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不添加β,3-葡聚糖的半纯化饲料为基础饲料,分别在其基础上添加0、100、200、400、600和800 mg·kg-1(分别记做G0、G100、G200、G400、G600、组)的β-1,3-葡聚糖,对平均体重为(0.55±0.01)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进行5周的饲养试验,研究β-1,3-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幼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β.1,3-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00 mg·k-1组达到最高值,但各试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除800mg·kg-1组外,添加β-1,3-葡聚糖试验组的饲料效率均高对照组,在400 mg·kg-1组饲料效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0.05);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到特定生长率y(%)与β-1,3-匍聚糖添加量x(mg·kg-1)的关系为y=-2E-06x2 0.0014x+3.2905,R2=0.9385,凡纳滨对虾饲料中β-1,3-葡聚糖的最适添加量为336.5mg·kg-1.  相似文献   

2.
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0、0.5、1.0、1.5、2 mg/g)的β-葡聚糖投喂凡纳滨对虾60d,分析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 mg/g处理组肌肉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1.0、1.5 mg/g处理组的P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1.0、1.5、2.0 mg/g各处理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1.5 mg/g组的ALP和ACP活力最高。表明饲料中添加葡聚糖能有效提高虾体免疫力,适宜添加剂量为1.0~1.5 mg/g。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红景天(Rhodiola rosea)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氧化系统及抵抗低盐度胁迫的影响,该实验设计0 mg·kg~(-1)、300 mg·kg~(-1)、1 000 mg·kg~(-1)和3 000 mg·kg~(-1) 4个红景天提取物水平饵料添加量,饲喂凡纳滨对虾28 d。然后进行72 h低盐度(10)胁迫实验,测试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GSH-Px、CA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天然海水养殖条件下,GSH-Px、CAT活性和GSH-Px基因表达水平在某些时段被显著诱导(P0.05)。低盐度胁迫24 h,对照组抗氧化指标相比于其他各组的变化幅度最大。低盐度胁迫72 h,红景天组T-AOC、CAT活性和GSH-Px、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红景天提取物添加量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显著。结果表明,红景天提取物能够有效缓解胁迫初期凡纳滨对虾抗氧化指标的剧烈改变,明显提高胁迫后期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功能,具有成为抗应激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鄢庆枇 《水产学报》2006,30(3):404-409
在低盐度5~6和水温25~29℃条件下,分别投喂1种对照饲料和7种添加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添加量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和700mg.kg-1)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约每尾0.77g的凡纳滨对虾56d,观察DMPT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蜕壳和渗透压调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DMPT的各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随着DMPT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400mg.kg-1凡纳滨对虾增重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均不同程度降低,500mg.kg-1DMPT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降低达到显著水平。添加DMPT对凡纳滨对虾的蜕壳次数无显著影响。除100mg.kg-1DMPT组外,DMPT组凡纳滨对虾的渗透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添加300和500mg.kg-1组凡纳滨对虾的渗透压降低呈现显著性差异。凡纳滨对虾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着DMPT水平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在DMPT添加量为400mg.kg-1时达到最高,粗脂肪含量在DMPT添加量为600mg.kg-1时达到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增重率为判定指标,DMPT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83mg.kg-1。  相似文献   

5.
