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γ-聚谷氨酸(γ-PGA)和壳聚糖(CS)为原料制备一种用作保水固沙材料的凝胶,利用热重分析研究结构变化,以宁夏沙头坡沙土为材料测试其保水性能和抗风蚀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γ-PGA与CS的添加比例为20∶80,其添加总量为3. 0 g,乙酸浓度0. 4 mol/L,乙酸添加量20 m L,此条件下吸水倍率为50. 89±0. 23。热重分析表明,γ-PGA和CS间发生了相互作用。由保水试验和抗风蚀试验可知,经8 d后γ-PGA/CS凝胶仍有一定保水性能和抗风蚀能力。使用γ-PGA/CS保水剂后土壤中水分蒸发速率明显降低,空白组15 d累计蒸发率达到93%,使用γ-PGA/CS保水剂后8 d累计蒸发率为70%;γ-PGA/CS保水剂添加量为0. 1%时,风蚀模数从35. 6 g/(m2·min)降低至27. 3 g/(m2·min),固化层厚度为1. 5 cm;使用γ-PGA/CS保水剂后土壤颗粒中 0. 25 mm团聚体含量增加13. 7%。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挖掘γ-PGA对设施草莓提质增效的作用,以‘津韵1号’草莓为供试材料,以土壤为培养介质,设置5个不同的γ-PGA施用处理,分别为对照、不打农药(T1)、减少农药(T2)、减少肥料(T3)、减少水量(T4),研究日光温室中γ-PGA对草莓果实生长、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农药、减少肥料、减少水量,配施一定量的γ-PGA,平均单果质量、平均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T2、T3、T4平均产量分别高出对照10.76%,8.42%,22.40%,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提高9.18%,1.02%,5.10%。减少25%的农药使用量,加入3%γ-PGA,能有效的控制蚜虫、红蜘蛛、地老虎等虫害的发生。综上,合理施用γ-PGA有助于促进草莓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聚-γ-谷氨酸对烟草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浓度聚-γ-谷氨酸(γ-PGA)溶液对烟草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浸种处理,通过种子发芽率、种子活力与种子酶活性的变化,筛选出γ-PGA浸种的最佳浓度和时间;还研究了不同浓度γ-PGA溶液灌根对烟草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0~0.30 g/L的γ-PGA溶液浸种1~3 d可以提高烟草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活力,缩短出苗时间。处理后的种子淀粉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0.20g/L的γ-PGA溶液处理种子1 d效果最好。灌根试验表明,烟草苗期生长的最适γ-PGA浓度也为0.20 g/L。  相似文献   

4.
以γ-聚谷氨酸(γ-PGA)为原料,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新型γ-PGA水凝胶重金属吸附剂(γ-PGA-GDE),并研究γ-聚谷氨酸水凝胶对Cd~(2+)、Pb~(2+)的吸附特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吸附材料进行表征,同时研究pH值、温度、吸附时间和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γ-聚谷氨酸水凝胶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5利于γ-聚谷氨酸水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温度对其吸附重金属离子影响不大。γ-聚谷氨酸水凝胶对Cd~(2+)、Pb~(2+)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速率非常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对重金属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对Pb~(2+)、Cd~(2+)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26.22、255.54 mg/g,与试验值非常接近。γ-聚谷氨酸水凝胶经盐酸洗脱可再生,再生后可循环使用至少6次。  相似文献   

