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征订启事     
由于猪品种的不同,而产生了肉的品质差异,因此,猪的品种改良和提高肉的品质不容忽视。现通过对几个品种猪背最长肌的组织学相关性状进行研究对比,以期为我国猪种的选育和提高猪肉的品质提供基础资料和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张敏红编译吕同校从1990年11月至1994年3月,加拿大安大略省开展了“安大略省猪胴体评定项目”。该项目的研究目的为:①评估猪胴体成分和肉品质性状;②测定反映胴体和肉品质的表型、遗传型和环境参数;③用活体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5,(5)
<正>影响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品种、营养、屠宰体重、年龄、屠宰技术及运输贮存条件等,为此养猪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影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我国养猪生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不同屠宰体重对猪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较大且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试验以大约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屠宰体重大约克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进行了比较,以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试验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养猪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的肥育性能和肉脂品质,因品种和经济类型而有不同,是猪种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明确加兴黑猪符合当代要求的肥育性能和肉脂品质特性,我们于1980年7月至1981年2月在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场进行了加兴黑猪肥育性能和肉脂品质的研究。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与《加兴黑猪、大约克和大加一代猪屠宰适重的研究》结合进行,10头猪从26公斤养到90公斤全面测定肥育性能,5头从26公斤养到75公斤,屠宰测定肉脂品质(大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食品安全、风味与口感、营养与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我国地方猪种的肉品质相比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杜长大猪等国外品种品系,有着明显优势。文章对我国地方品种猪肉品质的优势特点及其膳食营养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选育工作中应用新的免疫遗传学和形态学方法,以及用不同品种野生公猪进行远缘杂交的有关问题。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所免疫遗传和动物杂交实验室花了十多年时间研究了这些方法,目的在于提高猪的产肉量和改进肉的品质,提高猪的体质结实性和延长使用年限,在工业企业中强度利用时提高猪的抵抗力。野猪的肉味  相似文献   

7.
一、影响猪肉品质下降的因素 (一)猪的品种(1)外来猪种:引进猪种虽然具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等优点,但肉质普遍不及我国地方猪种,特别是皮特兰,其PSE肉(生理异常肉)的发生率较高,杜洛克、大白猪等品种虽然PSE肉的发生率较低,但其肉色、肌间脂肪含量均不及我国地  相似文献   

8.
猪肌肉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肉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包括养猪科学、肉类科学、动物遗传、育种、饲料、解剖、组织、生理、生化等领域内的科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肉的品质这一重大课题。影响猪肌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饲料、营养、饲养方式、屠宰前运输和处理等。本文仅就猪的品种、基因、饲料和营养对肉质的影响及改善肉质的方法作一介绍。1品种、品系及其杂种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改善肉质的方法不同的猪品种、品系及其杂种,在肉品质方面是有差别的。1.1国外品种之间比较杜洛克猪在众多的引入猪种中,氟烷基因频率低,约2%,具有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为4.29%,因肌内脂肪与口感…  相似文献   

9.
中外品种猪的肉质性状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品质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良的猪肉品质越来越重视,优良肉质性状形成与营养调控已成为畜牧学研究的热点。影响肉质性状的因素较多,且中外品种猪之间的肉质性状差异很大,这为研究肉质性状差异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比较了中外品种猪的肉质性状差异,并对其形成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生产更多满足人们需要的优质肉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品种优良的猪品种是养猪业的关键,猪品种的好坏影响猪的胴体品质、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及繁殖性能等。母本为地方品种。罗甸南部地区以本地黑猪为主,北部地区以白猪为主。其特点是繁殖力较高,性成熟早,耐粗饲,适应性广,脂肪多,肉品质较好,但生长发育速度慢。  相似文献   