以平均体质量为(5.66±0.14)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含聚β-羟基丁酸酯(PHB)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1%、3%和5%的对虾配合饲料,饲养35 d后检测并比较不同水平PHB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3%PHB添加组凡纳滨对虾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oll基因表达量随PHB含量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1%和3%PHB添加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5%PHB添加组的淀粉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量的PHB有利于增强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的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壳寡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壳寡糖(ch itooligosaccharides,CO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maeus vannam ei)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影响,设置了含COS分别为0(对照)、250 mg.kg-1、500 mg.kg-1、750 mg.kg-1和1 000 mg.kg-1的5组试验饲料,进行了4周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COS添加量为250 mg.kg-1和500 mg.kg-1时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总数、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含COS 250 mg.kg-1时对虾血清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显著提高(P〈0.05),添加量为500 mg.kg-1时酸性磷酸酶(ac id phosphatase,ACP)和溶菌酶(lysozym e,LSZ)活力显著提高(P〈0.05),添加量为250 mg.kg-1和500 mg.kg-1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 ismutase,T-SOD)活力提高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饲料中添加250~500 mg.kg-1COS可使凡纳滨对虾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子总体活力达到较高水平,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考察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饲料利用和免疫能力的影响,分别在基础组饲料中添加0 mg/kg(对照组)、300 mg/kg、400 mg/kg和500 mg/kg抗菌肽,投喂平均体重为(0.8±0.1 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后,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0 mg/kg抗菌肽组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509.10%、1.33,较对照组提高增重率8.76%(P<0.05),降低饲料系数12.5%(P<0.05),而添加400 mg/kg、500 mg/kg抗菌肽对增重率、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肌肉粗脂肪含量,各处理组在肌肉粗蛋白、水分含量上无显著差异;300 mg/kg、400 mg/kg抗菌肽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400 mg/kg抗菌肽组的溶菌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3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和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添加400 mg/kg抗菌肽,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有提高作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抗菌肽的添加量建议为300~400 mg/kg。  相似文献   

8.
蝇蛆粉和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乃松 《水产学报》2007,31(6):771-777
设计了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1~D5)以评定添加蝇蛆粉和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以实用饲料D1作为对照组,D2和D3是在D1的基础上,分别以5%和3%的蝇蛆粉替代鱼粉,D4和D5是在D1的基础上,分别以0.5%和1%的β-葡聚糖产品(含β-1,3-葡聚糖25%)替代面粉。用上述5种饲料进行了一个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每种饲料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了体长为1.5 cm的幼虾60尾。每个重复被置于一个大小为33 cm×80 cm×100 cm的网箱中养殖,网箱被放置于一个12 m~3水体的室内循环水池中随机编组。试验期间每天投喂饲料4次,为表观饱食投喂。养殖试验结束后,计算成活率、增重和饲料系数,分别从每箱中抽取部分虾的血液进行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生化成分指标的分析,还分别从每箱中抽取部分虾以溶藻胶弧菌作攻毒试验。饲养试验的结果显示,各处理间的成活率、增重和饲料系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间的血清酚氧化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具有规律性。各处理间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差异不显著(P>0.05)。D1组虾的血清溶菌酶活力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5)。D1组虾血清的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指标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5)。D1组在攻毒后的前2 d的累计死亡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1)。4 d后各组的死亡率均趋于稳定。D1组的最终死亡率(53.3%)显著高于D2组的最终死亡率(33.3%)和D5组的最终死亡率(37.8%) (P<0.05)。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的饲料中添加蝇蛆粉和β-葡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抵抗弧菌的能力,但对生长和饲料效率没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将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PC465添加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至终浓度分别为10~4、10~5和10~6 CFU/mL,以无益生菌添加的养殖组为对照组,定期检测实验对虾肠道和养殖水体中的细菌总数、弧菌总数以及水体中氨氮含量和亚硝酸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添加益生菌能降低凡纳滨对虾肠道内细菌数量,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高浓度的益生菌处理组可以明显降低养殖水体内弧菌数量(P0.05),但是益生菌并没有显著影响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和亚硝酸氮含量。养殖4周后进行WSSV投喂感染实验,感染实验表明,实验组H组(益生菌浓度为10~6 CFU/mL)和M组(益生菌浓度为10~5 CFU/mL)凡纳滨对虾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63.9%和74.6%,显著低于对照组100%的累计死亡率(P0.05)。感染实验期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凡纳滨对虾3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统计数据显示,益生菌处理组的脂多糖-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β-1,3-glucan-binding protein,LGBP)、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beta-1,3-glucan-binding protein-lipoprotein,βGBP-HDL)、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Hsp70)mRNA的表达量在WSSV感染后呈显著上调趋势。