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泸州烟区烤烟化学成分与国内外其它烟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泸州烟区两种主要土壤类型上的4个主要烤烟品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国内外其它烟区的烤烟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泸州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其中糖类含量较高,烟碱含量较适宜,钾含量偏低,整体上化学成分组成比例较协调;与国内外其它烟区烤烟相比,泸州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仅次于云南和津巴布韦的烟叶,且糖碱比较高,烟碱含量各地区差异不明显,整体上泸州烟叶含量处于中间水平,钾含量较低,仅高于会理,烟叶氯含量高于云南、重庆、湖北,但稍低于适宜水平;经聚类分析,可以把泸州烟区与国内外其它几个烟区的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的化学成分各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2.
云南保山烟区气象因子与烤烟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描述统计、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保山烟区主要气象因子与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保山烟区气候条件适宜,气候特点有利于优质烤烟的种植;②光、温和水气象因子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气温>降雨量>日照;气象因子对蛋白质、钾氯比、还原糖和总氮影响较大,其中7月的气象因子对化学成分含量影响最大;③烟叶蛋白质与5~7月气温、9月日照时数和7~8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还原糖与5月降雨量和5~9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7月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氮与5月气温、9月日照时数和7~8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钾氯比与8~9月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7月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气温、降雨量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分别为:还原糖>总氮>蛋白质、总氮>还原糖>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典型清香型烟区生态因子与烤烟品质灰色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掌握典型清香型烟区烤烟品质与主要生态因子之间关联度,为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采集典型清香型烟区烤烟样品和收集相关地点气象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原理分析典型清香型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评吸与气象及土壤因子之间关联度。【结果】(1)宁洱、会理、红塔均温在烤烟生育期均前期上升后期略有下降;平均相对湿度生育期先增加后稳定;降雨量均在成熟中期达到最大,3个地方降水均呈现前少后多状态;前期日照充足后期较低,3个地方均在成熟前期达到日照最低值;温差均呈现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的状态。(2)阳离子交换量与总糖和还原性糖、盐分和烟碱灰色关联最高,有效硼与烟叶中氯最高,有效铁与烟叶中钾灰色关联最高,氯与淀粉含量灰色关联最高;有效硼与烟草本香、香气量、香气质、浓度、刺激性劲头、感官评吸总分均灰色关联度最高,杂气与土壤中水溶性氯关联度最高,干净度和湿润感均与有效磷关联度最高。(3)对于气象因子:总糖与温差灰色关联度最高,还原糖和淀粉与平均相对湿度关联度最高,烟碱、氯和钾均与日照时数关联度最高;浓度、刺激性、杂气、干净度及感官质量总分与平均相对湿度灰色关联度最高,烟草本香、香气质、回味等与日照时数关联度最高,香气量与均温关联度最高,湿润感与温差关联度最高。【结论】从气象因素上而言,本文选取的会理、红塔和宁洱三个地区均适合优质清香型烟叶生产,其中相对平均湿度和日照时数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烟叶感官评吸影响尤为明显;土壤因素中不同养分对于烤后烟叶及感官评吸影响具有差异,其中土壤有效硼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云南主产烟区不同品种烟叶的多酚含量水平。[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云南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多酚,研究了云南主产烟区的不同等级、地区和品种烤烟中多酚(主要为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及三者总量)的分布特性。[结果]研究显示,云南主产烟区昆明与曲靖地区烟叶的多酚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红河地区烟叶与昆明、曲靖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烤烟品种的烟叶多酚化合物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红大品种烟叶与K326、云87品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K326和云87品种差异不大;不同等级烟叶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可为云南优质烟叶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影响保山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气象因子及其相关性,为烤烟生态区域划分与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据调查、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研究2009—2019年内保山烟区烤烟大田生育期的主要气象因子(降雨量、气温、湿度和日照时数)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影响保山烟区烟叶化学成分的气候因子依次为气温、降雨量、湿度和日照时数;成熟期均温与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伸根期温度与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伸根期均温、大田期均温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伸根期湿度与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还原糖含量与大田期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成熟期均温与糖碱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旺长期降雨量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旺长期降雨与糖碱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气象指标中均温与湿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烟叶各化学成分与均温、湿度的影响关系状况较为稳定,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降雨量变异系数较大,烟叶各化学成分与旺长期降雨量的影响关系状况波动较大,受外界干扰较大。  相似文献   

6.
四川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3~2005年四川省主产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变异分析,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差异比较。结果表明:①四川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总体较高,烟叶氯含量较低且变异性较大,钾氯比值较大但表现欠稳定。②四川烤烟不同部位间除氯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地点间化学成分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间总糖、还原糖、钾、氯及钾氯比差异显著;年际间氯含量、氮碱比、钾氯比表现较不稳定。③四川烤烟与津巴布韦烤烟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差异,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显著高于进口烟叶,钾、氯含量则显著低于进口烟叶。  相似文献   