11.
甘肃黑猪是兼用型品种,具有繁殖性能好、肥育增重快的特点,为了提高商品猪的瘦肉产量,以甘肃黑猪为母本,与瘦肉型品种猪杂交,筛选出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杂交组合供生产应用。但是,在世界养猪业向肉用型发展过程中,随着胴体瘦肉量的提高,往往使猪伴随出现应激综合症(PSS)和肉质变劣(PSE 肉)的现象。特别是生长快的猪容易发生,国内外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的报道。为此,我们在杂交组合试验的基础上,测定了不同组合杂种猪的肌肉品质,探讨瘦肉增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关系。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滇陆猪是云南省第一个自主培育的品种,该品种具有产仔数高、泌乳力强、生长速度快、母性好、耐粗饲、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但其屠宰率、瘦肉率、肌肉品质等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选育提高。本项目着重对滇陆猪与白杜洛克、美系、台系3个品系杜洛克杂交F1代肉品质分析研究,通过屠宰率、肌肉嫩度、pH、系水率、熟肉率、肌肉颜色等指标测定,与滇陆猪纯繁对照分析,研究滇陆猪与不同品系杜洛克杂交F1代的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滇陆猪与3个不同品系杜洛克杂交组合均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和胴体品质,屠宰测定结果也表明其具有胴体瘦肉率高、肉质好等优点,其中以台系杜洛克杂交组为最好,白杜洛克杂交组次之,美系居第三。  相似文献   

13.
以长白品种公猪与肉脂兼用型乌兰哈达猪导人杂交,不同导血量效果不同。1/4长白血猪效果最佳。1/4长白血互交猪生长发育、育肥产肉性能、饲料报酬、繁殖性能及经济效益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引用长白猪导入杂交是提高乌兰哈达猪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猪的蛋白质多态性和酶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猪的蛋白质(酶)多态性位点在探讨猪的品种形成、分类、品种资源评估与监测方面的应用,蛋白质多态性与猪的繁殖、生长、肉品质关系,蛋白质(酶)基因频率在世代递进中的变化,蛋白质多态性和同工酶的定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猪肉肉质特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那些价格低、品质差的猪肉制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国加入WTO之后 ,国际上实力强劲的养猪公司和大量的猪肉制品纷纷涌入我国 ,势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强劲的冲击和竞争。众所周知 ,我国地方品种猪以肉质细嫩、肉味香浓等优良特性著称于世 ,生产优质猪肉成为我国养猪业的主流。但另一方面 ,由于外来品种猪的大量引入我国和加强地方猪种的选育 ,猪的瘦肉率不断得到提高 ,肉品质量却有所下降 ,猪的体质和适应性出现下降 ,容易发生应激综合症 (Porc…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猪肉品质和为养殖企业提供品种换代依据,通过测定PIC猪的繁殖性能及PIC猪日增重、料肉比等指标,结果表明,PIC母猪繁殖性能各项指标均高于长大二元母猪。PIC猪日增重达到810 g,料重比达到2.76:1,均较DLY三元猪有较大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PIC猪的引进饲养,是养猪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走出市场困境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仔猪从保育舍转入生长育肥舍,要求增重快、出栏时间短、耗料少、料肉比低、嗣体品质优。为此,需要从品种、饲料营养、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综合考虑。育肥猪的数量可占到猪场总头数的80%以上。猪肥育性能的好坏不但可以说明品种的优劣,而且可以反应猪场的养殖效益。只有降低料肉比、增加出栏体重、减少饲料成本,猪场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规模养猪的最终目标是良好的经济效益,效益高低关系到规模化猪场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总结生产实践经验,找出提高规模养猪效益的措施。1引进良种品种是基础,优良的品种是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品种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猪只的生长快慢、饲料报酬高低和生产成本的多少,还关系到肉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优良猪种的遗传潜力大,产肉量高,在相同的猪群数量和饲养管理条件下,优良猪种的产肉量比地方猪种增加20%~35%,从而减少了饲料费用,提高了  相似文献   

19.
宁乡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品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等优良特点,但由于其背膘厚、瘦肉率低等突出问题,限制了宁乡猪规模化生产和高效利用。因此,通过营养干预等手段改善宁乡猪肉品质,并揭示其调控机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与宁乡猪脂质沉积等相关的基因已逐渐被鉴定,并初步揭示了其主要调控网络。因此,本文主要从宁乡猪肉品质特性、营养干预对肉品质的影响及调控肉品质的分子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肉质特点与差异,以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0.01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大(P0.05),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肌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密度比东北民猪的肌纤维密度大(P0.05),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大(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小(P0.05)。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比东北民猪的多(P0.01),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所占比例比东北民猪的高。结果表明,东北民猪的猪肉品质比野家杂交猪的肉品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