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病虫的最佳施药器械.[方法]研究手动喷雾器、背负式弥雾机、担架式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4种不同施药机械对水稻稻飞虱、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效益.[结果]手动喷雾器、背负式弥雾机对稻飞虱效果防效略差,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防效最好,药后7d防效达到96.82%;手动喷雾器对纹枯病防效最好,药后10 d防效达到85.00%,背负式弥雾机防效较差;手动喷雾器、背负式弥雾机、担架式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对稻纵卷叶螟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85.60%、91.20%、88.00%、90.40%,手动喷雾器防效略差,其他防效之间差异不明显;在效益方面,大型机械优势明显,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机械效益最好,每天净收益达1 548.8元,手动喷雾器效益为0.[结论]防治褐飞虱等虫害时应尽量选择大型机械设备,防治纹枯病时宜选择手动喷雾器;从效益方面考虑,大型机械(如担架式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对褐飞虱药后3d的防效分别为74.8%、69.4%、61.4%,药后6d 防效分别为91.9%、85.3%、78.2%;对纹枯病药后6d的防效分别为80.6%、69.7%、63.9%。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每小时分别能完成25亩、5亩、3亩,按每天工作时间5小时,一天实际作业量分别为125亩、25亩、15亩,按人工费用每天100元计算,每亩用工成本分别是3.2元、4.0元、6.7元。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从防治效果方面,还是从作业效率和用工成本方面,机动喷雾机优于电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优于手动喷雾器。因此,农民可以根据水稻种植面积选用合适的施药器械防治水稻基部病虫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喷雾器以及喷头对农药有效利用率和施药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诱惑红作为农药喷雾的示踪剂,分析了4种喷雾器及喷头在田间喷雾下的雾滴大小、施药效率、叶片农药的沉积回收率和雾滴田间分布均匀性。[结果]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方面表现为电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手动弥雾器;施药效率方面表现为机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手动弥雾器>手动喷雾器;农药雾滴田间分布均匀性方面表现为电动喷雾器最好,其余都较差。[结论]为新型植保器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喷雾器械对农药的沉积量有较大影响,为研究喷雾器械对沉积量和防效的影响,本研究以20%吡虫啉可溶液剂为供试药剂,分别采用电动喷雾器、热雾机、静电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4种器械在温室大棚中施药,比较单位番茄叶面积上药剂的沉积量,并调查各处理对白粉虱防效。结果表明,当吡虫啉有效施用剂量为40.5g/hm~2时,采用热雾机和静电喷雾器施药,吡虫啉的原始沉积量分别比电动喷雾器施药高51.92%和46.63%,比手动喷雾器高61.64%和56.01%。当药剂施用量相同时,采用热雾机和静电喷雾器喷施吡虫啉防治温室白粉虱,药后1,3,7d各处理的防效均优于采用电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施药。药后3d,各剂量处理防效为7d内防效最大值,当吡虫啉有效剂量为40.5g/hm~2时,热雾机和静电喷雾器施药处理对白粉虱的防效分别为70.55%和71.92%,显著高于电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的57.9%和54.22%。由此可见,喷雾器械、沉积量和防效三者之间密切相关,就这4种器械而言,在大棚中建议使用热力烟雾机和静电喷雾器。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药器械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机动弥雾机、手动喷雾机、大型喷雾机3种不同施药器械施药,对水稻稻飞虱、纹枯病等水稻基部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差异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机动弥雾机、手动喷雾机、大型喷雾机对褐飞虱药后3d防效分别为36.59%、50.50%、71.74%,药后6d防效分别为1.48%、8.35%、29.40%;对纹枯病药后6d防效分别为30.6%、56.4%、36.7%,因此当主防褐飞虱等虫害时应尽量选用大型喷雾机喷雾.主防纹枯病等病害时以选用手动喷雾机为宜。  相似文献   

6.
选用不同施药器械在水稻生长后期进行田间防治褐飞虱试验,结果表明,3WH-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施药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手动喷雾器,再次为机动弥雾机。  相似文献   

7.
静电喷雾器在茶小绿叶蝉防治中的减量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不同施药器械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试验,得出静电喷雾器在茶小绿叶蝉防治中的减量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嘉乐牌3WBJ-16DZ直喷式静电喷雾器的防效明显高于普通手动喷雾器和机动弥雾机推荐喷液量,中等偏重及以上发生程度为喷水45壶/hm2,中等及以下发生程度为喷水30壶/hm2。  相似文献   

8.
在水稻穗期,开展同种农药相同剂量条件下使用不同施药器械及用水量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试验,以探讨水稻灌浆期防治稻纵卷叶螟适用器械与适宜用水量。试验表明,手动喷雾器(1.2mm喷片)用水量为50kg/667m2和背负式机动喷雾器用水量为30kg/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明显高于其他4种施药方式,可在穗期防治稻纵卷叶螟时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防治方式下靶标农药沉积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亮  徐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40-16142
[目的]明确热雾机热雾滴的有效沉积量,分析热雾滴在作物上的有效附着量。[方法]研究了3种施药机具(喷雾器、热雾机和弥雾机)的雾滴田间分布效果,并测定了3种施药方式下油菜叶片上的多菌灵含量。[结果]热雾机的雾滴在载玻片上分布比喷雾器和弥雾机均匀,热雾机防治有效距离为25 m以上,正、背面热雾粒数量分别在204~263和83~93滴/cm2。热雾机施药叶片上多菌灵含量介于喷雾器和弥雾机,下部叶片多菌灵含量达28.569 6 mg/L,高于喷雾器和弥雾机;热雾机施药土壤中多菌灵沉积量为39 176.36mg/hm2,低于喷雾器和弥雾机。[结论]热雾机作为高效、清洁的植保施药器械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喷雾器及施液量对水稻冠层农药雾滴沉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农药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分布特征,阐明农药剂量的沉积结构及空间分布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农药雾滴采集装置和水敏纸收集农药雾滴,通过DepositScan软件分析雾滴覆盖率和雾滴密度,并利用示踪剂估测农药沉积量。【结果】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45°和0°水稻叶片正面的雾滴覆盖率显著高于叶片反面。弥雾机在225、450、60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0°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均大于200个/cm2,施液量间差异显著。手动喷雾器在600、900、1 20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0°和45°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均小于15个/cm2,施液量间无显著差异。相同剂量,弥雾机在45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水稻冠层各位点上的农药沉积量最高;而手动喷雾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水稻冠层各位点上的农药沉积量无显著差异。手动喷雾器喷雾叶片反面的农药沉积量均低于弥雾机喷雾。用15 g a.i.•hm-2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纵卷叶螟,弥雾机在施液量450 L•hm-2条件下喷雾的防治效果最高,手动喷雾器在施液量1 200 L•hm-2条件下喷雾的防治效果最差。【结论】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稻田喷雾,农药雾滴在水稻叶片正面的覆盖率均高于叶片反面。弥雾机喷雾时增加施液量,能提高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和覆盖率;手动喷雾器喷雾时增加施液量,无显著效应。与手动喷雾器相比,弥雾机喷雾显著增加了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及农药沉积量,能显著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