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品种间杂交胚珠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克服葡萄二倍体品种与四倍体品种之间的交配障碍,进行了杂交胚珠的离体培养研究。发芽胚珠的取样时期集中于授粉后35~75d,其中多数以二倍体作母本的组合在授粉后55d取样的发芽率最高,以四倍体作母本的组合授粉后70d取样的发芽率最高。基本培养模式为:发育培养基-(剥胚)萌发培养基-生长培养基。用二倍体品种作母本时,所有组合均获得了培养苗,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的胚珠发芽率高于2号培养基。反交对培养基的要求有相反趋势,其中2个组合未得到培养苗。授粉后60d,直接剥出杂种胚进行培养,得到了最高发芽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用二倍体品种作母本比用四倍体品种作母本容易获得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2.
用于无核葡萄选育的胚挽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4a的连续试验,观察了无核葡萄果粒及胚珠发育变化,对胚挽救的多个影响因素包括品种、接种时间、培养基和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脸无核、底来特、黎明无核作母本的胚珠萌发率较高;各品种适宜的接种时间为无核白花后26d,红脸无核花后35d,爱莫无核×火焰无核花后48d,底来特×红宝石无核花后56d;用Nitsch作基本培养基优于B5;添加BA0.2mg/L获得的胚珠萌发率最高;常温黑暗、固体培养有利于胚珠的发育。已定植结果的无核葡萄杂交胚挽救后代的无核比率平均为58.6%。将胚挽救技术用于无核葡萄育种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以汤姆逊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6-BA对葡萄胚珠败育及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2周用不同浓度的6-BA处理汤姆逊无核葡萄花穗,可以延缓胚珠败育5 d以上;6-BA处理的胚珠在花后45 d接种萌发率达到最高,均在6.9%以上,是对照的1.7倍。说明6-BA可以延缓胚珠败育,扩大无核葡萄育种母本选择范围,提高无核葡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4.
牛茹萱  张剑侠  王跃进  翟焕  赵凯 《果树学报》2012,(5):825-829,965
【目的】为了培育抗病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方法】以2个种子败育型无核品种‘波尔莱特’、‘红无籽露’作母本,以抗病抗寒的中国野生山葡萄株系‘黑龙江实生’、‘双优’及欧山杂种‘北醇’、‘00-1-10’(‘玫瑰香’ב黑龙江实生’)分别作父本杂交,授粉51 d后将胚珠分别接种于ER和MM4培养基上进行胚挽救,培养60 d后在WPM+BA 0.2 mg.L-1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结果】结果表明,2个母本品种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不同,‘波尔莱特’作母本适合于ER培养基,‘红无籽露’作母本适合于MM4培养基。2个母本基因型对胚珠的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差异不大,‘波尔莱特’略优于‘红无籽露’;但4个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效果影响较大,以欧山杂种‘00-1-10’和‘北醇’作父本的杂交组合胚株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明显高于山葡萄‘黑龙江实生’、‘双优’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共获得无核葡萄胚挽救新种质50个株系。【结论】在胚挽救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无核葡萄适宜于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欧山杂种比山葡萄更适宜于作杂交的父本。  相似文献   