7.
采集了云南烟区烤烟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样品5 893份,采用连续流动法检测烟叶钾含量,分析了云南烟区烤烟钾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云南烤烟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钾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6%、1.8%、2.1%,主要分布范围和样本频率分别为1.25%~2.0%、1.25%~2.25%、1.5%~2.5%和76.4%、81.9%、73.4%,各部位烟叶钾含量大于1.5%的样本频率分别为61.0%、75.8%、91.7%.各部位烟叶钾含量在年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4个主栽品种烟叶钾含量表现为‘红大’>‘K326’>‘云烟87’>‘云烟85’;不同生态种植区域烟叶钾的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滇西南烟区烟叶的钾含量最高,滇东北烟区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云南不同烟区红花大金元(简称红大)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区域特征,以期为红大的种植规划、栽培技术调整以及卷烟工业使用原料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云南4个主产烟区8个县的红大品种C3F等级烟叶为试验材料,对其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了云南不同烟区红大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区域特征。【结果】(1)化学成分及感官指标的聚类结果显示:红大烟叶在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方面均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距离相近的烟区,其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2)不同烟区红大烟叶的各项化学指标总体存在较大差异,且变异程度较高,大理烟区红大烟叶中的各项化学成分总体含量较高,曲靖陆良含量较低;(3)大理烟区红大烟叶的整体感官品质得分较高,曲靖陆良相对较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云南烤烟优质品种红大的种植规划及卷烟工业使用原料的选择提供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环神农架地区三个主产烟区2005—2010年烟叶的产量和大田期气象资料,应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统计方法,分析了烟叶产量和大田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环神农架地区烤烟的产量主要受烟叶生长伸根期到脚叶成熟期(6月份、7月份)的平均温度与日照时数,大田期整个生育期(5~9月份)的平均温度及上部叶成熟期(9月份)的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秦岭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状况,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秦岭烟区3种不同基因型的烤烟YN99、秦烟96、K326烟叶中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烟区烤烟烟叶的钾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与YN99和秦烟96相比,K326烤烟烟叶的糖含量较高(24.29%),总氮含量最低(1.82%),其他化学成分和比值适宜,达到了优质烤烟标准,K326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最好。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香气物质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32种香气物质有14种至少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K326烤烟烟叶中苯丙氨酸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茄酮、新植二烯和其他香气物质的含量均高于YN99和秦烟96,在秦岭烟区K326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最高。烟叶中的钾和总植物碱对香气物质的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烟叶中钾含量和降低总植物碱含量有利于提高烤烟香气品质。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中K326化学成分和香气品质均为最佳,最适合在秦岭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与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主要措施和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兴宁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秸秆切碎灭茬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磷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显著提高黄秋葵株高、茎粗及叶数等生长发育指标(P0.05)。施磷处理黄秋葵产量高于不施磷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P_2O_5施用量为50 kg/hm~2时增产幅度最大。施磷还提高了黄秋葵可溶性糖、V_C及黄酮等品质指标,以P_2O_5施用量为25~50 kg/hm~2时品质较好。适量施磷也有利于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提高。因此,综合产量及品质等指标,黄秋葵较适宜的施磷量为50 kg/hm~2。  相似文献   

17.
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杆菌渗入烟草表皮瞬间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观察实验为例,对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的选题设计、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该实验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厌氧水解效率,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出一株耐低温兼性厌氧蛋白酶产生菌192.经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茵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长8~12h达对数期,初始pH 7.5时酶活力最高.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pH 7.0,酶活力最高达39.3 U/mL.该酶在50℃以下,pH 6.0~9.0性能稳定.在60℃以上热稳定性很差,70℃保存lh酶活力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干旱和温度胁迫对大蒜病毒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等方法对干旱和温度胁迫下大蒜叶片生理生化特性以及LYSV和OYDV两种病毒的积累量进行测定.【结果】干旱和温度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含水量20%,温度22℃),对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影响;干旱胁迫下,LYSV和OYDV的积累量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在10%土壤含水量下,LYSV和OYDV分别达到8.60×106和6.54×106;温度胁迫下,低温4℃显著阻止了LYSV和OYDV的积累,高温35℃也对LYSV的积累量(1.78×106)起阻碍作用,而对OYDV的积累量(5.00×106)起促进作用.【结论】干旱和温度对大蒜LYSV和OYDV积累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于其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平贝母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贝母(Fritilaria ussuriensisMxni m)俗称平贝,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的长白山区,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区有栽培。平贝母是东北主要地产药材之一,鳞茎入药,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平贝母生物碱。2003年黑龙江省铁力市栽培的平贝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