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试验选取氟苯尼考琥珀酸钠、水溶性氟苯尼考、酒石酸泰乐菌素、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和阿齐霉素6种抗菌药物,对自然感染鸡败血霉形体的病鸡进行治疗试验,以评价6种抗菌药物对自然感染鸡败血霉形体病鸡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和阿齐霉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分别为96%和93%,有效率分别为98%和96%。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和阿齐霉素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水溶性氟苯尼考、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和酒石酸泰乐菌素(P<0.05),氟苯尼考琥珀酸钠治愈率和有效率优于阿齐霉素,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刘亮 《畜禽业》2024,(2):13-16
为研究噬菌体制剂对蛋鸡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从某蛋鸡养殖场采集疑似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等操作,选择其中代表性菌株开展噬菌体制剂体外杀菌试验。结果可见有深紫黑色且带金属光泽细菌生长;镜检可见呈红色两端钝圆的短杆菌;生化鉴定,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为大肠杆菌。累计从152份样品中分离到大肠杆菌49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9株分离菌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等耐药率分别高达89.8%、89.8%、93.6%、98.0%、85.7%、100%,临床耐药情况严重。选用5株代表性菌株开展噬菌体制剂体外杀菌试验,与氟苯尼考相比,噬菌体制剂体外杀菌效果更优。复合噬菌体制剂可用于蛋鸡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和氯霉素在不同条件下对8株水生生物致病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1)在海水2216E培养基中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体外抑菌活性均比在3.1%氯化钠盐水2216E培养基中下降,说明海水对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体外抑菌活性有抑制作用.(2)氟苯尼考对4株水生生物致病性弧菌标准株的体外抑菌活性与氯霉素相当,但对临床分离的4株水生生物致病性弧菌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明显优于氯霉素,说明氯霉素由于长期使用已产生了耐药性,而氟苯尼考则尚未产生明显耐药性.因此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的理想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4.
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及其二者共同用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试验研究,为生产中对鸡大肠杆菌病治疗的科学选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感染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病理模型,设立阴性对照组(不攻菌不给药)及阳性对照组(攻菌不给药),比较研究了高(50 mg.kg-1)、中(20 mg.kg-1)、低(5 mg.kg-1)氟苯尼考剂量治疗组和氯霉素(10 mg.kg-1)对照组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效学。连续给药3天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0%和50%,表明病理模型构建成功;而氟苯尼考低、中、高剂量组和治疗对照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30%、0%、0%、10%。愈后各实验组鱼血液中均无细菌感染;除阴性对照组外,鱼肝、肾组织中均可分离到鲁氏菌,但不致鱼死亡。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感染鲁氏耶尔森氏菌的西伯利亚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药效优于氯霉素,可用于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采取大肠杆菌多价疫苗重复免疫法,收集母猪胎盘,提纯胎盘丙种球蛋白。并进行了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防治试验。结果:胎盘丙种球蛋白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P<0.01);能显著增强不吃初乳仔猪的抗感染能力(P<0.05);对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预防效果优于普通球蛋白(P<0.01),治愈率高于痢特灵(P<0.05)。表明猪胎盘丙种球蛋白对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有显著的预防效果和较强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氟苯尼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低、中、高(10、20和40 mg/kg·BW)3种剂量氟苯尼考药饵连续投喂脊尾白虾5d,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于停止投喂药饵后的第3、6、12、24、48、96、168和240 h取血淋巴,测定血蓝蛋白(HEM)含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低、中剂量组HEM含量均在3h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ACP活性在3h和6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168 h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低、中剂量组AKP活性在3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在3-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剂量组T-SOD活性整体高于对照组,分别在6h和24 h达到最高值(P<0.05),高剂量组在24 h和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CAT活性均在3h和6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在12-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24 h达到最低值(P<0.05);低、中、高剂量组T-AOC活性均在3-96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于48 h达到最低值(P<0.05),且出现剂量效应.本研究结果为氟苯尼考在海水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郭莉萍 《畜禽业》2009,(6):75-77
无菌采取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的肝、肾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并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引起该鸡场鸡只发病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并且该病原菌对鸡只有较强的致病力,该鸡场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敏感,对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链霉素和青霉素钾产生耐药性。因此鸡场在使用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且应注意交替用药,按疗程投药进行治疗。通过对该鸡场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采用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组成复方制剂,通过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为病理模型,进行复方氟苯尼考肌肉注射的试验性治疗,并与氟苯尼考比较疗效。结果表明,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合用对鸡大肠杆菌病有很好的疗效,且比氟苯尼考疗效要好。  相似文献   

10.
陈社生 《畜禽业》2006,(8):21-22
采用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组成复方制剂,通过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为病理模型,进行复方氟苯尼考肌肉注射的试验性治疗,并与氟苯尼考比较疗效.结果表明,氟苯尼考与甲氧苄啶合用对鸡大肠杆菌病有很好的疗效,且比氟苯尼考疗效要好.  相似文献   

11.
氟苯尼考对大黄鱼的急性毒性及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氟苯尼考对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8种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致病弧菌的体外抑菌效应;同时以棋盘微量稀释法进行五倍子、黄连、乌梅与氟苯尼考的联合用药试验,并研究了该药对养殖大黄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所选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0.39~0.78 μg/mL,且其MBC值与MIC值相等或为对倍关系;联合用药显示,MIC值比单独使用时略有降低,FIC指数为1.00~0.75,其中以氟苯尼考和五倍子的协同作用最为显著;氟苯尼考口服给药对大黄鱼具有较高安全性,96 h LD50>1 000 mg/kg,对大黄鱼的安全浓度SC>100 mg/kg.  相似文献   

