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该试验比较了超声波法、过氧化氢法、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降解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多糖的效果,最后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降解坛紫菜多糖的工艺。对比了降解前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了其与分子量、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体积分数10%、温度65℃、超声波辅助2.5 h条件下,该多糖降解前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由9.37 mg·mL^-1降为1.71 mg·mL^-1;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分子量由大于670 kD降为235835 D;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多糖特征吸收峰依旧存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单糖组成大致相同,糖醛酸质量分数有所降低;理化性质显示硫酸基质量分数增高,3,6-内醚半乳糖质量分数明显降低。因而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法可较好地降解坛紫菜多糖,并可改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进而增强抗氧化活性,为低分子量多糖的制备及构效关系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蜈蚣藻属(Grateloupia)藻类的开发利用,为其食用和加工提供参考,该研究于2018年1—4月间每月1次对广东汕头南澳和福建东山浮筏上的蜈蚣藻属种类组成、生物量、生长环境及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时期的口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点的水温和水流速度分别为19~23℃和0.039~0.985 m·s~(-1),福建东山的流速较汕头南澳的大。采用培养观察形态变化、藻体切片以及rbcL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判断这两处浮筏上的蜈蚣藻属为披针形蜈蚣藻(G. lanceolata)、带形蜈蚣藻(G. turuturu)、台湾蜈蚣藻(G. taiwanensis)、肉质蜈蚣藻(G. carnosa)、舌状蜈蚣藻(G. livida)、海门蜈蚣藻(G. haimensis)、长枝蜈蚣藻(G. prolongata)和稀疏蜈蚣藻(G. sparsa)。披针形蜈蚣藻和带形蜈蚣藻为优势种,两者最高生物量分别达到901.26 g·m~(-1)和352.9 g·m~(-1)。水流速度较大地方生长的披针形蜈蚣藻藻体较长(可达142 cm)。长枝蜈蚣藻和带形蜈蚣藻口感最差;披针形蜈蚣藻、舌状蜈蚣藻的口感最好,这2种仅在4月质地变硬时口感略差。披针形蜈蚣藻生物量多、藻体大且食用口感好,是值得加工为海洋蔬菜的优良种类。  相似文献   

3.
蜈蚣藻多糖纯化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蜈蚣藻多糖,通过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清除效果的研究,评价了蜈蚣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对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的分析,比较了TCA法和Sevage法脱蛋白的效果,利用Sephadex G-150柱纯化蜈蚣藻多糖,并分析了其部分理化性质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蜈蚣藻多糖对·OH清除率的IC50为4.62 mg/mL,对·O2-清除率的IC50为0.62mg/mL,具有体外抗氧化效果;Sevage法脱蛋白效果优于TCA法,蛋白脱除率达85.55%,多糖损失率为15.93%;蜈蚣藻多糖是一种以多糖为主、含有糖蛋白的复合物,其相对分子量的分布范围在3.5×105 ~1.2 ×105 Da.  相似文献   

4.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行混养实验,分别为G1(1∶0)、G2(1∶0.25)、G3(1∶0.5)、G4(1∶1)和G5(1∶2)。每种组合中紫贻贝密度均为0.63 ind·L~(-1),而披针形蜈蚣藻密度分别为0 g·L~(-1)、1.25 g·L~(-1)、2.5 g·L~(-1)、5 g·L~(-1)、10 g·L~(-1)。36 d后,G3组中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为(0.21±0.03)%·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11±0.028)~(0.21±0.03)%·d-1,P0.01],而单养组的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仅为(0.063±0.022)%·d-1;G3组中披针形蜈蚣藻特定生长率为(0.96±0.20)%·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62±0.16)~(0.96±0.20)%·d-1,P0.01]。G3组生态系统对营养盐(NO_3~--N、NO_2~--N、NH_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38±1.40)%、(96.79±1.97)%、(98.38±2.06)%、(96.86±3.16)%,显著高于G2组(P0.05),而与G4和G5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当紫贻贝与披针形蜈蚣藻湿重比为1∶0.5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的营养价值,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对其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粗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28%、0.18%、13.32%和1.80%;舌状蜈蚣藻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共含有15种脂肪酸,包括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亚油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舌状蜈蚣藻富含镁(Mg)、钙(Ca)、铁(Fe)、锌(Zn)和铜(Cu)。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属低值海参产品,为了提高其使用价值,本研究以海地瓜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压辅助不同浓度亚硫酸钠(Na2SO3)处理,并对挤出物多肽提取率、游离巯基含量和蛋白质溶解度进行测定;利用DA201-C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挤出物多肽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多肽纯化组分的分子量分布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双螺杆挤压辅助3.0% Na2SO3处理组多肽提取率、游离巯基含量和蛋白质溶解度分别为(57.12±0.62)%、(110.32±0.07)%和(28.72±0.13)%,较空白对照组(control check, CK)分别显著提升(7.66±0.35)%、(105.32±0.01)%和(4.91±0.15)% (P<0.05);粗肽经纯化得到纯化组分Ⅰ(1000~3000 u)和纯化组分Ⅱ(<1000 u)。