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朝斌  姜虹  易勇 《蚕桑通报》2004,35(3):13-16
通过对现行几对家蚕品种的原原种选育及品种组配育种应用中主要经济性状的调查,比较各年份之间各品种经济性状的变异,以及提高家蚕品种质量,维护品种种性状稳定性的相关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制定合理的选育作业计划,针对各品种主要性状特征进行不同目的的选择,可以达到了保证品种种质、维护种性稳定的目的.为更好选育新品种,繁育优良蚕种提供稳定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滩羊主要经济性状的表型相关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家畜有机体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整体,各数量性状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即相关,其相关的实质是遗传性相关。利用家畜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直接和间接选择,是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据报道,滩羊初生、二毛期各经济性状均属低遗传力性状,并不适用于个体表型选择,但是该品种的特点是早期利用  相似文献   

3.
提高蜂群生产力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育种工作,其中包括用不同蜜蜂品种杂交和同一品种内不同品系杂交所获得杂种优势。品系繁育对于增加蜜蜂品种内或种群内基因型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杂交可能出现优良的性状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产仔数性状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展示其在中国地方品种猪的分子育种现状,分析分子育种运用于临床实践的可能性和意义,为地方品种猪的保种、育种实践奠定基础。猪产仔数性状受多基因调控,遗传力偏低,分子育种手段可能加快该性状的育种进程。本文综述了与产仔数性状相关主效基因(雌激素受体、促卵泡素β、催乳素受体、视黄醇结合蛋白4、骨桥蛋白)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性状关联程度,分析其在中国主要地方品种猪中育种实践的进展情况,并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前言畜禽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主要是遗传力、重复率和性状间遗传相关。遗传参数是畜禽品种的重要种性指标之一。各畜禽种、各品种和各种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畜群,其遗传参数均不相同,各有其特点。遗传参数是畜禽育种工作的重要依据。有了遗传参数以后,我们就能掌握数量性状的遗传特性,从而有效地进行育种。因此,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苜蓿品种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苜蓿Medicago sativa主要性状间关系,在连续3年使用常规方法调查与测定国内外数种苜蓿品种主要性状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7个苜蓿品种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苜蓿主要农艺性状中,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株高,其次是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最小的是枝条密度。在苜蓿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上,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有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枝条密度。因此,在高产育种中,应选择植株高大、生长速度较快的类型,在以品质性状为育种目标时,注重对生长速度、枝条直径、枝条密度几个性状的选择与改良。  相似文献   

7.
中国肉鸽主要品种资源与育种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鸽因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越来越受世人的关注。通过对中国主产区肉鸽的优良品种进行种资源特点调查,促使人们进一步了解肉鸽;并针对在生产中发现的不同品种间存在的一些有利经济性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此指导中国肉鸽生产迈入更加科学的良性发展环节;同时简述了中国肉鸽育种的一些研究进展,并结合今后肉鸽育种科研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8.
养猪场产仔舍内仔猪死亡事故的发生率,因母猪本身品种的不同而差异较大.本文就母猪的体形、性格等育种·选育时的要素对仔猪被压死发生率的影响情况进行汇总.不仅是仔猪被压死这一性状,加上经济性状,对母猪所追求的究竞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绵羊有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性状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一个性状发生变异,与之相关的性状也随之发生变异。如果两性状或更多性状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时,对某一性状进行选择,不仅能使这一性状得到提高,并且还能使相关性状也得到提高。因此,青海半细毛母羊主要经济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分析,对克服育种工作的盲目性,提高选种效果,加快半细毛羊育种进度,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将适应现行生产体制,改  相似文献   

10.
对1968~2005年浙江蚕种出库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推广蚕品种的定义。在此期间浙江推广蚕品种有27对,其中主要推广品种14对。指出建国以来蚕品种更新经历了六个阶段。总结了蚕品种更新中经济性状的变化、季节布局的变化、品种来源的变化和更新周期等特点。回顾了浙江家蚕育种工作的进展,分析了推广秋种春养的原因,对蚕品种的选育目标,蚕品种的分类和如何加强育种工作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地方品种在育种上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目前蚕品种选育中,特别是春用多丝量品种的选育中、为了不断提高经济性状,使育种工作更有把握,一般多采用现行多丝量品种作亲本,育成的新品种有血缘渐趋接近之势,因而要创造新类型,要使蚕品种的经济性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感到比较困难。从蚕的品种资源来看,在我们这个有数千年养蚕历史的蚕桑起源之国,蚕品种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仅我所保存的300多个品种品系之中,就有很多是从各地收集来的地方品种,这些品种虽然茧丝量较低,但各具  相似文献   