5.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和筛选到1株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高产菌株C1.经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将Cl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水培试验表明:添加γ-PGA对全养分条件下玉米幼苗生物量增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显著提高了1/2和1/4养分条件下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γ-PGA在各种养分条件下都能提高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根系活力,但1/2和1/4养分条件下提高作用更显著.当γ-PCA浓度低于0.30 g·L-1时,生物量和SPAD值随γ-PGA浓度增加而增加;添加γ-PGA处理的玉米根系活力始终高于对照且与γ-PGA添加量无关.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较低浓度的细菌源γ-PGA对低营养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γ-PGA),主要对其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先通过单因素优化及PB试验筛选重要因子,然后利用Box-Behnken优化发酵工艺最佳组合,获得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培养条件,且在摇床水平上使γ-PGA产量由最初的6.03 g·L~(-1)提高到10.98 g·L~(-1)。接着通过对补料工艺的探索,确定了最佳补料时间和补料配方,最后在5 L发酵罐上进行了放大生产,最终γ-PGA的最高产量可达到31.18 g·L~(-1)。  相似文献   

7.
从豆豉中分离到1株产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的菌株JG,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对比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同时对发酵产物进行了提纯,并添加不同比例聚谷氨酸到复合肥中,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16S r DNA序列与Bacillus subtilis HQ 327126的同源性达到99%,确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γ-PGA的发酵产量为40 g/L,对发酵产物进行提纯,获得含量为80%的γ-PGA。添加不同浓度γ-PGA的处理,芜青油菜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添加0.02%~0.03%的γ-PGA,芜青油菜鲜重增加可达18.35%~19.57%,具有明显提高肥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建立草莓中典型杀菌剂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快速,简便,经济,高效,可靠和安全(Qu ECh ERS)的快速前处理方法处理后,经Waters BEH C18色谱柱分析,流动相为甲醇和水(含5 mmol·L-1甲酸铵溶液)(9∶1,V∶V),以0.25 m L·min-1的流速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化合物的调谐和分析。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验证和实际样品分析,各杀菌剂在不同添加浓度下的样品回收率为80.9%~113.7%,在1~200 ng·m L-1进行线性拟合,R2均0.991 4,检出限为0.2~0.9 ng·m L-1。实际样品分析发现,草莓样品仍有杀菌剂检出。  相似文献   

9.
聚-γ-谷氨酸及其增效肥在水稻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聚-γ-谷氨酸(γ-PGA)及其增效肥试验。结果表明,100mg/L和200mg/L的γ-PGA浸种和田间喷施,使扬两优6号和珍珠糯秧苗长势旺,白根数增加,分蘖数增多,有效穗数增加,200mg/L的γ-PGA浸种和田间喷施比100mg/L的γ-PGA处理的每公顷产量分别提高465kg和555kg,增6.9%和8.4%,且两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当使用600kg/hm2和480kg/hm2的γ-PGA增效复合肥时,杂交中稻Ⅱ优416的产量比使用同样重量的复合肥每公顷产量增加427.5~517.5kg,增幅为4.5%~5.3%,表现出节肥效果;在培两优3076上进行的增效尿素试验表明,秧苗栽移后5d每公顷施γ-PGA增效尿素90kg,剑叶露尖时每公顷施γ-PGA增效尿素45kg的产量最高,与对照呈显著差异;当基肥为480kg/hm2γ-PGA增效复合肥与γ-PGA增效尿素配合使用,其产量比基肥为600kg/hm2普通复合肥和普通尿素配合使用的对照要高,表现出明显的节肥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以菇渣为对照,将菇渣与水苔按不同质量比混配成栽培基质,研究不同配比的新型基质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新型基质理化性状(EC值、p H值、容重、比重、孔隙度)均适合草莓生长,混配基质栽培的草莓茎粗、叶面积、还原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果实产量均优于对照,以菇渣∶水苔=15∶1的处理更能显著提高草莓生长量,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香草莓作为试验材料,研究草炭、珍珠岩、蛭石3种基质不同配比对草莓根际微生物的影响,配比分别为T1处理组(草炭∶珍珠岩∶蛭石=3∶1∶1)、T2处理组(草炭∶珍珠岩=2∶1)、T3处理组(草炭∶蛭石∶珍珠岩=2∶1∶1),对照处理组为未加任何基质的土壤。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草莓根际微生物有明显的影响,3种处理均能提高草莓根际微生物数量,T1处理组微生物最为丰富,细菌、放线菌、真菌含量分别为:4.62×107CFU/g、3.36×106CFU/g、5.83×104CFU/g,其总菌落数比对照增加3.3倍。  相似文献   

