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在犬肾传代细胞内的形态发生及抗原定位,发现ICHV除了在宿主细胞核内发生外,还有细胞质内发生途径.在细胞质内,病毒核壳体的装配以均质致密包涵体和副晶格包涵体为“基地”,这与细胞核内形态发生方式相似.免疫金标记显示,细胞质包涵体中含有大量的ICHV抗原成分,是核壳体在细胞质内装配的病毒结构蛋白来源.同时,在感染的细胞质内也观察到与细胞核内相同的病毒核心样结构.  相似文献   

2.
真核基因转录激活调控是在启动子、增强子等顺式调控元件和转录因子、激活因子以及 RNA聚合酶 II(Pol II)等调控蛋白的参与下协同进行的。增强体、基本转录机构和核心启动子构成了一个蛋白质 -蛋白质和蛋白质 -DNA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 ,控制转录起始的频率。真核基因活化与染色质的重建及组蛋白的乙酰化相关。  相似文献   

3.
将猪囊尾蚴抗原基因TS11亚克隆至VRl020真核表达载体中,用菌落原位杂交法筛选重组质粒,将其转染COS7细胞,以Northern Blotting检测插入片段的转录;用ELISA检查其翻译表达产物。结果表明:VTS11在真核细胞中能够转录TS11基因的mRNA;其蛋白表达产物能为兔抗猪囊虫高免血清所识别,在转染真核细胞24h后,即可检测到正确表达的猪囊尾勘抗原蛋白。这些为深入研制猪囊虫的DNA疫苗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构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SX-1株非结构蛋白Nsp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Nsp1蛋白锌指结构1(ZF1)进行定点突变,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利用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扩增Nsp1目的基因,经双酶切构建pCI-neo-Nsp1真核表达质粒后对Nsp1蛋白锌指结构1的8C、10C、25C和28C的4个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成功获得分别突变为A和S的8个突变体。转染HeLa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sp1蛋白的活性。IFA结果显示,Flag抗体检测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Myc抗体检测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Flag抗体检测时,S突变体出现大小约为44和20 ku条带,A突变体出现约为44 ku条带;Myc抗体检测时,S突变体出现大小约为44和27 ku条带,A突变体出现大小约为44 ku条带。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Nsp1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证实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sp1蛋白的锌指结构是否对机体Ⅰ型IFN产生起下调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鸡Mx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的位置,以及Mx-EGFP融合表达时的抗病活性。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EGFP-Mx,转染NIH-3T3细胞,通过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来定位Mx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的位置;通过抗VSV病毒试验来研究Mx-EGFP融合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大部分在细胞质中表达,而细胞核中也有一部分表达;转染有质粒pcDNA3.0/EGFP-Mx的NIH-3T3细胞感染VSV病毒48h内,细胞没有发生病变;而只转染pcDNA3.0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中,NIH-3T3细胞48h内已经发生病变。研究结果表明,Mx-EGFP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具有抗VSV病毒活性,能够延缓病毒感染病变时间。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具有独立基因组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为细胞提供能量,同时也是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近年来,线粒体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已经证实转录装置主要包括线粒体转录因子A、RNA聚合酶和线粒体转录因子B2。线粒体基因转录受核基因编码蛋白质和线粒体基因(mtDNA)转录元件共同调控,同时mtDNA也影响核基因表达。文章从mtDNA结构和转录过程,转录装置元件、转录终止因子家族、核受体激素及其功能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mtDNA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RNA干扰是将双链RNA导入细胞引起特异基因mRNA降解的一种细胞反应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质共同参与。此干扰机制可在转录、转录后和翻译水平上实现。转录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对靶基因染色质结构的改变,使其基因转录受限,导致表达系统的关闭。翻译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抑制相应mRNA的翻译,使相应的蛋白质表达受阻。转录后水平则包括siRNA形成阶段和扩增循环阶段。siRNA形成阶段即外源性或内源性dsRNA通过Argonaute家族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识别,进一步诱导双链RNA与Dicer结合。扩增循环阶段即特异性siRNA与靶mR-NA结合后,没有被活性酶切割、降解;而是以siRNA中的一条链为引物,以靶mRNA为模板,在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形成新的双链RNA,被Dicer内切酶或相关酶切割为新的21 nt~23 nt siRNA。随着RNA干扰技术的不断进步,RNA干扰可广泛地应用到抗病毒,肿瘤治疗,药物靶点筛选以及免疫性疾病治疗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机制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M蛋白一种非糖基化膜相关蛋白,主要位于病毒囊膜内表面,构成了病毒囊膜和核衣壳连接的支架。研究表明,M蛋白是一种细胞核-细胞质穿梭蛋白。在NDV感染早期,M蛋白可通过自身携带的核定位信号进入细胞核。根据已报道的相关RNA病毒M蛋白功能的研究结果,推测NDV M蛋白早期的细胞核定位有利于细胞质中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并且可能会抑制细胞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目前,国内外对M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蛋白与NDV毒力和复制的关系以及以M蛋白为核心的病毒样颗粒形成机制和利用方面,而对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机制和功能研究相对较少。