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中国草原底数亟待搞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加文 《草地学报》2009,17(5):543-546
提出在草原保护建设事业中存在诸多问题:草原实际面积、草原动植物资源现状、草原退化及变化情况、草原载畜能力、草原生态经济价值、草业经济产值、草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能力、草原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草原防风固沙能力、草业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草地农业效益、我国草原人口总体情况、牧民及少数民族数目等基本现状均不甚明确,建议深入调查与客观分析中国草原的底数,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84年提出了知识密集型草产业的概念,即以草原为基础,利用日光能量合成牧草,然后用牧草通过家畜,通过生物,再通过化工、机械手段,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他同时指出,草业除草畜统一经营外.还包括种植、营林、饲料、加工、开矿、狩猎、旅游、运输等经营活动,草业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产经营体系,也要用系统工程来管理.草业系统工程理论将草业所包涵的各自独立、功能特定的资源系统、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联合成有机、有序的草业整体系统.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草业已从单纯的草原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草原畜牧业、草地农业、城乡绿化业、草业科技教育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等多领域的新兴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尤其重要的是,由于草业是肉、蛋、奶的重要基础,是除了种植业以外重要的食品来源,在当前全世界粮食危机加剧的情况下,草业已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充分认识草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失时机地加快草业发展,是适应新形势需要,确保粮食和食品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草业》2014,(3):2-4
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拥有各类草原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5。丰富的草原资源为我国草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既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时代赋予草业界的崇高使命。建设现代草业,加快草业发展恰逢其时;添绿兴牧富民,实现草业进步时不我待。 一、总结新成绩新经验,增强发展现代草业的信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极大地推进了草原保护进程,促进了草业经济发展壮大,草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草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草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草业已从单纯的草原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草原畜牧业、草地农业、城乡绿化业、草业科技教育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等多领域的新兴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草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但应该看到。长期以来人们对草业的认识仍然不够,草业发展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认识草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失时机地加快草业发展,是适应新形势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近60亿亩天然草原,2019年计划治理退化草原1亿亩以上.国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立祁连山、三江源国家公园,是草业发展的契机,也是草业教育的新阶段、新机会.面对党和国家对发展草业的期望,草业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起为国家培养草业人才的重担.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草业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特色的高等草业教育和教学指导思想。俄罗斯的草地经营学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认为草地经营是饲料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合理利用和改良天然草地的基础上,生产干草、半干贮草、青贮草、放牧饲料、草粉以及其他饲料,因此,俄罗斯的草地经营学教育至今仍是畜牧学教学的一部分。英国的草地科学史悠久,草地科学教学以土—草—畜系统理论为指导,形成了以草地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没有建立独立的草地科学专业。美国的草原管理学教育始于20世纪初,在利用草原的多种功能,把草原的流域水土保持、野外游憩与放牧饲养家畜结合在一起,全面发挥草原的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建立了独立和庞大的草原管理学专业教育体系。我国的草业科学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建立了独立的草原专业。80年代以来,在草业系统工程思想和草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草业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与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草业教学思想相比,我国草业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具有更丰富、更系统的科学内涵,也具有更强的产业概括性,为我国的草业教育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在草业生产的推动下,实现了草业教育的高质量、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我国草原资源大省,草地面积居全国第七位,牧草种质资源和草地类型丰富多样.二十多年来,云南草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云南草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时云南草业有一个科学的定位,充分发挥常绿草业、资源草业、景观草业的优势,使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生态农业始终不渝的成为云南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准确把握战略重点,合理进行战略布局,着力推进创新领域,以草地农业生态学为理论指导,把云南草业建设成为中国南方农、林、牧有机结合的具有云南特色的草业生态经济区,国家的常绿草业基地.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拥有各类草原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2/5。丰富的草原资源为我国草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既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时代赋予草业界的崇高使命。建设现代草业,加快草业发展恰逢其时;添绿兴牧富民,实现草业进步时不我待。一、总结新成绩新经验,增强发展现代草业  相似文献   

9.
草业科学的多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科学领域,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维的概念被普遍运用。维具有理论体系的实在性,为科学构架所依附。草业科学有自己的维度。草原类型学、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和草业信息学分别构成草业科学的类型维、化学维、系统维和信息维。其中类型维是认知草原现象的总钥匙。化学维是系统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本初判读刻度。系统维是现代草业和草业科学生命存在和延续的依托。信息维是现代草业科学的神经网络。4维学科独立地阐述了各自完整的理论体系,又互相交叉渗透,贯彻于草业科学各个板块和分支学科之间,既联系又规整了草业科学,形成草业科学整体丰富多彩的多维结构。  相似文献   

10.
