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杉木边缘产区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杉木边缘产区,对采伐迹地采用清杂整地,营造福建柏、木荷纯林和两者混交林,对各试验地的林木采取抚育除草、施肥等措施。其结果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13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大10%、12%,平均树高分别大9%、11%、平均树冠分别大13%、7%,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多22%、25%。土壤肥力测定分析: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比福建柏、木荷纯林的土壤分别大23%、18%,11%,9%,11%、9%。  相似文献   

2.
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进行了技术试验,采取了抚育除草、施肥等措施.结果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13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大9.7%、31.6%,平均树高分别高15.3%、21%,平均树冠分别大20%、3.4%,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大42.2%、120%,每公顷出材量平均分别大41.6%、129%.土壤肥力测定分析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N、P、K养分含量,比福建柏、木荷纯林的土壤N、P、K养分含量,平均分别大29.9%、12.2%,36.5%、24.6%,20.9%、9.5%.  相似文献   

3.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柏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株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a生的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平均树高分别比福建柏、木荷纯林高大5.3%、7.3%,平均胸径分别粗10.6%、4.3%,平均树冠分别大12%、6%,每公顷郁闭度大12.5%,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平均分别多46.4%、26.8%。土壤肥力测定分析: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比福建柏及木荷纯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平均分别大23%、18%、11%及9%、11%、9%,有机质分别大25.3%、11.6%。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地调查和植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对闽南沿海山地福建柏、木荷纯林和混交林不同种植模式的生物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为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灌木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福建柏纯林;草本层生物量为木荷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凋落物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福建柏纯林;各层生物量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木荷纯林。表明福建柏-木荷混交林比福建柏、木荷纯林更有利于林分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养分归还量,有利于林分养分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5.
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杉木采伐迹地营造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纯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管理,对不同类型的林分生长量、林内环境、土壤肥力等进行了调查对比,结果表明:12年生的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福建柏、木荷纯林的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分别大10.58%、12.50%,平均胸径分别粗15.28%、20.68%,平均枝下高分别大4.21%、17.86%,平均单株材积分别大48.57%、67.74%,平均蓄积量分别大14.01%、37.74%。地表层枯枝落叶物平均分别高0.70~1.00cm,增厚25.93%~70.00%。土壤肥力N、P、K养分,平均分别提高2.94%、1.94%,4.55%、2.99%,2.98%、2.47%。  相似文献   

6.
邹淑琴 《绿色科技》2013,(10):119-121
对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管理,对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土壤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年生的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胸径、树冠、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木荷纯林的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高,平均树高分别大14.72%、17.09%;胸径分别粗17.93%、21.94%;冠幅分别大14.33%、7.72%;枝下高分别大4.70%、13.26%;单株材积分别大71.79%、81.08%;每公顷林木蓄积量分别多29.34%、37.24%。能改善林地立地条件,提高土壤养分N、P、K元素,增加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柏纯林、福建柏与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的4种福建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和样品测定,分析不同福建柏混交林凋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和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凋落物现存蓄积量及持水量分别表现为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杉木混交林,凋落物现存蓄积量和持水量在4种福建柏混交林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随着浸水时间的变化,前2 min内,4种福建柏混交林的凋落物吸水均最快,福建柏杉木混交林达到51.07 g/min,吸水最快;福建柏木荷混交林达到34.25 g/min,吸水最慢。在整个吸水过程中,凋落物持水量及饱和时最大持水量为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3)凋落物全碳、全氮、全磷含量均为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C/N、C/P、N/P值均为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8.
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中的福建柏生长量、林分物种多样性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的福建柏木荷插花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相比,福建柏胸径、单株材积分别增加20.6%、53.2%,林分总蓄积量增加34.9%,差异达显著水平;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土壤更加疏松透气,养分含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9.
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杉木、木荷纯林、混交林试验,同样的整地,造林密度不同,经过14年的经营管理,除草、施肥,抚育间伐,其林木生长效果不同.杉木、木荷混交林的林木生长,比纯林的林木生长效果好,平均树高分别高8.8%、22.8%,胸径粗17.3%、24.3%,树冠大31.5%、4.4%,蓄积量多27.8%、76.3%.对不同的试验地土壤肥力进行比较,杉木、木荷混交林的土壤肥力养分N、P、K,比杉木、木荷纯林的土壤肥力养分N、P、K分别高25%、14.5%,25%、12%,11.8%、6.5%.  相似文献   