鉴于M蛋白细胞核定位在NDV复制和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NDV M蛋白的细胞定位特征、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分子机制和功能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NDV M蛋白细胞核定位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eIF-5A是真核细胞蛋白翻译起始因子,在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关于eIF-5A的研究在人和酵母细胞中的报道较多。有报道称elF-5A与细胞中的许多生命活动有关,如细胞增殖、蛋白质翻译、mRNA降解、细胞周期的转化及细胞衰老与凋亡。 eIF-5A在植物中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从多种植物中克隆获得该基因,但是该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并不十分清楚,尤其是在逆境环境下,该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就更少。本文对eIF-5A与植物生长和植物抗逆性的关系,以及eIF-5A在植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eIF-5A基因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畜禽生产中营养物质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的一切代谢活动 ,包括生长和生产 ,都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即基因表达 ,是决定畜禽生产的两个基本代谢活动。基因的表达受转录水平、mRNA加工过程、mRNA稳定性和mRNA翻译为蛋白质过程所调节。转录过程即DNA转录为mRNA的过程。所谓mRNA加工过程就是切除内含子序列而将外显子序列拼接的过程。mRNA的稳定性是以mRNA降解速率来描述的 ,与mRNA降解酶的活性有关。研究畜禽的重要代谢基因调节机理 ,以提高其产量和效益 ,有两种主要途径。其一是设置基因可调节区域的增强子或阻扼物位置上结…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在猪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目标基因的3′端非编码序列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等。miRNA的生物合成始于细胞核,分为3个阶段,即pri-miRNA、pre-miRNA、成熟的miRNA分子。前两个阶段在细胞核中完成,第三阶段转移到细胞质中完成。miRNA具有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长度21~24nt、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3个特点。研究表明,miRNA参与调控猪胚胎期肌肉发育、胚后期肌肉生长及肉质性状形成,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沉积,猪体的免疫应答,以及影响病原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等过程。因此,了解更多的猪miRNA研究进展,可以加深对猪肌肉发育、脂肪代谢、疾病免疫等分子机制的理解,为生猪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构建鸡趋化因子受体2(CCR2)和趋化因子受体5(CCR5)真核表达系统,并瞬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观察其表达情况。以鸡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克隆出鸡的CCR2和CCR5基因的编码序列(CDS),将克隆出的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CCR2、pc DNA3.1(+)-CCR5,酶切鉴定后测序。加Kozak序列和myc分子标签后,瞬时转染CHO-K1细胞,用反转录PCR(RT-PCR)、Western blot分别从转录、翻译水平鉴定重组质粒是否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出鸡CCR2、CCR5的CDS序列,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pc DNA3.1(+)-CCR2-myc、pc DNA3.1(+)-CCR5-myc构建成功,RT-PCR、Western blot证实转染的重组质粒能在CHO-K1细胞中转录和翻译。本试验成功构建出鸡CCR2和CCR5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CR2、CCR5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c-fos基因是一种存在于正常神经核内的原癌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c-fos基因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c-fos基因便迅速表达,通过转录和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形成Fos蛋白。麻醉药的使用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c-fos基因的表达,可以根据c-fos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情况从基因和蛋白质的水平研究麻醉药的麻醉机理,这为麻醉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自发现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以来,人们对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作用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作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NF-κB在病毒感染与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毒感染真核细胞时能诱导NF-κB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从而诱导一些炎性基因转录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引起炎症反应,或阻碍细胞凋亡促进其自身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或促进某些原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癌化等。不同病毒感染机体时,都会通过对NF-κB信号转导的影响,改变机体的某些性状,导致疾病的产生。目前已发现应激刺激、细菌脂多糖、病毒、氧自由基等很多因素能激活NF-κB,而后通过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桥接作用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文章就病毒感染与细胞NF-κB信号转导的相互作用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目标基因的3'端非编码序列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等。