5.
‘奥迪亚’葡萄杂交后代胚挽救及无核性状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影响杂交后代胚挽救萌发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无核性状进行早期鉴定,【方法】以无核、抗病葡萄品种‘奥迪亚’为母本,‘玫瑰香’、‘摩尔多瓦’和‘红地球’3个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L9(33)正交试验,建立简单高效的胚挽救体系,并用分子标记对杂交苗无核性状进行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影响胚挽救萌发率的最关键因素为接种时期,其次为培养基种类和NAA浓度;以‘奥迪亚’为母本的杂交胚其适宜接种程序为授粉后49~56 d剥取胚珠,接种在B5或NN69培养基上充分发育70 d,再转入1/2 B5培养基上萌芽,‘奥迪亚’ב摩尔多瓦’杂交胚通过此程序萌发率达到了50.48%;经分子标记鉴定,各组合后代的无核株系均超过50%。【结论】利用胚挽救方法以‘奥迪亚’为杂交母本可高效创新葡萄无核种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服葡萄二倍体品种与四倍体品种之间的杂交不亲和性,本试验选择巨玫瑰×兴华一号、4x玫瑰香×2x玫瑰香、4x玫瑰香×红旗特、京亚×87-1、2x玫瑰香×4x玫瑰香、87-1×巨玫瑰、红旗特×巨玫瑰7个杂交组合进行了葡萄二倍体和四倍体品种间杂交后代的胚挽救研究,并对巨玫瑰×兴华一号、2x玫瑰香×4x玫瑰香、87-1×巨玫瑰三个杂交组合后代胚挽救试管苗进行根尖染色体鉴定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胚挽救的最佳取材时期不同,多数组合授粉后45~55d接种效果最好;而2x玫瑰香×4x玫瑰香和87-1×巨玫瑰在花后65d胚珠发育率最高,2x玫瑰香×4x玫瑰香胚珠最高发育率可达到100%。多数杂交组合胚珠的最高萌发率在花后65d,其中2x玫瑰香×4x玫瑰香胚珠的最高萌发率可达到76.67%;巨玫瑰×兴华一号在花后55d,4x玫瑰香×红旗特在花后70d。巨玫瑰×兴华一号杂交组合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60%,87-1×巨玫瑰杂交组合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12%,2x玫瑰香×4x玫瑰香杂交组合后代三倍体的比例为31%。  相似文献   

7.
大花萱草与黄花菜杂交亲和性及其幼胚离体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us Hort)品种金娃娃、东方不败、红宝、奶油卷为母本,与黄花菜(H. citrina Boroni)进行杂交.结果表明:上述材料间生殖隔离严重,常规花期杂交平均结籽率仅为9.28%.金娃娃与黄花菜授粉后5~6 d取胚珠最佳,此时有37.50%的胚珠离体发育为小粒种子,这些小粒种子成苗率达73.33%.  相似文献   

8.
杏胚珠培养及幼胚子叶不定芽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盛花后25、35、50、55、60d的凯特杏胚珠为外植体,研究胚珠培养的适宜条件;选择发育一致的幼胚子叶,研究不定芽的发生条件。结果表明,SH培养基是凯特杏胚珠培养的适宜培养基;盛花后25d的凯特杏胚珠(PF=0),仅采用生长培养不足以发育成可见胚,试验采用诱导方式获得了可见胚,诱导出胚率为80%;以MS为基本培养基,BA与NAA结合诱导能力强;但这种胚小且瘦弱,继续生长培养,利用幼胚子叶诱导不定芽。在幼胚子叶诱导不定芽方面,盛花后25、35d取样的凯特杏胚珠,培养后获得幼胚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TDZ质量浓度为1.25mg/L,诱导出芽率分别为85.00%、80.00%;盛花后50、55d取样的材料,适宜TDZ质量浓度为2.50mg/L,出芽率分别为65.00%、60.00%,而盛花后60d取样的材料,适宜TDZ质量浓度为5.0mg/L,出芽率为61.11%,不定芽主要发生在子叶的近轴面、胚轴连接处及子叶近轴端两侧;在相同培养基中,25℃进行21d暗培养,盛花后35、50、55、60d材料出芽率分别为72.22%、65.00%、60.00%、55.56%;4℃下28d暗培养,35、50、55、60d依次为59.09%,71.42%、77.78%、86.36%;对不定芽进行伸长、生根与快繁培养,获得了健康正常的植株。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凯特杏幼胚4级培养体系,即(1)胚珠培养,获得可见胚(1级培养);(2)幼胚生长培养(胚培养),获得了健壮幼胚(2级培养);(3)幼胚子叶再生,获得不定芽(3级培养);(4)不定芽组培苗快繁(4级培养)。  相似文献   