CK组、双螺杆挤压辅助3.0% Na2SO3处理组及其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的的纯化组分Ⅰ、Ⅱ海地瓜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25.51、12.72、6.58和9.02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25.56、13.51、11.87和8.44 mg/mL。纯化组分Ⅰ在浓度为80 μg/mL时,人正常肝细胞(human normal liver cell, LO2)细胞存活率较损伤组最大提高(20.33±0.41)%;纯化组分Ⅱ在浓度为20 μg/mL时,LO2细胞存活率较损伤组最大提高(17.07±1.18)%。综上所述,双螺杆挤压辅助亚硫酸钠处理海地瓜提高了多肽的提取率,并增强了海地瓜多肽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和性腺是刺参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为丰富其高值化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了刺参肠、性腺酶解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变化,分析了酶解多肽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体外清除效果。结果显示,刺参肠和性腺经生物酶水解后,水解度分别为53.63%和63.40%,酶解液中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4.62 mg·mL-1和5.01 mg·mL-1,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43 mg·mL-1和0.56 mg·mL-1。刺参肠和刺参性腺酶解多肽清除DPPH·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3.31 mg·mL-1和0.88 mg·mL-1,清除·OH的IC50分别为9.53 mg·mL-1和8.81 mg·mL-1,清除O-2·的IC50分别为6.42 mg·mL-1和3.22 mg·mL-1。刺参肠和刺参性腺酶解多肽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琼胶寡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同条件下对琼胶进行酸水解,得琼胶寡糖A1(以二、四糖为主)和A2(以己糖、辛糖为主)采用化学发光法和DPPH体系分别研究A1、A2对O2·-、·OH和DPPH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A1、A2对3种自由基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而且清除活性随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在O2·-体系中,A2的IC50为0.54mg/mL,效果要好于A1(IC50为0.8mg/mL)。在·OH体系中,A2对·OH的清除作用比A1效果好,IC50分别为1.2和2.3mg/mL。2个体系比较发现A1、A2对O2·-的清除作用高于对·OH的清除作用。在DPPH体系中,A1、A2对DPPH有一定的清除,但A1较A2效果好,IC50分别为4和6 4mg/mL。由此可见,琼胶寡糖在不同体系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不同。琼胶寡糖在抗氧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渣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得裂壶藻酶解物(S. limacinum hydrolysate, SLH),分析其美拉德反应条件,同时探究其不同超滤组分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组分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MRPs)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当还原糖为核糖、糖肽质量比为1∶1、反应pH为9、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6 h时,SLH的MRPs还原力(5 mg·mL~(-1))为1.24,DPPH自由基清除率(12.5 mg·mL~(-1))为88.62%。将SLH经超滤后分别得到SLH-1 (5 kD)、SLH-2 (10 kD)和SLH-3 (50 kD)组,发现SLH-1组在美拉德反应前后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将SLH-1组经Sephadex G-25凝胶柱分离后分别得到SLH-1-Ⅰ、SLH-1-Ⅱ、SLH-1-Ⅲ和SLH-1-Ⅳ组,发现分子量较大的SLH-1-Ⅰ组经美拉德反应修饰后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还原力(2 mg·mL~(-1))为0.741,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5 mg·mL~(-1))为79.41%。此外,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美拉德反应可导致酪氨酸(Tyr)、赖氨酸(Lys)、组氨酸(His)、精氨酸(Arg)、色氨酸(Trp)等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但对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海藻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对琼枝(Betaphycus gelatinae)、石莼(Ulva lactuca)、匍枝马尾藻(Sargassum polycystum)、南方团扇藻(Padina australis)和棒叶蕨藻(Caulerpa sertularioides)的粗多糖的自由基清除及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海藻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南方团扇藻和匍枝马尾藻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活性,其中南方团扇藻多糖对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较强[半抑制浓度(IC_(50))为(262.00±24.60)μg·m L~(-1)],明显高于匍枝马尾藻多糖[IC_(50)=(458.00±18.70)μg·m L~(-1)],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IC_(50)=(388.00±45.29)μg·m L~(-1)]与匍枝马尾藻多糖相近[IC_(50)=(312.04±37.42)μg·m L~(-1)],匍枝马尾藻多糖对DPPH的清除能力[IC_(50)=(95.80±7.48)μg·m L~(-1)]显著高于其他4种海藻多糖,而南方团扇藻多糖对DPPH的清除能力较差[IC_(50)=(726.00±54.90)μg·m L~(-1)]。通过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发现,南方团扇藻多糖对肝细胞膜脂质氧化有较高的抑制能力[IC_(50)=(283.67±44.14)μg·m L~(-1)],并且对过氧化氢诱导的红细胞溶解有一定的保护能力[IC_(50)=(335.50±22.47)μg·m L~(-1)]。  相似文献   

11.