实验结果提示,水体中添加蜡样芽孢杆菌PC465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对虾肠道和水体中的细菌和弧菌数量,或调节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黄霉素4mg/kg、12mg/kg、24mg/kg和48mg/kg的饲料作为试验组,以不添加黄霉素的饲料作为对照组,制成5种试验饲料,在室内饲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8周,研究黄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黄霉素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黄霉素的促生长作用与其能增加对虾蛋白质沉积率有关,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长期添加黄霉素的适宜添加量为4mg/kg。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免疫、肌肉氨基酸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制作6组包含0、500 、1000 、1500、2000 和2500 mg/kg GML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幼体(体重为0.31±0.02g)进行56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 ①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0 mg/kg GML能显著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 ②饲料中添加GML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影响不显著。③各添加组对虾尾肌呈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④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水平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下降;500 mg/kg和1500 mg/kg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⑤当GML添加水平为1500 mg/kg 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表达量显著上调,GML添加水平超过2000 mg/kg时,IMD、TOLL表达量以及溶菌酶活性显著上调,2000 mg/kg组酚氧化酶原表达量显著上调。⑥添加组Chao指数和Ace指数显著上调,1500 mg/kg组和2500 mg/kg组Shannon指数显著下调,2500 mg/kg组Simpson指数显著下调。实验表明,添加适宜水平的GML可提高凡纳滨对虾幼体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效应,且GML可下调肠道有害菌的丰度,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以增重率为依据,饲料中添加2142.99 mg/kg GML对虾的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初体质量为(0.11±0.00)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室外水泥池进行10周饲喂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肠道和粪便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虾乐333(复合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虾乐333+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1)各1 g/kg,配制5种实验饲料.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饲喂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一益生菌饲喂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使凡纳滨对虾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升高,其中复合益生菌饲喂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显著降低了肠道及粪便弧菌数(P<0.05),不同程度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血清蛋白浓度、酚氧化酶活力、溶菌酶活力和总抗氧化力,其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使血清蛋白浓度及溶菌酶活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与饲喂单一益生菌相比,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力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凡纳滨对虾在低盐度胁迫条件下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凡纳滨对虾[初始体质量(15.82±0.08)g],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Y0),实验组投喂添加了3%酵母水解物的实验饲料(Y3),在室内养殖15d后分别放入盐度为4‰(S4)和28‰(S28)的水体中进行盐度胁迫实验,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根据饲料和盐度不同组合,分组命名为Y0S4、Y0S28、Y0S3、Y0S28)。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3%酵母水解物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PO)、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低盐度胁迫1h时,Y3S4组PO、TNOS活性显著高于Y0S4组;盐度因素对PO、TNOS活性产生显著影响,低盐度胁迫1h时,S28组PO、TNOS活性显著高于S4;饲料中添加3%酵母水解物显著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盐度因素对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产生了显著影响,S28组ACP活性显著高于S4。由此可见,在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SOD活性,提高对虾的抗氧化能力;在遭遇低盐度胁迫时,对虾能迅速恢复PO、TNOS活性至正常水平,从而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特异性卵黄抗体抗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ssociated with 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VpAHPND) 感染的效果及其机制,防控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AHPND),本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VpAHPND卵黄抗体制剂 (0、0.2%和0.5%) 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测定对虾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通过浸浴感染实验测定免疫对虾抗VpAHPND感染的能力。生长实验结果显示,免疫28 d后,免疫组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对虾在平均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免疫功能实验结果显示,免疫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酚氧化酶 (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溶菌酶 (LZM) 活力显著升高,抗菌肽 (Crustin)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 (β-GBP-HDL)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浸浴感染实验结果显示,0.2%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2% VpAHPND卵黄抗体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3.77%。