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日粮不同蛋氨酸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蛋白质营养其实质是氨基酸营养,不仅取决于日粮蛋白质水平,更重要的是日粮氨基酸组成及平稳状况.蛋氨酸是畜禽营养中的必需氨基酸,供给肌酸和胆碱以甲基,而且是胱氨酸的先体,在日粮中具有平衡氨基酸的作用.鸡群产蛋高峰期的生产性能,不仅是评价鸡种优劣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蛋鸡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许多蛋鸡饲养场(户)为使鸡群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和理想的产蛋峰值,在高能高蛋白日粮基础上添加蛋氨酸,且认为添加比例越大效果越好,为检验蛋鸡产蛋高峰期日粮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的真实效果,我们于1999年4月20日至5月31日在辉县市岳村商品蛋鸡场进行了为期42d的对比饲养试验,旨在为蛋鸡生产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蛋鸡发生脂肪肝,主要原因是饲料配方不合理、饲养环境差、缺乏VE、VB、蛋氨酸、胆碱等亲脂因子等原因。近几年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通过对发病蛋鸡饲料分析发现,蛋鸡饲料中普遍添加0.5%~1%油脂或用膨化大豆代替部分豆粕,忽略了油脂和大豆中含有高能量。采取调整蛋鸡饲料配方,限制饲喂量等方法控制了该病持续发生。  相似文献   

3.
选择同一鸡舍内54周龄海兰灰褐壳蛋鸡50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采用拟水平均匀设计,研究植酸酶和柠檬酸结合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植酸酶的添加水平为:30mg/kg、50mg/kg、70mg/kg熏柠檬酸的添加水平为:0.2%、0.4%、0.6%。结果表明:蛋鸡日粮中添加0.2%柠檬酸与50mg/kg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提高最佳。  相似文献   

4.
选择同一鸡舍内54周龄海兰灰褐壳蛋鸡50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采用拟水平均匀设计,研究植酸酶和柠檬酸结合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植酸酶的添加水平为:30mg/kg、50mg/kg、70mg/kg,柠檬酸的添加水平为:0.2%、0.4%、0.6%。结果表明:蛋鸡日粮中添加0.2%柠檬酸与50mg/kg植酸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提高最佳。  相似文献   

5.
将600只鸡分成3组,每组200只鸡。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微量元素采用的饲料级无机盐;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添加60mg/kg、40mg/kg的羟基蛋氨酸螯合锌,以研究蛋氨酸螯合锌不同添加量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代替无机盐可显著提高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且肉用仔鸡日粮中蛋氨酸螯合锌添加量以每千克饲料中添加60mg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蛋氨酸螯合锌不同添加量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灶福 《畜禽业》2006,(1):20-21
将600只鸡分成3组,每组200只鸡。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微量元素采用的饲料级无机盐;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添加60mg/kg,40mg/kg的羟基蛋氨酸螯合锌,以研究蛋氨酸螯合锌不同添加量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代替无机盐可显著提高内用仔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且肉用仟鸡日粮中蛋氨酸螯舍锌添加量以每千克饲料中添加60mg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01,(10):17
无锡轻工大学饲料研究所王兰芳等以56周龄,产蛋率为85%的健康黄金褐壳蛋鸡,置于32℃室温内饲养,研究高温下不同维生素A添加水平300IU/kg和9000IU/kg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及一些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不同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蛋鸡的采食量(P<0.05)、产蛋率(P<0.05)、血糖(P<0.01)有显著影响,但对料蛋比、蛋壳厚度、蛋重、尿酸、抗体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高温下VA添加量为9000IU/kg组的采食量和产蛋率显著高于3000IU/kg组,且血糖更稳定,提示高温下提高VA添加量有助于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维持正常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在低鱼粉含量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蛋氨酸剂型对中华鳖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肝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3.48±0.03)g的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稚鳖为试验对象,配制5组饲料,其中正对照组(T1)饲料蛋白的质量分数为46%,添加鱼粉的质量分数为46%,负对照组(T2)饲料蛋白质量分数为43%,添加鱼粉的质量分数为23%,在T2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DL-蛋氨酸(T3)、0.2%包膜蛋氨酸(T4)和0.125%羟基蛋氨酸钙(T5),开展持续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T2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T1组(P0.05),摄食添加不同蛋氨酸剂型饲料的试验组,中华鳖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T2组,其中T3、T5组与T1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蛋氨酸可显著提高试验鳖的胃淀粉酶活性(P0.05),T3和T5组的胃蛋白酶活性以及T3组的脂肪酶活性相对T2组均显著提高(P0.05)。添加蛋氨酸显著提高了中华鳖肝脏GHR和IGF-I基因mRNA的表达量(P0.05),T3和T5组的IGF-ⅡmRNA相对表达量也显著高于T2组(P0.05)。T5组的HSP7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T2和T4组(P0.05),T2组的HSP9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除T4组以外的其它各组(P0.05)。结果表明,在低鱼粉含量的饲料中补充不同剂型蛋氨酸对中华鳖幼鳖的生长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补充0.1%的DL-蛋氨酸和0.125%的羟基蛋氨酸钙可达到T1组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9.
选用315只14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乌贼骨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乌贼骨显著提高产蛋率、单枚蛋重、日均蛋重和蛋壳厚度(P<0.05),实验组平均分别比对照组高13.0%、5.7g、8.4g和0.05mm;实验组的破蛋率和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P<0.05),分别降低31.2%和13.7%;添加乌贼骨对改变蛋壳重、蛋黄重和蛋白重效果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日粮中添加1.5~2.0g乌贼骨对改善蛋鸡(150只)综合产蛋性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鱼粉10%的玉米大豆粕型幼鲤饲料为对照组(A),降低饲料鱼粉含量为5%后,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DL-蛋氨酸及其羟基类似物添加量分别为B:0.5%DL_蛋氨酸、C:0.514%蛋氨酸羟基类似物、D:0.564%蛋氨酸羟基类似物、E:0.614%蛋氮酸羟基类似物,比较研究用豆粕代替部分鱼粉,添加蛋氨酸及其羟基类似物对幼鲤的...  相似文献   

