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iMiq.)又名草石蚕、宝塔菜、螺丝菜、地菜、罗汉菜等,为唇形科水苏属中能形成块茎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原产,现分布于南北各地。草石蚕药食兼用,具有润肺益肾、滋阴补血等功效。以块茎供食用,肉质脆嫩,尤以宁夏、青  相似文献   

2.
陕北草石蚕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草石蚕,其形似蚕或蚕蛹,颇为奇特,别名宝塔菜、地牯牛、地蚕、银条、罗汉菜、甘露子、土蛹、土虫草等,均以其地下块茎的形状而得名,在陕北俗称地溜儿,块茎内含大量淀粉和糖类,为人们喜爱的新兴蔬菜。草石蚕为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根状茎匍匐,其上密生须根,在匍匐茎顶端有串球状肥大的螺丝形块茎,即食用部分。草石蚕根茎多呈纺锤形,有的顶端呈螺旋状,两头略尖,具5~15个环节,节间可见点状芽痕及根痕,质坚  相似文献   

3.
草石蚕(Stachys seiboibi Miq.)别名宝塔菜、螺丝菜等,为唇形科水苏属中能形成块茎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农政全书》中就有记载。草石蚕营养成分较丰富,每百克块茎含蛋白质2.2~5.5g、脂肪0.3g、糖类17~20.2g、维生素B10.2mg、维生素B:0.1mg、维生素C6mg等。草石蚕食药兼用,性味甘平,疏风清热,活血祛瘀,解毒消肿,  相似文献   

4.
刘弘 《长江蔬菜》2011,(22):16-20
草石蚕携带的病毒能通过繁殖器官代代相传、蔓延,导致草石蚕种性退化,产量及品质下降。结合笔者对草石蚕多年的研究成果,从病毒为害、茎尖培养、良种繁育等方面综述了草石蚕的脱毒培养及良种繁育体系,为生产上推广应用草石蚕脱毒良种、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促进草石蚕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草石蚕     
草石蚕草石蚕又名甘露儿,为唇形科多年生蔬菜,喜阴湿,以温暖湿润气候为佳。草石蚕质脆味甜,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是腌制酱菜的上等佳品。具有鲜、嫩、脆、甜四大特点,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受到广泛欢迎。草石蚕有较高的保健和医疗作用。据测定,草石...  相似文献   

6.
三种虫草蝙蝠蛾幼虫野生食材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虫草蝙蝠蛾幼虫喜食的3种野生食材鹅绒委陵菜、珠芽蓼、草石蚕为试材,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鹅绒委陵菜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1.28%,草石蚕的糖类含量高达12.47%,珠芽蓼脂肪含量高达3.08%。3种食材均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珠芽蓼的各种矿质元素含量都非常丰富,鹅绒委陵菜的K、Ca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0.50 mg/g7、.00 mg/g,可以作为天然K源和Ca源。草石蚕中的P元素含量高达11.07 mg/g,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P源。  相似文献   

7.
山葵(Eutrema wasabi Maxim)又名山嵛菜,为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半阴生植物,其叶可炒食,根状茎磨成粉,会产生特殊芳香的辛辣味,具有强烈的杀菌和助消化功能,是鲜食生鱼片等不可缺少的高级调味品。但由于山葵性喜冷凉潮湿气候,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仅适宜于在海拔高度为1000~2000m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以草石蚕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处理对草石蚕扦插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各NAA浓度处理可促进草石蚕扦插苗的生根及生长,且随着NAA浓度的增加,其根长、根数、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株高和根系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浓度为700 mg/L的NA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山葵(Eutrema wasabi Maxim)又名山嵛菜,为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半阴生植物,其叶可炒食,根状茎磨成粉,会产生特殊芳香的辛辣味,具有强烈的杀菌和助消化功能,是鲜食生鱼片等不可缺少的高级调味品。但由于山葵性喜冷凉潮湿气候,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仅适宜于在海拔高度为1000~2000m的地区种植,目前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0.
玉竹(Pol ygonatum odoratum)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参、尾参、铃铛菜等.以根状茎入药,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味甘、性平,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口燥咽干、干咳少痰、风湿咳嗽、热病阴伤,小便频繁、腰膝疼痛及糖尿病等症.人工栽培较少,因既可入药又可做多种保健食品,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药食两用植物.  相似文献   

