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述了杀菌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意义 ,介绍了 14种杀菌新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应用领域 ,指出了当代食品杀菌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中国食品杀菌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在杀菌过程中温度不升高或温升很小,有利于保存食品营养物质和自然风味.主要介绍了几种非热杀菌技术的杀菌原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杀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立锐  金文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33-7934,7938
对脉冲电磁场杀菌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主要介绍了脉冲电磁场杀菌技术的特点、杀菌机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新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某些微生物存在致使食品品质改变。食品工业中每年因微生物作用而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因此杀菌是食品加工贮藏的必经工序。传统的热力杀菌低温加热不能将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灭 (特别是耐热的芽孢杆菌 ) ,而高温加热又会不同程度地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食品的天然特性。同时 ,食品加热杀菌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为了更大限度保持食品的天然色、香、味和一些生理活性成分 ,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要求 ,国际上一些新型的杀菌技术便应运而生。1 微波杀菌技术 微波是指频率从 30 0 - 30 0 0MHz的电磁波。当它在介质内…  相似文献   

5.
低温杀菌后的五香羊肉在贮藏中的微生物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五香羊肉经水浴巴氏杀菌和微波杀菌与高压灭菌和未杀菌组在冷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由此选择延长五香羊肉保质期的最佳低温处理条件。结果表明,五香羊肉经水浴巴氏杀菌后,在冷藏过程中微生物变化趋势平缓,其中以 85~90℃/30 min/杀菌 2 次、中间急速冷却 30 min 的杀菌效果好,实际操作方便。冷藏 6 个月后五香羊肉的细菌总数、厌氧菌、芽孢杆菌和嗜冷菌的对数值分别为 3.99、3.97、<1和 1.69,与高压处理相比,水浴低温杀菌对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略差,但明显优于微波杀菌和未杀菌组。微波 80 s、100 s 和 120s(功率 900 W)3种方式中以微波 120s 处理的微生物变化趋势最为平缓。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在保鲜贮藏领域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杀菌和保鲜新技术中属于冷杀菌的物理杀菌技术。  相似文献   