12.
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氟苯尼考对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8种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致病弧菌的体外抑菌效应;同时以棋盘微量稀释法进行五倍子、黄连、乌梅与氟苯尼考的联合用药试验,并研究了该药对养殖大黄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所选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0.39~0.78μg/mL,且其MBC值与MIC值相等或为对倍关系;联合用药显示,MIC值比单独使用时略有降低,FIC指数为1.00~0.75,其中以氟苯尼考和五倍子的协同作用最为显著;氟苯尼考口服给药对大黄鱼具有较高安全性,96h LD50>1000mg/kg,对大黄鱼的安全浓度SC>100mg/kg。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人工合成大蒜素和大蒜干粉以适合比例分别为0.1%和0.2%添加于1日龄的肉仔鸡日粮中,观察对其试验效果.结果显示,从试验全期看肉仔鸡的体重对照组明显优于两个实验组;全期来看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都低于对照组并且都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全期的平均料重比来看,两个实验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和粗灰分及钙的利用率试验一组高于试验二组和对照组,并且与试验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和能量的利用率试验二组好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但是并未表现差异显著(p>0.05);粗纤维的利用率试验二组高于其他组别也未表现差异显著(p>0.05);磷的利用率对照组高于试验组并且与试验组相比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双黄连口服液对鸡口服氟苯尼考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将20只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双黄连口服液联用组,各10只。联用组连续7 d灌服双黄连口服液(2 mL/kg,1次/d),对照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天两组各10只鸡按30 mg/kg灌服氟苯尼考,给药后按时间点连续采样,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氟苯尼考血药浓度,DAS2.0分析药代学参数。结果显示:联用双黄连口服液后,氟苯尼考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24h))和平均滞留时间(MRT_(0-24h))显著增加(P<0.01),清除速率(CLz)极显著降低(P<0.01)。双黄连口服液与氟苯尼考联用可降低氟苯尼考在鸡体内消除速度,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对氟苯尼考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10个厂家的兽用硫酸庆大霉素对三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同时,以人医临床应用的硫酸庆大霉素为对照。结果显示:不同厂家的兽用硫酸庆大霉素其抑菌效果差异显著(0.01相似文献   

16.
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鲤体内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18±1)℃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氟苯尼考及其主要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体质量(100±10)g鲤(Cyprinus carpio)体内的代谢及残留规律,以制定休药期。实验鱼间隔24h按15 mg.kg-1体质量的剂量口灌给药,连续给药3次,在给药后0.5h、1 h、2h、4h、8h、12h、24h、2d、3d、5d、7d、10d、15d、20d检测肌肉、皮肤内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含量。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鲤体内的代谢速度快,2~4 h出现峰值;肌肉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残留浓度高于皮肤,肌肉和皮肤中氟苯尼考的含量均高于氟苯尼考胺,皮肤中的代谢速度较快。按欧盟标准相应的休药期不少于2d,按日本标准则不少于10 d。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水温(18℃和28℃)下,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Florfenicol Amine,FFA)在斑点叉尾体内残留消除规律。以含氟苯尼考4 g/kg的饲料按10 mg/kg鱼体质量连续强饲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3 d,于停药后第1天2、天3、天5、天7、天9、天分别将斑点叉尾处死后取肌肉、肝脏、皮肤、肾脏4种组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斑点叉尾组织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结果表明,不同水温下相同组织,相同水温下不同组织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消除速率快慢不一(差异显著P<0.05)。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之和作为标示残留物的指示值,高水温时标示残留物(总量)在斑点叉尾体内消除的更快。与其他组织相比标示残留物(总量)在肾脏中的消除最慢,因此,建议将肾脏作为标示残留物(总量)在斑点叉尾体内残留的靶组织。在18℃和28℃时,若规定标示残留物(总量)在肾脏中以300μg/kg为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建议休药期分别为234℃.d和224℃.d。本研究旨为不同水温条件下制定该药的休药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对海兰褐父母代蛋种鸡日粮中添加荨麻糊浆与否的饲喂对比试验及对所产种蛋进行孵化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5.2%(P<0.05);种蛋受精率提高4.8%(P<0.05);孵化率提高4.4%(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饲料报酬12.13%,差异极显著(P<0.01);按出售种蛋和雏鸡经济效益分析比较,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7.7%和46.8%.,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淋巴、肌肉、肝胰脏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4.6 mmi.d,5μm)反相色谱柱,以A液(乙腈):B液(0.04 mol/L NaH2PO4、0.004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0%三乙胺)(体积比为30∶70)为流动相,225 nm紫外检测波长完成分析。结果显示:本方法在0.025~20 mg/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组织的加标回收率为78.8%~94.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16%,氟苯尼考在血淋巴、肌肉、肝胰脏的检出限分别为0.01 mg/L、0.02 mg/kg、0.03 mg/kg,氟苯尼考胺则为0.015 mg/L、0.03 mg/kg、0.05 mg/kg。  相似文献   

20.
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苯尼考属于动物专用的氯霉素类抗生素,罗非鱼是我国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开展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对正确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在22%水温条件下,采用药饵给药,剂量为10mg·kg~(-1)体重,研究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血浆和肌肉峰药物浓度(C_(max))分别为4.46μg·mL~(-1)和6.88μg·g~(-1),达峰时间(T_(max))均为12 h,血浆和肌肉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6.68 h·μg·mL~(-1)和112.71 h·μg·g~(-1),消除半衰期(T_(1/2β))分别为10.03和10_97h。本实验条件下,血浆和肌肉中药物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MIC 取0.8μg·mL~(-1))以上的时间均在40 h 以上。在给药后168 h,血浆中药物浓度为0.04μg·mL~(-1),而肌肉中已经检测不到氟苯尼考(检出限为0.03μg·g~(-1))。试验数据表明,氟苯尼考不仅治疗效果良好,而且在罗非鱼体内消除快、残留少,具有良好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