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勇  王俊岭  刘冰 《现代农业科技》2010,(8):219-219,221
通过对盆栽大花高代喷施不同肥料处理,发现多效唑复合肥和比久复合肥能促使大花高代株型矮化、茎杆增粗、节间缩短、叶片增厚、叶色加深,其中多效唑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PP333和B9对白兰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使乔木白兰花矮化适应盆栽,并提高白兰花的开花产量,对白兰花幼苗喷施多效唑(PP333)和比久(B9),进行盆栽试验,并加强肥水管理。结果表明: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形态效应:植株矮化,开花数增多,花期延长,同时,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各处理中,以喷施多效唑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生长调节剂对牡丹切花保鲜及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比久、CaCl2喷施牡丹切花,以研究它们对牡丹切花的瓶插寿命、最大花径、花枝鲜重、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能使牡丹切花的瓶插寿命比CK长1~2 d.其中200mg·L-1多效唑的效果优于200mg·L-1比久,其使切花花枝鲜重持续时间长、花径大、可溶性蛋白降解速度慢、相对电导率小,能延缓牡丹切花呼吸高峰的到来,且POD、SOD活性大.200mg·L-1多效唑、200mg·L-1比久、0.1?Cl2等是延长切花瓶插寿命较为理想的保鲜液.  相似文献   

4.
3种叶面肥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3种叶面肥对温室小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实验1号、试验2号和通丰对小白菜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与比久浸种处理对波斯菊矮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波斯菊的种苗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徒长现象。研究了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比久对波斯菊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多效唑667 mg/L处理2 h的波斯菊种子发芽率与喷清水的接近,且矮化效果最佳,比久对波斯菊矮化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矮化剂对蝴蝶兰花梗长度、粗度、开花性状的影响,以蝴蝶兰'V3'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助壮素、多效唑、比久处理梗长0~5cm的蝴蝶兰品种'V3'.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的效果较助壮素、比久均好,当浓度为2000倍浓度时矮化效果最佳,既达到了矮化效果,又不影响花序长度及开花朵数.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对金叶女贞的矮化效应和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绿篱植物探索一条节约型的化学修剪新途径。[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金叶女贞进行处理。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其对金叶女贞矮化效应和抗病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综合矮化效应、植物学性状、抗病性等指标,以使用浓度750倍液的15%多效唑,喷施3次为宜。[结论]金叶女贞喷施一定浓度多效唑可以代替人工修剪整形,并可有效防治病害。  相似文献   

8.
晚稻甬优6号喷施多效唑控制株高试验结果表明,在田中无水的情况下,喷施15%多效唑1.125-2.250kg/hm^2株高可矮化10~20cm,喷施4.50kg/hm^2株高矮化35-40cm,分蘖丛生,基节变粗,成穗少,株型出现严重矮缩。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林下覆草栽培条件下蘘荷矮化植株、降低重心、防止倒伏的调控途径,实施多效唑不同喷施时期和不同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适宜时期在蘘荷叶龄10~14,喷施剂量以15%多效唑900~1 20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在槟榔芋上进行多效唑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具有矮化植株和促进母芋膨大的效果,以每667m~2喷施多效唑50~80g较优,且残留量低于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金太阳杏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叶面肥通丰20、试验1号及试验2号对其叶面积、新梢生长量、单果重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叶面肥均能明显促进叶面积及新梢的生长,喷施通丰20后叶面积大小及新梢生长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喷施试验1号与试验2号后虽有差异但不显著;3种叶面肥对单果重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较小,喷施通丰20后单果重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试验,研究了通优粳1号在不同基本苗、施N量和多效唑化控条件下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和产量变化,探明其高产技术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密肥控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施N量>基本苗>多效唑施用量,增加基本苗和施N量有利于增加茎蘖和成穗密度,增加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但基本苗和施N量过高,能降低成穗率和经济系数,延长生育期.适宜基本苗和施N量可协调茎蘖密度与成穗率之间的关系,保持灌浆期有较高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在基本苗55.2×104/hm2、施N量339.2 kg/hm2、多效唑用量97.9 g/hm2时产量潜力最大,为12 606.0 kg/hm2.