草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草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及生态领域中的地位得到了初步的提高。草业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战略思考。胡锦涛主席重申“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作为占有农业特殊地位的中国草业,肩负着重要使命。回良玉副总理最近也指出:“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草业是具有多种功能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草学学科发展历程回顾,客观评价了今日我国草学的学科现状。在分析我国草学发展制约因素与潜在优势基础上,阐明了21世纪草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初步提出了提升我国草学学科地位,创建一流学科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云南农业大学草学学科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整合资源、优化师资,促进草学学科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及学科建设成效。提出了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是草学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领导重视、团队合力、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办学,是草学学科发展的关键;整合资源、优化团队、把握机遇是加速草学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新疆草业工程建设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阐述新疆草业发展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以实现新疆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了新疆草业工程建设战略问题.研究得出:1)新疆草业工程结构包括三部分,分别为草业生产子系统、草业管理子系统、草业科教子系统;2)草业各子系统的发展目标为:①草业生产子系统应发展成为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地位对等的农业支柱系统;②草业管理子系统应发展成为依靠法律法规实行行业规范管理、保证草业市场运作顺畅、草业行业协会机构功能健全、草业行业信息支撑有力的体系;③草业科教子系统应发展成为草业人才培养体系齐全,草业优秀人才辈出,草业科技创新活跃,科技成果技术推广精准迅捷的体系;3)新疆草业工程建设划分为3个战略阶段:战略启动阶段、战略成长阶段和战略完成阶段;4)有关新疆草业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草业开发专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系统地分析、设计了甘肃省草业开发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详细地讨论了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的基本内容以及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以3S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的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可以将近年来草业专家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以文本、图形、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集成的方式集中展示在用户面前,并可动态更新系统内容,对指导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草业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草业科学专业是具有世界意义并有70年历史的成熟专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草业系统工程思想和草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了高等草业教育,并建立了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3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层次,草业科学专业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而占中国南方天然草地面积十分之一以上、以山地农业和岩溶农业为主的广西,尚未建立草业科学高等教育。为此,在对世界和中国高等草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向以及发展广西高等草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广西高等草业教育的战略及意义,并从广西岩溶山地和草地的面积、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证:发展广西高等草业教育符合全国高校设置规定,并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学科发展的专业基础;草业科学有较宽的学科门类,与广西大学现有农类学科相互支持、相互渗透,能够提高学校的综合性;草业科学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比较缺乏;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梁天刚  黄晓东  任继周 《草业科学》2011,28(8):1552-1555
摘要:草业科学由生产域、管理域、市场域构成,其中管理域的核心就是信息系统对草业的操控过程。信息是现代草业构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维是草业系统的神经网络。从草业科学四维结构出发,论述了草业科学的信息维特征、草业信息学概念、主要结构体系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草业信息学主要研究内容和信息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草业科学框架纲要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草业科学是研究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3个要素群,3 个主要界面和 4 个生产层.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群居于核心地位,非生物因子群是生态系统的自然立地条件,社会因子群是草地农业系统所处的社会立地条件,草业科学需要分别设立相应的基础课,以探讨各个因子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草业科学最重要的3个界面是草丛-地境界面、草地-家畜界面、草畜-社会界面,它们是系统最活跃、最敏感、功能最密集的部分,是草业科学新的分支学科的生长点,草业学科针对3个界面及其功能的特异性和必要性设立专业基础课,而且针对生产需要,对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加以综合,开设专业课.3个界面,连缀了草业生产前植物、植物、动物和外生物4个生产层,根据社会生产的要求,草业科学按照4个生产层可将相关课程重组成二级专业,或沿着生产流程,按照有关学科的内在联系,重组成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苜蓿草业基地组建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从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结合苜蓿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国内外市场前景,分析了在本区组建苜蓿草业基地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指出组建苜蓿草业基地是本区农业实现水旱并举增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草业科学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框架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草业职业教育的性质和重要性以及我国高等草业职业教育现状,论证了草业科学的3类因子群,3个主要界面和4个生产层的理论是构建草业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草业科学职业教育层次的框架系统及专业设置;以草业高等职业教育为例,尝试拟订其课程框架及其可开设的课程名称;目前我国的草业职业教育在大多数省区尚属空白,为此应尽早、大力弥补和改变这种情况,否则将严重制约我国草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