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研究了密集烘烤干筋期不同温湿度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筋阶段的湿度状况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干筋后期(60℃以后)湿度能够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其中以处理T3(干球温度54~59....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烟叶不同部位适宜的干筋期温度,提高烟叶整体烘烤质量,满足烟草工业企业加工需求,以云烟87烟叶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干筋期不同干球温度处理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中部叶设置干球温度64℃、65℃、66℃、67℃4个不同处理;上部叶设置干球温度65℃、66℃、67℃、68℃4个不同处理,湿球温度均设为42℃,测定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综合判定适宜烟叶烘烤干筋期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干筋期不同干球温度处理下,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无明显变化规律,中部叶和上部叶在感官质量上呈现相同规律,随着干筋期温度的增高,中部叶在65℃、上部叶在66℃时感观评吸质量达到最佳;温度继续升高,则烟叶清香蜜甜香型风格减弱,香气质地变差,烟气粗糙明显,杂气和刺激增加。综合以上分析说明烟叶烘烤时,干筋期干球最适温度为中部叶65℃、上部叶66℃,在此条件下烤出的烟叶整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了密集烘烤定色和干筋期不同风机转速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协调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色期和干筋期的风机转速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适当降低风机转速能够明显提高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贵阳烟叶蜜甜香型风格的密集烘烤工艺,为进一步提升贵阳烤后烟叶品质并彰显其蜜甜香型风格特色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云烟87为试材,以贵阳市烟叶生产指导烘烤工艺为对照,根据关键稳温点的干湿球参数,设置中温/高湿、中温/高低高湿、中温/中湿3个烘烤工艺处理,研究各烘烤工艺对烤后烟蜜甜香型彰显度、经济性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干/湿球以变黄期38℃/37℃、凋萎期42℃/36℃、变筋期47℃/36℃、干片期52~54℃/39℃、干筋期65~68℃/42℃的处理烤后烟叶蜜甜香典型度最高,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及评吸质量均最优。【结论】贵阳蜜甜香烟叶密集烘烤宜采用“中温高湿变黄,低湿凋萎、变筋,高湿干片、干筋”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密集烤房烘烤试验验证烤烟品种K326定色期、干筋期的适宜烘烤工艺参数阈值,为云南烟区K326品种密集烘烤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前期热泵烤箱试验得出K326品种烘烤过程定色期、干筋期最佳温湿度及时间范围,采用单一变量原则对不同干球、湿球温度以及时间阈值进行验证,对比K326初烤烟叶的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滇中地区K326品种中部烟密集烘烤过程定色期、干筋期工艺关键阈值:定色前期干球温度45~48℃、湿球温度36~38℃、时间20~24 h,定色后期干球温度53~55℃、湿球温度37-38℃、时间18~20 h;干筋前期干球温度58-60℃、湿球温度39~40℃、时间12~14h,干筋后期干球温度65~68℃湿球温度39~40℃、时间22~26 h。[结论]以上工艺参数配置有利于K326烟叶等级、质量提升以及内含物质充分转化,从而保证烟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感官评吸质量较佳,可以应用于云南滇中地区大规模密集烘烤推广示范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密集烘烤后期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烤烟品种G80中部烟叶为材料,通过变频器控制密集烤房循环风机转速,研究密集烘烤定色后期和干筋期循环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等级比例及其烘烤能耗与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烘烤后期风机转速能够提高中上等烟叶比例,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尤其是对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和口感的改善效果最佳,同时降低能耗.以定色后期风机转速960r/min,干筋期风机转速720r/min增质节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干筋温度对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为确定不同部位烟叶最佳干筋温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翠碧1号品种为材料,通过设置4个不同干筋温度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下、中、上部位烟叶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干筋阶段最高干球温湿度对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有较大影响,中下部烟叶干筋期最高温度64℃,上部叶68℃,烤后烟叶颜色光泽鲜亮,物理特性好,烟叶的外观等级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改善效果较为突出。[结论]适当降低烟叶干筋期最高温度对提高烤后烟叶工业可用性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翠碧一号密集烘烤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欠缺等问题,探索了翠碧一号密集烘烤最佳烘烤工艺,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烟叶烘烤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湿度点设定4种不同温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组合,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以中温中湿中速变黄中速定色(T_2)处理的最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翠碧一号密集烘烤外观和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欠缺等问题,探索了翠碧一号密集烘烤最佳烘烤工艺,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烟叶烘烤变黄期和定色期关键温湿度点设定4种不同温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组合,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感官评吸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以中温中湿中速变黄中速定色(T_2)处理的最优。  相似文献   