12.
以冷敏感早稻品种华矮21为材料,利用CaCl2、 无机盐混合试剂、 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分别与γ-PGA组合引发水稻种子36 h,研究了在水培条件下生长7 d的水稻幼苗在6 ℃低温处理2 d和常温恢复生长3 d的生长表现和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不同复合引发剂引发处理水稻种子可以提高幼苗的耐冷性,可溶性糖增加,MDA含量降低,APX和SOD酶活性明显增强。综合生长与生理指标的表现可以看出,无机盐混合试剂与γ-PGA复合引发处理的效果最好。利用RT-PCR方法检测6个低温响应基因经此复合引发处理后的水稻幼苗在受低温处理后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OsICE1基因转录水平无变化,其他5个低温响应基因的转录明显增强,其中OsDREB1B和OsCDPK7基因受无机盐混合试剂与γ-PGA复合引发处理的诱导表达, OsMYBS3 和OsFAE2基因表达不受种子引发处理的影响,OsLIP19基因的表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这揭示无机盐混合试剂与γ-PGA复合引发处理可能通过增强水稻低温信号传导转录途径ICE1-DREB1B的表达而提高水稻的耐冷性。这些结果为复合型γ-PGA种子引发处理在提高早稻耐冷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比例红蓝光对草莓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400μmol/(m~2·s)光强下不同比例红蓝光对草莓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红颜’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为试材,利用LED可调制光源,设红光和蓝光的光强比分别为1∶1(处理A),9∶4(处理B),5∶1(处理C)3个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测定了草莓植株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形态特征、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处理B的植株鲜重增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于对照38.4%;茎粗和叶片数增长量处理B分别显著高于对照80.7%和28.1%;2)处理B草莓叶片最厚,显著高于对照14.3%;叶片面积处理B显著高于处理A 17.6%;3)处理B的叶绿素a含量最高,高于对照11.1%;处理B的叶绿素a/b最大,显著高于对照16.5%;4)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随着处理中红光的增强和蓝光的减弱逐渐减弱;各处理间F_v/F_m低于正常值,ΦPSⅡ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总光强一定时,处理B(红蓝光强比为9∶4)相对于其他处理有利于草莓植株营养生长,获得草莓壮苗。  相似文献   

14.
以小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 L.)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添加Na2 SO4模拟2‰盐渍化土壤,研究盐胁迫下不同用量γ-聚谷氨酸(γ-PGA)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特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小白菜高效栽培提供参考.γ-PGA用量设置为每666.7m2...  相似文献   

