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奶牛场排放的废弃物越来越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奶牛场排出的废水严重污染着水体和土壤,因此对其进行排污分析尤为重要。本试验对规模化奶牛场产生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标及沼液的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期为规模化奶牛场污水的处理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型奶牛场粪便处理利用的好方法广州市国有珠村奶牛场(510660)李炎兴珠村奶牛场饲养良种奶牛1600多头,是广州市大型鲜奶生产基地之一。随着大规模的牲畜饲养。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场现在每天奶牛所排的粪便约有50多吨,同时排出废水也有600...  相似文献   

3.
由于挤奶厅废水污染源集中,流量小且浓度高,受到国家及奶牛场场主的重视。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存在污染物去除率较低、运行成本高的弊病。为了解决新西兰某奶牛场挤奶厅废水的处理问题,本文试验采用无滗水器SBR工艺作为核心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并回用。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维护费用较低,对废水中的COD、BOD、氨氮(NH_3-N)、总磷(TP)均保证了高处理率,达到了《家畜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能够满足挤奶厅冲洗回用的要求。说明无滗水器SBR作为国内外奶牛场挤奶厅废水处理具备可行性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奶牛场粪污未经处理还田或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奶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粪污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概述了奶牛场粪污的主要危害、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固体粪便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及处理产物的利用,简要分析了奶牛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其目的在于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国家对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根据现有天津市规模奶牛场应用实例,从粪污处理模式的技术特点、技术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当前3种主要规模奶牛场粪污处理模式,指出每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期推广当前生产中应用较广、运转可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技术,为规模奶牛场粪污处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热生物处理法在奶牛场与牛奶加工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利用在高温条件下发挥高效率的嗜热微生物与常温下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组合,在相应的容器内进行曝气降解,对水质COD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奶牛场和牛奶加工厂的污水经过热—温循环生物处理后,CODcr值明显下降,从初始的2896mg/L和2602 mg/L分别降至800.3 mg/L和870.3 mg/L。结果说明处理效果比较显著,对于牛奶加工厂洗涤用高温废水,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场的废水主要由粪便水、冲洗水等组成,具有浓度高、悬浮物高等特点,如不处理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必须对废水进行综合治理。本文提出以下污水治理工程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热生物处理法在奶牛场与牛奶加工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利用在高温条件下发挥高效率的嗜热微生物与常温下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组合,在相应的容器内进行曝气降解,对水质COD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奶牛场和牛奶加工厂的污水经过热-温循环生物处理后,CODcr值明显下降,从初始的2896 mg/L和2602 mg/L分别降至800.3 mg/L和870.3 mg/L.结果说明处理效果比较显著,对于牛奶加工厂洗涤用高温废水,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9.
奶牛场粪污利用新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奶牛场污粪的处理和利用问题,本文提出了将污粪制成牛床垫料的利用新途径,并介绍了这种垫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所需的固液筛分设备。该牛床垫料卫生、松软、干燥,舒适安全,能增加奶牛在卧床上的休息时间,从而可提高产奶量。该途径旨在奶牛场内部区域协调解决污粪处理、污粪利用和牛床垫料的来源问题,从而提高奶牛场的系统效率、生产稳定性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对于奶牛场而言,最难处理的污水不是固液分离的粪水,而是挤奶厅挤奶系统清洗的酸碱液废水,因其pH值较高,作为废酸碱液处理成本高,所以奶牛场一般不做专门处理,只和粪水混合做同样处理,造成明显环境危害.本文从改变挤奶系统的清洗模式入手,利用氯化钠电解生成盐酸和氢氧化钠分别清洗挤奶系统,二者清洗消耗后混合再次生成氯化钠和水,清洗产生的有机物通过超滤技术过滤拦截,氯化钠通过反渗透技术过滤析出,再次电解循环使用,完全达到了"零排放"的环境保护要求.目前,该项技术已经申请专利,专利号:201921562637.4.  相似文献   

