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本文着重叙述了在淡水(盐份在0.5‰以下)培育的梭鱼移入2-18.9‰的混合中盐水内过渡,并进行强化培育促使梭鱼性腺发育达到成熟。在梭、鲤、鲫鱼脑垂体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催情剂的作用下获得产卵育苗。对性腺成熟好的亲鱼不使用催情剂同佯能获得人工授精卵并育出鱼苗。同时还证明了成熟好的亲鱼不经人工催情可在667-1000m~2面积池塘内自行产卵并育出鱼苗。通过不同时间的混合中盐水过渡(55-187天)的梭鱼都能促使性腺在五月上、中旬发育成熟,获得产卵育苗的结果。对四种不同的孵化方法的试验,初步得出闭封充氧方法优于其他三种方法,孵化率95.8%。  相似文献   

2.
青虾养殖技术讲座二、青虾苗的人工培育(三)土池育苗1.在越冬土池中直接育苗。亲虾在池塘中可自由交配、产卵、孵化,直到培育仔虾。2.另选池塘育苗。首先选择池塘667~1333m’,并用巴豆或茶籽饼彻底消毒。带水清塘(lin水深),巴豆用量为3~5kg/...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口胭脂鱼自 1 993年引入我国试养 ,湖北、浙江等省水产研究机构 1 996年 ,1 997年相继繁殖成功 ,为我国推广该品种打下了基础。据目前报道 ,仅进行了人工催产自然产卵自然孵化 ,没有进行室外自然产卵、室内产卵、人工孵化比较研究的报道。本试验就三种不同接卵方法对美国大口胭脂鱼产卵效果的影响作了探讨 ,供渔业同行参考。1 材料和方法1 1 亲鱼采取 系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 997年引进的美国大口胭脂鱼夏花 ,经三年池塘培育 ,雌鱼为初次性成熟亲鱼 ,个体重在0 8— 1 2kg之间 ;雄鱼为二次性成熟 ,个体重在 0 6— 1 0kg之…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鮰实用养殖技术(三)斑点叉尾的池塘繁殖方法可分为三种:其一为自行产卵、自行孵化。因产卵孵化在同一池塘中完成,因而其孵化率极低,采用本方法时池塘应严格消毒,密切注意水质,适时收集鱼苗。其二为人工催产孵化,因雄鱼精液无法挤出,采用本法时只能用杀鱼...  相似文献   

5.
湖白鲑在自然条件下产卵孵化过程一般是在12月份左右产卵,次年的4月份出苗,这样能使孵化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而在人工繁殖及人工孵化过程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保持低温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保持低温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在人工孵化过程中一般是采用人工加冰或利用室外池塘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结合团头鲂育苗现主要采用的人工授精和自然受精两种方法,摸索出一套产卵池人工催情、自然产卵受精、泥浆水脱粘、孵化缸流水孵化的团头鲂规模化育苗生产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高的优点。文章详细介绍了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选择投放产卵器和自然人工生态育苗两种方式进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人工育苗试验,通过清除敌害、调控水位、分批出苗的方法人工培育大弹涂鱼。结果显示,底质较硬的养殖池,投放产卵器可以获得受精卵,而长期用于大弹涂鱼养殖的土质较软的泥滩地,亲鱼则更倾向于直接钻洞产卵孵化;证明大弹涂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能够自然繁殖。  相似文献   

8.
翘嘴鳜一年三次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的繁殖周期及次数主要取决于产卵类型,而产卵类型则与其性腺发育的规律密切相关[1-2],即使是一些一次性产卵类型的鱼类,在人工条件下,通过生态调控或强化培育,也能实现一年多次的人工繁殖[3-6]。这对于缩短繁殖周期,提高人工繁殖的效率,以及反季节育苗都具有重要意义。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特种鱼类池塘养殖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淡水白鲳人工孵化育苗技术通过鉴定由江门市水产研究所和市淡水养殖的良种场完成的《淡水白鲳人工孵化育苗技术》,9月5日由江门市科委主持並通过了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从淡水白鲳的亲鱼培育,催情产卵,人工孵化到种苗培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培育出大批种苗並能重复实施,其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淡水白鲳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属暖水性淡水经济鱼类。具有体型好、体色艳、耐低氧、杂食性、生长快、易捕捞、肉质好  相似文献   

10.
用专塘培育大口胭脂鱼亲鱼,采用人工催情、产卵、受精、池塘孵化、培育等方法,催产美国大口胭脂鱼92组,培育出1.5-2.0cm的苗种283万尾。  相似文献   

11.
结合2001~2003三年来所进行的加州青鱼繁殖生产实践,研究了其从亲鱼培育、自然繁殖、人工繁殖到孵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美国加州青鱼可进行人工繁殖,也可让其自然繁殖.人工繁殖要将亲鱼分池培育,通过注射催产激素,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或自然受精和人工孵化管理,平均每尾雌鱼产卵约75000粒.受精率为85.6%,孵化率为84.5%.自然状态下繁殖,将亲本同池饲养,要选择水草丰富的池塘,或在亲鱼池中种植水生植物,设置产卵巢,让其自然产卵、自然孵化.自然繁殖难以满足大批量苗种生产的需求,一般每公顷亲鱼池年产1~2 cm加州青鱼鱼苗15~30万尾.  相似文献   