miRNA的生物合成始于细胞核,分为3个阶段,即pri-miRNA、pre-miRNA、成熟的miRNA分子。前两个阶段在细胞核中完成,第三阶段转移到细胞质中完成。miRNA具有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长度21~24 nt、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3个特点。研究表明,miRNA参与调控猪胚胎期肌肉发育、胚后期肌肉生长及肉质性状形成,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沉积,猪体的免疫应答,以及影响病原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等过程。因此,了解更多的猪miRNA研究进展,可以加深对猪肌肉发育、脂肪代谢、疾病免疫等分子机制的理解,为生猪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利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证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N蛋白与MARC-145细胞DDX5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且两种蛋白共定位于MARC-145细胞质内。利用构建的EGFP-N和m Cherry-DDX5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MARC-145细胞后,发现N蛋白并不能将DDX5蛋白募集至细胞质。采用si RNA沉默MARC-145细胞DDX5基因表达之后,病毒复制水平上升;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DDX5沉默表达也能够明显促进病毒基因组RNA和长链亚基因组RNA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DDX5参与了病毒复制转录过程并对病毒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4,(8):18-21
构建带有myc标签和Kozak序列的猪食欲肽受体2(OX2R)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OX2R,观察在HEK293T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设计带有酶切位点(HindⅢ和XbaⅠ)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猪的下丘脑中扩增OX2R基因,并克隆入pcDNA3.1(+)质粒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分析证明构建成功后,用脂质体法转染HEK293T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OX2R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带有myc标签和Kozak序列的pcDNA3.1(+)-myc/OX2R重组质粒,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该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本研究为将来研究猪食欲肽受体2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真核生物存在两个遗传系统,一个在细胞核内,一个在细胞质内,形成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对性状遗传的相互作用。核外遗传也称细胞质遗传,是指细胞核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及遗传信息传递的体系。长期以来,畜禽经济性状主要集中在核基因变异及其遗传效应,很多与生长发育、繁殖、产奶、屠宰、肉质、产蛋、产毛、产绒等功能相关的候选基因被鉴定,而关于核外遗传效应的研究则较少。文章简要介绍了主要畜禽经济性状核外遗传效应,综述了奶牛、肉牛、羊、猪、鸡等动物线粒体基因多态性与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动物核外遗传效应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NAC转录因子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应答非生物胁迫的功能。本研究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野生黄花苜蓿材料中克隆获得1个NAC家族蛋白基因MfNAC34(GenBank登录号为MH481768),分析MfNAC34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特性。结果显示:MfNAC34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为621 bp,编码亲水性蛋白质,分子量为23.52 kD,理论等电点为4.09。MfNAC34为定位在细胞核内的胁迫诱导的转录因子,且转录激活域位于其C端。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猪腺病毒3型(PADV3)Protease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并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利用PCR扩增PADV3 Protease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ADV3-Protease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PADV3-Protease,采用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ADV3-Protease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原核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收集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将目的蛋白纯化后与佐剂乳化制备免疫原免疫家兔,制备Protease蛋白多克隆抗体;将真核表达载体pEGFP-PADV3-Protease转染HEK293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EGFP-Protease融合蛋白的细胞系,以该稳定表达细胞系为包被抗原,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检测抗体的免疫活性与抗体滴度。结果显示,Protease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615 bp,原核表达系统中Protease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大小为23 ku,与真核细胞表达的Protease蛋白分子质量一致,该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制备的Protease蛋白多克隆抗体能与EGFP-Protease融合蛋白稳定表达真核细胞系发生特异性的反应,与对照细胞无反应。本试验构建了Protease蛋白原核表达菌株和真核表达细胞株,制备的PADV3-Protease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活性良好,为进一步研究Protease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PADV3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