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尧 《猪业科学》2017,34(5):125-125
正母猪断奶后黄体迅速溶解、退化,卵泡开始发育,出现发情征兆,90%以上母猪一般断奶后3~7?d便可自然发情配种,断奶后10?d以上仍未发情的称为不发情或乏情。母猪断奶后不发情会降低猪场年平均生产胎次,浪费饲料、人工,挤占栏舍,给猪场带来极大的成本浪费。针对断奶后母猪不发情,猪场可从营养、管理、疾病3个方面进行分析解决。1营养方面1.1采食量哺乳期母猪采食量是影响母猪膘情  相似文献   

2.
影响母猪发情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断奶母猪哺乳期采食量、断奶后采食量、体况、哺乳期长短以及断奶后饲养环境等因素对母猪断奶发情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人工诱情药物诱导断奶后乏情母猪发情的效果。试验结果对提高万头猪场中母猪繁殖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广东饲料》2021,30(9)
本研究为考察母猪分娩前体况与其繁殖性能的关系,通过跟踪头胎和二胎哺乳母猪哺乳期体况变化、分娩性能、断奶性能等数据得出如下结论:母猪分娩前体况与母猪分娩性能(初生重、窝重、产弱仔数等)无显著相关性;与仔猪断奶重无显著相关性,但母猪分娩前体况越肥,母猪哺乳期采食量越低,哺乳期体况损失越严重;哺乳期间母猪体况损失为3个体况刻度以内的发情率最高;分娩前体况11的母猪和断奶时体况刻度9的母猪断奶发情率最低,淘汰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正>经产母猪断奶后再发情的时间都不相同,主要是受到季节、天气、哺乳时间、哺乳头数、断奶时母猪的膘情、生殖器官的恢复状态等影响。通常母猪在断奶以后黄体会很快就退化,卵泡开始发育,到3~5天外阴部呈现发红肿大的状态,第7天就可以进行配种。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母猪断奶后再发情的时间会稍有推迟,但是一般都在断奶后10天内发情配种。若是第10天还没有发情配种,应该改善饲养管理;如果第15天依旧没有发情,就要将其作为不  相似文献   

5.
丹系母猪断奶后发情和排卵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决定配种时间的主要依据是母猪排卵时间。本研究采用B超探测技术对56头不同胎龄的丹系高产母猪发情后的排卵规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发现,母猪断奶后发情至排卵间隔平均为(29.28±8.14)h,排卵持续时间平均是(14.64±4.07)h;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为4 d时,母猪发情至排卵间隔和排卵持续时间与其他组差异均显著(P0.05);当断奶至发情天数从2 d增加到5 d,发情至排卵间隔平均减少4.78 h,排卵持续时间平均减少2.39 h;哺乳期小于25 d的母猪断奶到发情间隔及排卵间隔与其他两组母猪均差异显著(P0.05);不同哺乳期的母猪排卵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胎次对母猪发情排卵时间存在一定的影响,高胎次母猪比低胎次母猪断奶后发情较迟,排卵持续时间也较长。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繁殖障碍疾病表现为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体成熟后不发情或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延长、不发情,母猪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早期胚胎死亡、流产、产弱胎、木乃伊或死胎等。由于有些猪场母猪哺乳饲养水平很高,采用28天早期断奶,母猪哺乳期体重降低很少,膘情偏肥,往往影响母猪发情配种。需采用限制采食量方法或在母猪日粮中加入5%~10%青饲料,增加母猪的运动量和日光照射,使母猪不会过于肥胖。母猪断奶后1~2天  相似文献   

7.
<正>断奶母猪发情率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哺乳期长短、日均采食量,断奶时的膘情等因素均对母猪断奶发情率有影响。在生产中应适当调整这些相关因素,以提高断奶母猪的发情率。上海农场养殖二部二分场是一个1500头长大二元生产母猪的规模化猪场,2014年下半年以来,该场断奶母猪1周发情率维持在90%以上,生产成绩在养殖二部各分场中处在前列。本文主要研究了该分场10月份配种区生产数  相似文献   

8.
母猪在哺乳期喂给活酵母菌,可以提高其繁殖力,缩短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时间,减少母猪体重损失,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本文重点介绍母猪在哺乳期饲喂活酵母菌对提高仔猪断奶体重、改善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猪业》2013,8(12):62-62
最近经常出现头胎母猪在仔猪断奶后迟迟不发情,致使不能及时配种生产,影响了养殖效益。请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黄瑞华教授答造成初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初产母猪配种时机不合适。配种过早,母猪体况尚在生长发育中,未达到体成熟,体重偏小的母猪在产仔断奶后发情将明显推迟。二是饲喂不当,母猪在哺乳期采食量不足、营养不良,加上因分娩和哺乳体能消耗和体重损失过大,断奶后发情延迟或不发情。影响母猪哺乳期采  相似文献   

