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盆栽微型月季离体培养繁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个盆栽微型月季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NAA,以诱导腋芽增殖为繁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1.0mg/L);以茎段为继代材料的增殖系数均优于以顶芽为继代材料的增殖系数,同时顶芽的继代增殖系数以外源激素组合6-BA(1mg/L)+NAA(0.01mg/L)为优,而茎段的继代增殖系数以外源激素组合6-BA(1.5mg/L)+NAA(0.05mg/L)为优;壮芽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2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3~0.1mg/L)。  相似文献   

2.
以单瓣、重瓣两个晚香玉品种叶片为材料,选用4种升汞消毒时间、6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6种分化培养基和9种生根培养基,研究不同基因型和激素组合对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片的消毒时间为0.1%HgCl2浸泡2min;(2)诱导单瓣叶片愈伤形成的较适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1.0mg/L:诱导重瓣叶片愈伤形成的较适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5mg/L.(2)2单瓣叶片分化最佳配方为:MS+6-BA1.0mg/L+NAA0.5mg/L;重瓣叶片分化的较适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2mg/L,(3)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KT0.2mg/L+NAA0.5mg/L+6-BA0.2mg/L。  相似文献   

3.
黄花菜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野生黄花菜无菌苗的茎段为材料,在Ms+BA2mg/L+NAA0.1m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并用这种培养基进行快速繁殖,最后在1/2MS+NAA0.2mg/L的生根培养基上壮苗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4.
新铁炮百合和金百合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铁炮百合和金百合的鳞片为外植体成功获得再生植株,并建立快速无性繁殖系.新铁炮百合鳞片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MS BA1.5-2.0mg/L NAA0.05mg/L;芽增殖培养基是MS BA0.5~1.0mg/L NAA0.05~0.1mg/L;最适蔗糖质量分数为5%;结球培养基为MS BA0.2mg/L NAA0.05mg/L.金百合鳞片的最佳芽诱导培养基是MS BA3.0mg/L NAA0.05mg/L;芽增殖培养基足MS BA1.0-2.0mg/L NAA0.05-0.1mg/L,蔗糖质量分数变化对芽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结球培养丛为MS BA0.2-0.5mg/L NAA0.05mg/L.两种百合均较易生根,采用1/2MS NAA0.2-0.5mg/L培养基可长出健壮的根系,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芦荟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芦荟茎尖和茎段为材料,MS 6-BA 4mg/L NAA0.2mg/L为诱导培养基,MS 6-BA2-4mg/L NAA0.1-0.2mg/L为增殖培养基,MS IBA3mg/L 0.2%活性炭为生根培养基,小苗生根后移栽于沙床上,遮光遮雨,注意控制好水分。1个月后,小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银纹阔叶沿街草的茎尖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分化培养基为MS+BA0.5-2.0mg/I+NAA0.05-0.1,叶片脱分化培养基为MS+BA4.0mg/1+NAA0.01mg/1,愈伤组织分化苗为MS+BAl.0mg/1+NAA0.1mg/l腋芽增值培养基为MS+BA0.5mg/1+NAA0.1mg/1,快繁培养基为MS+BA1.0-2.0mg/1+NAA0.1mg/1,生根为MS.  相似文献   

7.
以西伯利亚百合花托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2.0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NAA 0.2mg/L,最佳移栽营养土配方为园土:沙子=2:1。  相似文献   

8.
广玉兰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广玉兰的叶芽、花托、花被、雄蕊、幼叶为试材,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2,4—D,NAA,6—BA,筛选适合其脱分化、分化、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外植体为叶芽,在MS 2,4—D3.5~5mg/L NAA3~5mg/L 6-BA0.8~1.2mg/L AC0.8g/L的培养基上都能很好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速率最快的最佳培养基是MS 2,4—D4.5mg/L NAA3mg/L 6-BA1.2mg/L AC0.8g/L;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MS 2,4—D2.5mg/L NAA2.5mg/L 6-BA1.2mg/L AC0.8g/L;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基为MS 2,4—D1.5mg/L NAA1.5mg/L 6—BA2mg/L AC0.8g/L;诱导胚状体成苗培养基为MS 2,4—D0.2mg/L NAA0.2mg/L 6-BA2mg/L AC0.8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1mg/L 6-BA1.5~2mg/L AC0.8g/L.  相似文献   

9.
文心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文心兰杂交新品种星战、达卡、爪哇为材料,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适合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培养基、培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套经济、高效的快繁技术体系。对培养基激素进行筛选的结果表明:利于原球茎诱导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 5.0mg/LBA 0.5mg/L NAA,利于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 2.0mg/LBA 0.1mg/L NAA,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 0.5mg/NAA,可提高诱导成苗率和繁殖速率,降低成本;试管苗栽培基质以兰基石 小树皮(1:1)为佳。  相似文献   

