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发生条件及传播途径等为切入点,提出了其主要防治技术,以期为桃树种植人员防治桃树病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综合防治指的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将不同的治理手段综合在一起,将病虫害对桃树的影响降至最低,使桃树顺利、健康地生长,达到丰产丰收目的。桃树存在病虫害时灵活地将各种防治技术综合运用,可大大提高防治效果。本文围绕桃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多年在桃树上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的实践和系统研究,总结了北方地区桃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北方桃树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规程,以期为北方地区防治桃树病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固原市原州区桃树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建园、科学施肥、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广大林农在桃树栽培、生产、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固原市原州区桃树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建园、科学施肥、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广大林农在桃树栽培、生产、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桃树病虫害频发已成为制约桃果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准确及时地发现病虫害,辅以病虫害绿色防治,科学地选择和使用,可防止农药污染。文章主要介绍桃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污染及治理措施。根据桃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达到降低农药污染的效果。同时,将农药防治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措施协调使用,以生物药剂代替化学药剂,可减少农药残留和污染,提升桃果品质与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桃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桃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结合天津地区桃树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桃树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桃原产于我国中部及北部,是一种具有观赏性同时还具有较高食用及药用价值的重要经济水果作物.近年来随着桃树栽培面积和品种增多,病虫害也日趋严重.为桃树病虫害的识别、鉴定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从桃树的主要病虫害及其为害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9.
桃是一类营养丰富的水果,其作为市场上的畅销鲜果,是昌乐县种植的主要果种之一,伴随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倾向于选择营养天然的绿色食品,因而应该重视桃树病虫害的防治,从而在实现增加桃树产量的同时,提高桃果质量,进而提高桃树的生产效益,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于农业技术服务的经验,首先总结了桃树病虫害综合防治需要遵守的原则,然后阐述了当前国内桃树病虫害的几大综合防治技术,最后,结合昌乐县实际,总结了几点当地较为常见的桃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方法,以期为昌乐县更好的做好桃树病虫害防治以及其他兄弟城市发展桃树种植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嘉兴市桃树果品安全,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对浙江省嘉兴市桃树常见病虫害的调查,介绍病虫害的发生时期、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桃果实发育期间内源IAA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长素在桃果实中含量变化及其作用,以‘瑞光5号’正常桃、裂核桃、栽培‘久保’桃和野生桃果实为试材,应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桃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内果皮和中果皮的IAA含量。结果表明:‘久保’桃中果皮前期IAA含量高于野生桃,可能是造成裂核的原因,内果皮中含量变化趋势较一致,但野生桃IAA含量高于‘久保’;‘瑞光5号’成熟期正常桃内果皮与裂核桃IAA含量差异显著,变化趋势不同,花后77d裂核果IA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果,表明裂核导致IAA含量异常。说明桃果实在正常发育、成熟及果核开裂过程中与生长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新川中岛和艳红桃2个桃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以期为筛选出适应贵州省气候特点的优良桃树品种提高依据。[方法]连续3年(2011~2013)调查新川中岛、艳红桃2个在当地表现较好的引进桃树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抗逆性等内容,并进行比较筛选。[结果]2个桃品种在当地科学管理条件下,从综合比较结果看,新川中岛和艳红桃的树势分别表现为较强和强,枝条萌芽率分别为55.82%和55.81%,成枝率分别为28.39%和23.26%,叶片大小分别为17.1 cm×4.2 cm和19.5 cm ×5.0 cm,花的大小为4.8 cm ×4.7 cm和4.8 cm ×4.9 cm,座果率分别为43.19%和26.66%,成熟期分别为7月中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95.5和216.9 g,含糖量分别为13.5%和15.8%,单株产量分别为41.3和43.1 kg,果实可食率分别为94.35%和93.81%,都表现为适应性强。[结论]从综合比较结果看,新川中岛品种表现很好,艳红桃品种表现较好,适合在该地区适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冷冻干燥技术在水蜜桃加工中的应用,延长桃的供应周期,增加桃的经济效益。[方法]以上海南汇水蜜桃为原料,采用冷冻干燥法,生产出2种水蜜桃的衍生产品,并采用药品常用质量分析方法对水蜜桃衍生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水蜜桃冻干片和阿胶桃丁,各项营养成分指标满足食品要求,同时不含有重金属铅、铬和镉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结论]2种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水蜜桃的风味物质及营养成分,为解决桃子滞销及桃子冻干脱水工业化生产提供思路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桃红肉性状分子标记的有效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桃红肉性状分子标记在自然群体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以109份桃种质为试材,检测位于LG4上的2个SNPs标记SNP_IGA_386619和SNP_IGA_387198以及LG5和LG3上的SSR分子标记WPS23和UDP96-008的分型与种质果肉红色素的相关性。