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色蛤仔垦区育苗中亲贝的培育与催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色蛤仔(Venerupisvariegata)俗称花蛤(北方称沙蚬仔),隶属帘蛤科(Veneridae),因其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肉味鲜美等特点,故为传统的贝类养殖重要品种之一,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大面积养殖。福建省福清市自80年代初期开展杂色蛤仔垦区育苗试验以来,育苗技术渐趋成熟,现已成为我国杂色蛤仔苗种的主要产地。近年来,由于大批山东、辽宁等地区的蛤仔养殖户南下购苗,出现苗种供不应求,苗价上涨现象,广大养殖户对杂色蛤仔苗种生产技术的推广、产地的辐射以及贝苗价格趋势均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杂色蛤仔属分期分批排卵放精,进行亲贝的促熟培育以延长…  相似文献   

2.
尤颖哲 《福建水产》2016,(6):481-485
在人工育苗的过程中,对亲贝进行促熟培育获得高质量受精卵是开展规模化育苗的关键。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亲贝存在性成熟同步率低、产卵不集中的问题,研究对波纹巴非蛤亲贝分别进行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人工暂养促熟培育,经5、10、15、20 d的暂养促熟培育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产卵,比较不同的暂养促熟方法和促熟培育时间对亲贝的性腺发育及催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室外土池人工促熟法,波纹巴非蛤亲贝性腺发育的成熟情况比室内水泥池促熟法好、死亡率低;且经室外土池人工促熟培育10 d,亲贝的性腺发育情况及催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蛤仔的生活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齐秋贞 《水产学报》1987,11(2):111-119
本文主要采用室内人工催产和培育方法,连续观察菲律宾蛤仔自受精卵至蛤苗(壳长7毫米)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并结合观察自然海区蛤苗生长发育的周年变化,详细而系统地描述菲律宾蛤仔的生活史.根据精子与蛤苗的形态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过去福建海水养殖的杂色蛤仔(Rudi tapes Variegota Sowerby),订正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 & Reeve)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蛤仔室内常温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了室内常温条件下菲律宾蛤仔亲贝暂养催产,产卵孵化,幼虫培育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其性腺发育的因素和死亡高峰期的形成原因,对策。  相似文献   

5.
菲律宾蛤仔土池人工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振德 《水产科学》1996,15(2):7-10
于1995年5~8月,利用对虾养殖土池乾地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试验,将200亩土 池经清淤,铺沙等改造后使用。作了蛤仔的亲贝蓄养,诱导产卵,受精孵化和浮游幼虫培养,获得附着稚贝平均为2310万粒/亩,面盘幼虫至附着稚贝的成活率为11.6%,试验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用土池培育蛤仔种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高效诱导贝类产卵排精,以性腺发育成熟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采用性腺内注射化学药物5-羟色胺(5-HT)和升高海水温度8~9℃(热刺激)及其联合处理诱导蛤仔产卵排精,比较了上述3种不同处理方式对蛤仔亲贝产卵排精的诱导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浓度为2 mmol·L-1的5-HT注射蛤仔性腺,20 min内的雌性亲贝产卵率为52.4%,雄性亲贝排精率为50.0%,诱导效应时间超过60 min;热刺激组,在30~40 min和20~30 min分别有1枚雌性产卵和1枚雄性排精;利用5-HT注射和热刺激的联合处理,20 min内蛤仔亲贝产卵率可达到80.9%,排精率可达到91.3%。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周期内,5-HT注射和热刺激联合处理对蛤仔亲贝排精产卵的诱导率最高,达85.19%;5-HT注射的亲贝诱导率为75.0%;而单独采用热刺激的亲贝诱导率不足5.0%。研究证实,5-HT和热刺激的联合处理对蛤仔排精产卵的诱导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蛤仔及其他贝类产卵诱导及遗传改良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是一种埋栖型的双壳经济贝类。该贝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是具有规模化养殖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品种。文蛤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在育苗及养殖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把握仍处在经验阶段。笔者对文蛤亲贝进行各种促熟和催产研究,以期找出最适促熟和催产方法,为文蛤人工育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9年在福建平潭进行了2批次中华仙女蛤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亲贝性腺发育成熟程度与催产方法是影响中国仙女蛤亲贝催产成功率和排放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在2批亲贝的平均鲜出肉率分别为(31.6±2.0)%和(32.8±2.3)%的前提下,采用阴干、碘钨灯照射提高亲贝体温、流水刺激相结合的物理综合刺激方法可有效地催产中国仙女蛤并培育出健康苗种。但中国仙女蛤亲贝排精产卵的个数比例较小,即亲贝的排放率较低,2批次育苗的排放率分别仅为16.7%和26.7%。2批次共培育出平均壳长为2.87±0.14mm的中国仙女蛤苗种1 331×106cfu。  相似文献   

9.
花蛤亦称沙蛤(学名杂色蛤仔),是我省四大养殖贝类之一。花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广大城乡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水产品。它在养殖生产上具有:少花工、省材料,低成本、高产量,生产稳、管理便,  相似文献   