10.
正干筋期湿球温度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略高,有利于增进烟叶的颜色、色度和油分,过高烟叶会烤红,过低烟叶颜色浅淡,而且要造成燃料的浪费。前人对干筋期温湿度对烤烟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较多研究,表明干筋后期温度控制在63~68℃、湿球温度41~43℃能明显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香气物质含量。为优化干筋期湿球温度控制点,2014年在赣州石城县进行了干筋后期湿球高低对烟叶质量影响试验,通过对不同处理烤后烟叶的化  相似文献   

11.
密集烘烤干筋期风机转速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采用密集烤房和变频器研究了干筋期不同风机转速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于筋期风机先以720 r/min的转速运行,在60℃以后以540 r/min的转速运行,能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的中上等烟和橘色烟比例,对能耗和烘烤成本的降低最为显著,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尤其对烤后烟叶的香气量、香气质、刺激性、杂气和口感改善最为明显.综合考虑,在干筋期适当降低风机转速可以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以T3(54~ 60℃时风机转速720 r/min,60℃以后540 r/min)最佳,其次为T4(54~60℃时风机转速720 r/min,60℃以后720r/min).  相似文献   

12.
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测试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性能。[方法]采用散叶密集烤房与普通气流上升式烤房和挂竿式密集烤房进行烘烤试验,研究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性能和烟叶烘烤质量。[结果]散叶密集烤房定色阶段烟囱出口温度仅50~67℃,大大低于测试指标(≤160℃),节能效果明显提高。散叶密集烤房平均烘烤1 kg干烟能耗及用工成本比普通烤房低1.10元。与气流上升式烤房相比,气流下降式烤房的节能效果和烤后烟叶的均价、上等烟率和桔黄烟率都明显提高。[结论]散叶密集烤房装烟容量大、操作简便、温湿度控制灵敏,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烘烤效率,且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明显提高,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观评吸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低温变黄与干筋烘烤工艺对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优化与改进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以现行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对照(CK),研究了低温变黄与干筋烘烤工艺(即增加35℃和60℃稳温时间,低温65℃干筋)对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烘烤工艺对不同部位烟叶质量的影响有所不同。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在该工艺下得到了较为突出的改善,其致香物质总量、质体色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类西柏烷类物质和其他类香气物质的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了36.93%、24.66%、52.48%、92.18%、64.78%。该工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质量,但是对中部烟叶质量的改善效果较为一般。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密集烤房烘烤烟叶变黄期湿球温度高低及风机高低档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解决密集烤房烤后烟叶颜色淡或颜色深暗的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变黄期以中部烟叶烘烤湿球温度35.0℃、风机开低档为对照,在温度、时间不变的条件下,以湿球温度调高0.5和1.0℃、风机开高档为处理,研究各处理条件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变黄期在风机使用高档的条件下,湿球温度调高0.5℃的T1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得分最高,工业可用性较强,表现在颜色橘黄鲜亮、成熟度较好、叶片结构较柔软、色度强、油分较好,香气质中偏上,香气量尚足,浓度较浓,同时各项化学成分居于中等水平,化学成分较为协调;风机使用低档、湿球35℃的对照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得分中等,表现在颜色偏淡,油分较差,工业可用性较强;湿球温度调高1.0℃、风机使用高档的T2处理,外观质量、评吸质量得分最低,工业可用性中等,表现在颜色较深、较暗,评吸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结论]变黄中后期通过风机开启高档、相较风机开启低档干湿差可缩小0.5℃,既能使烟叶达到变黄和失水的要求,同时可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有利于协调烟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变黄时间、干筋温度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上5片烟叶为材料,研究变黄时间(40℃稳温24、36 h)、干筋温度(64℃、68℃)对上部叶收缩率、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变黄时间、干筋温度对烟叶收缩率、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有显著影响.延长变黄时间,烟叶收缩率增大,同...  相似文献   