15.
双孢菇渣堆肥基质对夏季草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双孢菇渣堆肥基质对夏季草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将双孢菇渣堆肥、草炭和珍珠岩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5种配方基质:T1处理(1∶1∶1)、T2处理(2∶1∶1)、T3处理(1∶2∶1)、T4处理(2∶0∶1)、T5处理(1∶0∶2),以V(草炭)∶V(珍珠岩)=2∶1为对照(CK),通过测定与分析草莓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筛选适合夏季草莓生长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T3处理草莓株高除在7月11日和7月31日2个生长时期低于T1外,其他生长时期株高从高到低依次均为T3T1T2T4CKT5;T3和T1处理相比其他处理更有利于叶柄的伸长和叶面积的增加,且T3优于T1;在5个生长时期,相比其他处理,T5处理在增加草莓植株的株高、叶柄长、叶柄粗和叶面积方面效果较差。除T2的净光合速率比CK高外,不同配方基质初果期草莓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均低于CK;气孔限制值均高于CK。T1处理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极显著低于CK(P0.01),蒸腾速率显著低于CK(P0.05),T4处理的蒸腾速率显著低于CK(P0.05)、气孔限制值极显著高于CK(P0.01),说明T1和T4处理相比CK,显著改变了植株光合作用的某些相关因素。综上,双孢菇渣堆肥基质能促进草莓的生长,其中以T3处理的栽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基质配方对草莓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特进行了6种不同基质配方的施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工厂化双孢菇废料∶珍珠岩=2∶1)的草莓苗期生长情况、果实品质和总产量均为各处理最优,其次是处理(1)(草炭∶珍珠岩∶蛭石=3∶1∶1)。经综合考虑,草莓种植户可以草炭︰珍珠岩︰蛭石=3∶1∶1作为草莓无土栽培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7.
利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液体发酵制备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提取并制得γ-PGA溶液;以0.5 g/L的γ-PGA溶液与明胶交联制成明胶膜,未交联γ-PGA的明胶膜作空白对照,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金属离子消耗,研究γ-PGA明胶膜对Cu2+、Co2+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u2+在pH为8、24℃、5 h时有最佳吸附量,饱和吸附量为12.34μg/mL;Co2+在pH 7、21℃、5 h时有最佳吸附量,饱和吸附量为19.50μg/mL;证实了γ-PGA与明胶交联制成的明胶膜具有吸附重金属(Cu2+、Co2+)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补光灯类型对设施草莓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补光灯对草莓植株光合特性、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草莓设施栽培补光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在温室大棚进行草莓补光试验,共设5个类型的补光灯处理,分别为激光生长灯(T1)、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T2)、红光荧光灯(T3)、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T4)和高压钠灯(T5),以不补光为对照,测定不同补光灯处理下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形态指标及草莓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结果】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和红光荧光灯更有利于提高草莓植株的光合参数,红光荧光灯下草莓植株的营养生长最旺盛,但最终产量并不高;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以及高压钠灯对促进草莓提前成熟的效果最好,果实单果质量和最终产量也以红蓝光配比为4.9∶1和3∶1的LED灯下最高;高压钠灯处理下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大,果实VC含量在红蓝光配比为3∶1的LED灯下最大。【结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最有利于促进草莓植株的光合和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认为,红蓝光配比为4.9∶1的LED灯可作为冬春季节寡日照地区大棚草莓较好的补光光源。  相似文献   

19.
生态型基质配比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以大田土作对照,以稻壳、鸡粪、发酵秸秆、炉渣按不同体积比混配成栽培基质,研究不同配比的生态型基质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生态型基质的理化性状(容重、比重、孔隙度、pH值)均适合草莓生长,生态型基质栽培的草莓生长状况、产量、果实品质均优于土壤栽培,以稻壳∶鸡粪∶发酵秸秆∶炉渣=4∶3∶2∶1的处理能显著提高草莓生长量,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草莓为试验材料,激光植物生长灯(光质组成红∶蓝=7∶1)为光源,研究了日光温室不同补光位置(顶端补光C1、水平补光C2、不补光CK)对其光合特性、光能利用效率和电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C1、C2与CK相比显著提高植株长势,C1处理下植株的根部发育更好。②通过阴天加密观测温室内各处理由北向南(I~V)植株叶片的光合特性发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的南北差值均为CK最大,C2最小。③通过阴天下测量各处理植株10:00和14:00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现,F_v/F_m和F_v/F_o两个值均以C2最高,CK最低;非光化学淬灭以CK最大,C2最小。④各处理草莓果实光能利用效率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整体为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的趋势,在花后21 d达到最大;各处理电能利用效率变化趋势与光能利用效率相同,在花后14 d达到最大;生产单位质量草莓果实所需的光量子数以CK(4.905)最多,C1(3.171)最少;C1和C2生产单位质量草莓果实消耗的电能分别为8.207和8.507 kJ·g~(-1)。⑤C1和C2处理下草莓果实的单果重、产量、糖、酸及VC等指标均优于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