10.
杂色蛤仔,福建俗称花蛤,系我省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以往花蛤养殖生产只限自然海域的中、低潮区的沙质与泥沙质的海涂滩上。近年随着水产事业的蓬勃发展,养殖生产技术有所突破,沿海各地已在垦区沙滩(沙质与泥沙质)蓄养花蛤以及虾蛤兼养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西施舌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蛤蜊科、腔蛤蜊属,俗称海蚌,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贝类。传统西施舌人工育苗中,由于亲贝暂养、促熟技术不成熟,育苗时多采用海捕亲贝直接解剖进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严重制约了生产规模。为了突破亲贝暂养促熟等生产性人工育苗关键技术,项目组2014-2016年分别在福建连江、莆田、平潭三地进行西施舌人工育苗实验,共进行四批次人工催产,催产亲贝532粒,收  相似文献   

12.
对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其人工育苗过程中的亲贝的选择、亲贝的育肥促熟、亲贝的催产、精子的控制、浮游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培育、换水和药物防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关键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其人工育苗过程中的亲贝的选择、亲贝的育肥促熟、亲贝的催产、精子的控制、浮游幼虫培育、人工采苗、稚贝培育、换水和药物防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蛤仔是我国单种产量最高的养殖贝类.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对菲律宾蛤仔室内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的亲贝选择、运输、处理、采卵、孵化、浮游幼体培育、变态期管理、稚贝培育管理、饵料种类选择与投喂以及水质调控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工促熟青蛤亲贝是青蛤早繁的关键,模拟自然环境室内蓄养青蛤亲贝,亲贝成活率达90%以上;采取控温、控光、强化投喂饵料等技术措施,成功促熟青蛤亲贝,获得优质受精卵7.27亿粒,较当年青蛤自然繁殖期提早产卵一个月。孵化D型幼虫6.73亿粒,培育出壳长0.5 mm稚贝2.83亿粒。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亲贝的强化促熟,突破青蛤自然繁殖期对人工育苗的制约,为北方地区青蛤早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缩短了苗种到商品贝的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蛤仔室内催产研究——阴干、氨海水和性诱导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初步探索菲律宾蛤仔在室内催产方法和步骤:即先将性腺成熟的亲蛤阴干、后用氨海水浸泡,再以氨海水加雌性腺稀释液诱导亲蛤排放精卵。试验结果是:阴干时间1/2至24小时都可以催产,一般应控制在16小时内。氨海水催产有效浓度为O.00015N至0.00225N,以0.00075N氨海水,浸泡14小时效果最好。0.00075-N氨海水加雌性腺稀释液(适宜浓度为25至150毫克/升)联合诱导,催产成功率达96.2%。用本文催产方法特点是:潜伏期短,一般在30分钟内;催产率高,在海区产卵高峰期,室内催产率72-100%;排卵量大,多数在76万粒/个以上;受精率、孵化率和D形面盘幼体出现率均接近100%,并能在室内条件下正常发育变态,培育到稚贝。  相似文献   

17.
杂色蛤仔垦区育苗中浮游幼虫与稚贝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颜锋 《齐鲁渔业》2004,21(6):41-41
福建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了杂色蛤仔(Venerupis variegata)土池育苗的技术工艺,此后,逐步向大面积的垦区育苗发展,并在生产实践巾不断完善育苗工艺,苗种产量亦随之提高。本文根据笔者l998~2002年在福建省福清、平潭两地蛤苗生产中积累的经验,介绍杂色蛤仔垦区育苗中浮游幼虫与稚贝培育各主要环节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北方如胶州湾,海湾扇贝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盛期,春季为5月下旬至6月,秋季为9~10月。由于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对亲贝暂养育肥性腺促熟的关键技术尚未被育苗生产单位普遍掌握,造成每年仍有许多育苗生产单位因亲贝培育不理想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亲贝产卵量低、产卵不集中、孵化率低,严重影响海湾扇贝的育苗生产,甚至直接导致育苗生产的失败。因此,海湾扇贝亲贝暂养育肥性腺促熟是育苗生产中最为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海湾扇贝亲贝人工育肥促熟的若干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亲贝人工育肥促熟是当前海湾扇贝育苗生产的必由阶段。我国开展海湾扇贝人工育苗研究与生产虽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在一些地方,亲贝死亡率高、培育周期长、性腺生长发育不良、产卵不集中,对人工育苗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优质高效搞好亲贝培育工作,仍然是当前人工育苗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我们在亲贝人工育肥促熟工作中,重点抓好温度、饵料和病害防治工作,顺利完成亲贝的培育,不仅适时为人工育苗提供数量充足的优质亲贝,而且在实践中形成  相似文献   

20.
杂色蛤仔Venerupis Variegata.Sowerby)俗称花蛤、砂蚬仔,属于瓣鳃纲Lamallibranch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目Heierodonta帘蛤科Voneridae蛤仔属Genus Venerupis广布南北海区,是一种主要养殖贝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