产量>112 50 kg/hm2的最佳农艺措施为:基本苗52.6~60.1×104/hm2、施N量328.0~356.1 kg/hm2、多效唑用量87.6~104.6 g/h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苗期稻麦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0m g/L浓度范围内,多效唑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苗期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多效唑浓度为20m g/L时,根系活力达到峰值;浓度为100m g/L时,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对槟榔幼苗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矮化药剂对槟榔的矮化效应,以1年生槟榔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烯效唑、甲哌鎓等药剂对槟榔幼苗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长、最大叶叶柄长、SPAD值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烯效唑、甲哌鎓等3种药剂处理均能有效限制槟榔幼苗株高,抑制叶片生长,促进茎粗生长和叶绿素合成。以10g/L烯效唑喷施时,槟榔幼苗植株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叶炳长生长最缓慢,茎粗最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矮化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本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10-3211
采用不同浓度的Bu溶液叶面喷施矮牵牛穴盘苗1结果表明,B,能有效地抑制矮牵牛穴盘苗的生长高度,使其株型祭凑、叶色加深、根系发达、叶片厚实,从而提高花卉的质量.处理的最佳浓度为2 500mg,L,适宜浓度为1 000~2500m班.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烟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0、100、150、200 mg/kg)多效唑对烤烟MSK326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浓度为150mg/kg的烟苗株高、茎粗、干物质、壮苗指数、G值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此浓度下培养能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施用硝酸铵和复合肥及其不同浓度的调节方式来研究葫芦瓜自毒作用下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葫芦瓜叶水浸液浓度为90 g/L时对葫芦瓜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不同的肥料能减轻葫芦瓜自毒物质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每种肥料不同的浓度对葫芦瓜种子发芽和幼苗各个器官生长影响的作用不同,促进效果总体上表现为复合肥>硝酸铵,复合肥处理浓度为3 g/L时,对葫芦瓜种子发芽、株高、根长和鲜重均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在肥料浓度为9 g/L时,硝酸铵和复合肥的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18.
以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衡阳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了多效唑3种喷施时期A1(1叶1心期喷施)、A2(2叶1心期喷施)、A3(1叶1心期与2叶1心期喷施)和4种播种量处理B1(75 g/盘)、B2(90g/盘)、B3(105g/盘)、B4(120g/盘)对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成苗率、每穴总根数、平均根长、茎基宽和百株干质量随播种量增加而降低;播种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秧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显著,以B3各处理的酶活性较高;较低播种量处理(B1与B2)分蘖速度较快,最终有效穗数随播种量增大而增多;播种量对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影响显著,两者皆以B3处理最高;播种量与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影响显著,播种量处理间以B3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较高,多效唑喷施时期处理间以A2处理产量较高;播种量与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产量的互作效应显著,2017年和2018年分别以A2B3和A1B3产量最高,两年总产量以A1B3处理最高。可见,湘南早稻机插秧播种量以105g/盘为佳,多效唑以1叶1心期喷施为宜;适宜的播种量与多效唑喷施时期提高了秧苗抗逆能力,促进了物质积累,提高了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19.
荀光生  王学梅  董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02-12703,12709
[目的]研究比久(B9)、多效唑(PPP333)和矮壮素(CCC)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穴盘育苗时黄瓜秧苗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12个处理组及1个对照组,B9浓度分别为50、100、500、1000mg/L,PPP333浓度分别为5、10、30、50mg/L,CCC浓度分别为20、50、80、100mg/L。生长调节剂使用时间分别为第1、2真叶显露时,即出苗后10、15d左右。在黄瓜3叶1心时调查每个处理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地上部干鲜重、地下部干鲜重、根系体积、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B9、CCC和PP333都可以解决黄瓜穴盘育苗中的徒长问题,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叶片的生理功能,提高壮苗指数,但不同生长调节剂使用的适宜时期和适宜浓度不同。B9和PP333使用时间比较严格,推迟或提早都会影响黄瓜秧苗质量;B9适宜在黄瓜出苗后10d左右使用,浓度以500mg/L为宜;PPP333适宜在黄瓜出苗后15d左右使用,浓度以10~30mg/L为宜,以20mg/L为最佳。而CCC的使用时间要求不严格,在出苗后10~15d使用均可以,浓度以80mg/L为宜。[结论]该研究确定了黄瓜穴盘育苗时B9、PPP333和CCC的最适浓度及使用时间,可以为黄瓜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