9.
接种时期和培养基对无核葡萄胚挽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个组合康能无核×金星无核、雷明无核×金星无核、金星无核自交、雷蒙无核自交为试材, 采用L25 (55 ) 正交设计, 研究了接种时间和培养基种类对无核葡萄胚挽救的影响。结果表明, 影响无核葡萄胚挽救最重要的因素是接种时期, 其他因素影响程度因组合而不同, 最佳接种时期在花后45~60 d,最高出苗率13.64%~75.23%。对胚珠进行一定处理有助于促进胚珠的萌发出苗, 其中横切处理与低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胚珠萌发出苗率。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蕹菜品种间花期不遇、有性杂交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渔场蕹菜、泰国大叶蕹菜、汝城蕹菜和长沙藤蕹4个蕹菜亲本的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观测和11 h·d-1短日照调控蕹菜品种的花期,并开展了蕹菜品种间有性杂交。结果表明,蕹菜自然光周期条件下现蕾期为8—11月份,刈割发芽后短日照诱导11~13 d现蕾,现蕾至开花11 d左右,单花开放时间约12 h;开花当天09:00—13:00花粉活力最高,11:00—13:00柱头可授性最强;渔场蕹菜和长沙藤蕹花粉/胚珠比(P/O值)、杂交指数(OCI值)基本一致,但长沙藤蕹在控制授粉试验中表现为自交不结实;花粉粒为球状或帽状,表面布满尖刺;以籽蕹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最高可达75.00%,结籽率高;长沙藤蕹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最高可达6.00%,结籽率为0。综合分析表明,蕹菜繁育系统倾向于异交混合交配型,11 h·d-1短日照处理可以实现蕹菜品种间花期相遇,蕹菜品种间杂交亲和,但长沙藤蕹有可能丧失了结籽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3年生的京亚葡萄为试材,进行了不同负载对葡萄品质及其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葡萄不同的负载量对葡萄品质及生长存在不同的影响。负载量较大时,影响果实的品质、营养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但对含酸量的影响不大;过大时影响根系的发育及枝条成熟度,从而影响来年产量。  相似文献   

12.
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癌、抗自由基等多种药效和保健功能。该试验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为试材,选取3个葡萄品种("梅鹿辄""赤霞珠""霞多丽")进行4种遮光处理,分别为未遮光(对照组)、40%、50%、60%遮光率。然后采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白藜芦醇的测定,以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超纯水溶液(30∶70,V/V)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1℃,检测的波长306nm的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葡萄和葡萄酒2组试验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都是一样的变化趋势,它的含量大小依次是对照组40%遮光率50%遮光率60%遮光率;说明白藜芦醇的含量与光照强度有关,光强越强白藜芦醇的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3.
一、原料的选择。利用鲜食和制汁兼用美国提子系列品种。葡萄,加工前选择完全成熟,色泽鲜艳,无腐烂及无药残留的新鲜果实作原料。 二、冲洗与除梗。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除去果梗。 三、破碎与压榨。用粉碎机将果粒挤压破碎,装入不锈钢容器内加热,温度在60~70℃,10~15分钟使果皮色素浸出而溶于果汁中。制白葡萄汁不经过加热处理,把果浆直接装入过滤白布(或2层白纱布)袋中压榨,使果汁全部流出。 四、过滤与澄清。榨出的汁液用粗白布过滤,除去汁液中的果皮、种子和果肉块等,然后将汁液装入经消毒杀菌的玻璃瓶或瓷缸中,再  相似文献   

14.
葡萄贮藏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我国主栽的六大果树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总产量已超过160万吨, 其中70%用于鲜食。鲜食葡萄是难以贮运的果品,采后常温下(20—30℃),只能存放几天,便大量失水、脱粒、果梗萎缩、腐烂变质。常温下长途运输会导致大量脱粒, 腐烂,而失去商品价值。因此葡萄的保鲜技术对于解决鲜食葡萄采后的长期贮藏和长途运输,就十分重要。 一、鲜食葡萄的贮运基本条件 1、葡萄自身的生物特性对贮运保鲜的影响 (1)、品种的差异 鲜食葡萄的品种很多,耐贮性差异较大。影响鲜食葡萄贮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 A、脱粒性。一般而言,凡是易脱…  相似文献   

15.
 ‘京秀’是‘潘诺尼亚’与杂种优系60-33 ( ‘玫瑰香’ ב红无籽露’) 杂交育成。果实成熟期比‘乍娜’早7~10 d , 果粒椭圆形, 鲜紫红色, 果粒质量7~9 g , 果穗质量500~600 g , 肉厚硬脆, 酸甜适口, 品质上等, 挂果期长, 耐贮运, 丰产性好, 较抗病。  相似文献   