研究表明,口服卵黄抗体不会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存活产生不良影响,0.2%的VpAHPND卵黄抗体制剂通过提升凡纳滨对虾的PO、SOD、LZM活力和Crustin基因表达水平,增强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对虾抗VpAHPND感染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使用特异性卵黄抗体防控AHPND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β(1,3)-葡聚糖对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鲤鱼配合饲料中按0.10‰、0.15‰、0.20‰、0.25‰的比例添加β(1,3)-葡聚糖,连续投喂锦鲤(Cyprinus carpiovar.koi)30 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及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比较了β(1,3)-葡聚糖对锦鲤促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β(1,3)-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对锦鲤的促生长作用越明显,在饲料中添加β(1,3)-葡聚糖能够提高锦鲤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50、150 mg Zn/kg)并饲喂凡纳滨对虾,养殖14 d后,取样测定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肝胰腺、肌肉和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并进行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及肌肉中锌蓄积水平随饲料锌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肝胰腺中锌蓄积更明显。添加50 mg Zn/kg组(锌含量为73.25 mg Zn/kg饲料)对虾鳃组织中的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和添加150 mg Zn/kg组(P<0.05)。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肌肉、肝胰腺和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P<0.05)。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的SOD活性也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但与添加150 mg Zn/kg组无显著差异。而肌肉中SOD活性在添加150 mg Zn/kg组中最高。经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后,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半致死时间和全致死时间大于未添加锌组和添加150 mg Zn/kg组。本研究表明,相比摄食未添加锌组饲料和添加150 mg Zn/kg组饲料,凡纳滨对虾的免疫抗菌机能在摄取添加50 mg Zn/kg(锌含量为73.25 mg Zn/kg饲料)饲料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择1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L-9、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12、1株金丽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CDM8,以1∶1∶1将其组成复合益生菌,各益生菌水体添加浓度为107 CFU/ml,进行为期30 d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实验。实验分为暂养期(7d)、益生菌处理期(15d)、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攻毒期(10 d)。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显著增加水体和对虾肠道可培养细菌总数(P<0.05),攻毒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对虾累积存活率为(73.33±6.83)%,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25.33±15.43)%。对虾抗病基因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Beta-1,3-glucan-binding protein-lipoprotein,βGBP-HDL)、脂多糖-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β-1,3-glucan binding protein,LGBP)、抗菌肽Crustin在益生菌处理阶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在攻毒阶段虽呈现各自不同的表达情况,但所有基因都经历了更大幅度上调。研究表明,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和假交替单胞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可提高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感染能力,对虾抗病力的提高可能与益生菌增加对虾肠道可培养细菌数量、抗病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全虾营养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芽孢杆菌制剂(Bacillus sp.,10^9CFU·g^-1)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初始体重0.03g·尾^-1)生长性能、全虾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影响。7种试验饲料中芽孢杆菌制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0.5,1.0,1.5,2.0,2.5和3.0g·kg^-1饲料。芽孢杆菌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摄食添加益生菌1.0和1.5g·kg^-1饲料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高并且饲料系数低于对照组,特别是添加量为1.0g·kg^-1时,差异显著;然而,其它添加量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全虾的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投喂添加益生菌1.0和1.5g·kg^-1饲料,脂肪含量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改变凡纳滨对虾全虾中部分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以凡纳滨对虾为试验对象,探讨在饲料中添加2 mg/kg的辣椒碱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中添加2 mg/kg辣椒碱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指标显著改善,成活率、饲料系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免疫抗氧化指标(MDA、SOD、CAT)水平及健康状况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灵敏性和平衡性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鱼粉含量为24.5%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5%酵母提取物的实验饲料,分别饲喂凡纳滨对虾56 d,检测两种饲料投喂的对虾在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前后鳃组织Toll受体、IM 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变化及感染后的对虾死亡情况。结果表明:摄食添加酵母提取物饲料的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虾(P0.05),IMD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后,两组对虾鳃组织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随感染进程均出现显著变化,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分别为24、42和36 h,且摄食添加酵母提取物组对虾各基因的表达量峰值分别为对照组峰值的201.06%、481.46%和276.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虾(P0.05)。摄食添加酵母提取物饲料组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和IM D mRNA表达量在感染溶藻弧菌后12和24 h分别出现显著上调,而对照组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和IMD mRNA表达量分别在感染弧菌后24和42 h才出现显著上调。两组对虾经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后72 h内的累积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酵母提取物上调了溶藻弧菌感染前凡纳滨对虾Toll受体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量,提早了溶藻弧菌感染后对虾Toll受体和IMD mRNA表达量上调时间,且增加了对虾Toll受体、IM 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的峰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