7.
欧姆加热杀菌与脉冲电场杀菌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物理杀菌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中,包括传统的热杀菌技术,如欧姆加热杀菌,和新型的非热杀菌技术,如脉冲电场杀菌技术。然而欧姆加热技术与脉冲电场技术在杀菌应用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新型的物理杀菌技术,从技术的发展历史、杀菌作用原理、在食品中的应用范畴等多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杀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超高压杀菌机理、影响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因素(技术参数、化学因素、微生物种类和特性)及杀菌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1 食品的物理杀菌保鲜技术 目前我国微生物超标是食品卫生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食品杀菌保鲜方面,近年来,国外已开发出多种非高温杀菌技术。综合看,物理方法居多。如水中高压杀菌保鲜、高压电场杀菌、静电杀菌保鲜、磁力杀菌、微波杀菌、感应电子杀菌及其强光脉冲、X射线、紫外线杀菌保鲜技术,另外日本三兹公司的红外线无菌包装机使灭菌程序、包装效率可提高6-8倍。在化学方面抗生酶及新型杀菌塑料等已投入使用。在上述诸多杀菌保鲜技术中,都崇尚其技术的先进性,目的在于100%达到杀菌效果,并保持食品原来的风味,延长食品的保质及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低能耗和清洁的加工技术.非热处理具备满足这些需求的潜在条件,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技术.非热加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食品的杀菌和生鲜农副产品如鱼、肉和果蔬的表面杀菌.本文介绍了超高压处理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非热杀菌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超高压对鲜牛奶杀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晓琴  宋社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97-4398
以新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双因素正交试验研究了超高压对新鲜牛奶的杀菌作用。结果表明:压力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在同一压力下延长受压时间并不一定能提高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减少红枣在杀菌过程中的营养物质损失,提高免洗红枣品质。[方法]研究不同蒸汽温度(130、140、150、160℃)和处理时间(10、20、30、40 s)对于过热蒸汽灭菌红枣干果中菌落总数、VC、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设计了2因素4水平红枣干果过热蒸汽灭菌正交试验,并寻找过热蒸汽杀菌的最优工艺。[结果]经过热蒸汽处理后,红枣表面菌落总数远低国家标准;红枣中VC含量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且随着杀菌时间的延长而减少;而还原糖含量虽较未处理时的红枣降低,但是随温度升高含量有明显的增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干果过热蒸汽杀菌最优工艺:温度150℃,杀菌时间10 s。[结论]过热蒸汽技术可在干果杀菌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解效白  陈炜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81-13084
脉冲电场杀菌技术是一项极具前景的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其处理关键部件——处理室直接影响杀菌效果。根据传输线原理,设计了特性阻抗为75Ω,场强可达到50 kV/cm的同轴式处理室,并利用该处理室进行了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室与电磁脉冲源匹配良好,杀菌率与脉冲峰值电压以及照射脉冲个数的关联度较大,可以用于杀菌机理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稳定性ClO2活化液中各种不同氧化性氯组分的含量,研究活化液经过改变pH、吹高纯氮气和吹高纯氮气后再稀释等处理后杀菌特性的变化情况;应用正交实验对稳定性ClO2活化液在葡萄干加工中的杀菌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可行性作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ClO2活化液中可氧化性氯主要以ClO2和ClO2-(亚氯酸根)形式存在,约占5%的ClO2对稳定性ClO2活化液的杀菌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稳定性ClO2活化液对葡萄干原料的杀菌效果明显,经活化液浸泡处理后的葡萄干产品中可氧化性氯的残留非常低,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软包装枣罐头制作工艺,为枣深加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鲜枣为原料,碱液浓度、处理时间、碱液温度对去皮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护色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杀菌前后果肉硬度为评价指标研究3种硬化剂对枣果肉硬化效果的影响;以杀菌后制品的菌落总数、果肉色泽、包装材料的适应性为评价指标研究杀菌工艺参数.[结果]随着碱液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温度的增加,去皮效果增加;去皮后护色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果肉褐变;果肉经硬化处理及采用常压杀菌能保持较好的硬度,高压杀菌对产品的色泽影响较大.[结论]制成的软包装枣品质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碱液去皮最佳工艺参数:4; NaOH溶液、处理温度100℃、处理时间2 min;复合护色剂,最佳配比为0.2;食盐、0.3;亚硫酸氢钠、0.1;抗坏血酸、0.2;柠檬酸;浓度为0.2; CaCl2溶液进行真空抽渗硬化,杀菌条件为110℃ 5 m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求省沽油组织培养中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法。[方法]研究了70%乙醇、0.1%HgCl2、0.1%HgCl2+70%乙醇组合在不同灭菌时间内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结果]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技术:茎尖用1%HgCl2+70%乙醇处理时间分别为5 min+50 s,成活率100%;茎段用1%HgCl2处理时间为15 m,成活率95%;幼叶用1%HgCl2处理时间为12 min,成活率85%。[结论]1%HgCl2+70%乙醇、1%HgCl2是省沽油外植体的有效灭菌剂。  相似文献   

17.
龙学军  张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19-2221
使用微波/紫外/臭氧(MW/UV/O3)工艺对经二级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消毒.探讨了消毒方式和进水水质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处理时间,MW/UV/O3对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大于MW/UV和Q3,MW/UV/O3处理240 s后出水水质的大肠杆菌残菌数达到国家标准GB/T18920-2002.进水水质对MW/UV/O3杀菌效果有影响,进水浊度过大会使杀菌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辐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成药经γ射线辐射灭菌工艺研究表明,中成药初始污染杂菌总数在104~106个/g范围内,产品堆积密度在0.2~0.7g/cm3之间,辐射加工剂量控制在3.5~10kGy即可达到灭菌要求。经跟踪试验表明,经辐射灭菌后的药品存放3个月其单位数量的菌数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陈晶  郭荣荣  张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93-6895
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液态茶饮料加工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围绕液态茶饮料加工过程中原料选择、茶叶浸提、过滤、调配、包装和灭菌等工序对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讨论了液态茶饮料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根据现状提出今后液态茶饮料加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