害。安全用量为有效成分150~195g/hm2,施药时药箱加入植物油型喷雾助剂或除草剂已加植物油型助剂,可降低用药量,有效成分为105~150g/hm2,关键技术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水稻直播田稗草的防除筛选高效安全除草剂。[方法]选择常用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及其复配制剂、双草醚、氰氟草酯,考察其对水稻直播田稗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20%氰氟草酯OD、5%五氟磺草胺OD、24%五氟·吡·氰氟OD、18%五氟·氰氟OD、15%双草醚OD对水稻直播田稗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常量施药鲜重防效基本可达90%以上,但不同来源的产品防治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及其复配制剂对水稻安全性较好,双草醚安全性次之,但不同药剂对不同的水稻品种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及其复配制剂具有防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可用于水稻直播田稗草防除,但应注意用药量并轮换施用,避免药害和稻田稗草抗性水平的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10.
王雪影  金岩  刘守柱 《农学学报》2020,36(9):117-121
[目的]研究除草剂在不同杂草群落结构麦田中的防治效果,探索杂草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以期为麦田杂草的化学防控提供支持。[方法]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测定了不同除草剂在冬小麦阔叶杂草田、禾草田、禾阔混生田的防治效果。[结果] 结果表明:双氟磺草胺对阔叶杂草的效果最好,禾草发生较多的田块及禾阔混生田以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氟唑磺隆为好;播娘蒿、荠菜等对大部分防治阔叶杂草的药剂依然较为敏感,其中双氟磺草胺敏感性最高,并对恶性杂草猪殃殃有特效;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对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氟唑磺隆敏感,但只有甲基二磺隆对恶性杂草节节麦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结论] 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小麦田首选双氟磺草胺,以禾本科杂草及禾阔混生的小麦田宜选择甲基二磺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玉米芯和羊粪混配基质对豌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开发利用当地农业有机废弃物发展豌豆无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豌豆为研究对象,以玉米芯和羊粪为基质材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5个基质配方,以常规土壤栽培和不施加羊粪的玉米芯为对照。[结果]配方1(羊粪∶玉米芯=1∶5)极显著提高了豌豆出苗率和幼苗叶面积,显著增加了豌豆幼苗的株高、茎粗和根长;配方2(羊粪∶玉米芯=2∶4)极显著增加了豌豆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显著增加了其茎粗。配方1在豌豆苗的叶干重、根鲜重、茎鲜重和叶鲜重方面均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土壤和玉米芯配方;配方2在豌豆苗的茎干重、叶干重、根鲜重、茎鲜重、叶鲜重和根冠比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土壤和玉米芯。[结论]羊粪∶玉米芯为1∶5和2∶4是比较理想的豌豆苗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四川省优质高产糯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鲜食糯玉米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提高鲜食糯玉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土壤原油污染对农作物及土壤的影响。[方法]每盆装土样1 kg,按土壤中原油浓度为0、100、500、1000、5000、15000、30000mg/kg处理土壤,测量2种蔬菜的发芽率、幼苗高度、根系长度、幼苗总鲜重。[结果]萝卜幼苗对原油的敏感度明显高于黄瓜。当处理剂量为1000~30000 mg/kg时,2种蔬菜幼苗总鲜重与对照间都呈极显著差异。处理剂量对2种蔬菜幼苗总鲜重均具有显著线性负相关;处理剂量为500~30000 mg/kg时,2种蔬菜根系长度与对照间呈现极显著差异。原油处理剂量与黄瓜和萝卜根系长度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分别为-0.8441和-0.7945。[结论]土壤原油污染对2种蔬菜幼苗的相对抑制率表现为根系长度大于幼苗总鲜重。  相似文献   

14.
外源激素对甜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喇叭口期分别用玉黄金和多效唑对3个甜玉米品种进行叶片喷施处理,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外源激素对甜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各处理对甜玉米5个光合特性和12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种激素引起甜玉米株高和地上部鲜重降低,从而导致产量降低.经过玉黄金处理后,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但是经过多效唑处理后,不同品种的光合特性表现不一致.玉黄金使株高、穗位高降低,在矮化植株上的作用比多效唑明显,并引起产量的降低,比对照降低2.71%-19.64%.通径分析表明,1.0 mL·L-1玉黄金处理下,地上部鲜重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1.5 mL·L-1玉黄金处理下,叶绿素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0.2%多效唑处理下,单苞鲜重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0.13%多效唑处理下,株高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烟薯套种甘薯品种筛选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烟薯套种的甘薯品种。[方法]于2014和2015年连续2年分别在不同烟区进行烟薯套种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的筛选评价试验,筛选适宜烟薯套种的甘薯品种。[结果]所有甘薯品种在烟薯套种情况下鲜薯产量均比纯作下减产,地上部蔓长增加,分枝数减少,地下部结薯数减少。[结论]结合2年鲜薯产量和蔓长的变化情况,筛选出苏薯9号、商薯19、徐薯32、广薯87共4个甘薯品种最适宜烟薯套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云南省3个主要金线莲栽培品种在云南省的生长状况和主要药用成分。[方法]使用K4基质在林下种植培育5个月后,通过对3个金线莲品种的粗多糖、总黄酮和氨基酸含量等内含物的测定和植株干重、鲜重、折干率等形态指标的测定,分析3个品种的生长状态。[结果]3个品种的粗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氨基酸含量、干重、鲜重和折干率等指标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滇越金线兰是云南本地种,植株形态高大、产量高,总黄酮和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2个福建品种。[结论]滇越金线兰是云南省人工种植首选的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7.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硝磺·异丙·莠46%悬浮剂苗后茎叶喷雾,防除春玉米田多种1a生单、双子叶杂草效果好,杀草谱广,速效性好。药后30d,株防效均达94%以上,鲜重防效均在93%以上,用量100~300mL/667m2,且对玉米安全。综合考虑,建议该除草剂的推荐剂量为120~150mL/667m2。  相似文献   

18.
甜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AMMI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MMI模型分析方法对福建省2008~2011年连续4年甜玉米区域试验数据进行产量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以基因型效应为主的有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以环境效应为主的有产量、出苗至采收日数、穗粗,以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的有行粒数、鲜百粒重;性状的稳定性以穗长、穗粗、穗行数最好,其次为出苗至采收日数、行粒数、鲜百粒重,第三为株高、穗位高,最差为产量;不同性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9.
福建甜玉米区试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8-2011年福建甜玉米区试品种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鲜果穗产量、出苗至采收日数、穗粗、行粒数、鲜百粒重、鲜出籽率年份差异不显著;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年份间有差异;甜玉米产量与穗长、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鲜百粒重、穗粗、出苗至采收日数、穗行数呈不显著正相关,与鲜出籽率、株高呈不显著负相关。甜玉米纹枯病发生普遍,病情较重,大斑病、小斑病、锈病中等发生,茎腐病、粗缩病轻发病。参试甜玉米品种品质平均得分83.35分,接近对照(粤甜3号,85.25分)。  相似文献   

20.
气调对甜玉米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气调包装技术对甜玉米贮藏保鲜的效果。[方法]甜玉米鲜果穗经PA/PE袋充以不同比例的气体后包装,在5℃条件下冷藏。[结果]在O2浓度为5%、CO2浓度为10%的气调条件下,甜玉米呼吸强度降低64.47%,可溶性糖的散失减少17.15%,还原糖的保持率增加19.32%,淀粉的积累量降低63.19%,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对照。[结论]气调可使鲜食甜玉米保质期延长至15 d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