11.
奶牛场养殖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悬浮物(SS)、总磷(TP)含量高,处理难度大,常规废水处理工艺脱氮效率低、运行成本高、耐冲击负荷小,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本试验采用"折流厌氧反应(ABR)+间歇式好氧(SBR)"组合处理工艺,将厌氧、好氧相结合处理奶牛场废水。结果表明:ABR+SBR组合处理工艺对奶牛场废水的COD、NH_3-N、TP、SS去除率分别达到95%、92%、90%和95%,工艺出水水质COD≤150 mg/L,NH_3-N20 mg/L,TP5 mg/L,SS30 mg/L,各项指标优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说明该工艺在SBR过程中实现同步硝化及反硝化,与传统工艺相比,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一个南方奶牛场的排污水进行沼气发酵和沉淀处理,利用沼气能源水泵回抽沉淀后的污水冲洗栏舍,初步探索奶牛场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模式.结果表明,奶牛场排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和沉淀处理后,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粪大肠菌群数和蛔虫卵数指标分别降低了64.0%、66.8%、65.9%、54.2%和26.5%,牛场平均每年节约用水约46.6%.  相似文献   

13.
奶牛场污水如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科学利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有多种奶牛场污水处理的方法正在积极推广应用,其中奶牛场厌氧反应(UASB)+好氧反应(SBR)综合处理污水方法,具有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该污水处理方法由4个模块部分构成:污水前处理模块;污水厌氧反应处理UASB模块;污水好氧反应处理SBR模块和污水处理后利用模块。通过此方法处理的奶牛场污水不仅能达到农业灌溉排放标准,而且操作简单,可大规模处理粪污,运转费用低。  相似文献   

14.
奶牛场在生产牛奶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粪污,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积极应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减少奶牛粪污产生量,并对其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是奶牛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就奶牛场从源头减少奶牛粪污产生量、排放量和进行粪污无害化处理,提出了节水减排技术改造措施和奶牛粪污无害化处理方法,供奶牛养殖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奶牛场污粪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规模化奶牛场污粪的处理问题,本文从污粪的收集、运输、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四个环节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牛舍内的机械刮粪板清粪、渠道运输、固液筛分的预处理和农牧结合的资源化利用思想,可为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在污粪处理问题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大,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奶牛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对规模化奶牛场抓点试验,以规模奶牛场圈舍改造和发酵床养牛为核心,其他关键技术集成配套一体化应用,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取得显著效果。本文通过对其进行梳理、提炼和归纳总结,概括出了规模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建兴生态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四化”内涵、发酵床体与种养结合的生产工艺,阐述了圈舍改建、发酵床养牛、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和土地消纳利用等主要措施和在生产效率、环境保护、乳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成效,为规模奶牛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畜牧业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介绍了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奶牛场几种粪污处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为沙坡头区奶牛场粪污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进一步助推沙坡头区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奶牛场生鲜乳从35℃快速冷却到4℃,有利于抑制细菌繁殖、保证生鲜乳质量。利用速冷设备冷却是目前生鲜乳冷却效率最高的方案,近年来在国内规模奶牛场得到迅速推广应用。速冷设备的配置应和奶牛场规模进行合理性匹配,需要考虑速冷设备处理能力和奶牛场产奶量的匹配性,达到设备利用率和养殖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牛粪的卧床垫料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很多,作为卧床垫料是牛粪利用方法之一。1牛粪作为卧床垫料利用是先进可行的1.1奶牛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紧迫性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奶牛数量的急剧增长,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小区越来越多,粪污的产生也越来越集中,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 王晶)目前,我国大规模奶牛场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是粪污处理问题。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土地少,每个牛场没有充足的土地消耗大量的牛粪、牛尿,以及使用水冲方式清理粪污产生的废水,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在我国北方,如内蒙古等地也已经出现了奶牛场排出来的粪污浇灌过的土地上农作物被烧死,地下水被污染的现象。国家环保部门也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正在制定相关政策,即将出台限期治理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