11.
张树威  鲁康乐  宋凯  王玲  张春晓 《水产学报》2017,41(12):1908-1918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羟基蛋氨酸钙(MHA)与DL-蛋氨酸(DLM)对花鲈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旨在比较两种外源蛋氨酸的生物效价及在饲料中适宜的蛋氨酸添加水平。饲料中添加外源蛋氨酸有效含量为0%、0.2%、0.4%、0.6%、0.8%的MHA或DLM,配制9种实验饲料(对照组、MHA 0.2、MHA 0.4、MHA 0.6、MHA 0.8、DLM 0.2、DLM 0.4、DLM 0.6和DLM 0.8)。用该9种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67±0.05)g的花鲈8周后,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蛋氨酸形式与水平均显著影响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氨酸水平的增加,鱼体增重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蛋氨酸添加量为0.6%时达到最大值;此外,羟基蛋氨酸钙组鱼体增重率均高于同水平DL-蛋氨酸组。蛋氨酸水平显著影响饲料系数与鱼体组成,饲料系数与鱼体粗脂肪含量随蛋氨酸水平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粗蛋白与此相反,水分与灰分则差异不显著。随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对照组相比呈升高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与之相反。随蛋氨酸水平的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呈降低的趋势。蛋氨酸添加组溶菌酶(LZM)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随饲料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肠道蛋白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0.6%添加量时达到最高。研究表明,饲料添加外源蛋氨酸会显著促进花鲈的生长,其中添加0.6%水平的蛋氨酸,花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对特定生长率与饲料蛋氨酸水平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花鲈饲料适宜的蛋氨酸水平为1.57%;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羟基蛋氨酸钙的生物学效价为DL-蛋氨酸的134.15%;添加外源蛋氨酸可以提高花鲈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利于鱼体的肝脏健康。  相似文献   

12.
选用315只14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乌贼骨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乌贼骨显著提高产蛋率、单枚蛋重、日均蛋重和蛋壳厚度(P〈0.05),实验组平均分别比对照组高13.0%、5.7g、8.4g和0.05mm;实验组的破蛋率和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P〈0.05),分别降低31.2%和13.7%;添加乌贼骨对改变蛋壳重、蛋黄重和蛋白重效果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日粮中添加1.5-2.0g乌贼骨对改善蛋鸡(150只)综合产蛋性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科海撷英     
蛋鸡日粮切忌Nacl过量对45周龄和52周龄的蛋鸡分别进行为期6周的试验,在标准蛋鸡日粮(含Nacl3.4g/kg)中分别添加0.5、1、4、6、10gNacl/kg饲料构成试验日粮。在足量供水的情况下,过量添加Nacl未对耗料量、产蛋性能、鸡蛋个体大小、饲料投入、鸡体重产生任何影响。随Nacl添加量的升高,耗水量显著增加。过量添加0.2%或2gNacl(总Nacl含量达5.4g/kg)时,蛋鸡排泄物中干物质含量便开始显著下降。鸡蛋外观和内部品质不受过量Nacl影响,但Nacl含量与蛋壳质量似乎存在负相关。单就粪便组成方面考虑,蛋鸡日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蛋氨酸铬对鲤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配制蛋氨酸铬添加水平分别为0、0.1、0.2、0.4、0.8、1.6、3.2 mg/kg的7种饲料,选取初始体质量为(40.95±4.80)g的鲤1 260尾,进行了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0.4 mg/kg蛋氨酸铬的试验组,其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最低,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1.6 mg/kg的组,其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最高;添加0.8mg/kg的组,其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4~3.2 mg/kg蛋氨酸铬的试验组,鲤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蛋氨酸铬的试验组,鲤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0.8 mg/kg添加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 mg/kg添加组的丙二酮(MDA)含量低于其它各组。添加0.2~3.2 mg/kg蛋氨酸铬的试验组,其AK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鲤肝胰脏中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随着蛋氨酸铬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3.2 mg/kg添加组外,其它各组的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均显著下降。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0.4~0.8 mg/kg的蛋氨酸铬能够增强鲤肝胰脏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1,(1)
目的验证枯草芽孢杆菌在较大规模蛋鸡生产中提高生产性能、降低环境污染的效果。方法选取10 334只日龄500 d的蛋鸡,分为2组,试验组每吨料添加200 g枯草芽孢杆菌,对照组不添加,分别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产蛋量、破蛋数、病死鸡数量和鸡舍内苍蝇数量,检测鸡舍内氨气含量。结果通过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组比对照组鸡群的产蛋率提高2.83%,破蛋率降低29.79%,死淘率降低51.48%,鸡舍内氨气含量降低50.69%,苍蝇总数降低83.41%,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枯草芽孢杆菌在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同时,还可以降低鸡舍内氨气含量、减少苍蝇孳生,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甜菜碱饲喂肉鸭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仔鸭500只,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肉仔鸭。A组饲喂基础料,B、C、D、E组饲粮为甜菜碱按甜菜碱:蛋氨酸1∶2的比例分别替代基础料Ⅰ(l~3周龄用)和基础料Ⅱ(4~6周龄用)中蛋氨酸添加量的1/2和2/3、1/2和1/2、2/3和2/3、2/3和1/2而形成,以研究甜菜碱部分替代肉鸭基础料中蛋氨酸添加量对l~42日龄肉鸭生产性能的最佳替代水平。结果表明:在肉鸭基础料中用甜菜碱替代蛋氨酸添加量的最佳水平为1/2(1~3周龄)和2/3(4~6周龄)。  相似文献   