16.
密集烘烤后期不同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当前密集烘烤过程里循环风机不同转速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分析烘烤后期循环风机转速与烟叶香吃味之间的关系,试验以烟草品种南江3号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干筋期烟叶烘烤循环风机转速对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开始至52℃范围内风机转速采用1 450 r/min、52~60℃范围内风机转速采用960 r/min、60~65℃至烘烤结束风机转速采用720r/min进行通风,可以提高烤后烟叶内在品质,促进化学成分协调性,有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积累,能够明显改善烤后烟叶的香吃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变黄中期湿球高低及稳温时间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烤房烟叶烘烤提供参考。[方法]在变黄期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只调整38和42℃湿球温度和稳温时间,对粤烟97品种中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中部烟叶变黄中期湿球温度控制在35.5℃、稳温25 h,42℃湿球控制35.5℃、稳温13 h的T2处理,变黄期失水协调性较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颜色橘黄鲜亮,色度、油分较好,总糖、还原糖、糖碱比较高,烟碱、含氮量较低,评吸得分最高,有利于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烟叶的评吸质量。[结论]变黄期的湿球温度高低及稳温时间长短对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以及评吸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以中温、中湿,38℃稳温时间较长的T2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王战义  王刚  刘闯 《浙江农业科学》2014,(2):242-244,248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在烟叶烘烤定色期和干筋期对烤房内叶间风速进行调节,研究密集烘烤条件下不同叶间风速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定色期采用0.20~0.30 m·s-1的叶间风速、在干筋期转为0.30~0.40 m·s-1叶间风速的处理烤后烟叶,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且评吸质量也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云南玉溪烟区烤烟品种K326在干筋期不同干湿球温度和时间组合对初烤烟叶质量的影响,寻找该阶段的最佳烘烤工艺。选取烤烟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设置6种不同的干筋期干湿球温度参数组合烘烤工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测定初烤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等级质量等指标来综合判定烟叶品质。结果表明,在干筋期适当的高温,有利于烟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促进烟叶品质提升,但温度过高容易发生烤红烟现象;中、下部烟叶在干筋前、后2个阶段的干湿球温度参数组合为63℃和39℃、66℃和40℃时,初烤烟叶的上等烟率、中上等烟率、均价和评吸得分均最高,其中下部叶分别高达41. 83%、79. 25%、29. 84元/kg和83. 0分,中部叶分别高达45. 65%、84. 52%、31. 73元/kg和82. 5分,烟叶等级质量和感官质量最佳;上部烟叶在干筋前、后2个阶段的干湿球温度参数组合为63℃和39℃、68℃和40℃时,初烤烟叶的等级质量和感官质量最佳,上等烟率、中上等烟率、均价和评吸得分分别高达53. 50%、86. 80%、32. 24元/kg和83. 5分。  相似文献   

20.
玉溪市K326烤烟品种定色期烘烤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优化密集烘烤工艺技术,改善烤后烟叶的总体质量和经济性状,提高其工业可用性。【方法】本试验选取K326烤烟品种,共设置了6种不同的定色期温湿度与时间组合烘烤工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测定烟叶产质量指标、物理特性、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等指标来判定烤后烟叶质量。【结果】在定色期6种温湿度与时间参数组合处理下,不同部位初烤烟叶物理特性均一般,仅单叶重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不同部位烟叶各处理之间化学成分协调性总体较好,各项指标大都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定色期相对湿度较低和较高都不利于烤后烟叶品质,适当提高相对湿度可以提升烟叶质量,提高温度虽然会提升烟叶质量,同时也会导致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变差。【结论】以定色期采取高温中湿烘烤方式并适当缩短定色时间的处理4,即定色期3个阶段的温湿度分别为48和37℃、55和38℃、60和39℃时,烤后烟叶感官评吸得分和均价最高,分别为81.5分和21.9元/kg,烟叶等级和物理特性最好,化学成分协调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