缢蛏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缢蛏的碎肉为材料,加水配制成一定比例的匀浆,利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缢蛏碎肉匀浆进行多糖的提取。利用蒽酮—硫酸法对多糖得率进行计算。将得到的多糖粗品通过DEAE离子交换层析及G-75凝胶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Fenton体系测定所得样品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提取多糖的提取率为19.93%。多糖粗品通过DEAE离子交换柱,得到2个峰,峰1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率为43.89%,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57.80%。峰2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率为57.80%,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77.83%。将DEAE峰2进行G-75凝胶层析得到2个峰,峰1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率为83.08%,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94.76%。峰2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率为74.41%,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52.41%。  相似文献   

12.
以海参水煮液的冻干粉为原料,选取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酶解制备多肽,测定其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合成抗氧化剂TBHQ对比.结果表明,3种蛋白酶酶解制得的海参水煮液多肽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中,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得的海参水煮液多肽清除·OH、O2-·和DPPH·自由基的IC50值依次为8.565、6.658和2.015mg/ml,其对O2·的清除能力优于TBHQ.经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制得的海参水煮液多肽分子量分别分布在<2 500、<3 500和<1 000 D的小分子肽中.  相似文献   

13.
胡昂  段蕊  刘志东  林娜  张俊杰  李磊  蒋玫 《海洋渔业》2020,42(1):98-109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中性蛋白酶酶解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副产物蛋白制备抗氧化酶解物工艺。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为响应值,在底物浓度、温度、时间、酶与底物比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优化确定3个显著性因素。获得实验条件下最佳制备工艺为:底物浓度25 mg·mL^-1、温度50℃、时间3.8 h、酶与底物比1.5%。在此条件下,实验验证酶解海湾扇贝副产物蛋白制备抗氧化酶解物的DPPH清除率为81.93%(预测值为83.19%),还原能力为58.12%(预测值为58.92%),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IC 50值分别为0.264 mg·mL^-1和3.136 mg·mL^-1,且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优化后的回归模型用于预测中性蛋白酶酶解海湾扇贝副产物蛋白制备抗氧化酶解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水流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分别对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Yamad果孢子萌发情况展开研究,以期为其苗种生产奠定基础。舌状蜈蚣藻果孢子在附着1 d、15 d后,置于不同水流速度(0、1、1.5、4、7、10、14 cm/s;1.5 cm/s流速由充气控制,其他流速由流水装置控制)培养20 d;舌状蜈蚣藻果孢子附着1 d后,在不同光照周期(6L∶18D、8L∶16D、10L∶14D、12L∶12D、14L∶10D、16L∶8D)和不同光照强度(35、85、135 µmol photons/m2·s)交叉条件下培养70 d。结果显示,附着1 d的果孢子萌发体在静止条件下的萌发生长明显优于其他水流速度下的(P<0.05);附着15 d的果孢子萌发体在1.5 cm/s流速下的萌发生长最好(P<0.05),在静止条件下的萌发生长明显慢于其他流速下的各组(P<0.05)。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果孢子萌发生长的影响显著(P<0.05),这二者对盘状体和孢苗生长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0.05),对盘状体萌发出直立体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P>0.05)。