10.
经产母猪断奶后,一般1周以内发情。但这与哺乳时间、胎次、季节、带仔数、母猪膘情、营养水平、生殖器官恢复状态等不同,发情时间有所不一。一般规律是断奶后由于黄体的迅速退化,促卵泡生成素的分泌增加,使卵巢开始发育卵泡,到3~5d就可见母猪阴部发红、肿大,到7d就可发情配种。但夏季高温季节和冬天的寒冷季节母猪发情时间稍有变化,一般不会超过断奶后第10d,极大部分母猪都会出现发情现象。如果经产母猪断奶后10d以上仍不见发情,就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温带气候条件下874窝杜洛克和659窝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产仔数、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影响显著(P<0.05);哺乳期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影响显著(P<0.05)。母猪1~7胎繁殖性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猪断奶再发情间隔先减少后增加,夏季高温高湿对母猪产生热应激,影响其生长性能的发挥。在生产中,加强对初产和六胎以上的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猪,在夏季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等工作,推荐采用21~28d断奶。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温带气候条件下874窝杜洛克和659窝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产仔数、21日龄窝重等繁殖,l生状影响显著(P<0.05);哺乳期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影响显著(P<0.05).母猪1~7胎繁殖性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猪断奶再发情间隔先减少后增加,夏季高温高湿对母猪产生热应激,影响其生长性能的发挥.在生产中,加强对初产和六胎以上的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猪,在夏季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等工作,推荐采用21~28d断奶.  相似文献   

13.
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20天内不能自然发情,甚至超过30天还未出现发情或长久不再出现发情,是目前长大或大长二元母猪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繁殖障碍问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1母猪不发情的原因1.1后备母猪初配年龄过早青年母猪过早配种受孕,不仅会导致初产仔少,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小,成活率低,而且还会影响母猪本身的增重。成年母猪体重偏小,产仔断奶后发情明显推迟,有的甚至经久不再发情。1.2饲养管理不当1.2.1环境条件差、饲料中养分不足、缺乏性刺激而不发情;后备母猪养得过肥,造成卵巢内脂肪浸润,卵泡上皮脂肪变性,卵泡萎缩而不发情。1.2.2母猪…  相似文献   

14.
<正>经产母猪断奶后20天仍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主要是母猪哺乳期营养不良和患病所致。如卵巢由于营养不良机能不全,卵巢囊肿  相似文献   

15.
母猪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决定适时配种的主要依据是母猪排卵时间的确定。该研究提出了以断奶日作为计算母猪发情的起点 ,来推断母猪发情后具体的排卵时间。结果以 2 0~ 2 6 d哺乳期的母猪 ,从断奶到排卵的平均间隔时间为 5 .385± 0 .5 d;以 35~ 4 5 d哺乳期的母猪 ,从断奶到排卵的平均间隔时间为 3.6± 0 .5 d。  相似文献   

16.
哺乳期饲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0头母猪进行哺乳期饲喂金霉素试验,以确定哺乳期饲喂金霉素(CTC)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哺乳期饲喂CTC母猪哺乳21天失重降低29.51%,产仔一断奶失重降低13.75%。哺乳期母猪饲喂CTC可提高随后首次发情受孕率(P<0.01)和总受孕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哺乳期喂CTC出生总仔猪数/窝、出生时存活仔猪数/窝、21日龄和断奶时仔猪数/窝都略有提高(P>0.05)。断奶时仔猪体重也略有提高。对母猪断奶至发情的间隔天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母猪妊娠最初几周的高能量摄入使胚胎死亡增加,窝产仔数减少.Dourmad报道整个妊娠期的高采食量抑制哺乳期的自由采食;Xue等提出,初产母猪妊娠期高采食量及由此引起的哺乳期低采食量使母体促黄体素(LH)的脉冲式分泌频率下降,延长了断奶至再发情的天数.哺乳期的营养状况影响卵泡的发育,从而对下次的排卵和胚胎存活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母猪不发情分后备母猪不发情和经产母猪产后不发情两种情况。本地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体重超过100kg,外种母猪超过10月龄,体重超过135 kg未发情的视为不发情。经产母猪断奶后5~7d,如果发情比例低于70%(炎热季节比例更低),就属不正常。导致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哺乳期营养不足引起母猪哺乳期营养不足,断奶后掉膘的主要原因是母猪采食量不足和哺乳母猪料的营养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群养母猪在哺乳期是否发情、断奶到发情的时间间隔和其他方面的生产性能,将43头约克夏母猪和新生仔猪分别放在43个单独的产仔栏,母仔共同度过1、2、3周的时间,然后转入3个大栏合群哺育至断奶。试验分为3种处理组和3个重复试验,最终得出结论:母猪及其仔猪在各自的单栏内饲养和哺乳2周或3周之后,转入大栏合群养哺,可缩短母猪从断奶至站立发情的时间间隔;暗示母猪群养群哺时,一旦断奶就要马上开始发情鉴别,以便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提高养猪生产效益;同时有利于断奶仔猪分群合群饲养、避免(或减少)合群后的敌对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断奶前后及时减料,短期优饲、运动、公猪诱情相结合以及科学的饲养管理,能有效防止断奶母猪乏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从管理的角度讲,断奶-发情间隔成为生产者评估母猪从上一个妊娠期恢复情况好坏的第一个指标,也是确定哺乳期管理对断奶-发情时间间隔到底有多大帮助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养猪生产中,断奶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的情况很普遍,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增加,直接导致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增加,饲养成本升高,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