12.
母猪的繁殖性能一直是育种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产仔数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但产仔数的遗传力很低(约为0.1),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对该性状的改良收效甚微。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ted selection,MAS)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低遗传力性状。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MAS育种在动物实际育种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保障,而且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和卵泡刺激素β基因(FSHβ)等,是与繁殖性能有关的主效基因。这些主基因在大白、长白、杜洛克、二花脸、东北民猪、金华猪、香猪、荣昌猪、莱芜黑猪等品种中都有相关研…  相似文献   

13.
桑蚕主要数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育种工作中,需要对作为育种目标的许多数量性状进行选择,由于性状间相关关系的存在,对某项或某些数量性状选择时,往往会导致其它数量性状的相应变化。因此了解和掌握桑蚕数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对提高育种工作的选择效果是极为重要的。沈敦辉早在1928年就研究了茧丝长、茧丝量、茧丝纤度间的相关关系;以后孙本忠等(1936)调查了5龄起蚕体重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间,茧层量与茧层率、茧丝量、茧丝长间,缫折与茧层量、茧丝量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来,我省家蚕选育种工作发展很快,成效显著。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个别选种站对现行推广品种片面追求数量性状的提高,忽略质量性状和保持原品种的基本特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些品种的基因已保持相对的平衡。一个品种是指一个群  相似文献   

15.
陈辉 《猪业科学》2019,36(1):116-118
随着规模化养猪进程的加快,选育出生产性能优秀的生猪的意义日趋重要。为了促进我国养猪水平的发展,就要加强对猪遗传育种工作研究的重视程度。猪的经济性状包括繁殖性状、生长性状、胴体性状以及肉质性状,这些性状在生猪的选育改良中占据重要地位;生猪的选育方法有常规育种、转基因育种以及分子育种,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育种的方法也得到了发展,大量的先进的育种方法如基因组选择(GS)、标记辅助选择(MAS)、转基因和基因编辑育种等方法,有力地促进了猪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加快了选择进展。文章就近些年国内外猪的经济性状选择的遗传进展加以综述,旨在为我国的生猪改良提供思路和策略以及猪的选育改良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生长性状在奶牛育种中备受关注,随着对奶牛生长性状研究的日益深入,其与重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逐渐凸显出来,对奶牛的育种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奶牛生长性状定义、遗传参数、与经济性状的关联、生长性状QTL定位、GWAS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明确了生长性状在奶牛未来育种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家蚕经济性状改良一直是蚕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控制家蚕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研究工作得以大量开展,使得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为可能。综述了家蚕遗传图谱的构建进程、家蚕QTL定位常用分离群体、茧质性状QTL定位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家蚕经济性状QTL定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进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家蚕的选、育种工作中,茧层率被列为一项重要指标。但家蚕和其它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它的许多性状之间都存在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三项经济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家蚕品种的选育工作有所帮助,笔者试用生物统计的方法计算了这三项性状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并进行分析。 一、取材 本所第三蚕房育种室夏秋用种组,1982年春蚕三个区的茧个体调查表:  相似文献   

19.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是对养蚕业危害最严重的病原之一,采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家蚕抗性品种存在经济性状和抗性呈负相关的矛盾。为了确定转基因方法能否突破该瓶颈,对先前利用家蚕品种大造建立的增量表达内源性抗病毒基因Bmlipase-1的转基因家蚕系统LI-A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LI-A的4、5龄幼虫逐日体质量及产茧量性状成绩与正常大造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转基因抗病毒家蚕系统LI-A在抗性提高的同时,经济性状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尽管不同国家和不同奶牛品种之间繁殖力存在差异,但自1980年以来,奶牛繁殖力已普遍下降。然而,21世纪初以后,许多国家奶牛繁殖力表型和遗传型性状有改进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引入繁殖力育种值,在育种目标中增加繁殖力权重的结果。然而还有些国家,奶牛繁殖力在遗传上仍然继续退化。遗传改良的障碍包括:繁殖力育种值遗传力低(通过基因组选择可有助于提高公牛育种值的可靠性);将奶产量与繁殖力对经济驱动的重要性加以比较,导致繁殖力选择强度不够;繁殖力性状和产奶性状存在遗传负相关;近亲交配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隐性致死性状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