光照时间为8–10 h,盘状体萌发直立体的百分率以及孢苗的高度明显高于其他光照时间下的各组。光照强度为35 µmol photons/m2·s时,盘状体萌发直立体的百分率以及孢苗的高度明显比其他光照强度下的高。研究表明,在舌状蜈蚣藻育苗生产中,可采取孢子刚附着时静水培养,附苗后15 d充气培养,并控制光照时间为8–10 h和光照强度为35 µmol photons/ m2·s。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掌握海水养殖鱼类氮排泄的规律,准确计算养殖所需换水率(量),为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养殖模式与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研究了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在不同投饲频率条件下的排氨情况,分析了维持氨氮平衡所需换水率的优化计算方法,并通过流水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斑石鲷在空腹、日投喂1、2、3次等4种条件下,水体氨氮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基本呈线性增长趋势,排氨率平均值分别为(6.23±6.71)、(18.16±11.90)、(21.69±17.52)和(17.98±12.93)mg/(kg·h)。根据物质平衡原理,提出基于氨氮平衡的换水量计算方法。以该计算方法获得换水率分别为0.18、0.55、0.66和0.55次/h。验证实验中,设计养殖密度13.4 kg/m~3,计算所需换水率为1.09次/h(换水量0.147 m~3/h)。在该条件下的流水养殖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能够稳定维持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生物储量巨大,含有丰富的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而PC是生物生长的必需磷脂。现今南极磷虾的研究主要针对磷虾油和蛋白,尚未见有PC分子组成的系统研究报道。该研究使用超声辅助Bligh Dyer脂质提取法提取南极磷虾中磷脂,并采用Box-Benhnken设计原理优化提取工艺,以正离子模式下胆碱碎片(m/z 184)为特异性碎片,利用鸟枪脂质组学法鉴定南极磷虾组织中的PC分子组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磷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21.0 min、超声温度30℃、溶剂用量3.1 mL,此条件下磷脂实际提取率的平均值为(7.59±0.03)%。利用鸟枪脂质组学法鉴定出南极磷虾中共含有36种PC分子,其中EPA/DHA脂肪酸链含量占47.75%,质量分数为269.82μg·g~(-1)。研究表明南极磷虾组织中含有丰富的EPA和DHA,而磷脂状态存在的ω-3脂肪酸具有较高的利用效率,这为开发南极磷虾类营养保健产品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优化辅助盐渍海蜇脱铝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超声波辅助盐渍海蜇脱铝工艺的条件,实验以盐渍海蜇为原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检测,其铝残留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复合保鲜液浓度、超声功率、超声频率以及超声时间对盐渍海蜇脱铝效果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分别优化复合保鲜液脱铝工艺与超声波辅助脱铝工艺。结果显示,未超声波辅助处理的优化条件:料液比1∶7(g/mL)、浸泡时间4 h、浸泡次数3次,铝残留量最低为126.4 mg/kg,浸泡时间影响最为显著;超声波辅助处理影响脱铝率大小的因素依次为超声时间 > 超声功率 > 超声频率 > 复合保鲜液浓度;其最佳工艺:超声频率28 kHz、超声功率272.6 W、复合保鲜液[V(醋酸)∶m(丙酸钙)=1∶2]浓度0.68%、脱除时间35 min,铝残留量为124.46 mg/kg,脱铝率达到85.3%;验证实验得到实际脱铝率为82.1%,与理论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3.2%。研究表明,与未超声波辅助相比,铝脱除率稳定,脱除时间由12 h缩短至1.75 h,工艺效率提高6.9倍。因此,超声波技术应用到海蜇产业将为高效开发低铝盐渍海蜇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封闭流水式装置,研究斑点叉尾[鱼回]幼鱼(Ictalurus Punctatus)(约9~11 g)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8,22和26℃)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8,22和26℃时斑点叉尾[鱼回]幼鱼的耗氧率分别为(171.66±33)mg/(kg·h),(97.22±26)mg/(kg·h)和(171.83±44)mg/(kg·h),26℃处理组的耗氧率最高,与22℃处理组具显著差异(P<0.05);氨氮排泄率也表现出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18,22和26℃时其氨氮排泄率分别为(0.40±0.01)mg/(g·h),(0.44±0.01)mg/(g·h)和(0.58±0.01)mg/(g·h)。在22~26℃,斑点叉尾[鱼回]幼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