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广成  王权 《海洋渔业》2002,24(4):182-182,177
海蜇为我国沿海大型水生生物,具有生长快、适应范围广、耐低氧,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等优点,是具鲜明特色的名优新养殖换代品种。在海洋资源日益匮乏,不能满足市场大量需求的情况下,山东省潍坊市水产研究所于2001—2002年的两年间,对海蛰采取捕捞前期自然苗种和人工繁育苗种的办法,利用海水育苗结束后闲置的育苗设施进行人工养殖探索和实践,并取得成功。现将其探索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国内首次石斑鱼人工苗种标志放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1986年取得石斑鱼人工育苗成功,为了使科研成果尽早应用和推广到群众生产中去,促进石斑鱼增养殖业发展,分别于1987年9月14日和9月16日在舟山市酱陀鹁鸪门海区进行石斑鱼人工苗种标志放流。二批共放流标志鱼1000多尾。第一批标忐放流鱼用的是1986年和1987年的人工育成苗种,其中1986年的苗种体全长达22.1厘米,  相似文献   

3.
《齐鲁渔业》2010,(5):56-56
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自2007年开展金乌贼人工育苗和增养殖技术研究,经4年攻关,于2010年3月23日在研究所新基地利用人工培育的金乌贼亲体经越冬后成功孵化出幼乌,在我国首次育成金乌贼全人工苗种。  相似文献   

4.
金乌贼全人工育苗在我国首获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自2007年开展金乌贼人工育苗和增养殖技术研究,经4年攻关,于2010年3月23日在研究所新基地利用人工培育的金乌贼亲体经越冬后成功孵化出幼乌,在我国首次育成金乌贼全人工苗种。  相似文献   

5.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 uberculatus)属甲壳纲、十足目、短尾派、梭子蟹科。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早在60年代日本就开始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至70年代已能进行工厂化苗种生产。在因内,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1982)和中国水科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1986)曾进行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试验,均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柏怀萍  李承戌 《海洋渔业》1991,13(4):163-164
<正> 黑鲷 Sparas macrocephalus Basi le-wakg 属鲈形目,鲷科,鲷属,是一种肉味鲜美的暖温性底层鱼类。其适温、适盐性广,食性杂,活动区域小;生长较快,经济价值较高,具备了海水增养殖品种所应有的各种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已成为日本、我国及其台湾省网箱养殖及人工增殖放流的品种之一。为此近年苗种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从而促进了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浙江省宁波市水产研究所自1987年开始进行黑鲷的人工育苗,经三年来的反复试验研究,逐步掌握了黑鲷人工育苗技术,已达  相似文献   

7.
李世英  张明 《水产科学》1999,18(2):47-48
我国养鲍业发展历史较短,本世纪70年代中期、后期在鲍的苗种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农牧渔业部水产总局的主持下,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主笔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鲍的人工育苗生产操作工艺规程,将我国鲍的人工育苗技术推向了规范化实用化阶段,80...  相似文献   

8.
香鱼全人工育苗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鱼的人工育苗1965年始于日本。我国于1979-1980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时对其繁殖习性作了调查研究。1993年又获全海水工厂化育苗成功。1998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对香鱼的胚胎发育作了研究。1999年宁波大学于白仔鳗池中培育苗种22.3万尾。笔者于1998-2000年进行了香鱼全人工育苗试验,获得成功。2000-2001年,笔者经过技术改进,于9口池子,共360m3水体,培育出平均规格3.6cm的苗种330万尾,现将育苗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亲鱼促熟 近年来,香鱼养殖突破了苗种和技…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水产苗种培育中滥用药物、高温促长的劣质苗种严重威胁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局面,亟待研究有效、实用的高品质苗种培育方法。为此进行本试验,研究黑鲷苗种池塘半生态系培育技术。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育苗试验于2000~2001年,在宁波市水产研究所水产苗种实验场进行。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1号池300米2,正方形,2号池和3号池280米2,长宽比为1.5∶1,池水深度为1.5米,池底埋有排水管,进水采用水泵抽水,池水经过清淤,生石灰每池100千克和漂白粉清池消毒处理。2.池塘生态系的人工建立放养仔鱼前20天…  相似文献   