11.
银条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条菜(Stachys Floridana Schuttl et Benth.)又名银条、银白条、地灵、一串紫等,食用地下根状茎。其根状茎肉质脆嫩多汁、无纤维,炒食、煮食或制成蜜饯、酱渍均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具有润肺、补血、益肾之功效。1 植物学特征 根系较浅,以水平生长的匍匐根为主。地上茎直立,株高50~80cm。地上茎方形四棱,棱角有倒  相似文献   

12.
山葵(Eutrema wasabi Maxim)又名山嵛菜,为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半阴牛植物,其叶可炒食,根状茎磨成粉,会产生特殊芳香的辛辣味,具有强烈的杀菌和助消化功能,是鲜食生鱼片等不可缺少的高级调味品.但由于山葵性喜冷凉潮湿气候,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仅适宜于在海拔高度为1000~2000 m的地区种植,目前市场上产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3.
<正>蕺菜(Houttuymia cordata Thunb),别名鱼腥草、蕺耳根、折耳根、猫耳朵,为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西南及周边地区以地下根状茎及嫩茎叶供食,一般野生于潮湿的沟旁田坎及山坡林地。凉拌生食、炒食,也可作汤、煎、包馄饨或腌渍加工等。蕺莱耐连作,多年连续种植亦不会发生病害。且由于耐荫力强,可与多种蔬菜等作  相似文献   

14.
草石蚕,又叫玉环甘露、宝塔菜、螺丝菜、地蚕。草石蚕加工成的酱菜以色、香、味、形“四绝”独占鳌头,远销南美、东南亚、日本和港澳等地区,深受消费者欢迎,是我国重要的创汇蔬菜作物。草石蚕的生长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无论东西南北都可种植。屋前房后也能种植,但最好是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有荫蔽的地方,也可以套种在瓜、豆架下。  相似文献   

15.
草石蚕     
<正>草石蚕为唇形科水苏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螺丝菜、宝塔菜、甘露儿、地蚕、土蛹等。块茎肉质脆,可制成蜜饯、酱溃、腌渍品,扬州罐藏螺丝菜是酱菜中之上品。草石蚕原产中国,唐代已有著录。唐代陈藏器(713~741年)于公元739年成书的《本草拾遗》中因其块茎的外观很像僵蚕,故称之为"草石蚕"。草石蚕初为野生,北宋期间还只能在山间采集,大约在南宋至金、元间逐渐成为栽培蔬菜。元朝初期的《务本新书》称为甘露子,有" 然其味之美,亦诚足称其名矣"。元·王祯(1271~1368年)著《王  相似文献   

16.
草石蚕,又名“螺丝菜”、“宝塔菜”、“甘露子”,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华北、华东等地都有野生或栽培。其植株地下有匍匐茎,成熟时顶端膨大成螺旋状的肉质块茎,自古取以为食。大凡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野生植物,异名往往亦多,草石蚕亦如此,除上述别名外,见诸古书者尚有“地蚕”、“石蚕”、“土蛹”、“滴露”……等异名。这些异名或取形,或取性,大抵各有所自。如《广群芳  相似文献   

17.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以其地下根状茎供食用,可生食、炒食,或加工成多种食品,有菜中之祖的称号。含多种营养成分,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外,还含有姜辣素等。生姜是集调味品,加工食品原料,药用为一体的多用途蔬菜,经济效益较高。现将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A级绿色食品草石蚕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育苗、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绿色食品草石蚕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要点,可供云南永胜地区及环境条件相近的地区开展绿色食品草石蚕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辽生 《蔬菜》2010,(6):7-9
蕺菜以地下根状茎和嫩茎叶供食,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人工种植好管理,蕺菜间套反季节菜豆可使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升草石蚕营养品质和商品价值,树立西北高原夏菜特色品牌,发展高原夏菜产区草石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项目调研和试验种植,集成地块整理、茬口选择、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促根控秧等关键技术,总结形成了高原夏菜草石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实现每667 m2产量1 800 kg左右,产值稳定在5 000元以上,较传统玉米种植每667 m2增加收入2 000元,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