17.
选择30周龄罗曼商品蛋鸡180只进行试验,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用量柠檬酸制剂,以观察其对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0.15%和0.20%柠檬酸组的产蛋率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0.15%和0.20%柠檬酸组的平均蛋重、料蛋比和蛋壳厚度指标比对照组和添加0.10%柠檬酸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指标在添加0.10%柠檬酸组与对照组及添加0.15%和0.20%柠檬酸组之间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01,(6):16
美国NRC标准推荐雉鸡生长期粗蛋白水平为26%,这在我国难以实现,生产中常用肉鸡料代替.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张克英等采用2×2正交设计,以七彩雉鸡为试验对象,探讨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9~16周龄雉鸡生产性能和羽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适量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可改善其生产性能,0.751%赖氨酸可满足雉鸡增重和羽毛生长的需要,0.31%蛋氨酸可满足雉鸡增重需要.0.41%蛋氨酸能使雉鸡羽毛生长更好.保证增重的最佳赖氨酸与蛋氨酸比为0.751:0.31,保证羽毛生长的最佳赖氨酸与蛋氨酸比为0.751:0.41. <特产研究>,2001(1):9~13  相似文献   

19.
硒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29.0±1.3)℃,将初始体质量(0.41±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在此饲料中分别添加硒含量相等(0.30mg/kg)的亚硒酸钠、酵母硒和蛋氨酸硒的4种饲料,养殖56d,比较了不同硒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蛋氨酸硒组对虾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外源硒可显著影响对虾体蛋白和脂肪含量(P0.05),蛋氨酸硒组对虾机体营养成分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添加外源硒组对虾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氨酸硒组对虾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添加0.3mg/kg的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蛋氨酸硒优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20.
通过8周生长实验检验了添加晶体或包膜DL-蛋氨酸对利用豆粕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影响,以确定添加DL-蛋氨酸对提高饲料鱼粉替代水平的作用。对照饲料鱼粉水平为40%。采用2×4实验设计,按等蛋白替代原则分别用豆粕替代对照组饲料中鱼粉的40%(L)和80%(H);在每个鱼粉替代水平上,分别添加晶体DL-蛋氨酸(A)、包膜DL-蛋氨酸(B)、晶体DL-蛋氨酸和包膜材料(C)以及按1:1比例配制的B和C的混合物(D)。配成8种等氮、等脂肪的实验饲料(LA、LB、LC、LD、HA、HB、HC和HD)。饲料LA、LB、LC和LD含24%鱼粉,并分别添加0.5% A、1.3%B、1.3%C或1.3%D;饲料HA、HB、HC和HD含8%鱼粉,并分别添加0.7% A、1.8% B、1.8% C或1.8% D。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6.0 ± 0.1)g。实验结果表明,饲料鱼粉替代水平显著影响花鲈增重(WG)、摄食率(FI)、饲料系数(FCR)、饲料氮沉积效率(NRE)、饲料氮废物排放量(TNW)、肝体比(HSI)以及全鱼水分和粗脂肪含量;DL-蛋氨酸剂型可显著影响饲料磷废物排放量(TPW)。当添加的DL-蛋氨酸剂型相同时,WG和NRE随饲料鱼粉替代水平增加而下降,而FCR和TNW增加;在相同饲料鱼粉替代水平下,添加晶体或包膜DL-蛋氨酸未导致花鲈WG、FCR、NRE、CF、HSI、鱼体组成、TNW和TPW出现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显示,通过添加豆粕可将花鲈饲料中鱼粉含量降低至24%,而添加晶体或包膜DL-蛋氨酸不能进一步提高利用豆粕替代饲料鱼粉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