10.
泥蚶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Tetillarca granosa(Linnaen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曾是我省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群众喜爱的滋补佳品。泥蚶养殖曾经是同安县传统养殖对象,蓄水养蚶有着丰富的经验,过去仅赵厝村年产量约50-100吨,1963年后,由于苗种缺乏而养殖中断。苗种是养殖的基础,目前我国泥蚶养殖同样因苗种供不应求,致使养蚶业发展不快。为解决苗种问题,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广东省海丰水产养殖场、汕头市水产养殖场、山东省乳山县贝类实验场等单位相继开展泥蚶人工育苗,并获得初步成功。1977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与云霄县水产局共同获得泥蚶人工育苗成功,于1979年又获得了循环池育苗成功。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84—1986年在同安县赵厝泥蚶育苗场开展泥蚶室内人工育苗实验,并着重于育苗工艺和提高成活率的研究。1984年育出蚶沙39万粒,继1984年后,1985年育出蚶沙2257万粒,1986年又培育出蚶沙719.6万粒,连续2年平均每平方米产蚶沙分别达34万粒和22万粒。本文报告了1984—1986年同安县赵厝泥蚶人工育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concenticus)适应于水温较高的南方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91年12月引进我国,并培取得子一代青苗成功。平潭县于1995年8月中旬,引进墨西哥扇贝500个,并进行亲贝促熟,于9月份在平潭县水产苗种场进行了秋季墨西哥扇贝入工育苗试验,自9月5日开始采卵,至11月1日结束.经过近2个月时间,育苗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培育出壳高1.3-2.0毫米的子四代苗种138万粒。我们于1996年9月份又进行了育苗重复实验,培育出347万粒幼苗。这一育菌技术将为今后沿海开展墨西哥湾扇贝人工育苗单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育苗设施开展海蛰人工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蛰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科,为我国沿海大型水生生物,具有生长快、适应范围广、耐低溶解氧、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等优点,是名特优新养殖换代品种。山东省潍坊市水产研究所于2001年~2002年对海蜇采取捕捞前期自然苗种和人工繁育苗种的办法,利用海水育苗结束后闲置的育苗设施进行人工养殖探索和实践,并取得成功。现将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殖设施、设备的选择 大中型海水育苗室、沉淀池、水质调配池以及必需的水泵、小型增氧机、换水管、水温计、盐度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区海水盐度低、水质差,对虾育苗问题很突出。为了适应对虾养殖的发展,及时解决苗种便成为当务之急。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和国家水产总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共同协作,由市水产所提供对虾人工育苗工艺流程和育苗指标,渔机所负责设计、试制组装式对虾人工育苗装置。1982年2月完成了这一套装置的设计、试制,施工安装和调试。1982年3月28日纳入亲虾,市水产所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14.
旅大水产化工厂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市第二海水养殖场利用现有海带育苗设备,在浅水条件下进行栉孔扇贝人工育苗试验获得成功,为解决扇贝苗种开辟了一条新路.扇贝是名贵的海珍品,近年来我国已开展人工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苗种不足.虽然人工育苗早已成功,但必须在池水深度一至一米五的专用贝类育苗室培育,而建造一个三千平方米的贝类育苗室需投资五十余万元,使苗种生产受到限制.扇贝育苗季节正是海带育苗室  相似文献   

15.
黑鲷肉味鲜美,是一种优质名贵的海产鱼类。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早在1979年就开始了黑鲷人工繁殖的试验研究,并于1984年在全国首次取得了黑鲷全人工繁殖的生产性突破,孵化出仔鱼4381.29万尾。同时,在黑鲷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16.
黑鲷网箱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万土  竺俊全 《海洋渔业》2003,25(2):86-86,72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属鲈形目,鲷科,俗称黑加吉、铜盆鱼等,是一种自然分布于我国沿海的习见经济鱼类。北自山东,南至两广及海南都把它作为网箱养殖的重要对象。近年来,随着网箱养殖鱼类品种结构的调整,黑鲷养殖业呈上升趋势,养殖苗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宁波海湾水产苗种繁育中心于2001、2002年分别进行了黑鲷规模化育苗及海区网箱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以期为浙江省的黑鲷海水网箱养殖业提供批量的优质种苗。两年来,共培育出5~8cm的大规格苗种2.35×10~6尾,海区网箱培育平均成活率达89%。现将黑鲷网箱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柳学周 《科学养鱼》2006,(10):16-17
半滑舌鳎为我国名贵海水鱼类,国外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我国有关半滑舌鳎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黄海水产研究所进行了半滑舌鳎早期发育及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成功地培育出变态苗种数千尾,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半滑舌鳎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s)属鲈形目、石鲈科、胡椒鲷属,为温带、亚热带浅海底层鱼类。我国沿海均有产。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闽南养殖一年就达商品规格(约500g),市场价格高于黑鲷。目前花尾胡鲷已成为广东、福建及浙江沿海网箱养殖的优良鱼类之一,但苗种供不应求。宁波海湾水产苗种繁育中心于2001年5月开展了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试验,本文介绍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Basilew-sky)]为我国近海广泛分布的经济鱼类,肉味鲜美,属广温、广盐及杂食性的鱼类。较易繁殖,是海水鱼类养殖中的优良品种。当前,国内外都已把黑鲷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日本1960年已进行生产黑鲷苗种的研究,我国1959年水产部海洋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黑鲷进行过人工授精、孵化  相似文献   

20.
皱纹盘鲍的人工育苗生产,在国内已进行了20余年。自1976年山东烟台和辽宁大连取得了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成功之后,经过多年的继续努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在80年代以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为主,编制了《鲍鱼人工育苗操作规程》。本规程较全面地规范了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的技术、工艺,促进了我国的鲍鱼人工育苗生产的发展。 综观国内尤其是北方近十几年来的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生产实践,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单位面积出苗量不稳定,且区域性出苗量低,仅在1000粒/m2左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部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