10.
张茹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77-7878
[目的]提高棣棠花育苗繁殖速度。[方法]以棣棠花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在MS+2.0mg/L 6-BA+0.2mg/L NAA培养基中,簇生芽分化数最多,质量最好,分化率这100%;在MS+1.0mg/L 6-BA+0.5mg/L KT+0.1mg/L NAA培养基中,增殖倍数最高,为11.87;在1/2MS+0.1mg/L NAA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每个嫩茎基部有3~5条根;炼苗成功后移栽成活率达96%。[结论]诱导簇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NS+2.0mg/L 6-BA+0.2mg/L NAA,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0.5mg/L KT+0.1mg/L NAA,再生苗在1/2 MS+0.1mg/LNAA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及辐射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技术及辐射诱变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蒙古黄芪无菌苗的不同外植体(叶片、子叶、下胚轴)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对子叶和下胚轴进行辐射诱变研究。[结果]3种外植体分别在MS+6-BA 2.0 mg/L+NAA 2.0 mg/L、LS+6-BA 2.0 mg/L+NAA 0.1 mg/L、MS+6-BA 2.0 mg/L+NAA 2.0 mg/L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 下胚轴和子叶的最佳诱变时间均为15 min 随辐射诱变时间的增加,下胚轴愈伤组织的长势增强,但超过一定的诱变时间愈伤组织长势减弱且诱导率降低。[结论]该研究为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和诱变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激素浓度对黄芪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蒙古黄芪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不同浓度的IAA,NAA和6-BA等单因子和不同比例的细胞分裂素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芽的诱导增殖过程中,MS+NAA0 mg/L+6-BA1.0 mg/L的培养基效果最好;在诱导植株茎叶壮实高大增殖过程中,MS+NAA 0 mg/L+6-BA 0.3 mg/L的培养基效果较好,诱导率分别为89.2%和82.8%;生根培养过程中,MS+IAA2.0 mg/L的培养基效果较好,诱导生根率为55.9%。  相似文献   

13.
萝卜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萝卜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不同激素浓度及继代培养对萝卜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诱导萝卜愈伤组织最好的外植体为子叶。(2)不同的生长素诱导效果不同,诱导效果为NAA>2,4-D>IBA;(3)萝卜子叶和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初代培养基均为MS 3 mg/L 6-BA 0.5 mg/L NAA 3%蔗糖 0.8%琼脂。(4)继代培养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子叶和下胚轴的最佳继代培养基分别为:MS 6 mg/L6-BA 0.5 mg/L NAA 3%蔗糖 0.8%琼脂和MS 4 mg/L 6-BA 0.5 mg/L NAA 3%蔗糖 0.8%琼脂。  相似文献   

14.
基本培养基及激素和附加物对黄芪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芪茎段组织培养研究的结果表明,黄芪茎段的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6-BA 0.1 mg/L和MS+6-BA2.5 mg/L+NAA0.5 mg/L;MS+6-BA2.5mg/L+NAA 0.5 mg/L可作为继代培养基;高浓度的6-BA可促进黄芪短枝产生不定芽;附加物对短枝生长的影响随浓度和种类而变化,但促进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疆天山雪莲组培快繁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天山雪莲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新疆雪莲切除根部的无菌苗,或无菌苗的真叶,或者直接采集野生的新疆雪莲幼嫩部位作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丛生芽分化、丛生芽增殖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组培苗移栽试验。[结果]新疆天山雪莲外植体在MS+NAA 2 mg/L+6-BA 0.5 mg/L和MS+6-BA 1.0+NAA 0.1 mg/L+2,4-D 0.1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产生大量的丛生芽;在MS+6-BA 0.5 mg/L+NAA 2.0 mg/L和MS+6-BA 0.5 mg/L+NAA 0.01 mg/L培养基上交替培养,丛生芽继代快速增殖率达1.0∶3.5;组培苗在MS+NAA 0.2 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83%;生根的雪莲组培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生长健壮。[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快繁技术为雪莲野生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萝卜诱导愈伤组织较适外植体及激素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萝卜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浓度的6-BA、NAA、2,4-D和IBA组合时,子叶和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质量,结果表明:子叶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比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好,子叶是萝卜组织培养的较佳外植体;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一致,均为MS 3 mg/L 6-BA 0.5 mg/L NAA 3%蔗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方法。[方法]以取自长白山的刺人参植株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激素对刺人参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叶片为刺人参组织培养的最适宜外植体;5月为外植体的最佳取材时期;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1.0 mg/L 2,4-D和1.0 mg/L 6-BA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mg/L。[结论]东北刺人参的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分别是:MS+2,4-D 1.0 mg/L+6-BA 1.0 mg/L和MS+6-BA 2.0 mg/L+NAA 0.2 mg/L。  相似文献   

18.
以铁线莲Gipsy Queen的茎节和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1.0、2.0 mg/L 6-BA 和0、0.01、 0.05 mg/L NAA进行初代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结果表明院最适合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NAA 0.01 mg/L+6-BA 2.0 mg/L,诱导率可达50.0%,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呈淡黄色疏松颗粒状;最适合诱导侧芽的培养基为MS+NAA 0.01 mg/L+6-BA 1.0 mg/L,出芽率可达170%;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NAA 0.01 mg/L+6-BA 2.0 mg/L,增殖倍数达3.39。  相似文献   

19.
库伦大三棱荞麦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伦大三棱荞麦为研究对象,以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为建立荞麦的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去皮荞麦种子的最适消毒条件是0.1%升汞消毒1.5min;以子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30g/L蔗糖+7g/L琼脂粉+1.2mg/L6-BA+0.05mg/L NAA+0.1mg/L2,4-D;以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30g/蔗糖+7g/L琼脂粉+0.5mg/L6-BA+0.05mg/LNAA+0.05mg/L2,4-D;下胚轴比子叶更适合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20.
膏桐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激素配比诱导膏桐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为利用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快繁和膏桐转基因及生物工程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诱导膏桐子叶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2,4-D 2.0mg/L和 MS+6-BA 2.0mg/L+NAA 2.0 mg/L;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5 mg/L+IBA 0.1mg/L;根的形成不需添加任何激素。适当的激素配比可有效诱导膏桐子叶产生愈伤组织并形成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