16.
葡萄花果管理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疏花序、掐花序尖、疏果穗等措施已为广大葡萄生产者所接受。但采用传统的花果管理措施生产出的葡萄,即使同一品种,其穗形也往往有大有小,果粒着色有浓有淡。且疏密不均、大小不匀,在风味上也相距甚远,这对鲜食葡萄进超市、出国门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葡萄产业的良性发展十分不利。优良的品质是鲜食葡萄吸引消费者、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传统的葡萄花果管理已不能满足当今消费者对葡萄品质的要求。葡萄果穗整形技术的出现为提高鲜食葡萄的商品性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该技术可使葡萄果穗规格整齐划一,果粒疏密得当,大小色泽风味趋于一致,有效地减少裂果现象的发生。葡萄果穗整形主要是通过去副穗、去支梗小穗、去穗尖、疏粒来实现,现以巨峰、康拜尔、甲州、贝蕾A葡萄为例,介绍一下葡萄的花果调控和果穗整形的时期、程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葡萄营养与施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分析氮、磷、钾、钙、镁对葡萄植株的营养作用及葡萄植株对这些营养元素的吸收特性,指出葡萄的施肥方法、施肥时期、施肥量及施肥种类等。  相似文献   

18.
红地球葡萄,又名红提葡萄,原产美国,是一个晚熟鲜食名优品种,以其果粒大、肉质硬脆、色泽艳丽、风味适口、耐贮运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2000年春,我们引种栽植红地球葡萄,2001年每667m^2产量500kg,2002—2006年每亩产量达1500~2000kg,亩产值达6000元-8000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9.
该文运用针刺、喷雾2种室内接菌方法对16个葡萄品种进行抗烂果病研究。结果表明:(1)葡萄烂果病原菌(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 Ehrenb)对所有16个品种葡萄都侵染致病。(2)葡萄烂果病原菌的侵入方式是伤口侵入,针刺法感染速度快于喷雾法;无伤口时,葡萄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明显,‘红提’‘京秀’‘无核紫’‘优无核’‘马奶子’‘克瑞森’具有较强的抗性。(3)针刺法接种在不同葡萄品种间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只是1688稍慢于其他品种;喷雾法接种不同葡萄品种闻的感染率差异明显,但所有品种发病都较慢,程度较轻。(4)黑根霉接种后24h即可发病,有明显的病变。  相似文献   

20.
无核葡萄与中国野生葡萄杂种的胚挽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飞  王跃进  周建锡 《园艺学报》2006,33(5):1079-1082
 通过无核葡萄与中国野生葡萄杂交, 获得了4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 确定了各杂交组合取胚珠培养的最佳时期。1Flame ×山葡萄; 2红宝石×爱莫无核; 3红宝石×北醇; 4爱莫无核×山葡萄在授粉后45 d取样培养效果较佳; 5长穗无核白×山葡萄授粉后30 d; 6无核白自交在授粉后35 d培养效果较佳。以NitSch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0.5 mg·L - 1 6-BA + 0.5 mg·L-1 GA3 + 2.5 mg·L - 1 IBA + 0.1 mg·L-1ZT, 适合于1、3、5号杂交组合; 而0.5 mg·L-1 6-BA + 0.5 mg·L-1 GA3 + 2.0 mg·L-1 IBA + 0.1 mg·L-1ZT适合2、4、6号杂交组合; 胚萌发培养基为2.0 mg·L-1 IBA + 1.0 mg·L-1 6-BA +0.2 mg·L-1 GA3 , 适合1、2、3、5、6号杂交组合, 而爱莫×山葡萄在1.5 mg·L - 1 IBA + 1.0 mg·L-1 6-BA + 0.2 mg·L-1 GA3培养基上表现较佳, 生根培养基为1 /2MS基本培养基添加0.15 mg·L-1 IBA + 0.02 mg·L-1 6-BA, 它适合1号与5号组合, 0.10 mg·L-1 IBA + 0.02 mg·L-1 6-BA适合4号与6号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