10.
福建柏混交林水文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秃杉混交林、福建柏木荷混交林以及福建柏纯林的地上部分持水量和土壤持水量测定,结果表明,福建柏与木荷、秃杉混交可以增强林分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基地建始县,对低产林采伐迹地采用清杂整地,营造日本落叶松、山地杨纯林和两者混交林,对各试验地的林木采取抚育除草、施肥等措施。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及山地杨混交林10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比日本落叶松、山地杨纯林大13.6%、16.1%,平均树高分别大31.6%、21.4%、平均树冠分别大11.8%、14.9%,每公顷蓄积量平均分别多52.8%、73.7%。土壤肥力测定分析:日本落叶松山地杨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N、P、K平均比日本落叶松、山地杨纯林的土壤分别大33.7%、23.9%;27.4%、26.0%;36.0%、40.9%。因此营建日本落叶松与山地杨纯林是较为经济、而生态效果更佳的低产林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镇办半山林场杉木采伐迹地营造了福建柏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经过12年的经营管理,对不同的林木生长效果和土壤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2年生的福建柏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分别比福建柏马尾松木荷纯林的林分蓄积量提高8.09%、10.35%、106.78%,林分总生物量提高8.21~35.98t/hm2,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也比纯林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杉木纯林及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西南宁市郊杉木纯林和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杉木纯林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生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差异,以期为杉木人工林的营造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的径阶集中分布范围为18~22 cm,纯林主要集中分布在12~20 cm径阶范围内;杉木混交林径级离散度为0.593 3,杉木纯林径级离散度为0.929 3,混交林分化不明显而纯林分化明显。杉木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壤中全N、氨态N、全P、全K、速效P、速效K含量均显著多于杉木纯林,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均逐渐减少。混交林林分结构比纯林稳定,养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杉木纯林、二次间伐杉木林下套种火力楠、二次间伐杉木林下木荷等三种林分生长因子、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养分、林分总持水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的阔叶树生长良好、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杉木各项生长因子增幅较大,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24.7%、76.7%和38.9%。混交林的总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大27.6%,土壤结构稳定性明显增强,0~20cm土层土壤水分显著提高,土壤的全N、水解N、速效P含量增加,有较好的土壤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福建宁化国有林场开展了12年生杉木纯林和杉木木荷混交林生物量、不同组分营养元素含量及积累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高于纯林,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两种林分接近,混交林总生物量比纯林增加32.8%;混交林中杉木各器官多数营养元素含量高于纯林,但没有一致性的变化规律;混交林N、P、K、Ca和Mg积累量均高于纯林,混交林中这五种元素的积累量分别比纯林增加11.5%、15.6%、19.7%、30.7%和6.2%;因此,杉木木荷混交林可以有效增加这五种营养元素的积累,混交林比纯林更有利于维持地力。  相似文献   

16.
福建柏湿地松混交造林对林木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6年生福建柏湿地松(1∶1)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以及林下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混交林比纯林大12.6%、23.5%、63.8%,混交林总蓄积量比纯林大51.2%,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混交林和纯林林下植物丰富度一致,但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混交林大于纯林;混交林土壤与纯林土壤相比,土壤结构较好,土层疏松透水,持水能力强,土壤肥力较高。  相似文献   

17.
宁化县木荷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木荷与杉木、马尾松不同混交方式、混交比例的混交林、木荷纯林的生长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更适宜种植混交林,杉木×木荷3∶1比例混交林的木荷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及林分生长量均比杉木×木荷2∶1混交林及木荷纯林更好,具有显著性差异。混交方式以水平带状混交林分生长更好,水平带状混交木荷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平均冠幅均比垂直带状混交及木荷纯林高。杉木与木荷混交应控制好木荷的混交比例,否则会影响混交效果,而且到一定年龄时对林分应进行间伐,控制好林分密度,促进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18.
防火林带营造木荷火力楠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低产林改造,营造防火林带木荷火力楠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发现林木生长良好。结果显示:经过14a的培育,其林木生长不同,木荷火力楠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比木荷、火力楠纯林的林分生长量更具优势,平均树高、胸径、树冠、枝下高、郁闭度、单株材积、蓄积量,分别比木荷、火力楠纯林林分平均树高大13.54%、8.55%,胸径粗18.39%、14.21%,树冠大8.24%、22.26%,枝下高8.75%、17.67%,郁闭度大2.13%、3.23%,单株材积大45.43%、41.18%,蓄积量大54.95%、37.54%。土壤肥力N、P、K分别提高0.9%、1.92%、1.79%,1.80%、6.00%、3.64%。木荷火力楠混交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效控制林火蔓延,可减少森林火灾和灾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杉木萌蘖林、泡桐纯林、混交林林木生长和林地土壤状况调查可知:杉木萌蘖、泡桐混交林比杉木萌蘖纯林、泡桐纯林的林木平均胸径分别粗41%、39%,树高分别高38%、28%,树冠分别大56%、31%,每公顷蓄积量分别高62%、95%。杉木萌蘖纯林、泡桐纯林比杉泡混交林的N、P、K含量分别小3.2%、4.1%、3.3%,1.4%、1.6%、1.6%。  相似文献   

20.
研究马尾松纯林、桉树纯林和3种不同模式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主成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水解 N、速效 P 和速效 K 皆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 K 则表现相反;在各林分中,桉树纯林的土壤有机质、速效 P 含量最高,混交林次之。混交林则土壤全 N、全P 和速效 N 含量总体上大于纯林。马尾松纯林除在浅层土中速效 P 含量最高外,其他养分指标都低于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为桉树纯林>混交林 A>混交林 C>混交林 B>马尾松纯林,表现为桉树纯林养分状况最好,马尾松纯林最差,与针阔树种的生长特性和凋落物养分归还能力有关。混交林中种植密度较大的混交林A 养分状况相对较好,表明其养分储存能力较好,消耗较少。而相同种植密度下,混交林 C 的林分土壤养分状况优于混交林 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