12.
大鲵(Megalobatrachus daividia nus(Blanchard))是一种野生珍贵动物。为保护和增殖大鲵资源,1978年我们对大鲵的人工繁殖作了初步研究,采用人工授精,首次获得了人工孵化的幼苗。但雌大鲵未经人工催产,大鲵的受精卵是从成熟的大鲵以人工托出卵带进行人工授精而得到的。如何采用人工催情,达到母鲵产卵与雄鲵排精,并使其受精,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1979年,  相似文献   

13.
金鱼是野生鲫鱼的变种.我国是世界上饲养金鱼最早的国家,经国内外几百年的不断选育,目前金鱼已成为品种最多,饲养最广泛的观赏鱼类。金鱼一般分为草种、文种、龙种、蛋种和龙背种等品系,当前对金鱼进行繁殖过程中,一般是让其自产或用人工观察,发现发情立即捞出。人工挤压,使其产卵受精。此方法的受精率不高,产卵时间长不集中,不利于孵化及苗种培育,对亲鱼的伤害大且劳动强度大。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这种繁殖方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生殖催情药物,促使亲鱼集中发情,产卵受精,集中孵化的技术。现将金鱼全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漠斑牙鲆繁殖生物学及苗种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近几年我国漠斑牙鲆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从生理、生态、繁育发育生物学、苗种培育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漠斑牙鲆亲鱼培育及调控产卵技术、早期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人工孵化及工厂化育苗技术、苗种淡化技术等研究,提出工厂化苗种生产方法和技术工艺,并分析了其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海产鱼类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寿山 《水产学报》1985,9(1):93-103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1年底,日本已对25科52种海产鱼类(不包括降海和溯河鱼类)进行了人工育苗研究。真鲷Pagrus major**、黑鲷Mylio macrocephalus***等6种已建立年产苗种达100万尾以上的生产技术;年产达几万至几十万尾的种类有褐菖鲉Sebastisus marmoratus等10-20种。育苗方式以室内水槽高密度育苗为主。日本人工育苗技术开发的要点:1.开发了与多数海产鱼分批产卵型的繁殖特性相适应的自然产卵的采卵技术;2.开发了适口优质的生物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并建立饵料系列;3.建立生物饵料大量培养技术。文中着重探讨和讨论了我国和日本海产鱼类人工育苗生产和科研几个方面的异同点,并就我国海产鱼人工育苗工作提出了几点探讨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论述了近几年我国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从生理、生态、繁殖发育生物学及苗种培育技术等方面较详细介绍了半滑舌鳎亲鱼性腺发育规律及调控产卵技术、染色体核型、早期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摄食习性、人工孵化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等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的研究成果,并对存在问题、今后研究方向和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苗种,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十分明显,相应地加大了养殖难度。为了促进三疣梭子蟹养殖产业化发展,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福建省连江县大官坂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池塘人工规模化育苗与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的工艺流程获取抱卵蟹(选择)→人工蓄养、促产(人工控温、投喂)→人工孵化(控温)→幼体排幼→移入池塘(幼体培育)→出池二、三…  相似文献   

18.
唐鱼全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鱼是国家Ⅱ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通过模拟唐鱼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实现其全人工繁殖,并对人工孵化、人工育苗、人工饲养及病害防治等环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勃 《水产养殖》2005,26(3):43-44
河蟹以底栖为主,多在夜间摄食附生藻类、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底栖动物、人工沉性饲料;铂鱼活动于上层水体,一般于白天摄食适口野杂鱼类、人工浮性饲料。鲌鱼、河蟹对池塘水体生态环境要求基本一致,均需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池塘条件。河蟹生态养殖的水草种植、螺蛳放养能大量吸收水中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增加溶氧,有利于鲌鱼正常生长的作用:鲌鱼能够捕食池塘中野杂鱼和过度繁殖的青虾,避免野杂鱼、青虾与河蟹争食,提高河蟹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鱼类催情产卵药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50年代以来,随着鱼类人工繁殖的发展,催情产卵药物的研究取得系列重大成果,推动了鱼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人工注射催情产卵剂的目的是促使某些在人工条件下不能自行成熟产卵的鱼类(如鲢、鳙、草鱼、青鱼、鲮等)发育成熟与产卵,也可促使在人工条件下能够产卵的鱼类集中大批产卵,以提高鱼类人工繁殖效率。 为了帮助广大养鱼工作者及有关技术人员系统了解我国鱼类催产药物研究成果与生产应用情况,更好地掌握其性质特点,适应鱼类人工繁殖工作及养殖业发展的需要,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鱼类催情产卵药物的种类、性质及其注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