[结果]秩和检验表明,标记SNP_IGA_386619的3种分型与种质红色素多少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070.05);而标记SNP_IGA_387198、WPS23、UDP96-008的分型结果与红色素多少未达到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561,0.865和0.079。[结论]SNP_IGA_386619标记可用于红肉桃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但依据分型结果判定自然群体红色素的多少仍存在准确性较低的问题,尚需继续开发更加准确的广适性红肉性状分子标记,加速其分子辅助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了解不同桃品种果实糖、酸、Vc特点,比较不同桃品种在糖酸组分及含量上的差异,对不同类型、不同成熟期的16 个桃品种果实的糖、酸、Vc含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研究和比较了不同种质间的差异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组成,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78.81 mg/g,桃果实可划为蔗糖积累型。不同类型桃品种可滴定酸含量差异较大,油桃均显著高于毛桃,达到毛桃的1.6 倍。不同类型桃品种Vc含量差异不显著。由于不同品种果实糖组分、含量及酸含量的不同,使果实的风味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欧善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74-975,1052
[目的]了解大突肩瓢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及其利用价值。[方法]在放有1头大突肩瓢虫成虫的培养皿中分别放20、406、0、80、1001、20、1401、601、80头无翅桃蚜,室内自然条件下饲养,研究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桃蚜的捕食作用。[结果]1头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无翅桃蚜的平均日捕食量在桃蚜密度为20~120头/培养皿时随桃蚜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桃蚜密度为120头/培养皿时最大,达83.889头;在桃蚜密度大于120头/培养皿时下降。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无翅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日最大捕食量的理论值为227.427 8头。[结论]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大突肩瓢虫成虫对无翅桃蚜的捕食量相当大,是控制桃蚜的重要天敌资源,值得保护,应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中原的桃文化自高昌郡时期就有很深的影响,吐鲁番桃文化文书的出土,说明古代吐鲁番地区桃树种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及桃文化对葡萄名称写法的影响,又导致了文书中"桃"与葡萄之间关系的复杂性问题。辨别涉及经济方面的桃文书,是辨析吐鲁番出土"桃"与葡萄文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在。吐鲁番文书中的"桃",包括与"蒲桃"或"浮桃"等并用的"桃";与酒并用的"桃";独有"桃"字的文书。这些文书中的"桃",一是为"蒲桃"或"浮桃"的简称;二是指桃;三是是否一定指葡萄,还存疑。吐鲁番文书中葡萄书写形式有着时代的特征,这些时代特征可以作为我们进一步判定那些不能确定时期或"桃"内涵的文书。出现"桃"与葡萄关系问题的文书是在阚氏高昌初年(460)至武后初年(684)这一时期,但文书的"桃"指葡萄当大致不误。古代吐鲁番地区葡萄的多种书写方式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葡萄在该地区社会经济中所占据着的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恰恰又强化了"桃"在该地区一般指葡萄的认识。吐鲁番出土"桃"文书,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古代吐鲁番桃树的种植,但桃文书是极少的,桃种植规模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NCBI数据库中桃的EST信息开发SSR引物,分析成都平原主栽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探讨各遗传相似系数在桃SSR分析中的适用性,以期为桃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来自NCBI-EST数据库的100对SSR引物对12个不同形态的桃品种进行PCR扩增,分析筛选20对多态性好、稳定性高且均匀分布于桃8个连锁群的引物对40个桃品种进行PCR扩增,并采用5个遗传相似系数分别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20对引物共检测出68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在2~5之间,平均为3.4。多态信息含量在0.36~0.73间变化,平均为0.54。Jaccard相似系数为0.106~1.000;Jaccard系数的共表型相关系数rc最高,为0.772;Dice系数次之,为0.719;Jaccard和Dice系数的系统树一致性最高,CI_c为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在种级水平上和类群水平上分别为0.603和0.374,相应的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1.041和0.591。40个桃品种在聚类中首先分为观赏桃和食用桃2大类,再细分为各类群,聚类结果与传统系谱基本吻合。【结论】基于NCBI数据库中桃的EST信息开发的SSR引物多态性较好,可用于桃的SSR分析。Jaccard和Dice系数适合桃的SSR分析。桃品种总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但水蜜桃品种仍需加强种质创新。  相似文献   

19.
种草对桃园土壤物理性状、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桃园中种植不同品种的牧草,研究不同牧草对果园土壤物理性质、果树生长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桃园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在盛夏季高温季节,种植牧草使0~5 cm土层温度降低8.0~12.3℃,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0.83%~20.62%,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同时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但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降低。种植紫花苜蓿明显促进了桃树新枝生长,而种植菊苣对桃树新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桃园生草有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桃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作用,但改良效果和作用程度在不同牧草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桃花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31个桃花(Prunuspersica)近缘种及品种进行亲缘演化关系的研究.Q型聚类结果表明新疆桃(Prunusferganensis)与桃花亲缘关系很近,寿星桃类、垂枝桃类、紫叶桃类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R型聚类结果揭示了23个性状特征对进化具有独立的作用.最后,作者还讨论了建立桃花品种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